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认为,列宁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对社会主义民主问题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为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增添了崭新的内容.1.探讨了民主与社会主义的关系;2.揭示了民主的本质涵义和现代民主发展的历史进程;3.发现和奠定了苏维埃这一适合俄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民主新形式;4.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列宁十月革命后对俄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马克思主义同俄国革命和建设相结合的产物,凝聚着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实践上的艰辛探索和呕心沥血,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列宁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经历了由直接过渡到迂回过渡的转变,其间提出的许多新思想,新理论,对我们推进改革开放进程,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斯拉夫派和西方派是19世纪40至50年代俄国自由主义的思想流派。他们提出了俄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并相互论战。斯拉夫派相信俄国的独特命运,把彼得一世以前的"神圣"罗斯理想化;西方派则坚信俄国要走西欧已经走上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赫尔岑的"农民社会主义"理论和俄国民粹派运动,是两派论战的社会结果。  相似文献   

4.
19世纪70年代末,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俄国社会未来发展前景时,接触到一个新课题: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跨越"卡夫丁峡谷"建立社会主义的设想.一个世纪后,邓小平探索这个时代课题:像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到底应该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他提出并论证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跨越"卡夫丁峡谷"建立的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及其内涵,为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艰难探索找到了答案.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俄国和中国在革命成功后先后进行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深入研究这两次过渡的得失,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继续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晚年由于时代形势的变化,其创立的理论完善发展的需要,把目光投向俄国农村公社,得出俄国农村公社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示范和帮助下,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具有方法论意义的结论。我们应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正确把握和理解马克思晚年的这一创造性设想,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积极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7.
德鲁日宁是俄国发展历史上的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他见证了俄国的发展,为俄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著作对于俄国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关于德鲁日宁和俄国史的探究可以加深对俄国历史的认识。文中会分析德鲁日宁对于俄国史的研究,以及国内对俄国历史的研究,并在德鲁日宁的研究中得到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有三次历史性的飞跃。马克思和恩格斯把社会主义思想从空想变成了科学,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社会制度的飞跃;邓小平同志则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突破了原有的模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从而使社会主义的发展出现了第三次飞跃。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作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中国、俄国在革命成功后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过渡理论和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先后进行了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实践。在过渡的过程中,既有实事求是的可贵探索和成功的经验,也有严重的失误和深刻的教训。深入探讨和研究这两次过渡的得失,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继续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以后,围绕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性课题,党的三代领导集体核心先后进行了伟大的探索。毛泽东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从“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打开了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思路;邓小平进行了成功的探索:建构和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推上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江泽民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完善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相似文献   

11.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最终树立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来自中国共产党人科学运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理,来自中国共产党人在土地革命时期胜利与失败的经验教训,来自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形成的俄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  相似文献   

12.
"五四"运动时期,陈独秀实现了人生第三次思想转变,由资产阶级激进派转变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作为社会主义学说在华的早期传播者和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陈独秀的思想转变是由多重因素导致的,如独特的人生经历、俄国十月革命的鼓舞、"五四"运动、共产国际代表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3.
自由主义在19世纪20年代就传入俄国,50年代齐切林、赫尔岑等西方派人物在俄国公开宣扬自由主义。此后,“自由主义”一词虽得到广泛传播,但在俄国主要是作为贬义词来使用。俄国自由主义缺乏历史文化传统和民众基础,只有一部分贵族、知识分子和官僚作为它的社会载体,俄国地方自治局的活动家和具有自由主义倾向的人始终不敢以“自由主义者”自称,俄国自由主义终究未能成为俄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与西方自由主义相比,俄国自由主义是一种“不充分的自由主义”。  相似文献   

14.
18世纪初彼得一世将俄国各类贵族整合为统一的贵族等级,并强制他们终身为国服役。此后俄国贵族从自身利益出发不断要求摆脱强制服役义务。"宫廷政变"时期(1725—1762年)贵族对王权的威胁和七年战争时期(1756—1763年)国家的财政困难为贵族的自由和解放创造了契机和前提。1762年彼得三世颁布的《贵族自由宣言》承认贵族享有自由选择服役的权利。1785年叶卡捷琳娜二世颁布的《贵族特权诏书》把贵族的自由与贵族参与地方行政管理和贵族等级自治结合起来,从而在贵族自由和解放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俄国贵族的自由和解放使俄国的农奴制度得以强化,但同时也开启了俄国社会各等级解放的先河。  相似文献   

15.
《钦差大臣》是俄国现实主义戏剧发展史上的重要理程碑,他打破了当时俄国舞台没有深刻思想内容的庸俗笑剧和犀利的讽刺手法,在继承俄国现实主义戏剧传统的基础上,创造了社会主要矛盾——官僚集团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为基本社会冲突的社会喜剧,并以典型的形象和紧凑的情节及深刻犀利的讽刺,跃居当时世界剧坛的前列。  相似文献   

16.
俄国立宪会议是俄国人民追求宪政道路上的百年努力后首次实验,它的思想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势。俄国立宪会议虽然只有一天的生命,但它为今天的俄罗斯走上议会道路提供了范例。探究立宪会议思想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樱桃园?是一部具有丰富内涵和深刻意义的四幕戏剧。契诃夫将俄国社会各个阶级的矛盾压缩到樱桃园中,每个具体的人物形象都是俄国社会各阶级的象征符号,反映了当时各阶级对俄国封建农奴制度的态度,表达了作者对俄国社会未来发展坚定的信心。  相似文献   

18.
从十七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在俄国产生了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这种新的经济现象。俄国的工场手工业,虽然也有与西欧工场手工业相类似之处,然它却更具有自己的特点。俄国的工场手工业按其社会性质言,大致可分为五个类型——私人工场手工业、宫廷工场手工业、国库工场手工业、领地工场手工业和外国商人工场手工业。A、私人工场手工业伏尔加河和奥卡河的中间地带,早在十七世纪时已经开始奠立了未来的俄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基础。农民手工业的继承者就是现在的工场手工业的主人和大型机器工业的主人。这些都是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道路上的必经阶段。虽然这种现象在十七世纪还较难找到事实依据,但这种趋势已经很明显地出现了。如在俄国十八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初俄国国家杜马的建立为各党派的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它有利于俄国政党的发展和成熟,也有利于俄国政党体制的形成。但杜马内党派林立,政见各异,参加杜马的党派目的也各不相同,这不仅使党派之间的合作更加困难,同时也使杜马内部的形势更加复杂,这也是影响杜马发挥作用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从宗教角度讨论俄国绘画,与其说是绘画研究的一个独特角度,不如说是俄国绘画的又一个自身特性.今天我们试图解开东正教对俄罗斯绘画的影响,找出绘画语言中隐藏的真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