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视新闻是以电视媒体的声画形式报道新闻,其叙事由声音、画面、文字、声效等要素构成,而主持人在叙事中居于核心位置,是电视新闻叙事实现的组织力量。一、作为电视新闻叙事元素的主持人(1)主持人是电视新闻栏目化  相似文献   

2.
电视新闻讲述新闻故事不可避免地需要运用画面叙事,而局部画面所构建的视觉逻辑中,有“大道理”“证据链”“共鸣感”,如何运用好这些视觉元素,成为提高新闻画面叙事逻辑的关键所在。文章深入分析典型画面叙事的新闻案例,提出新闻意义“远景宏观图谱+近景写实镜头”的表现手法,新闻真相“客观数据+人证+物证”的叙事结构,新闻共情“画面填补自述+关键视角旁述”的呈现规律,希望以此来增强电视新闻画面语言表现力。  相似文献   

3.
宋煜 《东南传播》2012,(11):117-118
电视新闻故事化已经成为我国新闻传播行业的一种潮流,它在拓宽媒体思路和丰富我国新闻传播形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结合电视媒介传播特点和叙事学理论,从电视新闻故事化的叙事特征分析入手,阐述了电视新闻故事化的叙事原则和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4.
电视新闻叙事化是沟通传、受双方的主要传播策略.运用这种方法的前提是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本文从以细节阐释语言美感、以情节铺排故事架构、以逻辑凝结故事脉络等方面分析电视新闻类节目主持人的叙事技巧.  相似文献   

5.
"电视调查性报道就其严格的意义来说,是指电视新闻媒体独立开展的针对损害公共利益却又被势力集团极力掩盖的行为所做的调查报道,并通过电视媒体公布于众的新闻类型."①"电视新闻调查节目的基本特征是故事化的叙事结构和以记者为主导的话语机制".②因此,不同于其他报道形式,在电视调查性报道中,出镜记者的作用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营造想象,讲述百姓自己的故事电视新闻报道中存在两种基本想象:一是故事想象;二是情感想象。这两种想象体现了电视新闻报道不同的创作手法,故事想象主要通过对新闻议题的设置、新闻报道的角度、新闻叙事的结构的安排来实现。  相似文献   

7.
蓝刚 《中国传媒科技》2023,(2):62-66+86
【目的】通过分析时政类Vlog在叙事主体、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叙事方式、叙事场景等方面的特点,探索其作为一种个人化新闻的现实意义和影响。【方法】使用互文性理论,从报道层次、报道样态、报道温度三个方面探讨时政类Vlog对电视新闻的拓展和延伸。【结果】研究认为,时政类Vlog延伸了电视新闻的社会价值和传播功能,主要表现为主观认识信息得到表现,沉浸化报道提升体验,共性效应丰富内容选择等方面。【结论】增强时政类Vlog与电视新闻互动的举措包括加强版权保护明确侵权行为,创新报道形式挖掘新闻价值,打造特色主题延展传播矩阵。  相似文献   

8.
故事化新闻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潮流,它在丰富传播形态和扩宽媒体思路上起到了关键作用。本文根据电视新闻传播特点与故事化叙事理论进行分析,讨论了故事化新闻叙事特征,阐述了故事化新闻的叙事策略与原则。  相似文献   

9.
宋煜 《东南传播》2012,(12):99-100
作为一种探讨叙事作品内部结构规律以及各要素相互关联的叙事类型,电视新闻解释性报道也可以从叙事学角度进行审视。本文借鉴叙事学故事、话语和意义建构等理论,对电视新闻解释性报道"讲什么"、"怎么讲"和"为什么"进行剖析,从而梳理出电视新闻解释性报道的叙事特征。  相似文献   

10.
陈晓菲 《新闻世界》2011,(12):63-64
故事化的新闻报道在目前的电视业界中已成为一种常态。本文探讨了电视新闻的故事化手法的合理性和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新闻故事化成为记者们经常运用的一种电视新闻报道形式.下面,笔者以福建电视台<新闻启示录>报道福建省南安市"回归创业工程"的新闻评论<回归创业互利双赢>为例,谈一谈故事化在新闻深度报道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2.
电视新闻是"听"与"看"的结合,对电视新闻节目合理定位,充分挖掘电视新闻节目的个性,以平民化视角关照生活、反思生活,可以获得较高的收视率,占领电视新闻市场。近年来,对信息进行"故事化"整合与包装,运用故事化叙事方式的电视新闻节目越来越受观众的青睐。本文探讨了电视新闻节目故事化叙事现存的问题与对策,旨在说明正确运用故事化叙事特征的重要性,以期为电视新闻节目制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刘晨 《新闻传播》2012,(4):33-34
"第一频道"是俄罗斯国家控股的电视台,覆盖面广,收视率高。它既保留了前苏联时期的电视新闻风格,又受西方商业化的影响,在俄罗斯电视新闻中,叙事化是其新闻发展的核心,新闻节目叙事化风格体现了人性关怀,更充分地分析了叙事学中所提出的"当某一事具备叙事者通过叙事行为将某些叙事载体传达给接受者时,这一过程便是完整的叙事行为"这一概念。本文将从俄罗斯当前电视新闻中叙事主体和叙事方法入手,分析俄语电视新闻的叙事风格。  相似文献   

14.
业内被提及频率颇高的一些观点中,"电视画面为电视新闻节目的核心因素"总不能例外。究其所因,无外乎是由于电视画面在整个电视新闻节目中所承担的功能和作用所致。而了解或分析电视新闻画面在叙事时所显现出来的语态特性,则对提升新闻作品报道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叙事承传人类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它是一门无法中断的社会交流活动。人们的日常大大小小的活动都与它紧密相连、无法割舍,它在人类的文化建构历程中,发挥了主体作用。立足于人类的实践活动,电视新闻叙事的报道方式化逐渐成为当今电视业界的普遍发展趋向,叙事的方式代替了告知的新闻传播方式。本文主要是对传媒生态视阈下的电视新闻叙事现状进行相关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深度报道作为一种报道形式,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将其定义为"把单个的新闻事实还原到能够表达它真正意义的社会脉络当中去的努力."学者喻国明在解释深度报道时认为,深度报道实质上做的努力就是把这单个的事实发生的背景及其社会关系点勾勒出来,也就是要表现出它的社会结构联系.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强调用电视语言来阐述一个故事,承载一定的思想深度,需要透过富有个性化的镜头语言来挖掘新闻深度.本文试着从分析电视深度报道故事化中的各个要素入手,探讨目前我国电视深度报道中存在的一些误区以及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网络时代报纸深度报道的"整合"叙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互联网的兴盛带来报纸深度报道叙事策略的某些改变。网络作为新闻叙事的一个新的“隐喻库”,与目前报纸深度报道所呈现出的显著的“递归”结构密切相关。而这种结构是有效整合新闻信息的一种方式。网络技术还强化了新闻的“同题传播”,使得对于“故事”的发掘越来越成为由多个媒体共同完成的任务。报纸深度报道所负载的使命,已非单纯“寻找故事”,而在很大程度上转向“整舍故事”:在“核心”事件之间建立足够深广的关联、提供尽可能全面的“卫星”事件,以及寻找信息延宕与压制所带来的“断点”。其在媒介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也相应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8.
汪舒 《视听》2023,(5):146-147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会议新闻报道意识上的偏差和采编方式的创新力不足,电视新闻会议报道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重视画面语言叙事的情况,会议新闻也表现出内容空泛、画面呆板等问题,直接影响了新闻传播效果。对此,应完整准确地了解会议精神,拍摄富有特色的画面;选准镜头,突出会议的新闻价值;运用影像思维方式拍摄会议画面,不断开拓时政新闻报道空间,实现时政报道的新闻价值与艺术价值相统一。  相似文献   

19.
单纯的画面其含义往往是游移和模糊的,往往客易产生不同的理解,所以电视新闻还必须借助文字和语言才能达到其准确和清晰,最终完成叙事的功能.只有在这时,电视新闻写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突显了出来.由于写作的介入,画面多义性得到了准确的解释和清晰的界定,受众才能通过文字和语言对电视画面中提供的新闻真实有全面准确的了解和判断,并随之进入意味深长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正>在对电视新闻主题报道"贴近性"越来越重视的今天,新闻现场的生动表述与及时传播被提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上。作为受众与现场沟通的桥梁,电视新闻记者在现场的能动性被进一步挖掘和激发,通过以出镜记者为核心的记录与表述,可以灵活地调动新闻导语、电视画面、配音、同期声、综述点评等多种电视新闻要素,并且通过过程化、故事化、情感化的表达,使报道主题得以深化。出镜记者在传播中对所传播的主体以及传播意识、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