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家长最关心的是:(1)自己的孩子是不是正常(而不是超常),假如孩子达不到正常标准或者超过正常标准,该如何为孩子寻求帮助;(2)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快乐,因为他们认为剥夺孩子的童年快乐是最残酷、最不公平的一件事;(3)自己的孩子今天是不是比昨天有了新的进步。他们不看别的孩子会什么而自己的孩子还不会,或者自己的孩子会什么而别人的孩子还不行,并为此而忧心忡忡或洋洋得意;他们关心孩子是为了孩子的成长,而不是为了自己的面子。当然并不是100%的美国家长都如此。  相似文献   

2.
如何对待“令人操心的孩子”,这的确是我们工作中最难办的事情之一。“自己的切入点和应对方法怎样与孩子、家长的言行形成有机的整体呢?对此不作反思,仅站在自身的角度去批判他们,行吗?”  相似文献   

3.
如何对待“令人操心的孩子“,这的确是我们工作中最难办的事情之一.“自己的切入点和应对方法怎样与孩子、家长的言行形成有机的整体呢?对此不作反思,仅站在自身的角度去批判他们,行吗?“……  相似文献   

4.
最近几年在对家长的培训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今日中国问题父母比问题孩子多,而且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一定有问题父母。父母只有改变自己才能让孩子真正改变,孩子的问题本质上是家长的问题。下一代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共同期盼。本文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为什么希望把"婚姻家庭教育"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5.
郑委 《家长》2015,(1):25-26
作为家长,如果能真正理解"换位思考"的话,你会觉得在家长口口声声说着自己要崩溃、自己多么无助、自己多么不容易的时候,最不容易的是孩子,最无助的是孩子,最先崩溃的可能也是孩子。这是一个妈妈的求助信,大家先看看吧,说实话,我收到类似的求助信太多了,但每一次看完我都会难过,作为家长,如果能真正理解"换位思考"的话,你会觉得在家长口口声声说着自己要崩溃、自己多么无助、自己多么不容易的时候,最不容易的是孩子,最无助的是孩子,最先崩溃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教育要从长远的角度考虑问题,孩子总有一天是要自己独立在社会上生存的,自己独立开拓自己的人生的,如果能从小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东西自己管,自己的生活自己安排的自我管理能力,就能增强孩子行动的独立性、目的性和计划性,这样对于孩子以后生活的幸福和事业的成功无疑是有巨大的帮助的。  相似文献   

7.
张颖 《现代教学》2010,(5):44-44
母亲都爱自己孩子。我恰好有着一个与文中的可可差不多年龄的儿子。自从他读书以后,我觉得自己更能从家长的角度出发,体谅他们的心情。管教学生和自己的孩子,心态完全是不同的,当你听到自己孩子的种种不是和不足,我想作为家长总要有个适应和接受的过程。我就从家长的角度来谈谈自己的一点感触。  相似文献   

8.
正田国秀老师曾对110个单亲家庭的孩子进行过访谈,她从另一个角度向我们展示了单亲家庭的生活状态。因为对单亲家庭一直有所关注和研究,她有一直想通过媒体做的呼吁。单亲妈妈,先好好爱自己每位单亲妈妈,最关心的就是孩子怎么办。很多单亲妈妈会花费比一般妈妈更多的心力去关注孩子,希望孩子不要因为家庭结构的改变而受到影响,甚至宁肯自己受百般委屈。对此,  相似文献   

9.
父母深爱自己的孩子,这是无可厚非的,然而不少父母为了孩子可以付出一切,甚至包揽孩子的一切。马卡连柯把父母这种事无巨细的包办代替,甚至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的做法说成是送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在生活中确有不少年轻的爸爸妈妈都在将这份“最可怕的礼物”送给自己的孩子。孩子习惯了父母的“包办”,习惯了享受来自大人的照顾和关爱,一旦他们的愿望得不到满  相似文献   

10.
俞雪芽 《家长》2013,(4):27-28
很多时候家长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抱怨老师,自己觉得是在替孩子抱打不平,实际上一点积极作用都没有。家长这样做让孩子更加看不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使孩子对老师的抵触情绪更大,结果肯定更糟糕。  相似文献   

11.
一个不能在孩子面前体现出自己良好修养的父母,不管他是多么的爱自己的孩子,都可能是孩子的一场灾难。爱,本来是人性中的一朵最美丽最迷人的花,但是,在那些没有良好修养的父母那里,她就很容易变成一把双刃剑,一边让孩子感  相似文献   

12.
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近年来探讨课堂提问的文章不少,但一般都是从教师的角度来介绍提问方式、提问技巧等,很少从学生的角度来探讨。而教师认为最适当的提问时机、最巧妙的提问方式、最有价值的问题对学生而言,有可能是相反的。在这里先讲一个故事:一个母亲带了小孩子去商店买玩具,在玩具架前母亲一连问了孩子几种玩具要不要,孩子总是摇头,母亲感到很奇怪,忽然母亲好象觉得发现了什么问题,于是蹲下来,这时母亲与孩子处于几乎同等的高度,当母亲再用与儿子同等视觉的眼睛去看玩具架时,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原来从孩子的角度根本就看不到母亲先前看中的几种玩具的样子,母亲站着看到的是玩具架上层的玩具,而小孩子能看到的只是下层的玩具。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教师不能只凭自己的观念去要求学生,而是应该时常“蹲”下来,从学生的生理、认知、情感等角度击看一看“自己”对学生的要求是否合理。  相似文献   

13.
小编剧评周.com:从"大"这个角度来说,黑板报的确比报纸大多了啊。柠檬姐姐:我觉得这正是孩子比大人可爱的地方。大人有时候太看重名利了,反而是孩子最会享受小事中的乐趣和成就感。贝壳姐姐:从黑板报开始走向报纸,再走向杂志,然后出自己的  相似文献   

14.
“自己的孩子自己爱,自已的孩子自己疼”,这是天经地义的道理,然而您是否已经和自己的孩子成为“朋友”了呢? 我的儿子已经30多岁了,有一次听他和朋友交谈时说:“我最好的朋友是我爸爸,从我开始记事以来,最关心我的是爸爸。我最需要帮助时,爸  相似文献   

15.
站在孩子的角度,用"接纳、理解和支持、关爱"态度关爱接纳每一个孩子,是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性与情感的关键。要允许他们表达,从语言上认同他们,用行动认可他们,适当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了解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和行为,从而学会恰当地表达和调控情绪,顺利应对出现的问题。可以通过投放区域材料支持并引导孩子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将自己的宣泄转化不满情绪,从而促进情感和社会性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舒静 《家长》2001,(Z2)
若想知道自己对孩子的了解程度,请回答下列30个问题,这个测验不仅为您提供一个针对“是否了解自己的孩子”给自己打分的机会,还可以使您更多地了解自己的孩子” 1.谁是您孩子最好的朋友? 2.他(她)最喜欢什么颜色? 3.谁是您孩子心目中最伟大的英雄? 4.什么最使他(她)感到窘迫? 5.他(她)最怕什么? 6.上体育课时,您的孩子喜欢打篮球、做体操还是参加接力赛?  相似文献   

17.
做孩子的朋友为什么有的家长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最了解自己的孩子,其实却最不了解自己的孩子。这就像用眼睛看物体,当物体离眼睛太近了,进入了“盲点”,反而看不清楚了。一个重点中学的尖子班开家长会,来的个个都是极为负责任的家长。其中有专家、...  相似文献   

18.
当妈妈的都盼望自己的孩子是个天才,换个角度,当然更怕自己孩子是个庸才。可孩子天分如何,由哪儿定呐? 现在都是一个孩子,为孩子服务的机构也多,我听人介绍,有一家机构,专门搞学习能力测试。注意,这可不是测教育,而是测孩子的学习能力,你在文理上哪科强、  相似文献   

19.
东子 《中华家教》2012,(12):32-33
让乔木长成最好的乔木,让小草长成最好的小草,让孩子成为最优秀的自己,家长需要做到不乱比、尊重个性和因材施教。不和"人家的孩子"比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很多家长经常用"人家孩子怎么样"来衡量自己的孩子,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比如有的孩子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催生了许多新的教学理念,“尊重”应该是众多理念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尊重的理念包括:给孩子多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孩子多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孩子多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感悟;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创造。尊重学生,不是说在口中虚无缥缈的教学理念,而应该是落实在每个教学环节中的实实在在的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