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6 毫秒
1.
《钓鱼》2008,(18)
五、包食底钓和台钓搓饵1.包食的基本用法包食钓需要钓饵和包饵。钓饵是钩尖上挂的一粒麦粒大小或黄豆大小的面饵,包食是包裹在钩和钓饵外层的一大团松散糟饵。钓饵一般用白面粉加些香精、鸡蛋清或米酒等揉成,它的软硬度是影响上鱼率的关键和难点:太软,钓  相似文献   

2.
刘定龙 《钓鱼》2008,(18):18-19
1.包食的基本用法 包食钓需要钓饵和包饵。钓饵是钩尖上挂的一粒麦粒大小或黄豆大小的面饵,包食是包裹在钩和钓饵外层的一大团松散糟饵。 钓饵一般用白面粉加些香精、鸡蛋清或米酒等揉成,它的软硬度是影响上鱼率的关键和难点:太软,钓饵在水下等不了多长时间或鱼稍稍拱一拱就会散掉脱落;  相似文献   

3.
所谓“包食”(武汉叫钓包食),是武汉钓鲤鱼的一种特殊钓法。在鲤鱼较为密集的湖塘,用麸子等先打窝子(不必用太多饵料),不久之后,窝子里便有芝麻粒大小的气泡(鱼星)成团地往上冒,多的时候像是煮开了的水般翻腾,这便是鲤鱼进窝子了。这时可用面团(可掺少许奶粉)作钓饵,但在抛钩入水之前须将钓饵外包裹一团事先准备好的诱饵,然后才能抛钩入水进窝,“包食”入水即化,露出洁白的钓饵,鱼儿被“包食”直接召唤到钓饵前,怎忍得住香喷喷钓饵的诱惑?于是,钓手便  相似文献   

4.
杨毅 《钓鱼》2009,(15):18-19
我所把握的饵料香型的酉己比原则 鲤鱼饵的配置,已经多次的提到过:单独使用时,大多数鲤鱼饵入水后的状态,与泡散后的颗粒饲料神似。钓手如果感觉到这种状态的饵料难以持钩或是到底,就要应用一定比例的烤麸类钓饵来调整状态。一般烤麸含量大的钓饵,配合鲤鱼饵使用时要用到20%左右。  相似文献   

5.
阿牛学钓记     
吴世雄 《钓鱼》2006,(10):14-15
巧钓草鱼一、钓草鱼的饵料可谓五花八门,而廉价的麸皮调制出的饵料可以说是一种富有特色的钓草鱼佳饵。有海竿糟食钓经验的钓手都知道:在糟食里兑入适量的麸皮,既能起到给饵增香的作用又能调整饵团的松散状态。而悬坠钓草鱼中,许多钓手也正是利用了麸皮的这些特性,调制出应对草  相似文献   

6.
贺建成 《钓鱼》2009,(21):46-48
用钓饵钓鱼,除了强调饵料的味道要对鱼口之外,在挂钩上饵的方法和技巧上,也是有些讲究的。用同一种饵去钓同一种鱼。钓塘水质、钓点深浅的不同,钓饵的挂钩方法是不相同的:如用蚯蚓在浑水、深水之中钓鱼,就要挂动饵活饵,而在清水浅水之中钓鱼,则可以挂静饵死饵。用同一种饵去钓不同的鱼,上钩的方法也是有区别的,如用灰面饵去钓草鱼,则要上枣形饵、上包饵,而钓鲫鱼则要挂米形饵、豆形饵。显然,用不同的钓饵去钓同一种鱼,挂钩上饵的内容更为丰富。不论钓什么鱼,谁能熟练准确地掌握各种不同钓饵的挂钩方法和技巧,谁就能在各娄钓鱼活动中力拔头筹。现将挂钩方法分述如后:  相似文献   

7.
刘定龙 《钓鱼》2011,(14):24-25
第二十七招: 手竿包食变化多 包食钓法是湖北,特别是武汉钓友常用的钓鱼方法。包食钓的饵料有两部分:黏的、装在钩尖上的饵饵芯外面的包食。包食的饵芯,通常是纯的小麦面粉、蚯蚓,包食的成份,主要是小麦麸皮、豌米和面粉。碎米主要用来增强留鱼效果,面粉主要用来增加饵的黏度。要想增加饵的松散度,则些豆渣。  相似文献   

8.
黏饵     
张炎冰 《钓鱼》2011,(21):32-32
黏是钓饵的基本状态。台钓之前除了诱饵松散,采用植物性钓饵时一般都要经过兑水、搅拌、蒸煮,然后切块或揉捏后才能装到钩上。这样制作的钓饵都比较黏,具有入水不化不散、持钩时间长的特点。为了省却制饵麻烦,用米饭粒、浸胖的麦子、煮熟的玉米粒做饵也是以黏为基础的。传统钓鱼用黏饵是因为坠钩沉底,鱼标不反应饵重变化。钓饵松散了,从钩上...  相似文献   

9.
手竿钓鲤     
刘定龙 《钓鱼》2012,(20):17-17
20多年前,用手竿钓鲤鱼是很难的,弄不好就钓不到鱼。当时的钓饵,主要是小麦或玉米面团,诱饵主要是粉碎的饼类做成的包食。这种饵料配合传统钓法,经常出现鲤鱼进窝后不肯吃钩,逗留一阵子后又离开的问题。正是因为这个问题,过去钓鲤鱼的过程是十分煎熬的,眼看着鲤鱼来了而不吃钩,浮漂反复点动而不敢提竿,等浮漂不动了又担心钩上没有饵料……  相似文献   

10.
手上饵     
张炎冰 《钓鱼》2014,(13):10-10
钓快鱼用拉饵,将兑水后形成拉丝网络的饵团压住钩拉出,饵就粘在钩上了。传统钓鱼用蚯蚓、虾、蚌肉、面团、玉米粒、年糕、米饭粒做钓饵,都是饵包钩——按钩的大小将饵整成合适的形状,然后一手捏钩柄,另一手取饵以套、穿或按的方式将饵装到钩上的,统称手上饵。  相似文献   

11.
杨毅 《钓鱼》2009,(12):20-21
鱼类摄食习惯与钓饵味道的选择 鲫鱼是我们的常见垂钓鱼种。它的取食形态就是首选软、散、细微颗粒成分。商品鲫鱼饵提供的也都是这种入水后的状态特征。技术表现上就是钓饵的雾化和细小的粉片散落。钓者强调雾化性时,常常将其比喻为饵料入水后“拉烟”。作为钓鱼的手段,饵料需要保证持钩性,商品钓饵中少不了蛋白纤维的参与,  相似文献   

12.
杨伯诚 《钓鱼》2006,(4):34-35
非鱼使用什么饵料,就有了很大的帮助。料喂养罗非,我每次都向鱼老板索取一些四、饵求于精对口更灵俗话说“一方鱼吃一方饵,一方饵钓颗粒饲料,掺和相应数量的粘粉,到喂养鱼谚有“钓多或钓少,全凭位置好,一方鱼”。罗非鱼长期吃喂养的食物,养成点附近下竿,次次都获丰收。鱼儿咬不咬,关键在饵料”,可见鱼饵的作了对喂养食物的偏好,垂钓时就要对症下在不喂养的池塘或河渠、湖泊、水库用在垂钓中是非常重要的。罗非鱼属以植药,采用喂养的食物作诱饵和钓饵,肯定垂钓,就要精心选用诱饵和钓饵。虽说罗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在自然水域能获得好的…  相似文献   

13.
《钓鱼》2007,(9)
有些钓友主张在水库钓鲤鱼时用调4钓4的调漂方法。应该说,这种钓组是可以钓鲤鱼的。尤其在用的钓饵较黏,没鱼吃饵就不会化散时,而鲤鱼吃饵多为拉漂,钓组在调4钓4的情况也比较稳定。这种钓组有一个很大的缺点:钓组  相似文献   

14.
有钓友提到:酸饵除发酵的饵料外,还有其它什么可做酸饵?为了求得酸味,我们曾用过醋和醋精,但效果均不好。请介绍一些做酸饵的方法。答:酸食是鲢鳙草鲤鱼比较喜爱的饵料,但它们对醋和醋精等只酸不香的味道并不喜欢。我们也做过类似的试验,也是不成功的。当然,比较理想的酸饵,还是通过发酵的酸饵,最受上述几种鱼的欢迎。因为发酵酸饵不仅酸,而且酸中透出香甜。其实在我们身边就有许多鱼儿爱吃的酸味物质,有的只要简单加工,就可成为有效的酸饵,下面介绍几种。面肥也叫老面,这是北方作面食的一种发酵添加剂。将它掺到钓饵中对钓…  相似文献   

15.
衣善新 《钓鱼》2007,(5S):20-21
有些钓友主张在水库钓鲤鱼时用调4钓4的调漂方法。应该说,这种钓组是可以钓鲤鱼的。尤其在用的钓饵较黏,没鱼吃饵就不会化散时,而鲤鱼吃饵多为拉漂,钓组在调4钓4的情况也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6.
汤昕东 《垂钓》2009,(5):34-35
问:我想开一种拉出饵团比较大的拉饵钓底,请问该如何配制,又该注意些什么?答:在开饵前我们对水情、鱼情要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就可以按照“拉饵=基础饵+状态饵+拉丝粉”的基本方法进行调制。这里所说的“基础饵”是指麸类、谷物类等植物类饵料:“状态饵”是指雪花粉、膨胀粉、烤麸、拉丝粉等,以改变饵料的状态和味型。掌握了这一基本方法,通过合理搭配,我们就可以开出有针对性的符合鱼情的拉饵。关于你想开出一种饵团较大的钓底拉饵,可以在基础饵中适当多添加一些粗颗粒的谷物类饵料等,加入适当比例的拉丝粉,就可以调出比较饱满圆润的拉饵来。  相似文献   

17.
膨化后的玉米粉具有极浓郁的玉米的清香。这种香气对于鲤鱼、草鱼、鲫鱼具有强烈的诱惑力。另外此粉遇水具有极强的黏度。以此粉为基础添加豆粉、白面粉、苞米面等,经过揉和可制各种软硬度、雾化度的手竿钓饵。亦可根据膨化玉米粉黏度极强的特点,制成海竿底钧钓饵(较硬一些),以及爆炸钩糟食钓饵和浮钓饵。以此粉为基础饵适当添加钓鲫鱼的椰蓉、奶粉、羊油和钓鲤鱼的草莓酱、丁香酒、蒜汁及钓草鱼的香精、山植汁等可制各种临场应变的钓饵。此粉可长期保存,随用随取不误钓机。理想的钓饵──膨化玉米粉@李达夫!吉林延吉  相似文献   

18.
刘定龙 《钓鱼》2010,(12):22-23
夏天手竿钓鲢鳙很容易。不论是台钓还是传统钓、浮钓还是底钓,只要你用了略有雾化的饵,哪怕是大比重的喂鱼颗粒饲料、颗粒状鲤鱼商品饵、粗片状的超诱和麸类的饵料,只需保持一定的抛竿频率,在单位时间里保持一定的用饵量,要想不钓鲢鳙都难。  相似文献   

19.
台钓不论是搓饵钓底,还是拉饵钓底,尤其是拉饵钓浮,都离不开拉丝粉。拉丝粉就是俗称的面筋,是将小麦面粉,经过揉洗,去掉淀粉,剩下小麦蛋白,经过进一步加工,就成为我们钓鱼所用的拉丝粉。拉丝粉黏性极强,在我们掺对饵料时,拉丝粉起着黏和作用,钓饵里掺对上拉丝粉,抛竿时饵料不散,入水后饵料开始雾化散落,最后拉丝粉和少数饵料残留在钩上,在水的作用下,漂漂荡荡,既能诱鱼,又便于鱼儿吸食入口。  相似文献   

20.
刘定龙 《钓鱼》2011,(8):20-21
第十五招:休闲台钓饵软黏现在玩休闲钓,我只在钓鲌鱼和冬天吃口变小时用拉饵,其它时候很少用拉饵。粉饵无论搓拉,饵的状态以拉丝偏多、雾化较少的软黏饵为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