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考取研究生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撰写一篇优秀的学术论文、学会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学术问题,才是读研的真正目标所在。笔者见过不少闻鸡起舞、挑灯夜读的学子,在过五关、斩六将才获取名校读研资格之后,却全然遗失了当初的激情与理想。如他们所说,读研"无非是再多上两年课而已"。研究生学习阶段成了找工作的缓冲期,研究生学位异变为就业的敲门砖,无可避免地沦为一个纯粹的"job-seeker",甚是可惜!有感于此,笔者根据读研期间的所感所  相似文献   

2.
靖竞 《大学生》2013,(8):68-69
正本期关键词:第一学历第一学历虽然只是一个"出身",在考研或读研过程中却常被当成实力的证明。面对一些怀疑的眼光,许多非出生名校的研究生不气馁,不浮躁,潜心研究,最终用实力打破偏见。  相似文献   

3.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研究生学习"的问题,笔者在读研期间就反复思考过,和许多同学讨论过,也向一些师友请教过。在毕业后的教学实践中,又有了若干的调整。现在,把自己的想法形诸文字,希望能对该专业的在读研究生有点帮助。  相似文献   

4.
争鸣     
女生读研不如嫁人是教育悲哀 武汉一所名校的女研究生,被家人和亲戚“绑架”回家去相亲。女生的妈妈说:“读研究生有啥用,不如早点嫁对人。”女生为了学业,为了自己的人生自由,最后找妇联去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5.
2010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已经结束,考生人数再创新高——140多万。对于每一个考生来说,考试结束就意味看另一种生活的开始。而注定的是,其中46.5万名幸运者将开始读研生活。他们跨进读研门槛时的心情都是愉快的,但进门之后的心情又将是复杂多样的。从他们师兄师姐们的现在,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他们的未来。总有一些读研者会遭遇研究生“围城现象”:闲的想忙起来,忙的想闲一点”。  相似文献   

6.
研究生阶段主要侧重培养学生严谨的学术素养、实践技能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相当一部分研究生对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缺乏明确的认识,没有切实明白读研期间到底应该掌握哪些技能,学习什么?本文结合实际生活存在的一些问题,总结自己的体会简明介绍读研期间应注意的要点,就关于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研究生提出自己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7.
人生总是在不停地迎来送往、续写简历,也在不停地追问自己为什么。诸位研究生新同学,你想好为什么读研了吗?设想过怎样度过研究生生活了吗?如果还未曾想过,那么,现在是时候考虑考虑了。学会有分寸地生活成为一名研究生,到底意味着什么?在读研成为时尚的年代,我们总是习惯赋予研究生过多的意义和期待,能找份好工作?能快速晋升提职?能增加人生筹码?细细斟酌,其实不然。选择继续读研,你也许因此错过了一次好的就业机会,也许不得不与恋人相隔两  相似文献   

8.
就像很多人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读大学一样,同样有很多同学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读研,有的为理想,有的为高学历去找好工作,有的则是为暂时逃避就业压力。但无论怎样,既然走上了考研路,在经过了复习、考研、复试之后,即将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那么我们就首先应该端正自己的读研心态。  相似文献   

9.
毕业生求职时该怎样确定自己的"价位",获得满意的工资又不至于吓跑用人单位?毕业生在应聘时都要面临这样的难题。近日,本报记者就此走访有关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根据他们对1463家用人单位为大专生、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及不同专业毕业生开出的薪金进行分析。这些已经工作一年的上届毕业生们的薪酬数据对新一届毕业生来说,应该最具  相似文献   

10.
2006~2016年进行的三次全国大规模的研究生读研目的调研显示,研究生的专业兴趣增长、学术性与功利性并存,拓展社交圈成为兴趣与就业之后的第三大读研目的。读研目的对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有着重要影响,认为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应当以研究生读研目的为主要目标导向,按研究生类别与专业进行精细化、类型化的培养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11.
《出国与就业》2008,(11):23-24
国内的考研热正在降温,而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国外留学读研究生。国外研究生教育的含金量高是吸引国内本科生出国读研的重要原因。留学专家介绍,出国读研的学生大部分是考虑到国内本科教育日渐变得"大众化"。不断地扩招导致学生能够享受的教师和各种学习资源越来越少,能学到的东西  相似文献   

12.
研究生经济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的在读研究生,大致可分为国家公费研究生、定向研究生、委培研究生、自筹经费研究生等。定向研究生为在职人员,在读研期间不转工资关系,享受在原单位工作时的工资、福利待遇,他们的读研生活,经济上基本不存在问题。委培研究生的培养费用由委托单位提供,毕业后到委托单位工作,在读期间,委培单位一般将其视为本单位工作人员,给予较为固定的工资收入,所以他们的读研生活也并不会太艰苦。没有稳定工资收入的研究生是国家公费研究生和自筹经费研究生。在职研究生和委培研究生只占我国在读研究生总数的很小一部分,国家公费研究生和自筹经…  相似文献   

13.
本科毕业生选择读研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涉及成本和收益.成本包括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教育决策部门应制定合理的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适度控制地方院校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地方院校需有针对性对研究生进行指导,减少其择业的成本;积极培育成本意识等是降低地方院校研究生读研的机会成本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春节、元宵节等"良辰吉日"接踵而来,掀起了一波波结婚潮。这在研究生群体中也不例外,一方面,随着国家允许在校大学生结婚政策的出台,促使研究生群体中结婚人数增加;另一方面,研究生由于年龄原因,读研期间,势必也会面临很多已经工作的同学朋友结婚的情况。结婚本是件喜事,然而对许多研究生而言,却如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你道如何?原来结婚就意味着要"随份子",结婚的人越多,所随的份子自然也就越多。这随吧,对于没有收入来源的研究生们来说,担不起这"份子";不"随"吧,又耗不起这"面子",于是  相似文献   

15.
读研难,已婚读研更难。作为一个在研究生中担负着家庭责任和婚姻责任的特殊群体,已婚研究生无论在学习心态上还是在生活目标上都与未婚的研究生有着不同。带着疑问,记者走近了这一群体,试图更深刻地了解这一群体,从他们身上得到些启发。  相似文献   

16.
研一新生学习动机缺乏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研究生是很多人的追求,读研的经历也会成为人生中一笔不小的财富和珍贵的记忆。但经历过竞争激烈的考研,踏入研究生学习阶段,本应踌躇满志的研一同学们为什么会出现缺乏学习动机的情况呢?  相似文献   

17.
徘徊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研究生就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目前的人才市场上,学历的高低仍然是用人单位决定录用与否的一个重要条件,学历越高,就业机会越高,经济收益也就越多。本科生攻读研究生的目的之一,就是想通过三年的读研,谋得一份更好的工作。正因为如此,研究生普遍有一个较高的“心理价位”,即至少必须要找到一个工资不能低于某个基数,环境不能差于某个标准的工作。问题是,目前毕业生  相似文献   

18.
提高研究生就业效率与质量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研究生就业的一些现状,探讨研究生就业难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实际问题对培养研究生的高校、用人单位、政府部门提出一些关于提高研究生就业效率和质量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9.
研究生就业率一向领先,研究生一直看成是高校就业高指标的旗舰,然而近年,即便是名校的研究生,求职路也同样充满艰辛,实在是令人震惊,引人反思:我们的就业市场究竟怎么了?我们的教育培养模式究竟怎么了?千军万马横跨这条考研的独木桥,到底值不值?读研成本毕业后能否收回?伴随着考研热的持续升温及研究生的大规模扩招,就业压力向研究生悄然逼近。研究生就业尚且如此,那么本科生与专科生呢,也就不难想象其求职的艰难程度了。  相似文献   

20.
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关键是准确把握读研过程中欠缺的本科知识,科学、有效地弥补不足,促进研究生专业知识与本科专业知识的衔接。基于专业教育的特点,本文分析了跨专业研究生培养中由于本、硕知识脱节造成的读研过程中基础的认知结构和专业思维能力欠缺的情况,以及在此基础形成的读研与补本的冲突,指出应从核心课程的功能,本、硕课程的衔接,专业思维能力的养成等方面,设置跨专业研究生核心能力培养的核心课程,贯通本、硕核心课程,精准锁定跨专业研究生应补修的课程,实现跨专业研究生的精细化补缺,并进而提出了强化专业核心课程、培养跨专业研究生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