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学生:在H2还原CuO的实验中,为何盛CuO的试管要略向下倾斜?老师:若试管不略向下倾斜,则生成的H2O会倒流到试管底部而作裂试管。学生:在此实验中为什么要把通入H2的导管伸到试管底部并要紧贴试管上方内壁?老师:把导管伸到试管底部才能迅速将试管里的空气排干净.而导管要紧贴试管上方内壁.目的是避免H2流吹散CuO粉末.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学生。为什么要内装有t”。,O的i.fi省里先通人1儿,排净空气后才能治氧化铜加热。老师:如果不光通入N。把试营里的空气排季就加热.那么回人的H;就与试管里的主”<相混和一加热时可能会…  相似文献   

2.
无机化学中,在介绍 H_2和 CO 这两种可燃性气体的还原性时,是以它们能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为例进行说明的。其中 H_2还原 CuO 的实验是先通入 H_2,待试管中的空气完全排除后才能加热 CuO,原因是 H_2与空气中的 O_2混合,在一定温度下会发生爆炸。而 CO 还原 CuO 的实验却先加热 CuO,然后再通入 CO,这样并没有发生爆炸的危险。在教学过程中常有学生提出,H_2和 CO 都是可燃性气体,为什么在同样条件下 H_2和 O_2的混合气体易发生爆炸而 CO和 O_2的混合气体却不会发生爆炸呢?对这个问题应该从混合气体爆炸反应的机理上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一、气体制备1、发生装置的选择主要从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时是否需要加热来选择。(1)凡是给固体加热或固体跟固体反应加热,适用于制取氧气装置(a套装置),即试管横放、管口略下倾,如加热Cu(OH)CO、H还原CuO、胆矾分解均采用此装置。  相似文献   

4.
谢京光 《广东教育》2002,(11):44-44
初中化学教学中,有关排水法制氧气实验的操作,停止时的步骤为:先把导管移出水槽,再撤去酒精灯。原因解释为:避免水槽中的水倒流回试管,使试管炸裂。(图1)另外,有关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的操作,停止时的步骤为:先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氢气直至试管冷却。原因解释为:避免灼热的铜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图2)据此,我展示用碳还原氧化铜并检测产物的装置。(图3)提问:这个实验怎样停止?学生们互相讨论。稍后请学生代表总结:1.若先把导管移出烧杯,则灼热的铜可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则实验失败。2.…  相似文献   

5.
CO还原CuO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实验。其操作步骤可简化为:一验纳二通气三加热四撤灯五停气。操作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在通入CO前,必须先检验纯度。CO为可燃性气体,若不纯,加热时可能发生爆炸。2.开始实验时,一定要向盛有CUO的玻管里先通CO一会儿,然后才能加热。这是为了排净玻管内的空气,避免CO与玻管内热的空气混合而可能发生爆炸的危险。3.玻管里的CllO要平铺于玻管内,以增大与CO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完全。4.加热时,应先使玻管预热均匀,再把灯焰对着Cllo的部位加热,以免玻管受热不均匀而炸裂。5.实验完…  相似文献   

6.
一、要明原理摇知现象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证明氢气具有还原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uO劬H2O+Cu.实验现象:①黑色粉末逐渐变为光亮的红色;②试管口有水滴生成郾二、要懂操作摇知后果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步骤可概括为:先通氢,后点灯;撤了灯,继通氢郾也可形象地记忆为:氢气“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郾若氢气未经验纯,加热时可能导致氢气发生装置的爆炸或盛有氧化铜的试管炸裂郾若先加热后通入氢气,试管内原有的空气与氢气混合受热,可能会发生爆炸郾若先停止通入氢气后撤去酒精灯,则会使生成的铜在热的条件下又被进入试管内…  相似文献   

7.
1将少量杂质转化成原纯物质1·1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将混和气体通入盛适量CuO的试管内,然后加热CuO,即将杂质CO化为原纯物质CO2和易分离的Cu单质,反应式为:CuO CO△Cu CO2此实验应注意:这少量的CO能否将混和气体在O2中用点燃的方法除去?分析讨论,回答不能,原因是:混和气体中  相似文献   

8.
初中化学中有三处“还原氧化铜”实验的演示。为了使实验更加鲜明准确,可作如下改进一、课本73页“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所用的氧化铜粉末,反应结果生成的铜,不具有金属光泽。如改用电灯花线中细铜丝灼烧其表面成的氧化铜(此反应可在讲氧气性质时让学生熟悉)代替,当通入氢气少许,加热,即可看到氧化铜还原成具紫红色光泽的铜,同时试管口有水  相似文献   

9.
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是初中化学中的重要实验 .其知识要点可概括为以下四个“二” .一、两点注意组装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应注意两点 :(1)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以防止反应生成的水倒流到试管底部 ,引起试管炸裂 .(2 )通入氢气的导管要伸至试管底部 ,且在氧化铜上方 ,目的是尽快排出试管内的空气 ,同时使氢气与氧化铜充分接触 ,反应更完全 .二、两个先后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的操作步骤可概括为“两个先后” .(1)实验开始时 ,先通入氢气 ,待试管中的空气被排尽后 ,再给氧化铜加热 ,防止试管内的混合气体受热发生爆炸 .(2 )实验结束时 ,应先…  相似文献   

10.
1 将少量杂质转化成原纯物质 1.1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将混和气体通入盛适量CuO的试管内,然后加热CuO,即将杂质CO化为原纯物质CO2和易分离的Cu单质,反应式为:CuO CO△Cu CO2  相似文献   

11.
徐滨 《中学理科》2006,(7):81-81
有这样一道习题: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欲测定本地出产的一种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他(她)们进行了这样一组实验:实验开始称取了10g矿石样品,放人硬质试管通入足量的CO加热,使其中的氧化铁完全反应,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到事先称量好的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至不再产生沉淀止,过滤除去沉淀,再对石灰水进行称量,石灰水减轻了8.4g,试计算该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已知铁矿石中杂质不分解出CO2且也不会与CO发生反应生成CO2)  相似文献   

12.
实验排列顺序题,是实验考查的一个重要内容,这类题在中考中并不少见。其常见题型可归纳为如下几种:1 关于实验操作的顺序 例1 在H_2还原CuO的实验中,有以下四步主要操作:a)加热盛有CuO的试管;b)向盛大CuO的试管通入H_2;c)移走酒精灯停止加热;d)继续通入氢气使试管冷却。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 (A)a→b→c→d (B)b→a→c→d (C)a→c→b→d (D)c→d→a→b 分析:H_2是可燃性气体,因此,实验开始时应先通入纯净的H_2,排尽试管内的空气,然后加热使CuO还  相似文献   

13.
HCOOH在80~90℃时,并在浓H2SO4作用下能产生CO。而HCOOH的沸点是101℃,非常容易汽化,而且其酸性比H2CO3大,能与石灰水、CaCO3发生反应生成澄清的溶液而干扰CO还原CuO实验现象的观察。同时CO还原CuO是气体与固体的反应,是否充分接触也是实验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另外还原反应在玻  相似文献   

14.
氢气还原氧化钢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实验,也是中考的热点考点,应很好掌握实验操作与现象。一、操作要领1.实验装置在装配反应装置时,试管夹应夹在距试管口约1/3处,同时使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导管伸到试管底部并且要紧贴试管上方内壁。排尽试管内的空气2.实验操作通氢气点黑色CUO变成红色燃酒精灯加热撤掉酒精灯固体冷却后.停止加热撤去导气管停止通氢气。以上操作步骤可简化为“一通二‘点三摄四停”;又可形象地比喻为“氢气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要领还可以用下列口诀概括:取出少量氧化铜,装入…  相似文献   

15.
1.在实验装置中,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若试管口向上倾斜,会发生以下两种情况:①H2和CuO反应生成的水及药品里的湿存水受热气化后,在试管口冷凝成水滴倒流到试管的加热部位,而使试管炸裂。②H2比空气轻,一方面不易把试管里的空气排尽,加热时可能引起爆炸;另一方面氢气上浮而外逸,减少氢气与氧化铜的接触,既使需要的氢气量增加,也使反应需要更长时间。2.在这个实验中,导管为什么要贴在试管的内上壁并伸到试管的底部,即药品的上方?原因是:①保证排尽试管内的空气,以免爆炸;②使HZ和Cuo充分接触,反应充分。3.该实…  相似文献   

16.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由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两部分组成。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的选择是由反应物的状态与反应条件来决定。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的不同,初中化学中制取气体的反应有两种情况,与此时应,有两类气体的发生装置。气体发生装置如图1。该装置适用于反应物都为固体,反应需要加热,如实验室制取氧气。实际上,所有有关固体反应物加热的反应都可采用这种装置,但有时要稍加改装。如课本中碱式碳酸铜的受热分解,用木碳还原氧化铜实验的装置等。使用这种装置制取气体应注意如下几点:①在固定试管时,应使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以…  相似文献   

17.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做CO还原CuO实验通常是将CO储存在储气装置中使用或用分液漏斗向装有浓硫酸的蒸馏烧瓶中滴加甲酸产生CO,再将CO通过导气管导入还原反应管,还原反应管两端用胶塞连接进气管、出气管,反应后的气体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广口瓶后,尾气用气球收集。实验中,我们发现  相似文献   

18.
“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既是教师的演示实验,又是学生的必做实验。在做该实验时,要先通入一段时间的氢气以排完试管里的空气,然后才能加热氧化铜,但氢气何时能排完试管里的空气则很难把握。在这一步操作中,如果通入氢气的时间过短,则加  相似文献   

19.
繁题巧解     
题目:CO和CO2混合物5克通入足量的CuO中并加热,充分反应后气体的质量增加了1.6克.求原混合气体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相似文献   

20.
HCOOH在80~90℃时,并在浓H2SO4作用下能产生CO.而HCOOH的沸点是101℃,非常容易汽化,而且其酸性比H2CO3大,能与石灰水、CaCO3发生反应生成澄清的溶液而干扰CO还原CuO实验现象的观察.同时CO还原CuO是气体与固体的反应,是否充分接触也是实验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另外还原反应在玻管中进行,过多的水分会使玻管炸裂.那么如何制取纯净的大量的CO以及使CO还原CuO的性质实验效果明显同时既经济又环保呢?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利用温度计控制制取CO的反应温度、脱脂棉干燥CO等实验再一次进行了条件的探索,得到了明显的光亮铜镜、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尾气燃烧火焰为兰色等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