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张若愚 《世界文化》2006,(10):12-13
诺尔曼·洛克威尔(1894-1978)是20世纪美国著名画家,他的作品受到广泛赞誉,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他为《星期六晚邮报》作封面画整整40年。21岁时洛克威尔与漫画家克里德同开了一个画室,后者为《星期六晚邮报》工作。在克里德的帮助下,1916年他第一次成功地为《邮报》作封面画《男  相似文献   

2.
《穿皮衣的女人》(封面)这幅画的作者是西班牙著名绘画大师格列柯,画中的那位穿皮衣的女人名叫多纳·耶罗马尼·德·拉斯·奎瓦斯,是格列柯十分喜爱的女人。格列柯经常把她的形象画在自己的作品中,他画的圣母和女圣者们具有奎瓦斯的特征。这幅画作于1577年,当时...  相似文献   

3.
封面说明     
封面说明本期封面是意大利画派画家博尔迪尼约作于1897年的《格特鲁德·布拉德肖像》,此画现藏英国国家肖像画廊。作者把画中这位富有吸引力的主人公刻画得十分美丽动人,把她那颇具魅力的表情和宽大的黑色长衣描绘得十分传神,而不太注重解剖方面的比例和细节。格特...  相似文献   

4.
钟叔河 《寻根》2000,(5):49-51
黄永玉送我的这张画,纯用白描。他的画晨上引入注目的两个长卷——《湘灵变奏曲》和《苏州拙政园》,也纯用白描。听内行说,白描最能见画家的功力,因此我特别高兴。  相似文献   

5.
雷诺阿的《拿着团扇的少女》本期封面刊登的是雷诺阿的《拿着团扇的少女》。雷诺阿(1841-1919)是19世纪法国印象派画家,在他的油画作品中,妇女、儿童常常是其醉心的题材。如他的代表作《丽莎》、《浴女》、《红磨坊街的舞会》、《拿喷壶的小孩》、《夏尔潘...  相似文献   

6.
一支横笛,一团纨肩,一本旧书抑或一只花猫,在于江的画面上,我读到一种浓郁的气氛和不复再来的静逸之美,他的画不是逸笔草草,而是在深邃博大中求画意画趣,他善于描述特定环境的特定人物,从最初的《小伙伴》到现在的《静湖》,他笔下的形象个性鲜明,无不打下画家的情思和时代的烙印。[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弗罗拉》(封面)《弗罗拉》这幅油画塑造的是古罗马神话中一位花神的形象。她身上披挂着由鲜花编织成的花带,微笑着向人间走来。她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充满了希望,双手轻松地舒展着,把朵朵鲜花洒向人间,向人们表达深切的问候。整个人体画得匀称,毫无夸大之感。半裸...  相似文献   

8.
品高与笔者同乡,一直寓居京城,但故乡情结很浓很重,尤其年逾60之后,乡思更是与日俱增。用一句话形容:最忆是江南,最忆是故乡。 我是先读他的画,然后见其本人的,一晃已有20余年。头一回见他的画,就令我凝神驻足,久久观赏。他的画透出的浓浓乡情,使我产生强烈的共鸣。画的艺术品位,更深深地吸引着我。  相似文献   

9.
和李水歌不熟,但对她的画不陌生。也是缘分所在,在吴东先生策划的《新工笔》展上,我和李水歌有过不长的闲聊。因先前知道她的画,便对李水歌有感性的认识,因而吴东先生约我为其画写点儿文字,我便欣然答应。  相似文献   

10.
谈《秦皇征战图》的艺术成就冯立深秋。雨雾中我来到张义潜先生寓所观画。一幅幅动人的历史画卷,使我对画家精湛的技艺和勤奋笔耕的精神至为感佩。在史的海洋里,他努力开拓中国历史人物画的新境界,展示民族艺术的审美思想。《秦皇征战图》这幅巨作,就是典型的代表。这...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当今艺坛中,张湘华以他精书、善画、武艺高强,而且领衔主演了位极神功》,《沙州王子》,(女将慧梅)等多部影视片而独树一帜,风采灼人,被公认为书、画、武、影“四栖奇才”。出于对他艺术作品勉力的折服和仰慕,我早就想结识张先生。阳春三月的一天,终于在“琴剑斋”——他的书房见到了他。一米八的高个,飘逸着习武之人的阳刚与豪气;炯炯明亮的目光,凸显出学者的睿智与洞明。”今天的时间之舟,就由您驾驭了,算是我还债吧”。他一句幽默的开场白,消除了我的拘谨,我们开始攀谈。张湘华先生,又名江海,宇重阳,国家高级美…  相似文献   

12.
蓬生 《世界文化》2011,(2):27-28
哑行者,中国上个世纪曾旅居英美42年的文化名人蒋彝之谓也。20世纪30年代,他首先去英国,在那里生活达22年。这期间,他开始以哑行者为笔名,用英文创作系列游记,而其中的《伦敦画记》《牛津画记》《爱丁堡画记》《湖区画记》最负盛名。  相似文献   

13.
凌夫 《寻根》2010,(3):70-73
<正>"我知道司徒乔君的姓名还在四五年前,那时在北京,知道他不管功课,不寻导师,以他自己的力,终日在画古庙,土山,破屋,穷人,乞丐……"这是1928年鲁迅为司徒乔画展目录写的序言《看司徒乔君的画》中的一段话。  相似文献   

14.
岳力 《世界文化》2007,(11):37-37
安德鲁·魏斯十分静谧,静谧得像一个肃穆的梦境。 从某种意义上说,安德鲁·魏斯可以被视为一个圣徒,他把绘画当成一种宗教仪式,虔诚地对待它。因此,在魏斯的画里就很少有尘世的喧嚣。有的画里无人,有的画里有很少的人(在我所见的两本画册里,只有一幅题为《约翰·奥森的葬礼》的水彩画中有8个影影绰绰的人影)。有人的画,有的是一名老人,或是一名妇女在屋子里、阁楼上或房门前、原野上静静地坐着或卧着,  相似文献   

15.
刘君 《世界文化》2005,(4):21-22
第一次注意他的画就是那副《克里斯蒂娜的世界》。枯黄萧瑟的野草,因小儿麻痹症而萎缩的瘦小苍白的四肢,克里斯蒂娜在山坡底下,向山顶的房子挪动爬行,看不见她的脸,却时时害怕她有一天会在我的凝视下回头望我。我很容易为这种潜藏着无数躁动不安和悲伤无奈的画面打动,久久的凝视,就为画家埋藏在那些颜色里无形的线纠缠割裂。  相似文献   

16.
伦勃朗的《夜巡》伦勃朗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之一,特别是他的《夜巡》最为出色。此画现悬挂在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一楼正面画室靠里的地方,散发着无与伦比的光彩,吸引着所有前来参观的人。英国评论家查尔斯·弗克斯在《伦勃朗生平》一书中介绍了《夜巡》的创作背...  相似文献   

17.
十多年前,我回家乡镇江讲学时认识了朱称俊。那时,他是镇江画院的专业画家。称俊君给我的印象是为人直率、热情、有个性。他有很好的传统中国画功力,画得也很自由、潇洒。几年后,看到人民美术出版社为他出版的画集,也的确证实了我的这个印象。  相似文献   

18.
大约在1845年,5岁的莫奈跟随家人离开巴黎,来到了勒阿弗尔。他的叔叔在这里经营船用杂货兼杂货批发。《海边露台》是莫奈对其家人的珍贵记录。莫奈的家人强烈反对他从事绘画职业,也不理解他的生活方式。1920年,收藏家勒内的日记使这幅名作含义更加明了,他说:“莫奈给我看一幅油画,画中,他的父亲注视着大海,场景应该是美国……他指出两边各有一根旗杆,并说这种构图在当时极为大胆。”  相似文献   

19.
《女帽商》     
《女帽商》(封面)法国画家马奈的作品富于创新,并鼓舞了法国印象派画家。他将一种新的技法──明亮画法引进油画创作,即从正面描绘明暗分布的面孔和身躯,几乎完全排除了阴影。许多评论家认为这是对19世纪绘画艺术的最基本贡献。《女帽商》虽不是马奈的代表作,但充...  相似文献   

20.
天使般的脸蛋,魔鬼般的身材,名利场上风风光光,超级封面模特儿玛加丽要什么有什么,惟独没有幸福。在饱受长达数年的炼狱煎熬之后,她向公众说出了自己的隐私。作为《魅力》、《时尚》等欧美著名流行杂志和时装杂志的封面模特儿,玛加丽·阿梅迪的生活真是风光无限。可人们并不知道在镜头前靓丽无比、顾盼生辉的玛加丽,竟一直在崩溃的边缘挣扎。直到有一天,她勇敢地说出了她苦守多年、差点儿吞噬她生命的那个秘密……发胖让我暴食暴吐我沮丧得想去死。那是1993年7月,我年近20。那天,我从新墨西哥州首府圣菲飞往纽约,去拍广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