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正全世界的生物教科书上都写着:地衣是由一种真菌和一种藻类或蓝细菌组成的共生体。但美国的地衣学家托比·斯普里比尔最近却发现,这个已经存在近150年的"常识"其实是错的,这两个小伙伴间有"小三"。千姿百态的地衣说到"地衣"这个名字,大家或许会比较陌生,因为人们生活中更常用"青苔"一词。不怪大家会弄混,有些地衣确实挺像青苔的,特别是它们都爱长在石头或者树干上。不过,青苔其实指一类结构简  相似文献   

2.
思维感传也叫“心灵感应”。简单地讲,思维感传就是两个“意识”之间不用任何语言、符号的一种直接沟通及交流,而这种沟通和交流有时是在一定距离上的相互感觉。那么,在生物之间真有这种奇迹发生吗?爱丁堡大学的超心理学家罗伯特·英里斯说:“现在已经有充分的证据表明,除了声音、触摸和视觉之外,生物间还有着如心灵感传类的其它信息交流方式……”而这种现象对人类来说,  相似文献   

3.
慧眼识地衣     
地衣是由真菌和藻类共生的植物,这种共生生物体过去一直不被人们所注意,现在因其具有药用价值、可作装饰植物和可用于环境污染的监测,所以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地衣是个宝库,它含有近600种化学物质,这些物  相似文献   

4.
思维感传也叫"心灵感应".简单地讲,思维感传就是两个"意识"之间不用任何语言、符号的一种直接沟通及交流,而这种沟通和交流有时是在一定距离上的相互感觉.那么,在生物之间真有这种奇迹发生吗?  相似文献   

5.
正在地球46亿年的历史中,海洋生命诞生于距今约38亿年前并演化至今,而陆上高等植物只是在距今约4.3亿年前才出现。科学家发现,生物登陆的历史是由植物率先开始的,而这一过程是十分漫长和曲折的。植物,在登陆过程中奏响了气势磅礴的交响曲。前奏:地衣6亿年前,海洋中的蓝藻与真菌已经相互依存,表明在高等生物登陆前的2亿年间,浅海繁衍的地衣可能已经开始改造地表岩石圈。地衣是由真菌和绿藻或蓝细菌高度结合而成的,具有稳定形态和特殊结构的共生复合体。但由于地衣的生物学特性主要是共生联合体中真菌本性的体现,从本质上说,地衣是一定的菌类与一定的藻类共生的特殊真菌,即地衣型真菌。它们产生的地衣酸腐蚀了岩石中的矿物质,在荒芜的陆地上制造土壤,开拓陆地生态系统。因此,地衣是海洋生命进军陆地的"先遣部队"。  相似文献   

6.
每一滴来自海洋表层100米内的水,其中都含有数千个自由漂浮的微生植物,人们称它们为“浮游植物”。这些单细胞生物包括硅藻与其它藻类。它们居住地区占据了地球表面的3/4。全球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所含的碳有6000亿吨,而浮游植物占的比例却不到1%。这片隐形森林个儿虽小,不过一点也不妨碍它们对地球自然循环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达尔文以前,在生物科学中,是神创论、物种不变论的观点占着统治地位,人们认为生物是上帝创造出来的,物种是不变的,上帝最初创造了多少种生物,今天就有多少种生物。各种生物都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生活,有的生活在水中,有的生活在山上,有的生活在平原,看起来各种生物都很适合于它们所处的生活环境,人们多认为这是上帝的合理安排。直到达尔文的进化学说出现(1859年达尔文的著作“物种起源”出版)以后,才徹底地推翻了这种谬论。  相似文献   

8.
与威尼斯相临的一段海面,在每个夏天都有会变成果冻状的物质,这使得到此旅游的人们越来越少,谁愿意在“胶水“里游泳呢?这种果冻似的海水是藻类(可能也包括细菌)在海面繁荣昌盛所致.它们在海水中共同建造了它们的生活家园,其中有它们各自生长的场地、居住空间,还有邻居,它们就像共同生活在海水中的“大森林“里.……  相似文献   

9.
给细胞编程     
唐承革 《百科知识》2007,(8X):12-14
今天,人们已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如果世界上的计算机都停止工作,整个世界会变成死水一潭。因此,更新换代最快的高科技产品就是计算机。目前所用的计算机都是用芯片等材料组装的“死”机器。现在,科学家们已经不满足于制造这种“死”计算机了,他们将研究方向转向活的生物,生物工程师们企图通过对细胞的编程,使细胞变成有生命的计算机,开发出一种“活”的计算机。  相似文献   

10.
生物界里的许多现象都是非常复杂的,也是极其有趣的,自古以来引起了多少生物学家的好奇和兴趣,在这长时期中他们的确解答了生物现象里的不少疑问,发现了不少规律,也创立了不少学说。但是对于生物的生长和繁殖的奥秘,始终还没有揭露。人们都知道从单细胞生物到高等动物任何组织中的细胞都有一个基本现象,就是细胞分裂。生物是依靠这种活动使它们自己增长。另一方面,细胞分裂的结果还表现母细胞能将它的特性遗传给子细胞。生物就是依靠这样的活动将它们的  相似文献   

11.
化学物质的“左右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然界中,有时一种化学物质同时具有两种不同的分子结构——左旋和右旋,它们互为镜像对映体,彼此间的关系就像人的左、右手。所以,化学家们称它们为“手征性”或“手性”分子。手性分子就像一对孪生姐妹,但是它们的生物特性却有天壤之别。许许多多对于生命来说至关重要的化学物质都是镜像孪生分子的混合物,它们中的一个可以治病,去除头痛,或产生良好的嗅觉,而另一个则可能有毒,产生令人厌恶的臭味,或者只是不活泼的。  相似文献   

12.
尽管藻类、细菌们越来越多了,但海里并不吵闹,两粒沙安静地过了十几亿年,偶尔它们会想起海里最初的冷清,愈发心满意足。一天,两粒沙又在“忆苦思甜”。欣欣说:“奇奇,有这么多伴儿,真让我觉得很开心。”  相似文献   

13.
外来物种、转基因生物、克隆生物、人造生命——这些威名赫赫的生物还有一个共同的大名,就是非原自然生物。非原自然生物基本上都是人类活动的产物。人类创造的非原自然生物一开始都是迈着“天使”的脚步莅临人世的,这些饱含人类期望的“天使”后来的表现大都差强人意,有的品种甚至走向人类原本期望的反面。那它们究竟是“天使”,还是“恶魔”?  相似文献   

14.
冬季降临,塞带和高山地区又披上了银装。雪,人所共知,是白色的。而雪地并不完全如此。早在十九世纪中叶开始,南北两极和高山的探险家,相继发现了“红雪”、“黄雪”、“绿雪”、“褐雪”及“黑雪”。它们时隐时现地出现在终年不化的冰雪地上,有时面积相当广大。种种奇雪彩之雪,经科学家研究后,已知其大部分是由藻类的大量繁生所造成。藻类是最简单的低等植物,很多只能在显微镜下才能察见。藻类大都具有色素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由于叶绿素和其他色素在各类藻类中的比例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植物学家根据不同颜色,把藻类区分成几个大类,比如绿藻、蓝藻、黄藻、褐藻、红藻  相似文献   

15.
在深邃的海底,生活着许多我们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生物。但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研究深海生物的科学家们,那就是,在距离水面近千米,阳光根本到达不了的海底,哪里来的那么多食物供给这些生命维持生存呢?科学家们近来将注意力集中在了一种在水层中漂浮的“鼻涕泡”一样的黏液体上面。这种令人恶心的“鼻涕泡”是一种像蝌蚪一样的小动物建造出来的,上面黏附着很多食物颗粒。这种小动物可以编织出一张直径约为1米的黏液球,它们自己栖息在黏液球的中间,并且利用黏液球从海水中过滤出可供它们食用的细碎食物。在这个过程中,一些较大的食物颗粒就…  相似文献   

16.
一般人总以为化石是指灭绝了的生物,其实这种看法并不准确。人们通常也将珍稀植物称之为“活化石”。银杉就是这类生物。  相似文献   

17.
真柏 《百科知识》2009,(14):26-28
在人们印象中,植物与动物是“静”与。动”两种截然不同的生物大类。不少人认为,植物既没有神经和感觉,又不会跳跃或奔跑,相对于自如运动的动物来说,植物似乎是安详、静止的;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所有的植物一生都在生长,也就是说,它们一直都在运动中,只不过,它们的生命运动十分缓慢,相对于动物来说,就好像是“静物”了。  相似文献   

18.
正这种冲动被心理学家称为"可爱侵略性"。人为什么会有"可爱侵略性"?心理学家认为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人们看到可爱的动物时,本能上想要保护它们,但碍于情境上的限制,无法立即拥抱它们或拍它们的头,所以感到受挫,进而形成一种侵略性。另一种可能是,人们有时会以负面的方式宣泄正面的情绪(例如喜极而泣),因此,  相似文献   

19.
许多动物可以在低温或超低温环境下生存,说来令人叹为观止.在阿拉斯加和加拿大有一种当温度升高到10~20摄氏度时,就会融化消逝的生物.它们是些小小的蚯蚓,田间普通蚯蚓的“亲戚”.这些蚯蚓生活在冰川里,它们能在冰上爬来爬去,它们涉足的地方永远在零度以下.然而,它们体内的液体却不会凝结成冰,因为这些液体是一种真正的抗寒液.它们的血液和原浆中含有大量甘油、盐及其他混合成份.这些成份能够有效降低液体的冰点.这种蚯蚓具有的消化酵素的作用只适用于零度以下,所以当温度升高时,酵素的效能明显加大.以至于酵素把自己的主人也消化掉了.冰中蚯蚓是以生活在冰表面的藻类、真菌类小植物和细菌为食的,而它们本身又是禽类的美味.  相似文献   

20.
藻类是所有植物中最古老的。它们大多生活在水中.可以是淡水、海水、半盐水.工农业及生活废水。在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环境都能见到藻类。其中.微藻作为藻类中结构最为简单的单细胞生物.在陆地和海洋中分布广泛,它们在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在光催化作用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糖、蛋白质、脂肪等,这些有机化合物在食品、饲料、精细化工、液体燃料中均有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