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6 毫秒
1.
大学生网络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尚元东 《教育探索》2008,(6):121-122
网络既给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载体和阵地,也向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网络德育工作的对策是:完善网络法规,努力做到有法可依,依法治网;畅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建立网络行为监督机制,保证网络道德标准和法律规定的切实执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  相似文献   

2.
网络已经成为高校德育工作者和高掖大学生不可或缺的交流工具、技术手段和传播载体。它既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便利,也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评估目前网络德育工作的实效,找寻高校德育工作规律,使德育工作走向科学化,成为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皮亚杰和柯尔伯格对人的道德认知发展过程有比较深刻的规律性研究。在两位学者理论的基础上,总结提出高校网络德育工作实效性评价标准:道德认知、道德信念、道德行为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在高校的日益普及,网络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负面影响日益加重.面对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严峻形势,高校德育工作要积极拓展思政工作新领域,实现德育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要更新观念,开创德育的新阵地;要用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加强对学生的自律教育;要开创“网内网外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网络道德教育新格局.  相似文献   

4.
由于现实社会道德问题在网络中的映射,非理性主义道德的壮大,青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等方面的原因,大学生在网络生活当中遇到了许多新的道德问题。作为创造和传播精神明的重要阵地,高校应在做好常规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基础上,探索与研究思想道德教育的新领域、新方法,整合高校德育网站平台,搭建高校网络管理与德育工作人员金字塔,开展哲学社会科学对高校网络伦理道德的梯度研究,构建新型的高校网络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5.
张珂 《时代教育》2014,(5):160+163
网络在大学生中的迅速普及,在为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在某些方面带来了消极影响,特别是大学生主体性,尤其是其中的道德主体性的网络失范,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全面了解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态势,把握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失范状况,有利于高校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和新路径,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网络给人们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交流方式,人们可以在网络间漫游,同时网络也给校园增添了几分忧思。如何正确运用好网络,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在为当代大学生获取各种知识、了解外部世界信息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影响着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高校网络德育工作已经成为现阶段各高校应该关注的问题,而高校网络德育的途径作为高校网络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校德育实效性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而言,高校网络德育的途径有如下四方面:把握高校网络德育建设的指导思想,开辟网上道德教育新阵地;强化网络德育,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和网上的自律意识;加强网络立法,完善网络监督机制;加强高校网络德育工作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分析网络文化的特点入手,以客观、辩证地态度进一步分析网络文化特点对高校德育工作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在此基础上,作者进一步探讨了网络文化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内容、方法、手段、途径等提出了新的挑战,并就当前高校网络德育工作的新发展提出了个人思考.  相似文献   

9.
在网络信息时代,互联网创造的网络文化引起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的嬗变,也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新的挑战。良莠不齐的网络文化在使大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启迪智慧的同时,也导致一部分大学生出现价值观念偏移、法律观念淡薄、道德责任感缺失等问题。面对网络文化的挑战,高校德育工作要把握网络文化的内涵和高校网络德育的特征,创新高校网络德育工作,培育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有效应对大学生出现的网络道德危机。  相似文献   

10.
网络文化与高校德育工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络文化正在改变高校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和内心世界,这对高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网络对高校德育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它为德育工作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对德育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高校德育工作必须与时俱进,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相似文献   

11.
切实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适应网络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网络自身的特点和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决定的。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习惯。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基本策略是:加强网络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建设;增补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课程内容;加强高校校园网的建设与管理;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道德宣传教育活动;建构科学、合理的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2.
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职能与读者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文献保障、信息资源整合、用户教育和文献导读等方面论述了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职能的新拓展,分析了网络环境下读者工作的新方法、新模式:传统服务项目逐步实现网络化、开展开放式主动服务和互动服务、个性化服务。提出图书馆要转变观念、强化增值服务、储备信息人才,以更好地服务读者。  相似文献   

13.
作为“社会良心的大学”是引导社会道德进步的重要力量,在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上责无旁贷。德育目标是有层次性的,基础道德教育目标是实现高层次教育目标的基础和前提。受不完善市场经济和外来道德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学生道德建设现状不容乐观.在高校扩招和独生子女比例越来越大的今天,基础道德教育尤其重要,督勤促俭应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重点,是高校德育目标的起点。  相似文献   

14.
法制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对培养大学生的法律信仰,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造就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法制国家建设要求的优秀人才有着重要意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进一步明确了高校法制教育的目标,实现了法律素质和道德素质培养的有机结合,为新形势下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培养创造了机遇和条件。  相似文献   

15.
大学的宗旨是培养人,立德树人是大学的根本任务,也是当前教育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支持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这对大学,尤其是行业大学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行业大学为民族工业提供人力支撑,以培养行业精英为己任,立德树人是行业大学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在行业大学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构建"产学协同,行业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教育"、"产学协同,行业元素融入大学生知识教育"、"产学协同,行业效应融入大学生实践教育"三位一体的立德树人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既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浓厚的人文情怀,又有精湛的专业技能、符合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时代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承接的最新理论成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新时期网络时代的内在需要,是大学生成才的关键因素。本文主要论述了网络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以及法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较系统的论述,对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的培养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在分析实际情况阐述大学生社会公德缺失现象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高校要结合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采取多种措施,使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遵守社会公德规范。  相似文献   

19.
作为我国网民主体的90后大学生,成长于网络盛行的时代,多元的网络文化对其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积极意义上看,网络文化拓展了大学生接触新思想、新观念的渠道,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丰富了大学生的交往方式,增强了大学生价值主体的自我意识.同时,网络文化的多元性特点,也容易导致大学生道德认知迷失、道德情感冷漠和道德行为失范,甚至导致大学生政治观念模糊.针对这些情况,本文提出了网络文化背景下90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具体对策,即充分利用新兴网络信息传播平台,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培养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自律意识,引导网络文化语境下的大学生自我教育,开展积极的网络文化活动,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相似文献   

20.
网络时代的高校学报工作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高校学报的传统工作模式必须逐渐向计算机化、网络化过渡。本文分析了高校学报编辑出版工作计算机化和网络化的必要性,以及具体工作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