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东南西北”作为方位词,我们并不陌生。例如:“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南起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北至漠河附近的黑龙江,西起帕米尔高原,东到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汇合处。”通过这些方位词,我们就会对中国的位置、疆域有一个概括的了解。但在诗歌作品中,“东南西北”的意义已不再是单纯的方位指向了。如陆游的《山房》诗:  相似文献   

2.
《学生电脑》2007,(3):5-5
《学电》粉丝团终于有名字了——电饭煲! 从现在开始正式征集“电饭煲”标志! 请根据你对“电饭煲”的理解,画出“电饭煲”形象标志。我们将从来稿中选出10名优秀作品,在“猪齿妖怪”中展示。同时,从中产生一名大奖,《学电》将采用大奖作品作为“电饭煲”的标志。[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学生电脑》2007,(4):5-5
《学电》粉丝团终于有名字了—电饭煲! 从现在开始正式征集“电饭煲”标志! 请根据你刘“电饭煲”的理解,画出“电饭煲”形象标志。我们将从来稿中选出优秀作品,在“猪齿妖怪”中展示。同时,从中产生一名大奖,与10名优秀奖,《学电》将采用大奖作品作为“电饭煲”的标志。[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学生电脑》2007,(2):5-5
《学电》粉丝团终于有名字了—— 电饭煲! 从现在开始正式征集“电饭煲”标志! 请根据你对“电饭煲”的理解,画出“电饭煲”形象标志。我们将从来稿中选出10名优秀作品,在“猪齿妖怪”中展示。同时,从中产生一名大奖,《学电》将采用大奖作品作为“电饭煲”的标志。[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中苏文学中毛泽东形象作品与列宁题材作品在领袖形象塑造上有着极为相似的审美需求,二者同样被框定在“用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改造劳动人民”的创作意识之下,体现着强烈的时代精神。列宁形象经历了“理想人物”、“英雄人物”到“普通人”的转换,毛泽东形象经历了从神到人的平民化过程,显示着“解冻”文学思潮对中国新时期文学的渗透。  相似文献   

6.
元人“乐府”一词的内涵似较复杂,但概而言之其含义只有两种:一指“有辞有声”的作品,具体指“词体作品”与“曲体作品”即所谓“词曲”;另一专指“曲体作品”中那些符合特定要求的作品。元人对“曲体”“乐府”的论述淑 及诸多方面,而 词必有文采,遵守一定格式,切忌有伤音律并讲究结构安排,则是元人对“曲体”“乐府”的最基本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谈笑     
笑,是反映内心的一种面部表情。“笑脸相迎”,“满面春风”,“满脸堆下笑来”,证明笑和脸的关系。“启颜”,“霁颜”,“笑逐颜开”,文气了些,说的却是同样的关系。“笑面虎”,“笑在脸上,苦在心头”,情况不同了,“反映内心”云云,要重新研究了,可是“面部表情”依然有效。[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萧红的创作中,“生命”是一个主旋律。她一生信仰“生命”,她的艺术创作的全部归宿,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探索与表现各种“生命”形式,用笔捕捉它的光彩,使生命之火永远不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评论界对陈染作品中呈现的“孤独”情感多有论及,并形成共识。通读陈染本,可以发现“孤独”是贯穿其作品的核心因素之一。观察她生活中的表现,可知“孤独”也是其个性上的特点。陈染的“孤独”主要来自两大方面:一是外显的物化为本的个人心路与身路历程。二是内隐的深层化心理结构。这二一表一里,相互影响,而后绝对的主导作用,必然导致陈染的“孤独”旅程“越走越远”。陈染的“孤独”对我们审视存在、质询自我,具有形上的启发性。  相似文献   

10.
邻居     
邻居这个词在我们土家族农村叫做“隔壁”。在农村老家的时候,我一律跟着乡亲们说“隔壁”,而从来不说“邻居”。只有进了城以后,我才随大流,将“隔壁”改成了“邻居”。因为我害怕别人说我“乡巴佬”。  相似文献   

11.
《音乐世界》2017,(1):36-39
作为李栋旭隔一年时间再次推出的电视剧作品,在这部凝结了诸多黄金阵容的《孤单又灿烂的神-鬼怪》中,李栋旭饰演的“王余”被无数粉丝誉为史上最帅的“阴间使者”。  相似文献   

12.
《学生电脑》2007,(5):4-5
《学电》粉丝团终于有名字了-电饭煲! 从现在开始正式征集“电饭煲”标志!请根据你对“电饭煲”的理解,画出“电饭煲”形象标志。我们将从来稿中选出优秀作品,在“猪齿妖怪”中展示。同时,从中产生一名大奖,与10名优秀奖,《学电》将采用大奖作品作为“电饭煲”的标志。 最近两期的电饭煲形象,你中意哪个?赶快通过调查表投上一票,我们还会从投票中抽取幸运奖哦![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明天新鲜事     
亲爱的咖啡们,“明天新鲜事”开启“挑战赛”,每期邀请一位童话作家与大家一起PK“明天新鲜事”,入围作品将刊登在杂志上,并从中评选出最佳创意作品,送出作家亲自准备的神秘礼物哦!  相似文献   

14.
敏儿     
周日,闲来无事,上网。打开QQ,进入聊天室,忽听得“嘀嘀”声响,QQ里有人呼我。打开看时,那人在“陌生人”里,是个女的,昵称“敏儿”,张柏芝头像。她说:“你好啊,可以聊聊吗?”女孩子主动找我聊天,嘿嘿,艳福不浅啊!我回了句:“你好,敏儿美眉,你怎么知道我的QQ号的?”她回话:“我们有缘分嘛。你的网名真有个性,  相似文献   

15.
窗中梅李     
一篇成功的作品,应该有自己的观察和表现角度。“从窗的这一边望那一边,从窗的那一边望这一边”,正是这篇作品独特的视角。在这样的观照中,“千年的古镇”与“年轻的梅李”统一在“一份自在的恬淡”之中,家乡独有的特色便鲜明地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16.
笨鸟     
田风 《教育与职业》2004,(22):58-58
“笨鸟先飞早入林”,这是对笨鸟的一种赞赏。其实,在很多场合,笨鸟都是难以先飞的,因为它们笨重、迟钝,拗不过这种命运的安排,因而也总是显得落后。然而,“笨”绝不是命运的囚笼,“笨”虽是一种缺陷,但“笨”中的潜能却常常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我国古典文论的“气韵生动”入手,由主体内在之神,客体外在之韵等几个层面展开论述,从而阐明了播音者要立足于“通”,既将传统文化之“气”,又不乏时代之“韵”,才能创作出神形兼备的好作品。  相似文献   

18.
较为单纯的作品和作品局部的比兴、象征之义,往往是“一义”的。不宜用“多义性”原理调和各种歧解。文学作品的“多义性”,指的是较为复杂作品的整体意义之丰富性。它为批评一度颇为盛行的单一“主题”说,提供了理论依据。“多义性”潜在于作品之中.并在不同时代、不同读者的阅读中得以展开,呈现出或显或隐、或被接受或被拒斥的复杂情况。它也是优秀文学作品历久弥新、具有“永久的魅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选取李渔白话作品校点本中存在错误和问题的词语,如“刁顿”“坚切”“哝聒”“烧香搠佛”“吸肚皮”“巡环”“游手靠闲”等,进行校勘和考释,以期对李渔白话作品的阅读、理解、校勘以及相关辞书的编纂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明清白话作品中有一些疑难词语,或至今无人作释,或释而未当。今试为诠释明清白话词语十条,如:“扒蚱”即“蝉的幼虫”;“摩诃萨”为“摩诃萨捶”的省略,即菩萨;“监工”即“盘工”,一种民间互助的劳动组合形式;“映”即“熄”;“捱步”为“有秩序的行进”,又指“艰难行走”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