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镜泊湖奇观》是小学语文九年义务教材第十一册第五组的一篇阅读课文,该组课文的训练重点是学习描写事物的静态和动态。如何围绕这一训练重点,使学生在领略镜泊湖美丽景色的同时,掌握观察事物静态与动态的方法,并学会表现事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呢?明确重点提出目标学生明确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后,教师用灯片打出本课的学习目标:初读:找出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再读:思考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的静态和动态的。细读:体会作者是如何表现事物静态美和动态美的。品味评析深究目标在预习的基础上,先让学生理清文章脉胳,并以灯片显示…  相似文献   

2.
《镜泊湖奇观》是一篇阅读课文.教学本课,要紧紧围绕“事物的静态和动态”这一训练重点,抓住一个“奇”字,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通过本课学习,领略镜泊湖的美丽景色,获得美的享受,同时体会静态和动态的描写方法.  相似文献   

3.
镜泊湖奇观》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制第十一册的一篇阅读课文。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事物的静态和动态”。根据课文的类型、特点及其在教材中所处的位置 ,教学本课应着重指导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感悟镜泊湖的奇观“奇”在哪里 ,领略镜泊湖的美丽景色 ,从而获得美的熏陶和感染 ;引导学生运用在前几课学到的方法 ,体会静态和动态的描写方法。《镜泊湖奇观》中一篇阅读课文 ,应立足于学生自己体会感悟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教师要适当进行点拨引导。《镜泊湖奇观》先写镜泊湖的传说和形成的原因 ;再从…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 ,让学生紧扣重点 ,品评语言 ,以读为本 ,感悟语言 ,激活思维是养成使用语言良好习惯的必然需要。在教学中 ,我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一、紧扣重点 ,变串讲为点评 ,让学生品评语言 ,感受语言的魅力。在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 ,我紧扣“注意事物的静态和动态”这一单元训练重点 ,直扑描写静态的第7、8自然段和描写动态的12、13自然段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找出描写大榕树静态的词句和描写鸟语啁啾动态的词句 ,进行点评 ,让学生仔细品味 ,感受语言的精妙 ,体会事物的动态美和静态美。这样 ,就使单元训练重点落到了实处 ,同…  相似文献   

5.
《荷花》是一篇看图学文。全文的重点是对满池荷花静态美的描写;难点是引导学生想象、体会“我变成一朵荷花时,眼前出现的情景。文中着力描绘了荷花的静态美,又用“冒、展开”等一系列动词,写出了荷花的勃勃生机。接着,作者由观景渐入佳境,以至把自己联想成一朵荷花,达到了“物我合一”的效果。在教学中,我结合学生认识的规律,紧扣“美”字进行训练,使课堂教学得到了整体优化。  相似文献   

6.
<正>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是学生进行审美体验、涵养审美情趣的载体。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以“四时景物皆成趣”为主题,是教材第一次以单元编排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专门的文学品鉴能力的培养。本单元的课文重在引导学生初步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能够帮助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感受文字表达之美,形成良好的审美品位。  相似文献   

7.
教学设计说明: 《荷花》是一篇写景的记叙文,作者用第一人称描绘了公园里满池荷花的美丽景色。——本文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满池荷花的静态美方面,难点是对描写荷花动态美的有关语句的理解。为此,运用电教媒体形成优化的教学过程,在解决教学重点的同时,既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又可在突破教学难点时强化对学生想象能力的训练。电教媒体所创设的美景给学生以多层次的欣赏,让学生得以美的享受,美  相似文献   

8.
“九义”教材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的训练项目是“事物的静态和动态”。《镜泊湖奇观》是本单元的阅读课 ,它通过描写镜泊湖的奇丽景色 ,展现了祖国河山的壮美和大自然的奇妙。教学时 ,要指导学生运用从讲读课中学到的方法 ,进一步落实单元重点训练项目 ,使学生在阅读时分辨事物的静态和动态 ,在写作时能抓住事物的动态和静态 ,使文章更生动、具体 ,增加感染力。在教学方法上要以自学为主。一、故事引入 ,初步理解课文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动力。而故事引入 ,则能引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教学时 ,教师可先将课文第一自然段的神话故事…  相似文献   

9.
小语八册第六组课文基本功训练侧重于写作方面,重点是:观察事物,要注意静态和动态;读、写文章,要注意这类描写。这次习作,是这项基本功训练的“实践篇”。在指导中,我主要抓了两条:一是帮助学生从读中获得写作要领。《鸟的天堂》《火烧云》可供学生学习的地方很多。但我紧扣训练重点,引导学生着重领会:《鸟的天堂》中,作者怎样从根、叶、枝三个方面写大榕树的静态,从鸟飞、鸟叫、鸟扑翅等方面写鸟的动态;《火烧云》中,是怎样描写霞光照到地上和霞光在天上的景象(静态)  相似文献   

10.
学习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 ,掌握“初读———精读———通读”的阅读方法。2 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文章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3 领略镜泊湖的美丽景色 ,获得美的享受。学习重点 :掌握“初读———精读———通读”的阅读方法。学习过程 :一、前提测评1 复习旧知。小黑板出示例文《小镇的早晨》一段 ,说说你是怎样学习的。(抓住中心句)2 过渡。我们还学过不少课文 ,除了抓中心句以外还有其它学习方法吗?(引导得出“初读———精读———通读”的阅读方法)3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用这些学过的方法阅读《镜泊湖奇观》 ,好吗?(板书…  相似文献   

11.
突出一个「半」字体现一个「试」字《镜泊湖奇观》阅读指导课型设计广东省顺德市仓门小学欧阳信锦《镜泊湖奇观》是第十一册第五组的一篇阅读课文。它通过描写镜泊湖独特的美丽景色,赞美了祖国壮丽河山,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本组教材训练重点是“...  相似文献   

12.
[教材简析与教法揭示]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的作品。这是一篇讲读课文,通过记叙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看到的不同的景色,以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之情。本文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体会大榕树的静态美和鸟的动态美;难点是对句子的理解。作者对大榕树的静态描写和对鸟的动态渲染花了笔墨,做到了静得让人屏住呼吸,动得令人心旷神怡;静时竟在“鸟的天堂”里“看不见一只鸟影”,动时使人“眼睛应接不暇”。这样  相似文献   

13.
第五组本组教材包括三篇讲读课文,一篇阅读课文,一则读写例话和一个基础训练。其中,讲读课文《鸟的天堂》记叙了作者两次来到“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教学的重点是分清哪些描写的是事物的静态,哪些描写的是事物的动态,分别是怎样描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教学时可凭借思考·练习一至三抓住重点句、段,理解内容,学习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讲读课文《草原》,讲作者初到草原,侧重描写草原景物的静态;讲快到公社和主客会面,侧重描写草原上景物和人物的动态。本课教学,一要在理解课文的同时,了解静态和动态描写,体会这样写…  相似文献   

14.
《白蝴蝶之恋》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 ,作者用委婉细腻的笔触 ,描写了一只横遭风雨侵凌的白蝴蝶生还的故事。文章不仅具有诗一般的语言 ,而且还在描绘优美的景物 ,展示“我”美的行为 ,拓展美的意境等方面有浓重的着墨。因此 ,本文除了具有指导阅读和写作的功用外 ,还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美育的好教材。一、景物美文章在景的描写方面 ,只是采用工笔的手法对雨后天晴时的美景 ,如阳光、树叶、小花朵等等进行了勾勒 ,为美的故事进行渲染。而在白蝴蝶这个物的描写方面 ,却不惜重墨细致入微地刻画 ,把白蝴蝶的静态美、动态美呈现在读者的眼前…  相似文献   

15.
教材分析本文是该单元的一篇重点讲读课文。它真实而生动地记叙了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展现了“鸟的天堂”的秀美,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无限热爱之情。作者通过对大榕树的静态(第二段)和鸟的动态(第三段)的对比描写,寓情于景,动静结合,描绘了一幅景美情浓的风情画。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弄清课文的静景和动景,学习静态和动态的描写方法。教学目的1、体会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见到的不同景色,领会作者对祖国锦绣山河的赞美和热爱的感情。  相似文献   

16.
美,是愉快教育四要素之一.教师在教给学生语言文字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审美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为创造美打下良好的基础. 1 以读品味美 读是多种器官参与的以声释义的活动.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结合语言环境,对文章中重点部分进行多种形式的读,正确处理课文中高昂、婉转、舒缓、急速等不同语气和语调的变化, 并抓住关键的字眼,有时要求学生把自己当作文中的角色,有时要求学生作为作者置身于课文所描写的景物与事件中,去领会文中美景或人物美好的心灵.如在教学第九册<可爱的草塘>一文时,我根据课文语言美的特点,紧紧抓住有感情朗读这条训练主线,引导学生对描写草塘静态美和动态美的句子,反复品读,学生读出了感情,品出了文中的景物之美,如同身临其境.  相似文献   

17.
<正>《威尼斯的小艇》是五下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语文要素是“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威尼斯的小艇》以动态描写为主,静态描写为辅,采用以静衬动的形式。本单元第二篇课文《牧场之国》则是以静态描写为主,动态描写是为了衬托静态描写,展现荷兰的静寂与安宁。两篇精读课文各有侧重。教学《威尼斯的小艇》时,教师应基于单元语文要素,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言语实践,在实践中积累与梳理语言。  相似文献   

18.
《燕子》是一篇看图学文的课文,本文描写细致生动,感情激越。理解和欣赏作者对燕子及春天景色描写的语句是本课教学重点。学习时应抓住这些重点语句,引导学生在体验与想象中走进春天,品味美丽。一、体验中感悟对于文中描写燕子外形美、飞行时的美、停歇时的美和春光美的几个重点语句,学习时可以结合每个句子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感受。例如写燕子外形美的句子,用简笔画的形式勾勒出燕子的外形,再抓住重点词语“乌黑光亮、俊俏轻快、活泼可爱”来体会燕子活泼机灵的美;在体会燕子的飞行美时,可以通过表演“斜着身子、掠、沾…  相似文献   

19.
《三棵银杏树》是一篇描写家乡景物的讲读课文。作者通过对家乡三棵银杏树和银杏树给“我们”带来的情趣的生动描写,以朴实、流畅、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清晰、优美的画面。文章把文字美、静态美、动态美、情感美融为一体,给人一种美的感受。为此,教学中,我在抓好词句训练的同时,还注意让学生多方面受益。一、词句训练本组教材训练的重点是句与句之间的联系。为了处理好本课重点训练项目,达到词句训练之目的,课前,让学生带着教材后面“思考·练习”中的第1、  相似文献   

20.
<正>语文要素需要在单元的推进中梯度落实。教材中关于“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语文要素分布于两个单元中,分别是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和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其中,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要求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要求是“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从字面来看,这两个单元语文要素的着眼点都是“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从要素要求来看,一个侧重于“初步体会”,一个侧重于“体会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