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读贵刊在1999年第8期上刊登的《这个例句不恰当》一文,看到文中把“东郭先生牵着毛驴在路上走。”这个例句析为“是一个连动句”,笔者认为,这个结论是不正确的。它应该是一个连动兼语混合句。试析如下:“东郭先生牵着毛驴在路上走。”这个句子的谓语部分“牵着毛驴在路上走”中有两个动词——“牵”、“走”,它们都是主语“东郭先生”发出的不同行为动作(很明显,动词“走”同时也是毛驴发出的),都可以连着主语单说:东郭先生牵着毛驴,东郭先生在路上走。每个动词单独跟主语构成主谓关系,从这一方面来说,它是一个连动句。我们再  相似文献   

2.
近该贵刊1999年第8期刊登的《这个例句不恰当》一文,笔者对文中杨美芳老师指出的问题深表赞同,但对文中把“东郭先生牵着毛驴在路上走”这个例句分析为“是一个连动句(详见原文)持不同意见。”笔者认为。杨老师只分折了这个例句的一个方面,而忽桃了另一个方面的分析,分析欠全面。  相似文献   

3.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七册第116页基础训练5第四题的内容是:四、照样子,写句子例:东郭(guō)先生牵着毛驴(lǘ)在路上走。东郭先生在路上走。东郭先生走。1.小象在晨雾中缓缓地走来。2.小鸟在树枝上自由自在地叫。(为了称说方便,后文称供学生练习的两个句子为训练  相似文献   

4.
东郭先生牵着毛驴走在赴京赶考的路上。毛驴驮着个口袋,口袋里装着书。忽然,从后面窜出一只狼,龇牙咧嘴地说:“东郭先生,你还认识我吗?我就是两年前那只被你救过,而又毁在你口袋里的狼——的儿子!”东郭先生大吃一惊,问:“你来干什么呀?”狼恶狠狠地说:“你没想到他还有个儿子吧!今天我要为父报仇——吃了你!哈哈!”东郭先生眼珠一转,装作迷惑不解地说:“为什么要吃我?我救过你父亲,说起来我还是你父亲的救命恩人呢!”小狼问:“你既然救了我父亲,为何又要和老农串通来谋杀我父亲?”东郭先生假装吞吞吐吐地讲:“你父亲真可怜!先是被老农骗进…  相似文献   

5.
《红领巾》2005,(10)
从前,一个蠢汉由于过于老实,常常被人欺骗(qīpiàn)。一次,蠢汉牵着他的毛驴出去,路上,碰上两个老练(lǎo liàn)的骗子。骗子见他呆头呆脑,便起了坏心。“我要把那匹驴从他的手上骗过来。”其中一个骗子对他的伙伴说。“怎么骗呀?”另一个问。这个骗子显得信心十足,说:“你看着吧!”于是,这骗子走到毛驴身边,偷偷把毛驴头上的笼头取下来,套在自己的头上,让另一个骗子把毛驴牵走了。然后,这个骗子戴着笼头,像一头毛驴似的跟在蠢汉身后走。走了一段路后,他估计(ūjì)另一个骗子已经走远了,便停住脚步,不肯再往前走了。蠢汉突然觉得牵不动缰…  相似文献   

6.
现代汉语连动式结构是句子谓语的常见形式。连动式谓语是指句子谓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或动词性短语)连接使用所构成的语法结构,连接使用的动词或动词性短语都与句中的同一主语发生主谓关系,彼此之间表示动作的接续或语义上相互关联的动作(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下册,第111页)。在语法形式上,连动式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或动ids短语之间处于并列的关系,但在语义功能上,有些连动式表示并列的语义关系,有些连动式却表示偏正的语义关系。因此,在语义功能上,汉语连动式又可分为并列语义结构和偏正语义结构两种。由于…  相似文献   

7.
在教学中,分析句子的“连动式”和动词或动词结构作状语时,大家的意见往往是不大一致的,究其原因,是在于对二者的特征及其区分依据,还须作进一步探求。本文想以文言文为例,谈谈对这个问题的浅见,以乞求正于大家。所谓“连动式”,应是指在一个句子(包括复句中的单句)中,谓语部分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它们共述—个主语,它们所表示的动作是连续发生的,这种句型是复杂谓语句的一种。而动词或动词结构作状语(以下简称“动状”),表面上极似“连动式”,也象是一种复杂谓语句,但细加考察,“动状”既不是复杂谓语句,也不是“连  相似文献   

8.
《东郭先生和狼》以其完整的故事,曲折的情节,为人们勾画出东郭先生这一鲜明的艺术形象。引导学生体会、理解东郭先生的“仁慈”、“糊涂”,是本课教学重点所在。一、直奔中心,引出“仁慈”、“糊涂”轻声朗读课文,看谁能又快又准地找到全文的中心句?问:从“对狼讲仁慈,你真是太糊涂了,应该记住这个教训。”这一中心句中,你觉得挑出哪两个  相似文献   

9.
(三)连动句连动句的特点是,它的谓语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或动词短语连接起来组成的。这些动词或动词短语之间的意义关系,有的是先后、目的关系,后一个动作是承前一个动怍发生的,前一个动作以后一个动作为目的.例如:他们在戏台上买豆浆喝。我去图书馆借本书看。我们马上开会讨论这个问题。有的是方式关系,就是前一个动作伴随后一个动作而发生,表示后一个动作的方式。例如:  相似文献   

10.
许剑宇 《天中学刊》2005,20(6):65-66
《报刊纠错例说》一书中《说“赴”》一文的观点值得商榷。《说“赴”》就用于人物简历中的带“赴”的句例提出“赴”跟时间状语的搭配有可商酌之处。其实,这些带“赴”的句子都是连动句,句中的时间状语跟动2语义上相容,状语与中心语可以搭配。这符合连动句中状语的语义指向规则,因而这些受到指责的句子也都是合乎汉语语法的。  相似文献   

11.
吕叔湘、王力、高名凯早期句型理论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句型是语法研究的重点。 语法学史上句型研究的历史不长。《马氏文通》对单句句型未作专门论述,只是在讲“字”、“词”和“句读”时提及,内容简略,缺乏系统性。 按句与读的关系,马氏将句子分为:(1)“与读相联者”(指主谓句);(2)“舍读独立者”(指联合复句);(3)“不需读惟需顿与转词者”(即非主谓句)。按谓语中动词间的关系,分为:(1)“散动之行与坐动之行,同为起词所发,惟置散动后乎坐动而已”(包括散动作宾语和连动结构);(2)“更有起词焉以记其行之所自发,则参之于坐散两动字之间而更为一读,是曰‘承读’,于是所谓散动者,又为承读之坐动矣”(包括主谓词组作宾语和兼语结构两种)。 到了金兆梓的《国文法之研究》,他把句子按意义分为四种:直陈句、传感句、布臆句(祈使句)、询问句。这种分类只是语用上的,并没有切入到句法结构的层次,因此不能算句型分类。 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强调句本位,分析了句子的成分,但却未对单句加以分类。  相似文献   

12.
在提取句子主干的练习中,有的同学把连动句的第一谓语也当作状语压缩掉,结果不知不觉地出了差错。例如:“祥子拉着车慢慢腾腾地往前走。”这是一个连动句,“拉着车”是第一谓语,“走”是第二谓语的中心词,它们都应留在这个连动句的主干中,全句的主干应是:“祥子拉着车走。”可是有的同学缩成了“祥子走”,把“拉着车”当作状语也压缩掉了,结果改变了原句的结构和基本意思。  相似文献   

13.
连动句教学方法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i新红 《天中学刊》1999,14(1):115-115
连动句是动词谓语句中的一小类,因为它的谓语是由相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短语(或其中一个是单个儿动词)构成,比较特殊,所以,中师的(现代汉语知识)是将它放在“特殊句式”中介绍的。学生在学习连动句时往往不能真正地理解、掌握,判断起来模棱两可。抓住特征,进行连动句教学,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是这样的:一、明确定义,抓住特征抓住连动句的特征,应从分析连动句的谓语构成入手。连动句的谓语构成有以下几种情况:(1)动词短语十动词。如:他【]去城里玩儿。(2)动词十动词的重叠形式。如:我11去看看。(3)动…  相似文献   

14.
“VV”连动式是两个谓语动词之间不带任何成分的动词连用式.《三国志》“VV”连动式语义有承动式、动趋式、状动式等类型,每个语义类型存在着一定的语义关系.《三国志》“VV”连动式主语的语义角色存在“施事—受事—当事”优先序列.  相似文献   

15.
施事属于语义平面,它是语义结构中由动作动词作动核所联系着的表示动作行为主体的动元。施事具有下列特点:在语义上表示动作行为的主体;存在于施动结构中;总是和动作动词相联系;一般是由名词性的词语充当;和主语不在同一个平面上。施事在形式上表现出以下特征:有动作动词出现;有特定的语序;有特定的介词标记;兼语句、连动句、复动句、存现句、供使句等句式通常有助于确定施事  相似文献   

16.
五年制第九册基础训练5的第三题是有关“连动式”的训练,这种句式的特点是:(1)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连续动作都说明一个主语;(2)所表示的动作有先后之分,动词之间的关系是动作连续的关系,不是修辞和被修饰的关系;(3)几个动作结构紧密,中间没有语音停顿,没有关联词语等。训练中许多人往往忽略其特点,不能区别于其他动词连用。下面分别列举,以予区别。一、连动式与连贯句的区别①战士们摸进山坳潜伏下来。②战士们首先摸进山坳,然后潜伏下来。这两例虽然都说出了连续动作,并都说明一个主语,但例①是连动式,例②是连贯句。其区…  相似文献   

17.
一、《“策勒”不是“记功”》之商榷初中语文课本第二册往《木兰诗》“策勋十二转”句为:“记功很多次。滚动,记功。转,次的意思。”《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5年第4期所载蒋自然《“策勋”不是“记功”》一文,对此提出异议。蒋文在叙述了北田军阶和唐朝用阶之后得出结论:“这种军人升迁制度叫‘策勋’”。“策勋,不能“从‘策’和‘勋’两个字的字面意义上去理解”,““策动’不是‘记功’”,“‘策动十二转’应为‘提升很多级’,而不能解释为‘记功很多次’”。用以为军阶与动阶应届军制,各朝军制有异,而军阶与动阶也随之而变…  相似文献   

18.
也谈“连动式”与“偏正式”江苏东台市教师进修学校陈丽《中小学教师培训(小学版)》1996年第4期上的《“连动式”与其他动词连用的区别》一文中认为:①“他去图书馆看书”是连动式,因为“去”与“看”这两个动作是连续的,它们之间是目的关系。②“他坐着看书”...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连动句?连动句就是动词性结构连用充当谓语的句子。连用的动词性结构和主语是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而不是其他别的什么关系。目前,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语法学界还很不一致,有必要进一步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20.
连动句有使用连词和不使用连词两种情况,文章以《三国志》连动句中连词“而”“以”“则”为考察对象,进行了从分布到句法结构的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而”“以”“则”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