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减负”     
不可否认 ,“应试教育”的恶果之一是学生学业负担过重 ,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个性发展。因此 ,“减负”问题一提出 ,就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正确认识“减负”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何为“减负” ?  所谓“减负”就是指学校教学工作要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包括过重的心理负担、一部分家庭和贫困学生的过重经济负担。“减负”的目的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减负”与严格要求   1978年 ,邓小平就辩证地谈到“学生负担太重是不好 ,今后仍要求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止和纠正。但是 …  相似文献   

2.
学生“减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涉及社会、家庭和学校。学校和教师正确认识学生“减负”,是做好“减负”工作的关键。“减负”不是放松质量。“减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减负”也是提高质量的需要,使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学习,轻负担,高效益。有少数教师认为,现在强调学生“减负”,质量可以放松了。这是对“减负”的片面认识,是一种通过加重学生负担来提高质量的不健康的教育思想,是一种误解。我们要注意到,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着眼点在“过重”二字上。学生负担要有,但不能过重,现…  相似文献   

3.
减轻学生过重负担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中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工作,一是要坚决地把学生过重负担减下来,二是要全面地把教育教学质量提上去。“减负”本身不是目的,“减负”的目的是要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面向21世纪的具有高素质的一代新人。尽管存在诸多阻力,中小学的“减负”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秦鉴 《湖北教育》2000,(4):14-15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已是教育改革工作中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笔者认为:要为学生“减负”,必须先给教师“松绑”。 一、政府要给教师“松绑”——要有全面的质量观  相似文献   

5.
当前 ,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开展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工作。“减负”总的要求是 :必须正确处理“减负”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系 ,“减负”与培养学生刻苦学习精神的关系 ,把好“减负”的“度” ,防止出现工作上的片面性。对“减负” ,我们也想说几句 ,提出几点建议。一要进一步加大“减负”监控力度。各中小学校在学生“减负”中要加强领导和监控。各级校长是中小学“减负”的第一责任人 ,要切实负起责任 ,防止“减负”走极端 ;要转变教育观念 ,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教学观、人才观 ,把“减负”工作落实到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使教育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过重 ,不利于孩子们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应当引起全社会尤其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充分重视。我们应当深入研究造成学生负担过重的原因 ,积极行动起来 ,采取措施 ,标本兼治 ,多管齐下 ,切实做好“减负”工作 ,同时要不失时机地切实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一“减”一“加” ,是我们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一定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在“减负”工作中 ,一定要做到遵循教育规律 ,遵循青少年身心和认知发展规律 ,要防止出现片面性和极端化倾向。“减负”不能对学生放任自流 ,不是取消必要的作业和…  相似文献   

7.
减负是为了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 ,只有把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脱出来 ,才能合理有效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但决不是学生的“减负”是教师工作的减轻 ,而是师生均为教育主体 ,教师的引导涉及学生的每一个方面 ,使之朝着更健康、更全面、更深层次的方向发展。相反 ,“减负”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更严了 ,教师的担子更重了。在此就“减负”工作中提高学生素质问题谈一些体会。一、课堂教学重在参与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随着“减负”工作的顺利开展 ,学生在校时间的缩短 ,课堂教学就显得尤为珍贵。教师不只是要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  相似文献   

8.
“减负”主要是指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减负的重要策略是教师队伍建设 ,“减负”工作的着眼点在于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促进学生素质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9.
在学生“减负”工作中,学校、教师负有较重的责任,尤其是学校的领导,应该在“减负”工作中起主导作用,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广泛宣传、学习,明确目的意义 首先教育学生明确“减负”的目的意义,使学生理解“减负”并不等于降低教学质量,不等于不做作业,甚至拒交作业,不等于可以随便上课。“减负”的目的,是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和创新的精神,让他们充分发展个性、特长。 接着组织教工学习,使全体教师对“减负”工作有正确全面的认识。认识到教育应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素质,…  相似文献   

10.
袁耘毅 《云南教育》2010,(17):42-42
改变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状况,在中小学校开展“减负”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减负”的目的是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都能全面发展。“减负”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当前,“减负”成为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的热门话题。但是,一些地方却对“减负”的理解存在错误的认识。如何正确看待“减负”?   笔者认为,“减负”并不是不要全面发展。有人担心,“减负”势必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它可能“减掉”一些“副科”。这种担心并不是多余的。事实上,有些地方确实是打算或已经这样做的。他们要减的,恰恰是所谓的“不考的科目”。但是,这样做是一种目光短浅的行为。素质教育要求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不但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教育,还要对他们进行能力的培养;不仅要重视智育,而且要重视德育、体育…  相似文献   

12.
“减轻学生作业量,减少学生在校时间,不搞统一考试”仅是“减负”的有效措施;而“减负”的本质在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真正落实“减负”,必须做到“减负”不“减质”,“学生减负,教师增压”,“用减负”减下来的时间,加速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全方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减负”与提高质量同步实施。为此,我校拉开了新时期提高教师素质的帷幕。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生“减负”的关键和突破口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若把工作重点放在“不补课、不留作业”上,“减负”工作则步入了“误区”。要真正“减负”,要从强调学生主体性、实施创新教育、成功教育入手。  相似文献   

14.
对学生进行“减负”工作 ,对于新上岗教师来说是一种契机 ,因为“减负”不减责任、“减负”不减精神、“减负”不减质量 ,要想真正做到这一点 ,新上岗教师一定要“增压”。1 .新上岗教师增强责任心“减负”减掉的是那些妨碍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过重负担 ,其中包括不必要的、重复的作业 ,但应保留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业。教师有责任这样做 ,这对于新上岗教师来说 ,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责任也更大。我们学校就采取了传、帮、带的方法 ,由师傅带徒弟 ,集体备课 ,做到智力资源、经验资源和知识资源共享。不仅使新教师的业…  相似文献   

15.
数据显示,学生的书写速度、基础性计算能力,以及作业行为都存在较大差距,这决定了学生的作业效率千差万别。不考虑学生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性,“一刀切”地以某个时间值为标准衡量学业负担的轻重,并不利于学生的整体进步与全面发展。学校要全面理解“减负”工作,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推动减负增效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16.
20 0 0年 1月 7日 ,教育部发出了《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以下简称“减负”)之后 ,全国积极开展了“减负”工作。在“减负”的落实过程中 ,又存在许多问题。本文拟就“减负”的认识和实施谈谈自己的看法 ,以期对解决“减负”问题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一、正确认识“减负”科学的指导思想是正确行动的前提条件。“减负”要实现其目的 ,真正起到推进素质教育的作用 ,首先必须有全面而正确的思想认识。(一 )学生负担的构成学生的负担主要有三种 :第一是心理负担 ,主要来自家长和教师两个方面 ,这种负担是由于家长和教师对学…  相似文献   

17.
管理要得力教学要得法──学校“减负”工作探索淅川县第二小学郭德胜为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从1994年开始着手对“减负”工作进行研讨和实践。经过两年的探索,我们体会到,“领导管理要得力,教师教学要得法”是高效“减负”的关键途径。...  相似文献   

18.
“减负”就是不另外给学生增添课业、精神、心理、身体等负担的前提下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而“减负”工作的具体操作者是教师,所以说“减负”要有实效,关键在师德。  相似文献   

19.
侯勇 《云南教育》2009,(13):36-36
搞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减负”工作必不可少的环节。要真正落实“减负”,就得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研究如何消除妨碍学生心理发展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减负”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学校、家庭、社会方方面面,要想使“减负”达到预期目的,要解决很多问题。本文主要谈谈在当前的“减负”工作中,特别要处理好的两个关系:“减负”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系,“减负”与培养学生的顽强意志、刻苦学习精神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