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学数学第二册的教学重点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而100以内减法的基础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因此,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教学就显得很重要。如何抓住重点、突破教学中的难点,使一年级儿童轻松愉快地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退位方法,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胡力 《湖南教育》2001,(7):33-33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第二册第一单元的内容,也是学生学习本册的重难点之一。它是与一位数加一位数得数超过10的加法相对应的减法内容,需要学生熟练掌握。从教材分析与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做20以内的退位减法关键是熟练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即算法是“想加法算减法”。当20以内进位加法熟练了,退位减法也就迎刃而解。从教学实际来看,学生在最初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效果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3.
一、20以内的退位减法甲、教学重点:20以内的退位减法。乙、教学难点:理解掌握退位减法思考方法。丙、基础知识教学要求1.认知十几减几时,个位不够减可用十位上一个1作个位上十个1来计算。这种减法叫退位减法。2.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做减法想加法和破十法。正确口算20以内退位减法。  相似文献   

4.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六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中的“连续返位减法”.是学生学习万以内减法的一个难点,突破这个难点应注意如下几个环节。一、复习铺整,明确难点万以内的“连续退位减法”的教学,是在学生熟练掌握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计算与万以内不连续退位减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连续返位的减法可以分解为若干个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学生只有获得20以内退位减法的熟练技能,才能进入万以内连续退位减法的学习。教师一开始就应具有这种前瞻意识.通过充分的铺垫练习帮助学生获得这一熟练技能。因此,在复习时应从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教学20以内退位减法,教材要求学生在掌握“凑十法”、熟记加法的基础上,想加法做减法。这对一部分学生来说常常因其记忆不准确而导致在计算时不知如何算。针对这种情况,我采用了另一种方法(分解法)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具体做法如下: 教学时,我摆出两盘梨,一盘10个,一盘5个,要求学生从这两盘梨中拿出8个梨给我。有的学生先把  相似文献   

6.
本单元教材是在一年级上册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集中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部分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进一步学习数的四则计算以及其他知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单元内容是全册教材的重点之一。切实给学生打好基础,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能熟练地进行计算,是十分重要的。让学生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是本单元的重点,难点是理解算理.形成口算技能、技巧及解决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7.
小学低年级的基本口算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20以内一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及相应的退位减法(其中包括10以内数的加、减法);二是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我在教学中采取以下办法来提高学生的基本口算能力。一、打好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 10以内数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是学习2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我教这部分内容时,在学生认识数和数序的基础上,抓住10以内数的组成这个重点,对学生进行口算训练。例如教数8时,抓住8的组成这个重点,启  相似文献   

8.
一年级新入学儿童的加减法基本口算能力很不平衡.10以内加法的口算能力很强,10以内减法的口算能力比较强.20以内进位加法的口算能力比较弱,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能力很弱.数学教学中应重视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教学;加强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方法教学;科学进行2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训练.教材编写时,减法练习题量可适当多于加法.学校和幼儿园之间应多进行幼小衔接方面的沟通.  相似文献   

9.
在“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个单元的新课结束后,我在数学活动课上引导学生“自编减法表”(其实就是对20以内退位减法的复习)。  相似文献   

10.
一、复习铺垫迫进难点万以内的“连续退位减法”的教学,是在学生熟练掌握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与万以内“不连续退位减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师应通过充分的铺垫练习帮助学生熟练这一技能。因此,在复习时应注意从如下二个方面入手。 1.复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新授前安排口算练习。如。 16-9= 15-8= 20-8= 13-6= 11-4= 20-7= 12-8= 13-4= 14-9= 2.复习不连续退位减法。指名学生板演。9108-7502、5780-970、2230-525。评点时有意识地追问:被减数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该怎么办?让学生回答出“应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减”的算理算法,从而把学生认知引向了新知。  相似文献   

11.
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一单元的学习内容有两个:一是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二是运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与20以内进位加法同等重要,它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的计算知识的重要前提,也是理解运算的意义,逐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是小学数学口算教学的重要内容。我通过“三算结合”教学的实践,把珠算方法有效地运用到口算上来,学生只需记住两句口诀,就能较好地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其具体方法是:  相似文献   

13.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在学生掌握 20以内进位加法和理解加减法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习两位数及多位数减法的基础,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一个教学难点。教学本单元时,应注意下面三个问题。   一、突出重点,适当开放   1.突出用加法算减法的计算方法。从教材的编排意图来看, 20以内的退位减法只是相对 20以内的进位加法而言的,教材没有表示出“退位”的含义,也没有出现退位的标记,是在进位加法的基础上,利用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关系,用加法来算,即“做减法想加法”。因此,本单元的教学,就要重点引导学生掌握…  相似文献   

14.
在"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个单元的新课结束后,我在数学活动课上引导学生"自编减法表"(其实就是对20以内退位减法的复习)。起初我以为学生会按照书上的排法来编,可上完这节课才发现学生的思维远远超出我的想象。学生是这样来排的:方法一:按照得数是9的减法排成一排,得数是8的减法排成一排,得数是6、5、4、3、2的分别排一排。这种排法的学生已经对20以内的减法很熟练,并且有一定的分析概括能力。  相似文献   

15.
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是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的重点,是计算多位数加、减法的基础,必须让每个学生切实学好这部份知识,掌握计算方法,理清计算思路,为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作好铺垫。要学好2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必须先让学生熟练地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特别是10的组成,应要求学生能脱口说出1和9,2和  相似文献   

16.
1.如何教学“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十几减几”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第二册第一单元第15页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十几减几(不退位),初步感知了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这样就巩固了20以内的进位加,为今后学生学习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打下了良好基础。教学时应主要做好以下几点:(1)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计算教学往往只重视算理和算法及技能训练,而忽视与具体情境的结合,使计算教学变成枯燥的训练。教师应努力改变这一状况,利用画面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  相似文献   

17.
1.第二册20以内的退位面法有什么特点?被学时应注意什么?答:一位数相加得数满十的属于进位加,与它相应的减法属于退位减,为了叙述方便,采用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本单元是在第一册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集中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先讲十几减9,再讲十几减8……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利用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关系,用加法来算(简称想加算减)。教学的关键是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练习,逐步达到计算熟练。因此,门)注意复习的设计。教科书中安排了一些复习,还可以结合…  相似文献   

18.
单元的内容进行整体思考,有利于教师们全面把握《数学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提高教学效率。这一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口算,二是运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同等重要,它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的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所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请大家就本节教材所体现的基本理念、如何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等问题发表看法,以便实验教师在教学中准确地把握教材,灵活教学。刘合民(中学高级教师):本单元的“20以内退位减法”的…  相似文献   

19.
“万以内的退位减法”是低年级计算教学的难点。主要难在涉及到许多基础知识,如“20以内退位减法”、“百以内的退位减法”、“万以内不退位减法”等,教学时,我们要巧用迁移规律,通过多层次的练习,达到化难为易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是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的重点,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学好数学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我在教学中采用口诀法进行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初步的思考我首先考虑到,采用“凑十法”进行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计算,要分三步走,学生的计算心理过程比较复杂。如果简化步骤,既能减少心理过程,又可算得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