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要加强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素质包括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科学技术业务素质和个性心理素质等。其中,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是最基本的,是大前提。没有健康的身心,任何其它素质都不可能形成,任何养成教育都谈不到。倘若一个人产生了认知心理障碍,那么,任何教育措施都不会发生作用,品德、文化等其它素质也不可能养成。对一个精神失常、失去理智的人,还有什么品德可言?这说明,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生活,是首要的教育条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是每个人必备的最基本的素质。 个性心理素质是人生最基本的特质 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有复杂的大脑,并能通过大脑进行高级的心理活动,包括运用语言进行思维和交际,进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鸟的语言和鲸鱼的语言无论如何不能和人类相比。因为,人的意识活动和心理活动是其它物种所不具备的。个性心理素  相似文献   

2.
封清华 《教师》2010,(3):103-103
一、学生的心理现状 青少年素质包括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科学技术业务素质和个性心理素质。其中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是最基本的素质。没有健康的身心,任何其他素质都是不可能形成的。  相似文献   

3.
论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来世界的竞争,主要是人的素质的竞争,在人的各种素质中,最基本的是心理素质。著名语文教育专家于漪精辟地概括了语文学习与人的健康发展的关系:“学语文就是学做人,伴随语言文字的读、写、听、说训练,渗透着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新的语文教育观认为,语文学科教育的因素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品质和心理素质教育;其次是传授学生语文知识;再次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人的心理素质不是天生的,是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  相似文献   

4.
一、心理素质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一)学术界对人的素质有了新共识。素质是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后天形成的身心质量水平。经专家研究得知,人的素质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身体素质,可通过遗传和优生优育、营养保健、体育锻炼获得;二是心理素质,可通过认知教育、情感教育、意志教育、个性培养形成;三是社会素质,可通过自我意识培养、公德教育、法律教育、人际交往掌握。一个健全的社会人必须具备以上素质,所谓素质教育也就是要对受教育者实施上述三方面的教育。(二)卫生界对健康做出了新界定。过去人们习惯上对健康的理解仅限于身体方…  相似文献   

5.
一、目的和方法素质是个人通过社会学习在先天遗传基础上所形成的个人品质,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表现为对社会环境的适应性,实际上就是健康素质。笔者认为,人的心理健康包括认知、适应和性情三大类,认知是适应和性情的前提,认知的目的在于适应,适应的结果出现情感体验和个性色彩。心理健康的人能够准确认知、适应社会、性情表达适  相似文献   

6.
心理素质因素在学生主体性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素质是以生理素质为基础,将外部获得的东西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衍生性的并与人的社会适应行为和创新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学生的心理素质一般认为包括认知因素、个性因素和适应性因素三个维度,其中认知维度是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活动,直接参与对客观事物的具体操作,是心理素质结构中最基本的成分。个性维度是指人对客观现实的对待活动,虽然不直接参与对客观事物认知的具体操作,但是对认知活动具有动力  相似文献   

7.
一个合格的现代化人才,必须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品德素质和文化智能素质。从某种意义上讲,素质教育也就是身、心、德、智全面发展的教育。 全面发展的基本标准是必须具有以下基本素质,即: 健康的身体素质:“体者,载知识之车也”。体魄健康,才能产生旺盛的精力,才能有足够的体力、耐力和敏捷的运动技能等等,这是人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 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包括自我意识能力、坚强的意志力、适应环境的能力、自信心、自我完善能力和丰富的情感、稳定的情绪等等。  相似文献   

8.
师范生的素质是指未来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素质,它有别于一般大学生的素质。新时期高等师范院校对师范生的素质要求包括三个层次:即基础素质、专业素质和职业素质。其中基础素质又包括思想品德素质、智能素质、个性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专业素质包括专业知识素质、专业能力素质和专业水平素质;职业素质包括职业道德、教育观念、教学能力等方面的素质。为了培养这些素质,师范院校必须进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  相似文献   

9.
教师的心理素质,是指教师在心理活动过程和个性心理方面所具有的特质。它既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想象、注意等心理特质,也包括情感、意志的心理特质。心理特质的形成,促进了教师个性的发展,并集中反映在个性的意识倾向和个性的心理特征上,如兴趣、需要、动机、理想、信念、价值观、世界观,及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心理素质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最基本条件。与教师的身体素质、知识素质、思想  相似文献   

10.
朱里加 《教育探索》2000,(10):24-24
心理健康教育涉及教育发展的各个方面:更新健康观念、教育观念,发展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良好个性及社会适应能力,迫切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一、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标准 人的素质是一个包括先天与后天、生理与心理以及社会诸多因素交互作用的复杂的动态结构系统。辩证唯物主义把人看作是自然、心理和社会的统一体。心理素质是以人的自我意识发展为核心,由积极的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价值观所导向的,包括认知能力、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有机结合的复杂整体。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结构的核心,是使…  相似文献   

11.
关于人的素质结构的研究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是大学生成才标准确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其结构模式包括专业知识、一般科学文化知识和新兴学科知识,基本职业能力、运用专业知识能力、创新能力和交往与协调能力,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学素质、人文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  相似文献   

12.
我们所要培养的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不仅要成绩好,还要素质高。这里的素质指的是综合素质,既包括身体素质要棒,心理素质要强,又包括与人交往的基本能力和良好品格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3.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人都有一颗成为好人的心。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都期待收获肯定和赞誉。”作为学校的一名普通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我们去充分地尊重、宽容和信任学生。教师应该懂得爱的艺术,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观念和健康的人格。教育的核心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人的素质主要由三个方面组成:一是社会素质,二是心理素质,三是身体素质。在人的素质中,心理素质是核心,它既要影响身体素质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改革课程,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素质。其中教师素质尤为重要。在教师素质中,心理素质是核心,它直接影响教师潜能发挥,影响学生素质培养。根据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应具备的心理素质主要包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学生观;教育教学的自信心;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交往能力与组织活动能力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相似文献   

15.
王勤 《考试周刊》2008,(10):207-208
心理素质是素质结构的核心因素.人的各种素质的形成都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心理过程,使外在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各种道德行为规范内化为某种稳定的个性品质.可以这样说,不论是知识的获得还是品德的形成.都要有认知、情意等基本的心理过程和能力、性格、个性、心理特征为基础.  相似文献   

16.
人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相互制约、密切联系的两个方面。作为一个身心统一体的人,其身体素质健康与否.必然会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包括其认知、情感、意志、个性等。传统体育教学,受“体质教育思想”、“技能教育思想”的影响,片面强调掌握运动技能、发展身体素质,以及体育运动的认知和身体练习过程,而忽视学生达成的心理健康目标和学生的情感需要及兴趣。  相似文献   

17.
人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相互制约、密切联系的两个方面.作为一个身心统一体的人,其身体素质健康与否,必然会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包括其认知、情感、意志、个性等.传统体育教学,受"体质教育思想"、"技能教育思想"的影响,片面强调掌握运动技能、发展身体素质,以及体育运动的认知和身体练习过程,而忽视学生达成的心理健康目标和学生的情感需要及兴趣.  相似文献   

18.
高职学生素质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为了解高职学生素质的基本状况,笔从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等6所院校随机抽取1840名高职学生作为研究样本,对高职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人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结果表明,高职学生的整体素质较高,他们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较好的身体素质,但人素质较为欠缺。  相似文献   

19.
素质教育与心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是身与心的统一体,二缺一不可。人的素质可二分为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心理素质的培育包括开发智能和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20.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规定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并指出人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素质及心理素质。其中,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是提高整体素质的前提与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