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钩钓月     
安徽省安庆市的李明良先生给我来信说,他在当地的马路棋摊上看到如图一局棋,问我如何走法。  相似文献   

2.
马路七星     
朱鹤洲 《棋牌世界》2004,(10):36-37
江苏省徐州市的吴庆生先生给我来信说,他在马路棋摊上见到如图一局棋,觉得红方只要平炮去卒,再进车照将,就可杀将。但他没有与棋摊主交手。他问,这么简单红方就能取胜,是不是摆局有问题。  相似文献   

3.
羊车竹引     
陕西省西安市的杨宝康先生给我来信说,他在马路棋摊上见到如图一局棋,围观者甚多,但无人能够破解。他问应该如何走法。  相似文献   

4.
炮打中营     
湖南省岳阳市的王昌林先生给我来信说,他在郊区的一处马路棋摊上看到如图一局棋,问我如何走法。  相似文献   

5.
张如安 《围棋天地》2007,(13):92-93
大约在两年前,陈祖源说起他在收集中国古代围棋规则的资料,并约我讨论《敦煌棋经》,我畏其艰难而不敢应承。想不到去夏他来宁波即把一部图文并茂的《围棋规则演变史》书稿送到了我面前。我是探索过中国古代围棋规则的,在拙著《中国围棋史》中,对每一个时期的围棋的棋制棋规也都有介绍。  相似文献   

6.
马周献策     
四川省乐山市的蔡民生先生给我寄来如图一局棋,说是在马路棋摊上见到的,解析多日,终无结果。他问我,应该如何走法。  相似文献   

7.
玉宇秋澄     
朱鹤洲 《棋牌世界》2004,(11):42-42
浙江省温州市的徐明山先生给我寄来如图一局棋,说是在马路棋摊上见到的。他觉得红方只要平炮去士照将,再退炮去车,就能胜定。他问我:这种着法是否正确。  相似文献   

8.
回首金陵杯     
唐伟明 《围棋天地》2005,(12):67-67
1994年“金陵杯”围棋比赛上我与当时很有冲劲的年轻棋手林锋相遇,当是他还是职业初段,现在已经是职业六段了。此前与林锋很少下棋,对他的棋不是很熟悉,但是知道他的棋很有朝气和力量。因此,赛前我也做了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9.
棋缘情缘     
我和他相识缘于棋。我喜欢下棋,所以有空闲便到家附近的棋社去,棋社中多是中老年的男人,偶尔来几个老太太若能凑成一局儿,便会马上弃棋投麻,倒也自得其乐。因此我的存在显得格外的扎眼,自己却浑然未觉,观棋叫阵毫不逊色。每每战罢,便和这些棋友大肆争论,龄高年长的棋友自觉身份高低总是包容于我,也只有他,每次都和我争得面红耳赤,一见高低,渐渐的竟有不打不相识,惺惺惜惺惺之感、于是我们俩都暗地里憋着劲真正较量起来。他的棋下得果然不错,我心上佩服,嘴里却不愿服软,一味穷迫猛打,谁知他的脾气更为倔强,丝毫不肯退让。…  相似文献   

10.
21目大贴目     
赵三华先生是我的老朋友了,我们之间的第一次手谈是在中国律师协会副主席傅洋先生的家中,光阴荏苒,不觉二十多年了。后来我去了澳大利亚,回国后,他的棋已经长到我让三子的水平。至今我们已经下了有四五十盘棋了。  相似文献   

11.
这两年从哈尔滨走出去的专业棋手并不少,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已升入职业三段的赵守洵。并不是因为我和他有多熟,而是当年未入段前的赵守洵在哈市业余棋界的影响。眼看着这个毛孩子一步步地成长起来,把一个个成名已久的高手逐一降服,冠军好像很轻易地就靠了过来。之前的业余棋界是混乱的,谁都有争胜的可能;赵的出现使局面一下子安定下来,业余棋界臣服于一位小小少年。“我已经记不清得了多少个冠军了。”赵守洵的回答让我有些意外,当年的辉煌在他已是过眼云烟。但他还清楚地记得是7岁那年母亲带他步入了围棋之路。赵守洵的母亲虽然会…  相似文献   

12.
大捷之后     
谢赫的父亲谢颐城: “要努力,你从事的是毕生的事业,重要的是要有一种求道的精神。” 曹大元: “只要他能赢,我们围甲这边输了也值。我是从小看着谢赫长大的,外国媒体报道李昌镐一天研究棋的时间是8小时,但我看到的是他每天研究棋的时间还不止8小时。他现在住中国棋院里,由于平时研究棋太专注,连在棋院里走路也经常撞到人。当别人都知道他在想棋时,也就原谅了他的这种‘莽撞’。总之,我是接到了很多棋手向我的  相似文献   

13.
老劫·老庄     
我的一位棋友,下起棋来,肚子饿了也不知的,老婆孩子也不要的。棋友棋艺虽然一般,但造劫功夫绝对达到专业水平。与他下棋,下着下着就被他弄出一块劫棋,常围着一个劫争来争去。所以,我从不喊他名字,喊他老劫。老劫和我一样,是个没有什么出息的小男人,浑浑噩噩地活在俗世。也许是常输给现实输给生活,只好退到棋盘上去寻几把赢的滋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当主持人,由于我要面对上万的观众,这让我觉得我代表的是象棋棋手,我就非常注意自己的形象,不能像以前那样随随便便的。而讲棋时是要求你尽量不要带有个人的感情色彩,不能因为你喜欢某个棋手或者因为他的水平高,你就夸他。而我总是处在旁观者的角度看棋,对棋又有了新的理解,这就是功夫在棋外。”  相似文献   

15.
九九消寒     
贵州省遵义市的王贵荣先生给我寄来如图一局棋,说是在火车站附近的马路棋摊上见到的。他经过解析,得出如下着法:兵一平三,象5退7,炮一进一,象7进9,车二进七,炮7退9,车二退九反将,红方必得黑车而胜定。他问我,这种着法是否正确。  相似文献   

16.
坂田荣男论     
我不能将坂田的将来描绘成为世俗眼中的成功者,也不希望他成为所谓的杰出人物。我相信.坂田的价值在于,随心所欲地继续他那充满个性的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对抗拾零     
《围棋天地》2005,(5):43-43
实战一 罗洗河执自负金成龙。在对抗赛开幕的前一天,罗洗河曾经说:“在TOM网站上与一位9D下10秒的快棋,中盘我一块棋被围,只好反攻对手的一块棋。直追得对手汗流浃背,不堪忍受,接着他就认输了,其实那时对杀是我差一气。”罗冼河下棋之快一向是棋界一景。没想到,这次中韩对抗赛洗河首战韩国金成龙,出现了令人想不到的一幕。  相似文献   

18.
最早带我进入象棋王国的是我的父亲宋宝石,他在市锅炉厂工作,虽然只是个业余棋手,但对象棋的迷恋却是如痴如醉。他常常抱着襁褓中的我与人酣战,以致于我的尿顺着他的腿流到棋盘上,才慌忙起身。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我五六岁时就能与大人平下了。1980年市业余体校棋队招生,当时我只有九岁,便毫不费力地击败了所有报名的伙伴,被崔庆祥教练相中。白天,崔教练与我对弈,晚上,父亲带着我背棋谱,研究棋局,做笔记。在本溪体校学棋的这段时间里,李君和陈绍明老师也给予我莫大的帮助。 几分耕耘几分收获。1984年,我终于走向了…  相似文献   

19.
棋迷俱乐部     
棋逢吴穹 喜欢下围棋的人在棋盘上往往不大谦虚。棋赢了,自然是自己棋艺高明的缘故;棋输了,则是由于不小心下错了棋。若是棋力相近者,那就更加互不服气了。比如说,我对吴穹就是这种心态。当然,想必他对我也是如此。 和吴穹下棋,局后我是不大愿意复盘的。主要在于我总是“棋艺高明”的时候少,而“下错棋”的时候多,复盘起来未免有些无趣;二则由于他太会“讲”棋了,一复盘,边摆棋边论道,其神态举止活象那位常在央视纹枰论道节目中讲棋的华以刚先生,一副诲人不倦的样子。除偶尔作自我检讨之外,嘴里说的尽是人家的不是:这一手…  相似文献   

20.
指导棋教室     
也许读者朋友还记得去年我在本栏目评过郭明鑫同学的一局棋,事隔半年多了,让我们来看看董彦七段与他的指导对局,平时董彦对他的指导棋是从二子开始以二目半这样的距离升降的。下面的对局是董彦执白需贴黑棋二目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