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九五五年十二月号“人民教育”登載了河北省教育廳的“良鄕中学建立生物实驗園地改進生物教学的初步總結”。从總結裹可以看出,生物实驗園地的建立,对提高生物教学的質量,特别是在貫徹基本生產技術教育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可以說它是在生物教学中進行基本生產技术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在良鄕中学生物实驗園地的建圖过程中,我们教研組曾在苏联專家謝孔教授直接指導下,参加了这个工作,因此願意把建園的經过和我們对建立中学生物实驗園地的一些認識談一談。过去我們对於生物实驗園地在向学生進行基本生產技術教育、培养学生的辯証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2.
根据中学生物教学大綱(草案)的要求,为了使学生对农業上的实陈工作有所準备,我們注意了通过实驗園地上的实習对学生進行農业生產技術的教育。学生在園地上实習的内容是很多的,从农作物的播种直到收穫,凡是生產过程中一系列的操作技術,全在实習範圍之内。有些实習是結合日常的管理工作來進行的;但有時也單上实習课。在这篇文章中,只以一堂课为例,介紹一下我們的实習课是怎样進行的。我們的学生大都生在农民家庭,对於一般的蔬菜和大田植物的管理工作都較熟悉,但是使用無机肥料,对他們來說还是生疏的。於是我們確定在講完白菜一節后组織一堂用磷酸銨  相似文献   

3.
初中二年級植物学“栽培植物”一章有很多節課可以在实驗園地上進行。由於季節性的限制,例如:講玉蜀黍、棉花、大豆等課时,实驗園地上的作物已經收穫,不能再到園地去上課了,但为了使学生通过直观、通过生產实际掌握栽培作物理論和爭取丰產的培育方法,我們利用了过去指導学生在实驗園地上的实际活动的結果來配合講課。以下就是我們怎样利用生物实驗園地的材料來講玉蜀黍这一課的。根据教学計划的進度,我們預計到講玉蜀黍时,園地的作物已經收穫。於是我們有計划的准备了从播种玉蜀黍到收穫过程的一系列材料——組織学生收穫玉蜀黍,並計算產量,進行田间选种,由米丘林生物学小組搜集了根、莖、叶齐全和帶有雄花和果穗的植株作为标本;准备了採粉盤和授粉筒;搜集了經过人工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良鄉中学在苏联專家謝孔同志和北京師範大学生物系教法組的直接指導下,建立了生物实驗園地,使他們的生物教学有很大的改進,並在結合農業生產貫徹基本生產技術教育方面,已取得一定的成績,做出初步的榜样。希望各地中等学校重視良鄉中学的經驗,並根据各校具体情况,建立或加强生物实驗園地工作,以便在生物教学中更好地進行基本生產技術教育。  相似文献   

5.
去年十一月间,我廳以建立生物实驗園地实施基本生產技術教育为專題,重点地視察了良鄉中学和灤縣一中,并召集良鄉就近的昌平一中、大兴第一初中、房山一中、通州一中、涿縣一中、固安中学,以及灤縣就近的乐亭第王初中、昌黎一中、丰澗第一初中、丰潤第二初中、盧龍初中、迁西初中等十二校進行了彙报、参观和座談。从这次視察当中,我們了解到这些学校自从去年二月我省第五次中教会議之后,在增强基本生產技術教育因素的問題上,都不同程度地引起了重视。一般学校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科教学都注意了与有关生產問题联系,加强了实驗实習,有的学校还建立了手工工作间、地理園地、气象台等,开展了  相似文献   

6.
为了在物理教学中貫徹基本生產技術教育,我們首先从組織学習,提高对基本生產技術教育的理論認識入手;在提高認識的基礎上,再修訂个人的教学工作計划,以便保証能够有目的、有計划地貫徹基本生產技術教育。在学校領導的具体帮助下,我們首先学習了1955年1月号“人民教育”的社論和“物理通报”上有关的文章,並進行了討論,明确了基本生產技術教育是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对於物理教学中的基本生產技術教育任务、它所包含的基本生產技術内容以及实現基本生產技術教育的方法等一些具体問題,也有了初步的認識。然后,我們研究了对各年級学生進行基本生產技術教育应抓住哪些主要内容和培养学生技能、技巧的具体要求,並根据研究的結果修改了各年級的物理教学工作計划,这就为我們在物理教学中貫徹基本生產技術教育,打下了基礎。通过一年來的教学工作,我們已初步取得了一些經驗。現在把我們做过的一些工作,介紹在下面。  相似文献   

7.
我校在苏联專家謝孔同志和北京師大生物系教法組同志的指導之下,自建立生物实驗園地以來,就根据苏联学校的經驗,努力改進我們的教学工作。謝孔專家教導我們,在中学生物实驗園地上可以進行下列各种類型的工作:(1) 上課,(2) 参观,(3) 实習,(4) 实驗研究工作,(5) 長期的生物学观察,(6) 米丘林生物学家小組的工作。现在以“冬小麥”这一课为例,介紹一下我們是怎样在生物实驗園地上講課的。一 準备工作根据教学大綱(草案)的精神,在講“栽培植物”一章時,应广泛地利用实驗園地,着重貫徹理論与实际一致的原則。我們在開学後即着  相似文献   

8.
經过兩年來全面發展教育方針的学習,我們时确地認識到,中学的生物教学,不僅要用先進的米丘林生物科学來武裝学生,培养他們共產主义的思想、品質,同时还必須使他們掌握先進的農業生產知識和技能,准备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服务。这就是說,必須在生物教学中貫徹基本生產技術教育。基于这一認识,兩年來我校的生物教学,在实施基本生產技術教育方面取得了初步经驗。現將我們的工作情況簡述于下: 一、改進課堂教学首先注意系統地分析教材,發拥其中的基本生产技術教育內容。例如,达尔文主义基礎課程春季所授教材,中心內容是米丘林学說与威廉斯学說。米丘林学說是以生物体和生活条件統一的基本观点認識生物的遺傳性与变异性,認識遺傳性与变异性發展的規律,  相似文献   

9.
在化学教学大綱(草案)上明確地指出:“化学是一門以实驗为根据的科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該按照大綱的規定,作好演示实驗,並指導学生進行实驗。通过学習苏联先進經驗,知道在苏联中等学校化学教学中通行着一种“边講边做实驗”的教学法。这种方法的特點是:在一節課内,教師不但要講解、做演示实驗,同時还要指導学生進行实驗。这就能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使学生在明確的感性認識的基礎上,獲得理性的知識,並能初步地培养学生实驗操作的技能。这对改進教学、提高教学質量是有着很大作用的。因此,我們在初步領会了这种教学法的精神以後,也開始試行了这种教学方法。因为这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加上我們沒有經驗,在試行过程中曾經遇到了一些困难。  相似文献   

10.
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形式是課堂教学,因此我們貫徹基本生產技術教育,首先就要通过課堂教学使学生們自觉地獲得巩固的、深刻的化学基本知識,在这个基礎上使他們認識化学原理在工农業生產中的应用。同时,在課堂上我們还能够通过实驗來培养学生实际工作的技能和熟練技巧。在課堂教学中实施基本生產技術教育,我們的体会有如下兩点: 一、在課堂教学中必須首先教好基本化学知識,在这个基礎上來貫徹基本生產技術教育。因为学生們只有巩固而深刻地掌握了化学基本知識,才能有效地接受有关化学生產上的基本原理以及一系列的技術問題、生產組織問題。例如,在初中三年級講“鑄鉄的冶煉”一節,我們首先將鉄的物理性質、化学性質和冶煉鑄鉄的基本化学反应,講解透澈,使学生深刻地了  相似文献   

11.
一我校在物理教学中進行基本生產技術教育,是从少数学生制作教具的活动开始的。經过几年來的發展提高,現在已能通过課内外的各种教学活动有計划、有系统地進行基本生產技術教育。还在1950年夏天,我們就曾把一些爱好科学制作的同学組織起來,成立了一个物理科学小組,專門制作教具。但是当时我們对於基本生產技術教育的認识还是很模糊的。凱洛夫教育学上,关於基本生產技術教育的任务,虽然有着詳尽的解釋,可是我們看了以后,只有一个电气化、机械化和自动化的印象。因而認为基本生產技術教育在我們中國目前情况下,是無法实行的,只能当作一个理想和方向。 1954年冬,苏联專家麥尔尼科夫同志曾來南京,我們很幸运地听到了他的报告,知道了苏联所实行的基本生產技術教育是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配合着教材,由簡單到复雜,由手工劳动到学校工厂实習,由泥工、木工到机工、电工和無线电工程,並非整个都是电气化和自动化的。听过这一报告后,經过  相似文献   

12.
在中学生物学整个教学过程中,除了課堂講解外,实驗課或課堂示范实驗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实驗課貫彻理論联系实际的原則,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理性認識以及引导学生对生物科学的热爱。但在目前中学生物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各校仪器设备的差別和缺乏簡單易行的实驗方法,因此在实驗这一环做到有計划、有系統地安排还不够。尤其在动物学和生理卫生学的教学过程中,进行麻醉动物的解剖,以便对某一組織或某一器官生理机能的观察更缺乏經驗和技术。本文主要介紹在不同的实驗要求下,对几种常用实驗动物,在实驗前的几种簡易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我校生物实驗园是在苏联專家謝孔同志指導下建立起来的。1954年7月系里成立以系主任为首的建园工作組,1955年4月正式建园,至今已基本上完成。一年来生物园对改進教学及开展科学研究工作起了很好的作用。一、生物园的目的和任务生物园是为生物采教学服务的場所,是一个理論联系实际的活的实驗室。学生們可以在这里研究米丘林生物学的基本原理,掌握控制动植物生長和發育的方法,并在教师的指導下進行一系列的实習和試驗。这不僅可以巩固他們在課堂上所学到的知識,擴大他們的眼界和滿足他們的求知欲,还可以培养他們辯証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通过生物圃內的工作,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自然,并初步掌握農業技  相似文献   

14.
过去我在生物教学中存在兩个主要問题:一是学生对有些知識不能很好地理解,如城市里的學生还答不出什么叫針叶樹,說自己没有看见过,再是理論不能很好地結合实际,因此学生对这科兴趣不大,感到干巴巴的好理解也不好理解。学生們还認为这科沒有什么可学的,随随便便可以考及格,后來教研組决定建立植物園,使理論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基本生產技能和爱劳动的習慣。1955年大力領導同学廣泛地進行了观察实習,一年來的事实証明,这确是解决問题的有效办法。 園地面积450平方米,是1954年寒假發动留校同学建立的,園的四周是竹籬笆,并种上(艹乌)蘿,園門兩侧是兩塊小型花園,栽种花草。園門兩旁高立着兩塊  相似文献   

15.
培养学生具有把理論跟实踐联系起來的技能,是基本生產技術教育的首要任务,也是共產主义教育最重要的原則之一。理論与实踐联系在数学教学中可以从各个不同的方面來体現。但是作为学校测量内容的实習作業,在教学、教养以及普通教育上的价值是無可爭辯的。大綱說明中指出:“根据基本生產技術教育的任务,讓学生完成培养他們解决实际問題所需的技能和技巧的練習,以及完成需要应用他們的  相似文献   

16.
(一) 技術革新運動的發展过程及意義 自從一九五三年下半年鞍鋼技術革新的成就和張明山、王崇伦等生產革新者的模範事蹟傳播以來,特別是今年四月在首都北京舉行了盛大的鞍鋼技術革新展覽會,工業勞動模範張明山、王崇论、唐立言、黄榮昌、劉祖威、朱順餘和傅景文等七人建議在全国範圍內开展技術革新運動,五月中華全國總工會發佈‘关於在全国範圍內開展技術革新運動的决定’以來,在全國各地的許多工矿企業中,早巳存在着的群众性的技術革新,在各級黨組織的統一領導下,提高到一個更自覺更有目的的階段上來,而形成為相当广泛的羣衆性的技術革新運動。技術革新運動是勞動競賽開展起來向前發展的必然趨勢,是国民經濟向前發展的客觀要求。解放了的工人階級,當他們真正成為國家领導階級的時候,當社會生產關係發生了變化,他們覺悟到他們再也不是為剝削者工作,而是為了自己,為了自己的祖国,為了自己的階級而工作的時候,他們表現出驚人的熱情和創造能力,他們為了完成和超额完成國家提出的生產任務,這就很自然的要出现群众性的勞動競賽。 勞動競賽是共產主義勞動態度的具體表現,是以布爾什維克的速度實现國家工業化的强大力量,是建設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方法。列寧在一九一八年就强调地把組織勞動競賽作為国家的任務提了出來,他说:‘现在當社會主義政府執政時,我們的任務就是要組織比賽。’ (‘列寧文選’,第二卷,第三○五頁) 我国解放初期,工矿企業中的民主改革剛剛開始,各種生產改革還没有進行,管理社會主義企業的經驗,對我們來說还很生疏,企業的管理水平和計劃水平都很低,跟不上客觀發展的要求,所以初期的勞動競賽,帶有一定的自發性,這時期的勞動競賽,不可避免地是過份偏重於加强勞動强度,盲目性和突  相似文献   

17.
同志們:今天所以要在這裏談一談有关學年作業的問題,是因為這一個工作对中國人民大学來說還是第一次進行,在這方面還缺乏經驗,甚至根本沒有经驗。我們知道組織和領導學年作業的任務就是為了保證學年作業具有高度的質量,並使其有組織地進行。今天舉行的座談會,對大家更好的完成學年作業任务可能有所幫助。  相似文献   

18.
一一九五四——五五学年以前,綜合技術教育是通过物理、化学、生物和某些其它課程的課觉教学和課外作業來实現的。实踐証明,光是这样做还是不够的。在只讲授基本的科学知识的範圍內,是不可能培养所有的学生都掌握劳動技巧,並傳授給他們有關机器学、电工学和農業方面的知識。因此,自本学年(按:指一九五四——五五学年,下同)起,在一——四年級增添了手工劳動課,在五年級增添了教学实驗園地和教学实習工廠上的实習作業。最近準备对六——七年級的学生实施在教学实驗園地和教学实習工廠上進行的实習作業,而对八——十年級的学生準备設置有關机器学、电工学和農業方面的实習課。(按:根据一九五五——五六学年度苏联中学的新的教学計劃,六、七年級已增添了劳動实習作業,八——十年級已增添了農業、机器製造学和电工学的实習。) 五——七年級学生的農業实習作業在学校实驗園地進行,主要是使用手工劳動工具。作業的基本內容是栽培蔬菜、种植飼料、漿果植物和飼养家禽、家兔。  相似文献   

19.
“中小学的綜合技術教育”这本书总結了三十多年來苏联学校实施綜合技術教育的經驗。这本书的翻譯出版,对於我國学校实施綜合技術教育将有很大帮助。本书計有六章,分述綜合技術教育的任务和内容、綜合技術教育跟学習普通科目的关系、实施综合技术教育的途徑、共產主义青年团和少年先鋒队在学生綜合技術教育中的作用、進行綜合技術教育用的设备和提高教师的綜合技術知識水平等。此外还附錄教师参考書目、综合技術教育設备一覽表、研究和总結综合技術教育经驗的題目,具有綜合技術内容的課堂教学举例、農業参观、电学实習以及少年先鋒隊中的“能手”小組等。編者在第一章里,首先根据馬克思的指示,把綜合技術教育这个概念作了解釋,說明它的任务是要使兒童或少年了解各种生產过程的基本原理,同时使兒  相似文献   

20.
為了使教學联系实際,改進教学和提高教学質量,前年四月我院作物栽培学教研組和遺傳选种学、土壤肥料学、昆蟲学、農業机具学和農業經濟学等五個教学小組,以及植物病理学科的一位教授、三位副教授和三位講師組成綜合性的技術指導組,和鄭依姆農業生產合作社訂了技術指導合同。从參加該社九個月的生產实踐工作中,我們有不少收穫。技術指導組根據技術指導合作合同的規定、農時季節的要求与合作社生產的具体條件,和合作社有經驗的農民一起先後製訂了“水稻栽培技術指導合作計劃”、“連作晚稻栽培技術指導合作計劃”、“小麥栽培技術指導合作計劃”、“紫雲英栽培技術指導合作計劃”、“油菜栽培技術指導合作計劃”、“冬季積肥指導合作计划”、“冬季治蟲指導合作計劃”和“冬季休閑地耕作指導合作計劃”。並親身下田指導合作社貫徹了这些計劃。在生產中給農民傳授了逐年深耕、培育壯秧,適当密植、减少中耕次數、及時防止病蟲害及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