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的改革,从"大包干"开始.当时,当于"大包干"的报道铺天盖地,主调就一句话:一包就灵! "大包干"的威力到底有多大?"大包干"是不是调动农民积极性的最大因素?采访农村,观察农村,接触无数个农村致富的典型,我的结论是:引发农村发生革命性变化的,不是"大包干",而是逐步放开和逐步成熟的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改变了中国,改变了农村,也改变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和地位.  相似文献   

2.
"大包干、万元户、农业税、剪刀差、农民工、新农合、海选、新农村",有记者归纳集中了这些"热词",由此回顾风云激荡、决定亿万农民命运的农村改革三十年.作为丰富多彩的改革开放三十年报道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农村改革每个节点的报道同样值得回味.  相似文献   

3.
1978年底,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之际,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自发签订了全国第一份"大包干"生产合同,被视为掀开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页.其实,18年前的1961年春,在时任国家主席少奇同志倡导下,湖南农村便试行了生产责任制.  相似文献   

4.
本报特约《赣南报》专稿:江西省赣州地区农村全面推行大包干责任制后,不仅农村五业兴旺,而且各项工作都开展得比较顺利。党的三中全会后,赣州地区农村开始搞大包干,但遇到了阻力。经过实践的检验,优越性越来越显著,群众要求越来越迫切,各级领导干部同农民群众也逐渐想到一块了,大包干责任制便由暗到明,由少到多,由点到面地推广开来。去年全区有94%的生产队实行了大包干,4.2%的生产队实行包产到户。结果,过去想了多年的全区粮食总产突破40亿斤的愿望,第一次实现了,人平口粮达到537斤,结束了多少年来吃返销粮的历史。甘蔗、烤烟、西瓜等主要经济作物也有了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淮北地区,是我国农村实行"大包干"生产责任制后新崛起的商品粮基地.可就是这个新兴"粮仓"所在的4个市--徐州、连云港、盐城和淮阴(现为淮安和宿迁)的广大农村,1989年春天,却发生过人们难以想像的"春荒",200多万农民缺粮断炊,没有饭吃,不得不靠政府发放救济粮糊口.  相似文献   

6.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以农业"大包干"生产责任制为突破口的我国农村改革的大幕,迅速在中华大地拉开;农村改革的报道也因此迎来百花盛开的"春天".作为新华社一名常驻经济发达大省江苏的农村记者,我百般珍惜这一历史机缘,痴心投入采访与调研当中,曾先后有3篇(组)内部调查因报道的问题涉及改革全局又体现了改革的方向,而受到党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从而为改革引燃了"三把火",使当时某些方面的改革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新闻敏感是指新闻工作者对客观事物的新闻价值的判断能力,它是新闻工作者对社会现象的观察能力,对事物发展变化的反应能力,对新闻线索的识别能力,以及对新闻事实的分析能力的综合素质表现,其核心就是政治敏感.新中国60周年国庆期间,安徽省有关部门评出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全省60件大事,"傻子瓜子"名列其中.它和风阳农村大包干一样,成为安徽改革开放以来最有影响的"两件大事".  相似文献   

8.
宁夏新农村信息资源共享的建设实践与经验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宁夏新农村信息化建设以围绕"三农",服务"三农"为目标,初步实现"三网一馆一院"的互通和共享.目前,宁夏新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基本健全,农村互联网(IPIV)服务功能初步显现;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初具规模,体现为信息站硬件设施基本到位,信息员队伍基拳形成,长效机制在逐步探索,互联网正在农村发挥作用.宁夏农村信息化体系正在逐步向实现全程化、全方位的网络服务体系过渡.统筹建设,部门合作,资源共享,注重整合,综合利用,规范建设,整体推进,创新机制,引导为主等形成了具有宁夏特色的农村信息资源共享建设经验.  相似文献   

9.
史霖 《传媒》2001,(10):26-30
我专程来到小岗,采访这个曾经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序幕的地方. 在大包干发起人严俊昌、严宏昌、严立学家中,我见到了一张张小岗村和小岗人20年来珍贵的历史照片,其艺术性、新闻性和历史价值让人震颤."这都是汪强拍的."严宏昌向我说明.  相似文献   

10.
3月4日,中国农民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了新华社记者刘谓福写的专稿,题为《率先搞大包干的小岗人发怨气,粮食食品农资部门对他们剥皮》,稿件如实地反映了最先在全国带头搞大包干责任制的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农民现在的困难境况和他们的强烈不满,尖锐地批评了目前实行的某些不利于深化农村改革的政策和农副产品购销环节中种种不容忽视的弊端。专稿字里行间流露  相似文献   

11.
吴锋 《今传媒》2007,(9):8-30
近年来,中央为减轻农民负担,对农村村级组织和中小学校公费报刊订阅采取"限额制",同时中央划定的"重点党报党刊订阅"范围日益缩小,"三农"类报刊已不在"重点党报党刊"之列,一些过去靠行政摊派发行的农村报刊日益萎缩,逐步退居市场的边缘.目前我国农村居民报刊千人占有量平均不到7份,农村报刊发行已成报刊经营中的最大难点."做发行难,做农村发行是难上加难!"那么,在市场经济时代,农村报刊发行到底有没有思路和出路?农村报刊发行营销如何突出重围?本文以国内"三农"类报刊发行的成功案例来回答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逐步开展,一些地区,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根据现实,本着"因陋就简,注重实用,逐步提高"的原则,开始探索"村档乡管"的方法,即行政村负责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立卷,乡镇负责行政村档案的保管利用,以有利于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与稳定,有利于农民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如何做好这项工作,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两点:  相似文献   

13.
我高中毕业后于1983年8月担任家庭所在村的会计,刚开始对农村财务会计工作比较陌生,对农村村级档案工作更是一窍不通。我夜以继日通过自学初步掌握了农村财务会计基础知识,基本上能搞好农村会计核算。1983年年底发生了一件令我终身难忘的事,一农民反映1981年实行农村大包干时集体划给的承包地少给了0.4亩,承包上交多收了0.4亩地的款,一时众  相似文献   

14.
<正>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中强调":加大文化资源向农村的倾斜,对重要的公共文化资源进行合理调整,逐步增加为农村服务的  相似文献   

15.
一位中央领导同志最近在谈如何改进人民日报工作时说:记者应该采写评论性新闻。如何写好评论性新闻问题,很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评论性新闻,报上登过不少,但总的说来,并不多,给人们以深刻印象的更少。1982年7月29日人民日报一版头条刊登的《江西赣州地区大包干责任制显示出巨大优越性》的报道,我认为,这是一篇针对性比较强、说服力也比较强的评论性新闻。我国农村一些地方开始实行大包干责任制的时候,阻力是相当大的。观望的、怀疑的、反对的,都有。应该说,这中间的绝大多数人属于认识问题。要扭转他们的思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电视的迅速普及、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兴起,有线广播逐步被边缘化.加之广播设备老化、线路被破坏、无人管理等原因,不少地方出现"线路不通、喇叭不响、设备闲置、人员缺乏"的现象,昔日响彻农村家家户户的有线广播"小喇叭"成了"小哑叭",农村有线广播处于瘫痪和自然消亡的状态.  相似文献   

17.
"农家书屋"三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在全国农村建设20万家"农家书屋",以解决农民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问题.并逐步建立起为农民"出书、供书、读书、用书"的长效机制,让出版物发行网络延伸进村.这对广大农村和农民来说无疑是个特大的喜讯,更表明了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和农村文化建设的大力扶持.  相似文献   

18.
新华社山东分社高级记者李锦始终坚持在普通老百姓中搞调查研究。在改革开放以来的17年中,他每年有200多天,最多达315天在基层采访。在17个春节中,有15个春节在农民家中度过,搞过15年春节报道。他调查时习惯于住农村,而且多数是贫困村。邓小平在1982年听他汇报农村大包干情况时,了解到他当时调查过200多个村庄,说:“那你有发言权。”  相似文献   

19.
费改税后的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脸上没有过多的喜悦。费用虽然降低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收入也在降低。大包干所产生的动力已经消耗殆尽.费改税真的能给中国农村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20.
尹家坝自然村27名村民代表要求民主选举村委会干部的手印. 20年前,安徽小岗村的那份大包干"红手印",揭开了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序幕.而两年前,位于西南边陲的云南省保山市河图镇董官办事处尹家坝自然村,300多名村民联名将一份按满红手印的申请递交镇政府和办事处,要求民主选举该村村委会干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