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学生的日常作文写作中,第一,我们要学会加入动 作描写。第二,不仅仅是加动词,还要把动作描写具体。第三,要能够描述人物的连续性动作的特点。第四,动作描写还要符 合人物的身份和处境等。第五,作文中的动作描写,也不仅仅 需要动词,还需要修辞。第六,加入其他描写,使形象更加 丰满。  相似文献   

2.
写作小锦囊     
《新作文》2014,(10):27-27
<正>怎样才能写好人物的动作呢?小娜姐姐送小朋友们三个小锦(jǐn)囊(náng)。锦囊一:运用慢镜头,合理分解动作。把一整套连贯的动作,按步骤(zhòu)分解成几个小动作,这样写起来不仅有内容可写,而且层次清楚,便于把动作写具体、写生动。锦囊二:要像贾岛一样认真选用贴切、准确的动词。锦囊三:动作描写要和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等相结合,这样,人物形象才更鲜活。最后,小娜姐姐提醒你,本期杂志中的《包饺子》和《家乡的白鹤》,动作描写也很  相似文献   

3.
准确恰当的动作描写,不仅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再现事情的过程,还可以使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就一篇文章来说,动作描写还有助于表现文章的主题。那么如何进行动作描写呢?一、动作描写要符合人物的身份人物的身份不同,其行为方式也就不同。如吴敬  相似文献   

4.
写人和记事时,人物的对话、动作和心理都要写出一点。 要想把人物和事件写具体,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写出人物的对话、动作和心理活动来,这些描写并不需要特别细致或有特点,只要这三种描写方法都运用了,文章就好多了。  相似文献   

5.
<正>让人物"活"起来是指将文章中的人物写得具体可感、活灵活现,能让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印象深刻。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综合描写,让人物立体呈现描写人物时,可以从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等方面进行直接描写,也可以通过景物或其他人物的行为、语言来进行间接描写或侧面描写。例如,都德《最后一课》的结尾就成功地运用了多样化的描写  相似文献   

6.
借读练写     
把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有机地溶为一体,投影到一个焦点上,借读练写,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一个好办法。一、练写动态———恰当的动词运用以教材的基本内容和语言为依据,教学时突出描写具体动作的动词的教学,强调动作的先后顺序,着重训练学生运用恰当的动词去记叙动态...  相似文献   

7.
文学作品中逼真的外貌描写,能勾勒出人物形象的轮廓;细致的心理描写,能揭示出人物内心的世界;富有个性化的语言描写,能产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艺术效果。看似平常的动词与动词构成的细节描写,实际有挖掘不尽、咀嚼不完的意蕴。黑格尔在《美学》中指出:"能把个人的性格思想和目的最清楚地表现出来的是动作,人的最深刻方面只有通过动作才能见诸现实。"可见,动作对表现人物的重要性。而人的动作往往是通过动词描绘出来的,法国作家福楼拜曾经说过,"用一个动词就要使对象生动",福  相似文献   

8.
高尔基认为"写人物要多行动少说话"。可见,动作描写在学生习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功的动作描写能够很好地体现人物性格、气质,为文章增色。而学生作文中的人物动作描写常存在粗制滥造、随意应付等问题。如何教会学生运用微小的动作描写这一方法成功刻画人物,需要教师不断努力。教师可尝试从观察、选词、用词、修辞、多角度描写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与训练,进而让学生在训练中养成对笔下人物精雕细琢的好习惯,让人物活灵活现的烙印在在读者的记忆里。  相似文献   

9.
<正>【技法指导】行动描写是指通过描写人物的行为和动作去揭示人物性格思想的方法。黑格尔说:"能把一个人的性格、思想和目的最清楚地表现出来的是动作,人的最深刻方面只有通过动作才见诸现实。"所以说,行动描写是刻画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段。那么怎样才能写好行动描写呢?一、要精心选择恰当的动词。例如:"我看出眼前是一只受伤的小麻雀后,试着往前凑。"(老舍《小麻雀》)看上去这是一句非常  相似文献   

10.
《高中生》2008,(13):66-66
经验丰富的作者往往抓住某一人物的某一个动作,通过具体描写,就能表现这个人物的内心世界。动作,总是具有体态语言的显著特性,是最富有心理表现力的。人物的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都是人物内心世界的外在体现。动作描写应该符合具体情境,应该表现当事人的某种特定心理,特别是对刻画人物的性格或者心理有很大的帮助之时,就更不能省略。有些同学在写作时,就不喜欢描写人物的动作,只会平铺直叙,这就有损文章的神韵了。请看下面这个例子。人生就是从生到死的过程、艰难和困苦是与生俱来的,甚至是终生无法消除的,所以人生又是与困境周旋的过程。请以"面对挫折"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11.
<正>有些同学写文章不生动,主要是不注意动词的准确运用。动词是表现人物和事物的动态美,是语言中的宝石。著名的作家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在艺术语言中最重要的是动词,这是很明白的,因为全部生活都是运动。要是你找到了准确的动作,那你就可以安心地继续写你的句子。因为如果一个人从马上爬下来,从马上跳下来,从马上飞跃下来和从马上啪嚓地跌下来--这全是不同的动作,是描写人的不同的状况的。因此必须首先找到能说明物体准确动作的准确动词。"可见正确地用好动词是多么重要啊!  相似文献   

12.
习作要求     
正同学们,相信通过上面的阅读,你一定对如何运用动词进行动作描写,表达情感有所了解了。那么就请你认真观察你身边熟悉的一个人做事时的动作,或者回忆自己做过印象深刻的事情,结合上面介绍的写作方法来写一篇生动具体的日记吧!加油!  相似文献   

13.
<正>俗话说:"看人要看行动。"无论是写人、记事的文章,要把人物写活,关键是要把人物的动作描写具体。那么,怎样才能把人物动作写具体呢?  相似文献   

14.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0课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描写人物动作的词句,体会用词的准确。2.能抓住句中"举起斧头便砍""举枪便刺"来体会夜叉和三太子的凶狠残暴,抓住"一摆""一闪""一纵身"等动词,体会哪吒的机敏和果敢,感悟哪吒的小英雄形象。3.学习准确地运用动词来描写人物的几个连续动作。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揭示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15.
正细节描写,"虽是微末技艺,却乃顶上功夫。"同学们,一篇习作,如果能够生动、具体地抓住一个场景,描绘一个镜头,那么无需华丽的辞藻,无需刻意地挖掘,读者必然能够被吸引,被打动。那么,怎样才能练就细节描写的"非常功夫"呢?俗话说"情动于中而行于外",进行完美的细节描写,是离不开写好人物动作的。这里,我就来谈谈如何"浓墨重彩,写好人物动作",从而展现生动细节,丰富习作内容。  相似文献   

16.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正确运用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记叙事件、再现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文章中,为了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就应该学会对细节进行描写。描写的目的是要取得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做到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能给人以真切的感受。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细节描写呢?  相似文献   

17.
许多初中生经常为自己的记叙文不生动传神而苦恼,语文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特点、细化动作过程、反复锤炼动词,进行生动传神的动作描写。  相似文献   

18.
动作是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最直接、最具体的表现.在日常的习作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动作不具体,动词运用不准确,动作不典型等问题,究其原因一是学生没有分解动作,二是学生词语积累比较少,或者对词语理解的偏颇甚至误解.三是学生没抓住体现人物特征的动作.针对以上问题采用以下改进策略:分解动作,展现过程;准确用词,刻画人物;添加修饰语;加入适当的肖像、神态描写.  相似文献   

19.
<正>写人的记叙文,最为关键的,就是对自己所写的人物进行细致观察,充分把握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等方面的特点。1.巧妙描写人物的外貌,抓住人物与众不同的、最能反映人物个性和表现人物内心情感的外貌特征进行描摹。描写时,要合理安排描写的顺序,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2.巧妙描写人物的语言。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最能反映其内心世界,最能表现其性格特征。性格不同的人,其语言、动作也各有特点。抓住人物的语言特征,最能突出人物的性  相似文献   

20.
总评:小作者成功地掌握了语言描写的方法,并着重通过语言描写来表现爸爸的特点——爱抽烟。同时她还注意综合运用了环境描写、动作、神态等方法,使文章描写的人物栩栩如生,仿佛就在眼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