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的小说《呐喊》与《彷徨》所以成为中国新文学的奠基的作品,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主要的因素,就是它充满了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这种现实主义精神的产生,是与鲁迅前期的文艺思想分不开的。这里,我们结合鲁迅前期的文艺思想,来探讨鲁迅小说中的现实主义精神。 (一)重视文艺的教育作用,严格地选择题材,深广地开掘主题思想前期鲁迅很了解文艺的本质,重视文艺的教育作用。早在辛亥革命前,当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极端轻视群众、忽视对群众的思想教育时,鲁迅就出于救国  相似文献   

2.
鲁迅十分重视文艺批评,把文艺批评视为推动文艺发展,帮助读者正确而深刻地理解作品,提高作家和读者审美意识,促进作家总结创作经验,提高创作思想和艺术水平必不可少的手段。 鲁迅文艺批评的美学思想,不论在现代文学批评史上或当代文学艺术批评中都不失其光辉,有着针砭时弊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抗战时期,作为"民族魂"的鲁迅先生,其战斗精神得到空前的高扬;同时,也是中国文化界,尤其是左翼文化界前进的方向。纪念鲁迅先生,自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文艺阵地》是由茅盾主编的一份大型的综合性文学刊物,在此期间,曾着力标举鲁迅的旗帜。这些纪念文字,主要从鲁迅的生活、作品和思想三个方面展开。重温旧籍,当有裨于时下的鲁迅研究。  相似文献   

4.
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创办并直接领导的第一所高等文艺学院。在八年的时间里,其文艺教育方针发生了三次大的转变。这种变迁既与当时的历史语境有关,也直接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对文艺教育的理解。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文艺教育方针的变迁,表明其始终处于培养精英与面向大众的矛盾之中。这种矛盾是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无法解决的,也是当代高等教育需要反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残雪是具有鲜明个性化创作风格的作家.她的作品着眼于人的深层精神世界.并对其进行不断地开拓和挖掘.在中国当代文学界是一个极为独特的存在.将残雪和鲁迅放在上世纪20年代和80年代几乎相似的历史背景之下进行比较,从而得出在打通现当代文学承继性方面,残雪不论从题材的选取、技巧的应用以及作品自省意识的渗透方面,都是鲁迅精神的一种回应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鲁迅是现代小说大师,也是一位著名的悲剧理论家。将鲁迅小说置于他的人生悲剧理论之下考察,可以发现鲁迅小说集中有部分作品能够称为悲剧性小说。从悲剧人物、悲剧结局、悲剧根源和悲剧取材角度解读鲁迅的小说,可以加深对鲁迅小说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7.
鲁迅的作品是我们中学阶段语文学习的一个重点,从某种程度上讲,鲁迅作品的教学影响着整个中学语文教学的质量。文章以人教版教材中选取的鲁迅作品为例,提出一些对于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选编的观点,进一步阐述选编鲁迅作品的必要性以及怎样在新时代、新背景下进行鲁迅作品的教学。  相似文献   

8.
<雨巷>诗中象征与传统、原型意象与隐喻及象征修辞策略的相互融合,体现了戴望舒在学习借鉴西方象征派诗歌时,对西方象征派诗歌的特质有所选择的特点,该诗优美的意境和深刻的象征意蕴,实现了西方象征派表现手法与民族传统相融合,创作出了中国式的象征派诗歌.  相似文献   

9.
鲁迅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法国传播的第一位作家,其小说、杂文、散文、诗歌等陆续被译介成法文。本文将拉斯韦尔传播模式应用到文学译介,结合鲁迅作品的译介历程与史实,从译介主体、译介内容、译介受众、译介途径、译介效果五个方面论述鲁迅及其作品在法国的译介与接受问题。  相似文献   

10.
1942年5月的延安文艺座谈会,是为了应对并解决前此出现的文艺新潮中的诸多问题而召开的。这场影响深远的延安文艺新潮,是在"皖南事变"后的特殊历史背景下,因"鲁迅"而启动,又以"鲁迅"的名义获得其合法性的。从表面看来,这股文艺新潮表现的是以丁玲为代表的"文抗"与以周扬为代表的"鲁艺"的宗派之争,但实际上,它的内含是以鲁迅为代表的"五四"启蒙主义文学价值观念与革命的意识形态之间根本性的冲突。而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及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发表,阻遏并逆转了这股以"五四"启蒙主义为旨归的文艺新潮,从而使其成为历史的一次回光返照而为后人所记忆。  相似文献   

11.
鲁迅的作品意象丰富,题材广泛,在五四新文学创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纵观鲁迅的作品,始终有两个隐藏的主题——“怕”和“爱”,本文尝试通过分析这两个内隐的主题的涵义、关系及本质,揭示鲁迅作品深层的思想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人们都知道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其实,鲁迅又是伟大的编辑家。他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事过许许多多的编辑工作。从1907年与人创办《新生》到1936年逝世,鲁迅主持或参与编辑了20多种文艺刊物,11种丛书,76种书籍。在长期的编辑实践中,鲁迅积累了丰富的编辑经验,形成了独特的编辑风格和编辑思想,也显示了他在编辑工作上的卓识远见。学习鲁迅,对于搞好新时期高校学报的编辑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李金发诗歌中的色彩意象出发,看李金发诗歌背后的思想撞击,从而看到初期象征派诗歌与后来的象征派诗歌之间的断裂处。  相似文献   

14.
高晓声的小说创作与鲁迅有着深刻的联结。在"为人生"的创作宏旨下,高晓声在农民题材以及深入探讨"国民性"问题上对鲁迅进行了继承与发展;在艺术表现手法上,高晓声师承了鲁迅的白描、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刻画人物的手法以及含蓄的辛辣、寓涩于笑的幽默风格,其后期的象征主义与现实主义巧妙结合的作品,是对鲁迅所坚持的现实主义小说创作传统的努力回归。  相似文献   

15.
恩格斯不仅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而且还是一个伟大的文艺理论家。他在1885年11月26日给敏·考茨基的信中,通过评论她的长篇小说《旧人和新人》提出和阐明了文艺理论中的许多问题。其中主要谈到了典型的塑造和倾向性的问题,今天学习起来,不禁使我想起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的创作。如果我们说恩格斯在信中是用理论来阐明文艺创作规律的话,那么,鲁迅的《阿Q正传》则是在实践上来证明这一规律的。当然我们不能设想鲁迅是读了恩格斯这一论述后才进行创作的,而只是由此可看出正确的文艺理论家和作家是多么的不谋而合,而由此也可推出恩格斯在这封信中所阐述的观点的正确。这里只就恩格斯在信里提出的两个主要观点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6.
综观鲁迅先生的作品和先生的人生经历,有一个关键词就是隔膜。这里面包含他和身边人观点的隔膜、处世态度的隔膜、作品中反映出来的隔膜。正确认识这种隔膜,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晰地把握鲁迅先生的作品和他的人生轨迹。  相似文献   

17.
通过研究鲁迅不同时期的作品,寻找与挖掘其作品中对体育思想的论述,研究其体育思想及其价值,以期对当代中国体育精神及体育思想的传承起到帮助作用.研究表明:鲁迅的体育思想及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抨击奴性文化,呼唤、弘扬“野性”,塑造现代国民;其二,吸收西方先进体育思想,确立体育的核心价值是“立人”;其三,将体育融入新文化运动,发挥其文化启蒙功能.  相似文献   

18.
鲁迅是一个极其有信仰而且敬重信仰的人,他的信仰十分纯粹。他的信仰是源之于并且浸透于个人生命血肉中的大爱与悲悯,他的信仰体现在他的作品之中。信仰危机时代,我们需要鲁迅的匕首、更需要鲁迅的战斗意志,更需要继承和发扬伟大的鲁迅精神,更需要认真研读鲁迅作品的现实意义,用鲁迅作品来滋润、浇灌我们的下一代。  相似文献   

19.
鲁迅在创作《呐喊》、《彷徨》时.其从事“遵命文学”的创作目的在于:“用文字来改良人生,改良社会,改造国民性,改造国民精神。”①要达到这样的改变和改造,鲁迅对中国社会进行了透视,审美的观点集中在“五四”时期的要害——反对封建思想上。他不重在直接展示社会的浓黑和残酷,而把艺术的焦点投射处于水深火热、呼天号地状况的人的“灵魂”上,并在作品中常用象征来表现。 鲁迅是中国现代社会的现实主义大师,他的小说是典型的现实主义作品。但是现实主义  相似文献   

20.
鲁迅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巨人,他的作品以其思想的无比深刻性和语言的非凡纯熟和精粹,显示出他的成熟和独到.作为白话文学的坚定倡导者,鲁迅以他的作品,显示了白话文强大生命力和丰富表现力,同时,他又以一种特别的白话文言味或文言白话味显示着他特有的风格.准确理解和把握这一特点,有助于准确理解和把握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从而更准确理解和把握鲁迅的思想内涵,更准确理解和把握鲁迅作品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