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简要说明了网络作品的含义及网络作品著作权保护中存在的难题。提出了网络作品著作权综合保护的观点。并详细论述了网络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四种方法,即集体保护、技术保护、法律保护与伦理保护。分析了构成综合保护体系中四种方法的相互关系,指出综合保护为网络作品著作权提供了系统的保护模式。  相似文献   

2.
对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从作品数字化性质、网络传输的性质、著作权保护的国际化等五个方面对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著作权法的基本精神,是通过赋予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对作品的专有权利而鼓励作品的创作与传播,促进科学、文化和艺术的进步与繁荣。维护著作权人与传播者和社会公众利益之间的平衡,是著作权法制度安排的基本出发点。在网络环境下,著作权法这一精神并没有发生变化。网络环境下使用、传播作品以及技术措施的保护行为,在处理著作权保护与信息传播的关系上,仍然适用利益平衡原则。  相似文献   

4.
网络信息环境的著作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互联网信息环境的著作权问题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结合网络信息环境的特点,对作品信息数字化、网络翻译、计算机软件及数据库等的著作权性质和著作权保护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汪丹 《现代情报》2004,24(12):28-30
本文从网络作品的网络发行(著作权保护)角度,分析和探讨数字作品的著作权归属问题,并从法律、技术等角度阐述我国数字作品的知识产权保护。  相似文献   

6.
杨玲梅 《科协论坛》2008,(1):106-107
网络著作权是著作权法领域中一种新的权利形式,网络信息传播权仅是其中的一种.随着网络作品的涌现,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也越来越多,这就需要在研究网络著作权的一些基本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实践中出现的网络著作侵权行为进行研究并找出对策,破解网络著作权侵权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7.
杨小兰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4):202-205
从全国首例博客著作权案到全国首起形成判例的博客著作权案,博客著作权受到国人的关注,引发了学界的探讨。时至今日,涉及博客的网络著作权立法在侵权赔偿、合理使用、多媒体作品的作品性质等方面亟待完善,国人的著作权意识亟待增强,网络行业自律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著作权信息的来源与获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著作权信息是著作权社会现象及人类从事著作权活动的一种表述和反映,同时也是人们了解和认识著作权的一个重要中介,因而研究著作权信息的来源、获取与利用,实际上是对著作权法律结构及内容体系的一种自我完善.尽管我国实行著作权自动保护原则,但在人们从事科学、文学和艺术创作及作品开发利用活动中,它从根本上并不妨碍著作权信息资源所发挥的重要的引导、咨询、凭证等功能;当然,如果出版、编辑、印刷、广播电视、网络开发等部门和领导给予大力配合,则著作权信息的传播与获取渠道将更加流畅.  相似文献   

9.
论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中著作权的合理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著作权合理使用的条件,针对高校图书馆在开展信息服务时,对于翻译他人作品、复制他人作品、编辑他人作品和在网络环境下馆藏作品外借等著作权合理使用问题进行了深刻分析,并介绍了新著作权法对于限制和缩小著作权合理使用范围的若干规定。  相似文献   

10.
因特网的出现是信息化社会的标志,但它给传统法律体系带来了挑战。对于有关网络作品著作权保护的若干新问题,本文进行了相应探讨。文章最后呼吁应引入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来解决网络作品管理这一难题,并建议在未来的著作权法修改中予以明确。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作品的传播范围和传播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文章从网络著作权合理使用的范围问题入手,介绍了网络著作权的涵义,分析了我国网络著作权法律保护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网络著作权的合理使用制度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因特网在数十年的时间内风行全球,成为融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全球性传播媒体,也成为著作权和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保护的全新课题。网络作品是其保护的重点对象。分析了网络的三个法律特征,提出了网络作品发展与现有著作权制度和著作权理论中冲突较为明显、急需法律规范的三个问题,并分为三个层次加以论述,提出其在立法上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刘传良 《现代情报》2004,24(6):161-162
随着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作品的传播又获得新途径,网络侵权伴随而来。文中分析了网络作品侵权行为的种种表现形式,提出了网络作品著作权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版权登记     
《世界发明》2009,(6):22-22
什么是版权登记? 版权又称为著作权,根据自愿原则,对下列作品进行著作权登记: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美术、建筑作品;摄影作品;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此外还受理其他与著作权质押合同有关事项的登记;各类作品(计算机软件除外)授权事项登记;  相似文献   

15.
网络信息著作权侵权的司法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蓉光 《现代情报》2004,24(6):210-212
随着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著作权保护尤其重要。本文从司法的角度论述了网络信息著作权的侵权行为、侵权的法律适用和侵权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6.
樊丽娜 《现代情报》2008,28(1):209-211
随着国际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受到了强烈的冲击,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也不例外.网络中请求保护的客体呈多样化,著作权上的新问题和新矛盾层出不穷,尤其是与网络链接有关的著作权纠纷逐年增多.针对这些纠纷,许多国家和有关著作权保护的国际组织纷纷推出应对措施,以促使著作权在网络链接过程中得到合理有效的保护.本文以国际一些组织和国内外部分国家著作权法为主要参考资料,对网络链接过程中涉及的复制权的界定,作品标题的保护,作品的固定,发行权的定义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7.
韩学志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4,27(2):141-143,147
针对网络信息服务中对作品的使用和网络作品著作权的保护,是否增加作品使用的新权利以因应作品数字化进行超范围、高速度传播的性质,是否将此种使用作品的新方式、赋予作者的新权利归结为“网络传输方式”和“网络传输权”,是信息服务中网络资源利用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新《著作权法》与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主体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著作权主体 (又称著作权人 ) ,是指依法对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享有著作权的人 ,是著作权关系的基本构成要素 ,是《著作权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非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问题一样 ,著作权主体问题的解决同样是网络环境下著作权问题解决的关键因素之一。那么 ,在网络时代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已于 2 0 0 1年 10月 2 7日通过 ,并公布施行。下称新法 )是否全部解决了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主体问题呢 ?本文就此问题提出自己的拙见 ,供同仁参考。1 著作权主体的范围新法第九条规定 ,著作权主体包括作者…  相似文献   

19.
多重著作权的产生及行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多重著作权的产业 一个作品之所以能产生多重著作权,是因为由之衍生出了多个著作权的客体与相关的著作权主体。在现实生活中,多重著作权可以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1)演绎作品。如将英文小说原著翻译成中文版,则作者与译者均享有各自的著作权;又有人根据中文版创作出了连环画,则画者亦享有著作权;若再有人据此制成动画片,或又根据动画片翻拍成电影等。  相似文献   

20.
庞孝梅 《现代情报》2005,25(4):65-66,69
网络著作权限制制度是在网络环境下实现著作权人、作品传播者与社会公众之间的著作权利益关系平衡的保障器,本文从因特网本身的特征出发,从著作权限制制度的合理使用制度、法定许可制度、强制许可制度这三个方面作了一些有益于解决现实问题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