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我收藏了三种人民日报,现在人民日报的全套号外我也有。所有报纸中,我最爱集藏的是党报。”在纪念人民日报创刊45周年的读者座谈会上,李铁光的一席话令大家耳目一新。李铁光今年46岁,是北京北人集团公司(原北京人民机器总厂)的工人。他集报30多年,已拥有中外报纸1万多种,10万多份,在我国集报界享有“集报大王”的美誉。他收藏的报纸珍品、早期的报纸,在  相似文献   

2.
今春伊始,刚刚创刊5周年的北京法制报做出一项决定,报社要在广大读者中公开征聘特约评报员,让读者对该报指手画脚,评头论足。这使我感到新鲜,于是,我就对该报的一期报纸评了个“体无完肤”,整个报纸版面被我用红笔勾成了“大花脸”,其中有些意见简直是属“鸡蛋里挑骨头”之类。但报社“闻批评则喜”,毅然聘请我为特约评报员。在首次评报员座谈会上,我见到了该报总编  相似文献   

3.
今春伊始,刚刚创刊5周年的北京法制报做出一项决定,报社要在广大读者中公开征聘特约评报员,让读者对该报指手画脚,评头论足。这使我感到新鲜,于是,我就对该报的一期报纸评了个“体无完肤”,整个报纸版面被我用红笔勾成了“大花脸”,其中有些意见简直是属“鸡蛋里挑骨头”之类。但报社“闻批评则喜”,毅然聘请我为特约评报员。在首次评报员座谈会上,我见到了该报总编  相似文献   

4.
情结报缘     
认识郑志广是在东方彩印包装公司.初始知道他是郑铁公安处东站派出所的一名民警,后来才知道他热衷于报纸天地中的墨香——他是个集报成癖的报痴!浮躁与收藏无缘,执著是一切收藏者最重要的品质.儿时的磨砺留给他一副倔脾气和一种韧性的追求.十年来,他把八小时以外的时间都注入了心爱的集报事业,不知多少次登临各个报社的门槛,多少次风雨无阻地购报.有时为了得到一张报纸要跑上百里路.无数次他从外地肩背手提带回来一包包的旧报纸,他不邮寄托运,不是怕花钱,而怕把这些别人认为一文不值、他却如获至宝的“破烂”弄得更为破烂.  相似文献   

5.
大千世界,无“集”不有。有的喜欢集邮,有的爱收集火花,还有的热衷于收藏古钱币,而我却独爱集报。谈起集报的酸甜苦辣,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我是江苏省如皋县广播站的播音员,在学校我就喜欢搞剪报。闲暇之余,泛舟报海,知识的浪花,尽收眼底。每年我都要花上近百元钱,订阅十多种报纸,同时还常常到邮局的报刊零售亭买报纸看。1984年夏天,我从每周广播电视报上得知上海电视台和《上海电视》杂志社联合举办“国际知识竞赛”的消息,便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报名参加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我先是查书找资料,100道试题做了还不  相似文献   

6.
我是一名部队业余报道员,喜欢读报纸,更喜欢剪报。服役4年多来,我利用各种旧报、废报,剪下了很多优秀的通讯、散文、诗歌、小说以及各种资料,整理成“文学”、“生活”、“卫生知识”、“法律”、“古今趣闻”、“百科知识”6个部分,订成6大本。训练间隙就翻开阅读,别有一番风味,受益不浅。去年8月初,我听说一名洛阳籍炮连连长在休假期间,赤手空拳战败2名歹徒,救出遇难少妇的事情。于是,就去采访了这位炮连长,准备把这件事报道出去。但是,事  相似文献   

7.
“我收藏了三种人民日报,现在人民日报的全套号外我也有。所有报纸中,我最爱集藏的是党报。”在纪念人民日报创刊45周年的读者座谈会上,李铁光的一席话令大家耳目一新。李铁光今年46岁,是北京北人集团公司(原北京人民机器总厂)的工人。他集报30多年,已拥有中外报纸1万多种,10万多份,在我国集报界享有“集报大王”的美誉。他收藏的报纸珍品、早期的报纸,在数量上居全国首位。现在住房这么紧张,他收集的报纸是放在哪儿的呢?带着疑问我来到了李铁光的家。这是一套普通的两居室住房,为接受采访,李铁光已经在床上、桌子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报纸,其中有清朝同治年间的《申报》创刊号及整月的合订本,光绪年间的《浙江  相似文献   

8.
“内部资料”的全称是“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其形状像报,但不得称报;外观是刊,而不可名刊.①“内部资料”是典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出版物.在信息社会,大众传播媒体所提供的信息远不能满足各行各业内部交流对话的需要.数字技术广泛使用之前,一些行业、单位对自己创办纸质媒体具有强烈的兴趣.但是报纸、期刊等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国家一直对报刊出版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要新办一份公开发行的报刊极不容易.为了缓解供需矛盾,于是就出现了由省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审批的可在本省内发行的“内部报刊”.以广东省为例,到1996年,广东全省领取《广东省报纸登记证》出版的内部报纸有365种,领取《广东省期刊登记证》出版的内部期刊已有480种.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我写稿的范围比较广.既给国家的大报写,外地的报纸写,更多地是给西安、陕西的报纸写.也给一些企业的报纸写.如西安的民生报、海星报、唐城商报、外地的娃哈哈报等。 有人曾问我,老宿,你写稿算是多少有点名气的人,给那些小报写稿有什么意思?其实对于这些“企业报”我也有一个认识过程,给他们投稿也有多种原因。 过去我以为一些企业报从头到尾都是谈企业的事。写与本企业有关的文章。在我集报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些企业报并不是那么回事,他们的三版、四版办得很活、很好.我也发现一些企业报的四版即文艺副刊版常有一些名人名…  相似文献   

10.
在美国,初看一些华文报纸,颇有面目一新之感。但是,天天看报,却跟过去在北京看台湾报纸差不多,常有一股别扭劲,叫人受不了。对华文报纸和读者来说,地不分远近,人不分彼此,应有个共同的要求,一致的章法,那就是句明理顺。因此,我想说的,即是环绕此点而就遣词用字中的一些具体事儿发表一己之见。在美国,特别是在加利福尼亚州,给华人影响最大的、颇受华人读者喜爱的报纸是S报和G报。前者常常有58版,后者有28版,星期日版数都要更多一些。现在我就以这两家报纸为“的”谈谈。不过其中一些  相似文献   

11.
1981年1月4日:《中国青年报》独出心裁,率先在全国首家创办“星期天”刊。 1984年10月:被誉为中国“独一无二”的报纸、发行量曾达900万份的《参考消息》,再次拿出绝招:增加周末版。此前此后,《经济日报》、《农民日报》等报纸也相继增加了“星期天”和“周末”刊。于是:一种新的报样悄然产生了,我暂且称之为“附报”。夹缝里诞生的“特区”何谓“附报”?它相对于正报而言,意即附属于正报的报纸。中国地市报研究会的材料表明:全国  相似文献   

12.
抓特点     
采写新闻要抓特点、选角度,实践起来并不容易。比如,去年二月份,全国“质量月”活动,报纸上迅速出现了抓质量使企业扭亏为盈;抓质量使产品打开了销路的报道。我矿的实际情况是“皇帝的姑娘不愁嫁”,产品有销路却是“萝卜快了也洗泥”,这很有特点,于是我报道了本矿煤炭不愁销路提高煤炭质量的消息,结果被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国煤炭报》两家新闻单位采用了。一九八四年底全国各地开展了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利的活动,本矿在这一活动中办了十件好事,其中许多件是报纸上已  相似文献   

13.
1981年1月4日,《中国青年报》独出心裁,率先在全国首家创办“星期天”刊。 1984年10月,被誉为中国“独一无二”的报纸,发行量曾达900万份的《参考消息》,再次拿出绝招——增加周末版。此前此后,《经济日报》、《农民日报》等报纸也相继增加了“星期天”和“周末”刊。于是,一种新的报样悄然产生了,我暂且称之为“附报”。  相似文献   

14.
“劳模靠报纸出名,报纸靠劳模争光。” 这是长期以来在广大群众中流传的两句口头语,也是《榆次市报》创刊10多年来最好的实践总结,是最公正的评价。我作为《榆次市报》的一名通讯员,对此感受最为深刻。  相似文献   

15.
我国各县市基本上都有了广播电台(站),一部分县市还有电视台。在县报、县台齐全的县市,如何办好县报!我认为,其中的一条良策就是,县报要视县台为合作伙伴和竞争对手,在合作中当好“喉舌”,在竞争中提高质量。不分“老大老二老三”,破除“同行是怨家”的思想。近几年出现一种说法:“电视是老大,报纸是老二,广播是老三”,加上“同行是怨家”的旧习,许多县市  相似文献   

16.
在欢庆香港回归祖国这一民族盛事的大喜日子里,全国各地的集报活动再度升温,数以万计的集报者纷纷致电致函中国青年报社,要求收藏7月1日的《中国青年报》作为历史性纪念,一批幸运者得到了中国青年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徐庆祝签名的这期报纸.这一现象表明,报纸新闻宣传的收藏价值越来越受到读者关注.所谓报纸新闻宣传的收藏价值,即报纸具有能够收集保存,使其继续存在的功能.不言而喻,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人们越来越注重新闻信息的收集和储存,以丰富自己的信息库.因此,报纸的收藏价值就成为新闻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实践证明,哪家报纸的收藏价值越高,哪家报纸的市场竞争力就越强.同时,增强收藏价值也是报纸扬长避短,增强新闻媒体竟争力的需要.广播最大的优势是时效快捷,电视最大的优点是声图并茂,杂志最大的长处是内容丰富,而报纸最大的特点是便于收藏,反复阅读,长期使用.报纸欲在新闻媒体的竞争中取胜,必须扬其保藏价值之长.增强新闻宣传的收藏价值,已成为报纸提高宣传水平的重要课题之一.报纸新闻宣传的收藏价值的大与小体现在哪些方面?我认为,主要取决于报纸新闻作品的“五性”,即重要性、权威性、实用性、史料性和独特性.重要性.报纸记录的是今天的新闻,明天的历史.越是重大的新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先后出版数以百计的各类信息报纸,为“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信息报的主要特点信息报是专业报纸,在宣传报道上跟综合性和地区性的报纸有显著的不同,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信息报主要发表和传播具有一定信息量的消息。从目前全国大多数信2息报纸看,一张四开四版的报纸,每期刊登的信息都在80—90条左右。辽宁《工商信息报》对此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版面  相似文献   

18.
1985年春,我跟母亲一起到当乡武装部长的表哥家串门,受着“大人说话小孩儿听:’的世俗影响,我坐在沙发上听着大人们从东拉到西的闲聊。发闷之时,随手从茶几上拿起一份报纸──《解放军报》。那时我已上五年级,一般的书都能读了,便从头看了起来。本来,我这个“顽皮鬼”因首次到表哥家不敢轻举妄动,想借此来打发时间,不料这一看,却被报中的内容所吸引:“兵器常识”,“论文杂谈”,“部队新闻”等栏目丰富多采……当年我还没满12岁,正值幻想年龄,一种我也要去站岗放哨当一名解放军的愿望在心中萌生、我和军报的这初次相会,她就…  相似文献   

19.
集报乐     
集报是一项文明、高雅,有着丰富内涵的收藏活动。能使人开阔视野,启迪思维,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同时又能广交朋友,充实生活。对于学习、工作、家庭等都有很大帮助。我是近两年开始这项活动的。时间虽短,却已收集到金箔报、纯银报、丝绸报、微缩报、“文革”报、珍藏版及大小普通报纸6000多种,其中,试刊、创刊号300多种。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集报的兴趣日浓,在集报中求知、求乐、求趣,不断地拓宽知识面、提高文化修养、丰富业余生活。1998年,我被吸收为中国报  相似文献   

20.
报纸要让读者爱看,这是所有新闻工作者的追求。比起其他一些社会类报纸、文化类报纸,企业报在让读者喜欢上或许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我认为,企业报是给企业职工看的,增强企业报的“平民意识”,是让职工喜欢我们报纸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