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从孙犁小说的模式,小说中的社会生活、战争以及孙犁笔下的女性形象等四个方面来论述孙犁的小说,探讨孙犁小说的不足和优点。  相似文献   

2.
孙犁的小说风格别致,意境隽永,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没有复杂的战争描写,更多的只是展现战争中人物的心灵美。他的短篇小说更是塑造了一大批色彩明艳的女性形象,或朴实善良或热情泼辣,然而,文中对女性情感关怀的缺失是不可忽略的。《嘱咐》中,水生在外虽思念妻儿,可回到家里却心烦意乱,面对妻子也漠然随意使人心寒。存有女性崇拜心理的孙犁为什么在作品中对女性没有给予足够的情感关怀,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析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孙犁前期小说代表了解放区文学的艺术高度。其风格朴雅隽永部分源于孙犁女性书写对民族文学传统的借鉴,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学完美女性形象的借鉴;对水与女性相融的民族文学模式的继承;红色意象与山地女娃相融的文学模式的开创;对《离骚》香草美人意象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孙犁是现代文学史上富于个性的作家。他以作家独特的审美视角和审美体验,以女性为审美对象,以战争为创作的大背景,创作出战火中成长起来的女性形象,温柔的女人,诗化的战争,以人性的笔触给现代文学留下了浓重的一页。  相似文献   

5.
选取了"抗日小说"中若干个较为典型的女性形象加以深入地分析,对孙犁笔下众多的女性人物进行了大致的分类,并结合作品,探究了孙犁作为男性作家对于女性相当矛盾的认识与态度,并最终归纳出孙犁复杂而独特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6.
沈从文和孙犁都是现当代文坛上不可多得的善写女性形象的作家,沈从文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大都是湘西世界的缩影,孙犁笔下的女性形象是白洋淀等解放区新女性的代表。首先,沈从文专注从女性苦难中体现女性的坚毅与沉稳,刚强与韧性,在赞美她们纯真质朴原始的同时更体现出深深的悲剧性与叹惋。这种悲剧性是与其当时的社会环境、成长环境以及作家本人的性格特征密不可分的。再次,孙犁眼中的女性都是有时代性和代表性的,她们乐观勇敢坚强,识大体顾大局,有男人的胆识和眼光,又不乏女性的柔美与贤惠。孙犁笔下的女性形象时代感、政治意识比较强,是受解放新思想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最后,从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以及作家的成长经验等几方面类比探究这两类不同的女性形象中的相似与相异之处。  相似文献   

7.
善于塑造战争年代的先进农村青年妇女形象是孙犁短篇小说的一个显著特征。孙犁笔下的女性,既有外表美,又有内在美。她们的美健康、朴实,没有丝毫的病态和造作。这些女性对亲人温柔多情,对敌人横眉冷对,像一座座柔情与刚毅的合金塑像;这些女性在对敌斗争中表现出积极的乐观主义精神。在成长的道路上,她们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经受了革命斗争的考验,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抗日民主根据地为她们的成长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8.
孙犁的代表作《荷花淀》,虽写战争,却通篇诗情画意,富有和谐柔媚含蓄之美,如同一首优美的散文诗,让人陶醉其中。尤其是女性形象的刻画,使得《荷花淀》具有一种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9.
孙犁将塑造女性作为小说创作的切人点,并将这些女性形象融人一种道体化的文化氛围,从而使他笔下的女性无论是身处的外在环境还是作为人的内在品质都被染上了一层浓厚的道体化色彩。这一方面既体现了孙犁对女性的钟爱,另一方面也铸成了孙犁崇尚道家文化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10.
大凡关心孙犁文学的人,都会发现这样一个特点,即:孙犁文学世界中女性形象甚多,写得很细腻、最富艺术光彩。纵观孙犁的创作,他总是把大部分篇幅献给了妇女:从小说《荷花淀》中的水生媳妇,《风云初记》中的秋分、春儿,《光荣》中的秀梅,《山地回忆》中的妞儿到散文《访问》中诚挚的大娘,《红棉袄》里热情的少女,《张秋阁》中坚强的张秋阁,《齐满花》中勤劳的齐满花等等众多的女性形象,她们在孙犁笔下,似同而非同,孙犁既鲜明地写了她们的纯洁和善良、勇敢和坚强,又用光亮的色泽显示了她们性格上的差异,使这些女性形象出现多姿多彩的特色。在描绘这些女性形象时,孙犁“用的多是彩笔,热情地把她们推向阳光照射之下,春风吹拂之中。”(孙犁:《关于〈山地回忆〉的回忆》。孙犁正是用他那纤丽的笔触和细腻的情调,在寥寥数笔之中,就能叫一个个鲜明可爱的形象在我们眼前站立起来,以此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孙犁是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小说塑造了众多的农村妇女形象。长期以来,人们多从社会、政治、历史的角度去阐释这些形象的特征及意义。本文力图从创作心理学的角度,重新阐释孙犁小说女性形象的特征及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孙犁最优秀的作品是描写战争(主要是抗日战争)时期生活的小说.他在战争文学中独辟蹊径,以他特有的艺术视角和艺术功力,写出了战争中的诗情画意,写出了战争中的人情美.而这种诗情画意和人情美,正是在极端残酷的抗日战争中,非常真实可信地展现出来的.这就更显得难能可贵.孙犁所写出的战争中的诗情画意和人情美,不仅在当时的文坛上很难看到,就是在我国整个战争文学史上也很难看到,在我国战争文学史上,以《三国演义》的成就为最高.这部作品所描写出的宏大战争场面,所描写出的战争中的智斗,通过战争描写所表现出的人物性格等成就,从总体上看都是后来以战争为题材的文学作品所不好超越的.孙犁没有在这些方面去与战争文学巨著比短长.可是,他所写出的战争气氛笼罩下的诗情画意和战争环境中所造就出的人情美,却是别的战争文学作品中所没有或很难找到的.这是孙犁对我国战争文学的独特贡献.也是孙犁对整个中国文学的独特贡献.请看:  相似文献   

13.
孙犁所创作的以《荷花淀》为代表的战争小说,从淳朴而秀美的普通农村妇女形象的塑造、诗情画意的环境描写、旁观者目击的非血腥的战斗场面的描写等三个方面,用诗性的方式切入战争,从而消解了战争的残酷性。  相似文献   

14.
孙犁所创作的以《荷花淀》为代表的战争小说,从淳朴而秀美的普通农村妇女形象的塑造、诗情画意的环境描写、旁观者目击的非血腥的战斗场面的描写等三个方面,用诗性的方式切入战争,从而消解了战争的残酷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从以战争书写诗意、以唯美塑造女性以及以清新主导语言这几个方面介绍了孙犁《荷花淀》的诗意语言。  相似文献   

16.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9,(2):120-123
孙犁对俄苏文学的吸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孙犁以现实主义和典型创作为基础的写作风格,同时也促使孙犁在作品中致力于对人性人情进行阐发和探讨。学界关于孙犁对俄苏文学的传承研究多集中在阐释屠格涅夫、果戈理、契诃夫等作家对孙犁现实主义风格的影响方面以及肖洛霍夫、法捷耶夫等战争作家对孙犁战争小说的影响。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同路人"作家,如绥拉菲靡维支、聂维洛夫等对孙犁的文本构思及人物塑造有着更为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孙犁与汪曾祺的小说都通过集中塑造美好的女性形象,张扬了优美的人性,同时也不回避对悲剧人生的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浸润在他们的小说创作中。这些构成了他们小说的独特内涵,但他们的小说创作的内在精神特质仍存在着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18.
孙犁小说创作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观1980年至1999年这二十年间对孙犁小说的研究,无论是创作风格、审美追求、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人物形象尤其是女性形象的把握,还是小说其他方面的研究都有了许多新的进展和突破。本文对近二十年来孙犁小说研究的状况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19.
对孙犁小说进行研究的文章很多,但是在这些研究中,很少对孙犁小说中男性形象进行探讨,关于孙犁小说中男性形象的研究是一个薄弱的环节。笔者试图从孙犁短篇小说男性形象这一角度切入,探讨他的小说中正面的男性形象特征。笔者认为,孙犁短篇小说中的这些男性形象有如下特点:平凡中蕴含着崇高,平静中隐含着刚烈,平淡中包含着浓情。  相似文献   

20.
抒情传统、五四启蒙思想和革命文化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孙犁早期创作独特的战争浪漫主义抒情笔调。不论从题材、语言还是表现方法,孙犁早期小说都契合了解放区文学对于新文艺的需要,但实际上其对于中国文学"抒情传统"的继承,对“民族化”的自觉追求与延安理论界所倡导和建构的“民族形式”文学思潮要求并不一致.这也是孙犁与革命主流文化既契合又疏离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