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建立一类较普遍的不可逆斯特林热机模型,研究存在热阻、热漏、回热损失时斯特林热机的优化性能,导出了热漏损失服从一般传热规律时热机的功率与效率间的优化关系,从而可为二热源热机的研制和优化设计提供新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建立一类不可逆斯特林热机模型,研究存在热阻、热漏、回热损失对斯特林热机优化性能,所得结论能较好地反映斯特林热机的观测性能,从而可为二热源热机的研制和优化设计提供新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不可逆布雷森热机循环的生态学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反映热机功率与熵产率之间最佳折衷的“生态学”准则为目标,研究绝热过程不可逆和高低温热源之间存在热漏的不可逆布雷森热机循环模型的优化性能.通过数值计算,给出了热机在最大生态学函数下的优化性能,同时还比较了在最大输出功率、最大效率和最大生态学函数下的热机优化性能参数间的关系,其结论对实际热机的优化设计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应用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建立一类较普遍的不可逆斯特林热机模型,研究存在热阻、热漏、回热损失斯特林热机的优化性能,导出了热漏损失服从一般传热规律时热机的功率与效率间的优化关系,讨论了不同情况下热漏和回热损失对热机性能的影响,从而可为二热源热机的研制和优化设计提供新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定性定量地讨论了各种不可逆性对热机功率效率的影响,给出了各种不可逆循环模型P-η特性曲线的物理解释,指出了提高热机效率功率的具有实用价值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建立一个主要由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和斯特林热机组成的新型耦合系统,其中斯特林热机是由在MCFC中产生的高品质废热驱动的。基于电化学和非平衡热力学,考虑各种不可逆损失的影响得到了耦合动力系统的效率和功率输出的解析表达式。研究表明,MCFC的性能可以通过耦合斯特林热机以进一步将废热转化为电输出而大幅度提高。此外,采用数值计算,不仅分析了多个不可逆损失对耦合系统性能的影响,并且还讨论了一些工作条件比如工作温度、输入气体组合以及工作压强对耦合系统性能响。  相似文献   

7.
问题1 热机为什么必须有低温热库? 这个问题很重要,只有把它想明白才能理解开尔文表述. 热机的作用是通过工作物质所进行的各种变化,不断地把吸收的热量转化为机械功.当工作物质从某一初态出发,经历一系列过程,又回到原来的状态,我们就说工作物质进行了一个循环.循环周而复始地进行,热机就不断地工作.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九义教材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热机”这节课中,详细介绍了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并对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冲程的基本过程和作用作了重点论述.其中四个冲程的识别和能量转化是本节的重点之一,也是考试的一个热点.笔者从学生平时的练习和测试中发现,学生在通过内燃机的工作示意图来判断冲程时有一定的难度.下面就如何判断内燃机冲程的方法作一些归纳:  相似文献   

9.
如果给出一个热机工作的示意图,怎样判定它处在一个什么冲程中?要正确解答这类问题,关键是要把握气门的开、闭以及活塞上下移动的规律.仔细观察课本第34页图3-8,我们不难得到如下规律:1.当一个气门打开时,若活塞是向下运动,则为吸气冲程;若活塞向上运动,则为排气冲程;2.当两个气门都关闭时,若活塞向下运动,则为做功冲程;活塞向上运动时则为压缩冲程,上述规律可概括成如下两句顺口溜:“一开上排下吸气,两闭上压下做功”。结合所给示意图和上述规律,热机工作冲程的判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例题如图1所示,四冲程汽油机…  相似文献   

10.
本文指出了资料[7]、[8]中对不可逆热机的不可逆性的误解。并且,鉴于常见热力学及热学书籍对卡诺定理的证明过程中,均未分析不可逆热机作逆循环、可逆热机作正循环运行时热效率大小的关系,本文对此作了补充。  相似文献   

11.
给出了一种铁电体热机模型,讨论了铁电体极化对热机效率的影响,得到了铁电体热机等温等电压下不可逆卡诺循环效率的表示式。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物理模型之间的衍变必然导致描述相应物理模型的数学表达式形式的衍变,这就为我们解决复杂的物理模型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While the value of ‘schematic representations’ in problem solving requires no further demonstration, the way in which students should be taught how to construct these representations invariably gives rise to various debates. This study, conducted on 146 grade 4 students in Luxembourg, analyzes the effect of two types of ‘schematic representation’ (diagrams vs. schematic drawings) on the solving of arithmetical problem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sence of schematic representations has a clear positive effect on overall student performance and that a non negligible proportion of students manage to reuse the representations encountered in order to solve new problems. While showing an effect slightly in favor of diagrams as opposed to schematic drawings, our results do not really permit us to draw any conclusions about the form that these representations should take, in particular since a differential effect was observed depending on the type of problem.  相似文献   

14.
首先分析了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其次简要设计了搜索引擎在网络信息挖掘中应用,并进一步研究了搜索引擎的应用实现,涉及到挖掘预处理、挖掘训练以及信息文件的操作。对搜索引擎的应用研究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物理模型不仅是物理学赖于建立的基本思想方法,也是物理学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中学物理问题与物理模型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一般都是依据物理模型构思、设计出来的。分析和解答物理问题的过程,就是构建物理模型的过程,本文将从三个方面通过对几个典型例题的解析来说明习题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物理问题模型化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中建立太阳能驱劝的埃里克森热机系统的一般循环模型,探讨回热损失的内不可逆性因素对其循环效率和集热器最佳工作温度的影响,导出系统的最大效率和太阳能集热器的最佳工作温度,所得的结论对此类循环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Schematic modeling is presented as an epistemologic framework for physics instruction. According to schematic modeling, models comprise the content core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and modeling is a major process for constructing and employing this knowledge. A model is defined by its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and is situated in a theory by its domain and organization. Modeling involves model selection, construction, validation, analysis, and deployment. Two groups of Lebanese high school and college students participated in problem-solving tutorials that followed a schematic modeling approach. Both group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in problem-solving performance, and course achievement of students in the college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ir control peers. © 1996 John Wiley & Sons, Inc.  相似文献   

18.
大学物理是理工科院校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大学物理和中学物理的衔接问题近年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在对大学生物理学习现状调研结果进行分析,并与中学生物理学习现状调研结果进行对比之后,发现制约衔接问题的关键所在是大学生物理学习过程已经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而改善课前预习环节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切入点。在分析了影响课前预习状况的因素之后,提出了改善课前预习现状的方案及举措。  相似文献   

19.
高三物理复习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会运用特殊的解题方法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有机的整体,从而提高学生解决物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物理解题方法有:求异思维法、假设法、类似模型法、变换参照系法、情景图象法和对称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