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9月18日,是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70周年。江泽民总书记题词:“勿忘‘九·一八’”,告诫我们:以史为鉴,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把不忘“九·一八”的爱国热情,转化为振兴中华的实际行动。警惕  相似文献   

2.
关于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问题,人们通常以一九三一年的“九·一八”事变为标志。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对这个问题的叙述也是模糊的。我认为,“九·一八”事变只能说是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初步形成,而正式形成,则应该是一九三六年广田内阁成立到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爆发前的一个时期。本文试图从政治、经济、军事及外交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一法西斯政权的建立,是战争策源地正式形成的重要标志。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日本军部已法西斯化,并在内阁中具有影响国策的作用,但它还未能达到完全控制内阁的程度。所以,“九·一八”事变只能标志着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3.
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问题,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它有一个逐步认识、逐渐演变的过程,有时认识有反复,政策也就出现反复,直到“九·一八”事变后四年多的1935年底才基本完成,在西安事变前后它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并在“七·七”事变前后付诸了实现。“九·一八”事变后,面对着急剧上升的中日民族矛盾,以王明为首的临时中央做出的判断是;a、“九·一八”事变是反苏战争的序幕。①b、“九·一八”事变意味着国际帝国主义者将和中国各派军阀联合起来对付中国工农红军。②当时党内的领导人并没有把“九·一八”事变看作是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已久的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的长期战略的起点,当然也并没有看到日本侵略者的矛头是指向除汉奸以外的中国一切阶级和阶层的,而是认  相似文献   

4.
(课前准备好地图、照片及附表格的小黑板)(上课)师:今天我们学习第四章“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板书:第四章标题)请同学们回忆,“九·一八”事变发生于哪一年?生:(齐声)1931年。师: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相继沦陷。1933年2月,日军占领热河省,逼近天津,华北局势十分危急。这年5月,蒋介石与日本侵略者签订了什么协定?  相似文献   

5.
新闻频道     
不忘国耻缅怀英雄为纪念“九·一八事变”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成都市正通顺街小学在九月十六日开展了“勿忘国耻‘九·一八事变’七十四周年祭”主题活动,此次活动对同学们进行了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让同学们在诗歌、故事、歌声中了解历史。  相似文献   

6.
从1931年日本法西斯策划“九·一八”事变,到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苏联的远东战略问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拟就此作一简要的评述。 一 在当时的国际形势下,如何解除日本侵略的威胁,这是当时苏联党和国家领导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也是整个30年代及40年代初期苏联远东战略的核心问题.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既是为了解块日本的所谓“生命线”问题,也是为了取得进而吞并全中国和北进苏联的前沿阵地。苏联当时认为“日本侵入中国东北,造成了对苏联远东疆界的直接威胁”“孕育着反苏战争”,于是开始把远东安全问题提到了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7.
作者认为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是日本政府“北进”苏联战略的一个重要步骤。敌视和进攻苏联是日本侵略远东计划之一。为建立北进的军事基地,日本迫切希望占领中国东北,发动了“九·一八”事变。由于中国的抵抗和苏联军队的强烈反击,日本“北进”战略计划破产。  相似文献   

8.
今年9月18日,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70周年。为了落实江泽民总书记题词“勿忘‘九·一八’”的指示精神,教育青少年一代,不忘日寇侵华,国土沦丧,军民伤亡3500万的惨痛历史,牢记落后就要挨打这一血的教训,警惕和反对日本右翼势力复活军国主义,辽宁《下一代》杂志今年8、9期合刊,推出《勿忘“九·一八”》专辑。  相似文献   

9.
由张学良先生亲自任校长的东北大学于1924年5月在奉天(今沈阳)创办,“九·一八”事变后,流亡至北平(今北京)复校。“东大”学生素有反帝爱国的优良传统,早在1925年即积极声援“五卅”反帝运动。尔后,在抵制日货、反对日本临江设领、反抗日本强筑吉会铁路等爱国运动中,“东大”学生都是积极的参加者。在“九·一八”事变后掀起的历次抗日救亡运动中,尤其在“一二·九”运动中,“东大”学生已成为其  相似文献   

10.
“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了,对这一事件日本天皇究竟应当承担什么责任,近年来史学界众说不一:有的认为m日本天皇对此事一无所知;也有的认为,天皇实际上是一个“傀儡”,在这件事上身不由己.但笔者认为,九·一八事变是在日本天皇的怂恿下发生的.作为日本民族向征的日本天皇,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具有最大的鼓动性和号召力.  相似文献   

11.
幽默与漫画     
造句老师叫学生用“绠短汲深”造句。一个学生不懂这个词的含义,就写道:“我的一位朋友能用‘绠短汲深’造句。”过了几天,学生取回作业本,只见老师在后面批道:“那么,请问你自己呢?”调虎离山老师:“什么叫‘调虎离山’?”学生:“譬如考试的时候,校长忽然把老师从教室叫了出去,这就叫做‘调虎离山’。”先睹为快老师:“什么叫做‘先睹为快’?”学生:“就是……就是先看看答案,然后再来回答,这样做习题就比较快。”说明什么老师:“如果你的裤子的一个口袋里有二十马克,而另一个口袋里有五十马克,这说明什么?”学生:“这说明我穿的不是自己的…  相似文献   

12.
1931年爆发的“九·一”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为适应其垄断资产阶级急剧向外扩张这一经济、政治的需要、发动侵华战争的历史开端,同时,也是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救亡运动和进行武装抗日的开始。而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至1937年“七·七”事变六年之间,全国各族各界人民是以抗日救亡运动为主要形式进行抵抗日本侵略者的。这个气势磅四、波澜壮阔的抗日救亡运动,是在当时国民党政府“总裁”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政策一再阻挠下进行的。那么,这个运动是由谁在不断号召、组织和领导的呢?历史的结论给以肯定的回答:是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3.
(上课)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抗日战争部分的第一章第二节《日军全面进攻和国民党的抗战》。从1931年以来,日本帝国主义不断侵略我国,请大家回忆一下,日本策划了哪些事件?侵占了我国哪些领土? [评:复习旧课,要求明确;一个“请”字发问,显得亲切自然。既为讲授新课作了铺垫,又使学生消除紧张心理。] 生:(学生上讲台边指《抗日战争初期形势图》,边回答)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不久占领东三省。1932年发动“一·二八”事变,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是中国历史第三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最后一课,它与教材抗日战争的第一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本课内容繁多,头绪复杂,如何做到重点与一般相结合,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并重?我是这样组织教学的。本课以“一二·九”运动和西安事变为重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难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线索依次层层铺展。导入新课时我提问:“九·一八”事变的时间、结果;《塘沽协定》的时间、内容、结果,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自然地引出“一二·九”运动的背景。“九·一八”事变后,由于蒋介石的“绝对不抵抗”政策,不到半年,东北三省相继沦陷。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上海成了日军留驻的城市。1933年5月的《塘沽协定》承认了日军对东北三省和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九·一八"事变研究中几个争论问题、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最主要原因进行了新的论述和分析,指出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是日本明治维新以来,统治阶级长期推行"满蒙"政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由于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国内和国际上一系列政治和经济因素综合造成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在一所著名大学里的历史课上,教授正在向来自各国的同学提问:“‘要生存还是要灭亡’这句名言出自谁的笔下?”沉寂了半天之后,古田站起来说:“威廉·莎士比亚。”“很好,被誉为‘欧洲的良心’的是谁?”“罗曼·罗兰。”“‘要么给我自由,要么让我死’这句名言最早出自谁之口?”“1775年,巴特利克·亨利说的。”“很好,那么,‘民有、民治、民享’是谁说的?”“1863年,亚伯拉罕·林肯说的。”“完全正确,同学们,刚才回答问题的是位日本学生,可是作为欧洲国家的学生却答不出来,太遗憾了。”教授不无感慨地说道。“把日本人干掉!”突然有人发出…  相似文献   

17.
课本第 41页 :“在国民党五中全会上 ,蒋介石说 ,他的‘抗战到底’的‘底’ ,就是‘要恢复“七·七”事变以前的原状’。这种表示 ,意味着可以放弃东北和华北的主权……”193 1年“九·一八”事变 ,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致使东北三省全部沦亡 ,全国人民怒斥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强烈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面对社会舆论的强大压力 ,蒋介石又提出“攘外必先安内” ,继续推行向日本帝国主义妥协的政策 ,进一步助长了日寇的侵略气焰。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占东北后 ,对华北又发动了新的侵略扩张 ,193 3年初日寇占领热河省 ,并对山海关等长城…  相似文献   

18.
回答     
彭非 《师道》2002,(7):54
我曾教过一段时间的初中历史。初代某班历史课时,为了测试一下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我叫一位同学:“请你说出抗日战争时期来华支援的四位国际友人。”学生回答:“麦当娜、迈克尔·杰克逊、史泰龙、玛丽莲·梦露。”“什么什么?”我大跌眼镜,试探着又问他一个历史考试不考的问题:“那么,‘中国四大美人’都是谁呢?”  相似文献   

19.
“九·一八”事变前夕,即一九三一年七月,我国冀南曾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军事战争。这场战争,牵制了东北军的兵力,分散了东北当局的注意力,给虎视眈眈的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东北造成了可乘之机。这就是在中国现代史上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九·一八”事变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在沈阳制造的侵略事件。事变发生后,日本侵略者迅速占领了沈阳、安东(现丹东市),本溪、营口、长春、吉林、齐齐哈尔等地,到1932年2月6日占领哈尔滨止,仅仅4个月18天,由于蒋介石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整个东北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3000万同胞皆沦于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之下。“九·一八”事变的缘起日本帝国主义蓄谋侵略中国由来已久。早在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