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取得了巨大经济建没成就,其速度之快(见表1),令世人瞩目。1990年,该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已达872.2亿元(当年价),占全国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4797元,比全国(1558元)高2.07倍,比广东(2368元)  相似文献   

2.
【背景材料】材料一2002年,珠江三角洲的G D P总量达到9418.8亿元,人均G D P达到34295元,比长江三角洲(24607元)高39.4%。2000—2002年,珠江三角洲城市(除肇庆市区外)的G D P增长速度保持在两位数以上,高于全国7.8%的平均水平。珠江三角洲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33.3%。珠江三角洲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比长江三角洲高14.4个百分点。材料二广东是中国第一经济大省。改革开放25年来,广东经济年均增速高达13.4%。2003年,全省生产总值(G D P)达13450亿元(约合1620亿美元),约占全国G D P的1/9,连续15…  相似文献   

3.
一、珠江三角洲经济结构的演变与人力资源需求 珠江三角洲是广东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中山、东莞、惠州市区、惠阳县、惠东县、博罗县、肇庆市区、高要市、四会市等14个市县,土地面积41698平方公里.2002年,珠三角地区户籍人口为2364.88万,占广东省总人口的30.9%;国内生产总值(GDP)为9418.78亿元,占广东全省的80.0%;2002年GDP比2001年增长13.8%,高出全省3个百分点;人均GDP为4132美元,是全省的2.3倍①.  相似文献   

4.
海口,位于我国第二大岛海南岛的北端,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省的省会城市。目前,全市拥有人口近58万(含暂住人口),占地218平方公里,辖3个县级区。1994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85亿元,连续7年年均增长30%以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11361元(按1990年可比价),并于1992年跨入了“全国城市经济综合实力50强”和“全国投资环境40优”行列。一、二、三产业比重,1993年为2:46:52,已形成  相似文献   

5.
陕西省是中国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的省份之一,总面积 20.5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 3600多万,其中农业人口占全省人口的76%。现有71个贫困县(市),占全省县(市)总数的66. 4%,其中列入国家级贫困县(市)为 50个。1999年,陕西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101元,比全国平均水平 5854元少 12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 1456元,比全国平均水平 2210元少 754元。  相似文献   

6.
福建是中央确定的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的省份,也是综合改革试验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快速、稳步发展,为全国和世界所瞩目。据国家权威部门统计,福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指标已列居全国第10位。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66.4亿元增加到1993年的953.49亿元,年递增12.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全国的位次由22位升到第9位。工农业总产值从99.47亿元增加到1670亿元,增长16.8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1978年7.27亿元,扩大到1993年的338.25亿元,增长45.5倍。15年间累计完成投资1339.6亿元,相当于前28年新增固定资产总额70.2亿元的18.1倍。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1978年仅为339元,1993年已达2605.41元;农民人均  相似文献   

7.
在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大好形势下,广东如何把握机遇,开创具有本省特色的职业教育的新明天?为此,我们访问了广东省教育厅厅长江海燕同志。 记者: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这几年广东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全国人民瞩目的巨大成就。职业教育是与经济发展同生互长的,能否请您谈谈广东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 江海燕:确实,职业教育离不开经济这个大环境。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发展很快。据统计,1995年,我省国内生产总值5440亿元,比1990年增长1.4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020元,比1990年增长1.2倍。1991~1995年,广东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9%,比“七五”时期提高6.5个百分点,快于全国同期7.3个百分  相似文献   

8.
国内生产总值是反映一个国家总体经济实力的指标。2000年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89404亿元 ,与建国初期1952年的679亿元、改革开放之初1978年的3624亿元相比 ,扣除价格因素 ,实际分别增长了33 8倍和6 4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按现行汇率折算超过800美元 ,标志着中国整体上摘下“世界低收入国家”的帽子 ,进入世界中下收入国家行列。五十多年来 ,国内生产总值扣除价格因素 ,年均增长8 3%。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1979—2000年 ,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 ,年均增长9.5% ,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  相似文献   

9.
数字     
2002年全国共组织518万人参加再就业培训(比2001年增加61万人),培训合格人数达467万,培训合格率为90%,培训后有294万人实现了再就业(比2001年增加32万人),培训后再就业率达63.1%(比2001年增加6个百分点)。全国共组织31万人参加创业培训(比2001年增加7万人),培训合格28万人,其中,有18万人成功创业或自谋职业(比2001年增加7.5万人),创业成功率达64%(比2001年增加近20个百分点)。全年共筹集再就业培训经费9.15亿元,支出11亿元,人均享受再就业培训经费补贴238元。按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我国大学还太少。美国国民∶大学数是2万∶1,日本是10万∶1,中…  相似文献   

10.
一、珠江三角洲经济和高等教育现状及发展目标珠江三角洲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东弟、中山、江门、佛山和惠州的惠城区、惠阳、惠东、博罗县、肇庆的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四会县。自改革开放16年来,这块神奇的土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造就了珠江三角洲的辉煌时代。据统计,珠江三角洲经济区面积为41596平方公里,占全省23.4%;总人口2056万人,占31.2%。而1993年这个地区创造了国内生产总值2265亿元,占全省70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1017元,为全省的2.2倍,工业总产值3458亿元,占全省74.l%;外贸出口总值150.7亿美元,占73…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苏州市作为沿海经济发达地保障部门打破城乡就业二元化格局,积极实行城乡统筹就业,引导和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在招聘录用、技能培训、工资分配、社会保险等方面与城镇人员同等对待。目前该市320万城镇用人单位职工中,本地农民工占了六成。这不仅促进了本地城镇经济的发展,而且有助于妥善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据统计,2002年,苏州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080亿元,增加14.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按现行汇率折算达4300美元;全市职工平均工资为14466元,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15924元;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6134元,比位居全国31个省、市、区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排行榜首位的上海市6212元仅差78元。  相似文献   

12.
广东改革开放以来 ,国内生产总值由 1978年的 185 .85亿元增加到 1998年的 7919亿元 ,年均增长 14% ,占全国的比重由 5 .1%上升到 10 %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 1978年的 36 9元 ,增加到 1998年的 11143元 ,年均增长 12 % ;还有多项经济指标居全国前列 ,广东一跃而成为全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经济强省呼唤教育强省 ,省委省政府通过省部共建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 7所高校 ,新建或组建一批大学 ,加大对高校的投入 ,扩大招生规模等实质性措施 ,使广东的高等教育有了较快的发展 ,截止到 1998年 ,广东的高校本专科在校生已达 18.5万人 ,列全…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的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185亿元增加到1993年的3225亿元,年平均递增13.9%.广东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则由5.1%上升到10%,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的位置.已由第6位上升为第1位.①相形之下,广东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发展是滞后的.按国际惯例,每万人口在校大学生数和大学文化程度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现代化的基本指标之一.广东在这方面还处于全国各省区平均水平之下,自1990年以来仅在全国第14位上下排徊.当今世界经济的竞争、综合国  相似文献   

14.
一、经济建设方面 1.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保持增长趋势,经济增长速度预计为年均7%左右.按2000年价格计算,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5万亿元左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400元.  相似文献   

15.
常州是一座在改革开放中崛起的工业新城。早在1993年,常州就被评为全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和投资硬环境40强的城市之一。所辖武进、金坛、溧阳三市都进人中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行列。1997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475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40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825元,农民人均收入达4410元。从区位优势看,常州地处长江三角洲,与无锡、苏州联成一片,是全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水路、公路、铁路、航空四通八达,又易于接受上海浦东开发区的辐射。1993年完成普及九年  相似文献   

16.
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空前提高1.国民经济从濒临崩溃到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七位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624亿,在1995年,就已经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计划目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79元,提高到1997年的6079元,剔除价格因素,平均每年实际增长8.4%。经过20年的发展,1997年我国经济总量按世界银行汇率法计算,已经跃居世界第七位,居发展中国家之首。  相似文献   

17.
一九九三年,四于以“奔康追虎赶龙”为蓝图,以上海农垦经验为样板,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共同奋斗,我们垦区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社会总产值达24.44亿元,国民生产总值达10.60亿元,利润总额达2.22亿元.全年社会总产值、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分别达到30.9%、39.9%,不但比过去十三年平均速度分别加快了1.2倍和2.1倍,而且第一次跟上并略高于广东省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稳定提高农业、主攻工业、大力开拓第三产业是我们垦区今后几年的产业发展方针.本文试就发展农垦工业浅谈一点认识.  相似文献   

18.
进入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出现了一个高速增长时期。1978年至1993年,国民生产总值(GNP)从3588.1亿元增至31342.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2.79倍,年递增9.29%;按当年价格计算,则增长7.74倍,年递增15.54%。人均国民生产总  相似文献   

19.
我区的主要经济特征为农工商综合经营的城郊型农业经济。“七五”期间,区委、区政府坚决贯彻执行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取得了全区工农业持续稳定的发展,实现了经济翻番的第一个战略目标。1990年,全区农村经济总收入达29931.5万元,比1985年增长17%,年平均增长22.6%;全区粮食总产量达47374.36吨,比1985年增长10%,年平均增长1.92%,199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30元。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1988年初,我区被列为全国115个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县(区)之一,新场乡、野鸭乡、永乐乡、偏坡乡成为我区首批“燎原计划”示范乡。  相似文献   

20.
乡镇工业在带动山区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现实经济中,山区乡镇工业仍处于相对落后状态。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对丁桥乡的乡镇工业企业进行了调查。丁桥乡共有12个行政村,人口约17,000人,耕地面积为15,000亩,人均不到1亩。1980年以来,该乡在原有的乡轮窑厂的基础上,先后办起以造纸业为龙头的多个乡镇工业企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乡镇工业总产值由1983年的129万元,上升到1990年的3214万元,占当年工农业总产值的80.35%,人均收入已达816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