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科学家发现疑似"上帝粒子"可能改变人类对宇宙的理解欧洲核子研究中心7月4日在瑞士日内瓦和澳大利亚墨尔本召开"高能物理跨洲视频会议",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主管罗尔夫!豪雅在会议上表示,他们发现了一种新的粒子,而这种粒子很可能就是寻找多年的"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上帝粒子"  相似文献   

2.
<正>尽管地球上的大象比蚂蚁重很多,一个星系看上去比一个原子大很多,但是一些物理学家开始怀疑,物质的长度和质量的差异不过是一场幻觉。他们认为,描述宇宙最为基本的理论是不含"长度"和"质量"这些概念的。大自然的本质里没有什么长度和质量。标准模型的麻烦今天的物理学家一般都认为,基本粒子的质量都来源于希格斯粒子。希格斯粒子是50多年前由英国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和他的同  相似文献   

3.
<正>《寻找希格斯粒子》【美】肖恩·卡罗尔著向真译希格斯玻色子被视为自原子结构揭示以来我们对字宙认识的最大突破。它是理解"为什么存在质量"和"原子如何是可能的"等问题的关键。在人类投入了90亿美元,付出几十年的努力建的大型强子对撞机成功运行后,经过6000多研究人员的辛勤工作,难以捉摸的希格斯玻色子终于被发现了。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发现希格斯子的三位物理学家。《寻找希格斯粒子》不仅解释了希格斯玻色子的重要性,而且详细介绍了大型强子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6):I0001-I0001
ATLAS实验中的希格斯粒子衰变信号。希格斯玻色子的"真实模样"在计算机程序员眼中,或许并不那么虚幻。  相似文献   

5.
<正>2013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弗朗索瓦·恩格勒特和彼得·希格斯,因为"他们在理论上发明了一种机制,解释了基本粒子的质量起源,并且其预言的一个自旋为零的粒子被位于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上的ATLAS和CMS两个实验所发现,从而在实验上确认了该机制[1]"。在粒子物理学  相似文献   

6.
云凡 《百科知识》2013,(22):6-8
今年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和比利时物理学家弗朗索瓦·恩格勒,以表彰他们对希格斯玻色子所做的预测。令他们荣获诺贝尔奖的希格斯玻色子是如此之小,以致历时半个世纪之后才得以发现。不过,它对物理学的意义又是如此重大,因而得名“上帝粒子”。  相似文献   

7.
2012年7月4日,欧洲原子中心宣布发现疑似"上帝粒子",这一发现迅速引爆科学界。什么是"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又被称作"上帝粒子",是当前物质理论中最后一个未被发现的粒子。它的发现,将彻底改变现有的物理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8.
希格斯粒子是科学家彼得·希格斯设想中的一种亚原子,这种宇宙大爆炸时产生的粒子与宇宙中的普通物质相互作用,才导致了这些物质有了质量,形成了宇宙中的万物。但是,我不太赞成这一个观点。我认为,物质是由希格斯粒子吸收了能量而产生的:在宇宙诞生的那个大爆炸当中产生了极其巨大的能量,同时也诞生了大量的希格斯粒子,而希格斯粒子不断吸收大爆炸产生的能量从而转化为有质量的物质,导致了宇宙中的万物诞生;而宇宙中的能量在通过希格斯粒子转化为物质后,能量开始不断减少,宇宙的温度也在不断下降,直至降至现在的宇宙微波辐射温度2.7k。照此…  相似文献   

9.
<正>2013年10月8日,凭借50年前对于希格斯粒子的预言,弗朗索瓦·恩格勒和彼得·希格斯两位理论物理学家获得了201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奖项的依据,是2012年7月4日欧洲核子研究组织所宣布的,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上作出的重大发现,即希格斯粒子的存在。这一发现,预示着高能物理又一个黄金时代的到来。高能物理世界的神秘与美好,令无数中外科学家为之痴迷。如果从少年  相似文献   

10.
被称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粒子决定了一些物质具有的质量,人们在大型粒子对撞机中似乎发现了它的踪迹;但还有一类粒子也很重要,它们是帮我们解开"暗物质之谜"和"物质存在之谜"的一把钥匙,科学家甚至认为,正是这种粒子可以回答——神秘的人,神秘的粒子要解答谁创造了宇宙这个问题,恐怕不得不提到一位古怪的人的名字。  相似文献   

11.
美国《科学》杂志公布了其评选出的2012年十大科学突破,其中名列榜首的是发现"上帝粒子"。2012年7月,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两个强子对撞实验项目——ATLAS和CMS均发现一种新的粒子,具有与希格斯玻色子相一致的特性,数据的确定性为5西格玛,即理论物理界可以确认"发现"  相似文献   

12.
云凡 《百科知识》2012,(16):4-6
正今年7月4日,位于日内瓦的欧洲原子核能中心向全世界宣布,找到一种新亚原子粒子,这种粒子与之前预言构成质量的"上帝粒子"即希格斯玻色子特征一致。对于物理学家来说,这次发现就像"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相似文献   

13.
1964年,英国粒子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写了两篇论文,投给著名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然而该刊只接受了其中的第一篇,第二篇只有两页的论文被退了回来。美籍日裔物理学家南部阳一郎看了希格斯的第二篇论文后感觉很有意思,建议他在文中解释一下他提出的“希格斯场理论”的物理学意义。于是,希格斯在文章中加了一段:“希格斯场的激发,  相似文献   

14.
《百科知识》2012,(的科学新)
正事件迈入新年,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又开始了他们雄心勃勃的探索之旅。寻找希格斯粒子、验证比光速还要快的中微子、开启"好奇"号探测器的火星之旅、绘制大脑连接图谱……这些值得期待的科学探索将  相似文献   

15.
冯越 《百科知识》2011,(12):15-16
大型强子对撞机目前的主要工作就是寻找"上帝粒子"。它是由英国人彼得?希格斯等物理学家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种基本粒子,在粒子物理学界被称为"希格斯粒子",因为它被认为是物质的质量之源,所以被称为"上帝粒子”。寻找“上帝粒子”目前已成为整个物理学界研究的中心。科学家为什么要一直寻找它?它的发现对人类有何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信息》2014,(6):13-14
正2月23日,霾锁京城,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物理学家聚集于此。当然,他们不是前来商讨"治霾之道",而是围坐在一起,试图给未来的基础物理学发展树立起一个更加清晰的路标。当晚,一场名为"希格斯粒子发现之后:基础物理学向何处发展"的论坛在清华大学举办,这场与世界一流物理  相似文献   

17.
被称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粒子发现后,基础物理学将向何处发展?这是国际物理学界面临的问题。中国科学家提出建造下一代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并适时转为质子对撞机的方案,以期更深入地揭开"上帝粒子"的奥秘,从而找到基础物理学未来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科学中国人》2013,(1):47-49
12月20日出版的《自然》杂志推出2012年度回顾专刊,盘点了这一年科研及科学政策方面的起起伏伏。专刊导言说,从"希格斯玻色子(上帝粒子)"的发现到"好奇号"火星车成功着陆,2012年对科学来说充满了  相似文献   

19.
我们知道,质子和中子是由数种夸克组成的,其中项夸克尤其难以找到。过去,科学家只观察到了由强核力产生的顶夸克,而且都是成对出现的。根据理论,弱核力也可以产生极少量的项夸克,而且是单个的顶夸克。科学家们目前正在寻找希格斯粒子,由于单顶夸克在理论上也干扰了希格斯粒子的信号,所以识别出单顶夸克,对于寻找希格斯粒子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现年80岁的希格斯是英国爱丁堡大学一位资深教授,他的研究工作被认为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石。希格斯表示,他希望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地下隧道深处实施的大规模实验最终能证实一种神秘的、不稳定粒子的存在。这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