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日战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四个阶段中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发展阶段,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达到成熟的时期,是中国人民革命力量从劣势向优势转化的历史转折点.  相似文献   

2.
为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去年,由《抗日战争研究》编辑部发起,与人民日报理论部和天津市天磁公司(提供赞助)联合举办了一次抗日战争史知识竞赛活动.从抗日战争知识竞赛的答卷中.我们看到了过去历史教学(具体说,是抗日战争史教学)和宣传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3.
伟大的抗日战争,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那段充满血和泪的历史本身.它带给我们的是永恒,让我们去思考,给我们以启迪,鞭策我们勿忘国难,加强团结,热爱祖国,振兴中华,把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抗日战争给我们提供的宝贵启示有: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中不可磨灭的一段记忆,山西作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之一,为当时的音乐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资源。为了丰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中有关抗日战争时期音乐创作史料,本文试对抗日战争时期产生自山西地区的音乐作品中的专业创作歌曲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光辉典范;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和历史贡献.伟大的抗日战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振奋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中华民族重新奋起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441页)具有不朽的历史功绩.八年抗战的胜利扭转了一百年来中国同帝国主义武装侵略作战中屡战屡败的局面,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本文通过对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设置的战区及其主要领导人的简单介绍,对从侧面了解全民族的抗日战争有所助帮.限于我们掌握的资料,文中说法可能来必尽合事实,提出来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发展的转折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战胜帝国主义强国的成功范例,对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进行论述,以便更好地总结历史经验,加快国共两党第三次合作的步伐。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转折点. 纵观8年抗战,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的敌后战场并存.他们互相依托组合起来和敌人角胜,同时彼此间又存在激烈的矛盾和斗争,从而导致了中日间军事形势的演变和国共力量对比的变化,两个战场是决定抗日战争的面貌和结局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史学会于1985年11月17日至22日,在成都召开第四次学术讨论会,到会200多人,提交论文140多篇,主要讨论了抗日战争历史的若干问题。与会者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各抒己见,提出了许多新的看法和有待进一步讨论的问题。一、关于抗日战争的领导权问题一种意见认为抗日战争是国共两党分别领导合作进行的,抗日战争中存在着两个体系,两个领导中心,两支队伍,不是谁领导谁,而是两党合作进行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对于中华民族发展和世界文明进步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举世闻名的灿烂文明,曾经长时期走在世界前列。但是,由于封建统治的腐败和束缚,中国渐渐落后了。从1840年起,中国屡遭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蹂躏,国家主权和领土…  相似文献   

11.
追溯抗战历史,让后人震撼的是抗日战争中涌现出来的民族精神,这是战争胜利的精神力量。继承和发扬抗日战争中的民族精神,对于今天全国人民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建设小康社会。振兴中华民族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今年7月7日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面爆发70周年纪念日,抗日战争问题成为历史考试命题的热点。2007年陕西省高中毕业会考历史试卷中就有一道选择题: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主义的崛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时期中华民族意识得到理性的升华,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民族觉醒时期,表现为对中华民族整体认同的理性意识.在民族主义的感召下,中华民族奋起救亡,显示了无与伦比的英雄气概和前所未有的民族凝集力,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重新回顾和探讨抗日战争与民族主义的关系,对于加快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关于抗日战争的历史特征及其伟大意义我认为有以下四点: 第一、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反帝斗  相似文献   

15.
由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研究会、人民教育出版社联合召开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学术讨论会”于8月中旬在承德召开.参加会议的中国学者有80余人,越南历史教育学会和日本历史教简者协会派代表团应邀出席会议.会议就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民反法西斯战争的教学及中学历史教学发展、培养学生能力等问题,进行了重点研讨.  相似文献   

16.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侵略与反侵略的一场生死大搏斗。德、日、意法西斯侵略集团是这场战争的罪魁祸首,点燃了侵略战火。战火燃遍欧、亚、非三大洲和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及北冰洋广大地区。它使61个国家和地区17亿人卷入这场灾难之中,给世界人民带来惨重而巨大的损失:战争夺取了5000万人的生命,其中军人2600万,平民2400万,大战各主要交战国军费总计达1万亿美元以上,据不完全统计,财产总损失达4万亿美元以上。中国人民在这次大战中承受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八年抗战中,损失人口2200万之多(其中国民党军320万人,共产党军58万人,民众1874万人)占第二次世界大战全世界伤亡人口的2/5还多。财产损失1000亿美元。中国的抗日战争在二战反法西斯斗争中占有重要地位,起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胜利为解放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抗日战争迈出了中华民族独立的第一步。解放战争的胜利实现了完全、彻底的民族独立。解放战争的胜利是中国历史大周期律的体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舍力塑造了新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模式,揭示了人民的、正义的力量是战无不胜的历史逻辑。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和共产党敌后战场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充满矛盾的历史现象.尽管两个战场存在着对立和斗争,但相互配合、互为依存的关系,也贯穿在整个抗战期间,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两个战场的配合作战,成为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思想上都已经成熟后领导民主革命的特别重要时期。历史充分证明,抗日战争的胜利,人民革命力量的大发展,都与中国共产党的杰出领导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抗战胜利50年后的今天,从战略策略上研究中国共产党如何实现对抗日战争的领导,不仅可以从较高的层次总结历史经验,也可以从另一个侧面验证抗日战争的领导权问题。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源在于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中华民族凝聚力唤起了全民族的抗战.中华民族凝聚力促进了国共两党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华民族凝聚力是实现振兴中华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