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原实验设计1.1实验方法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加热质量相同的同种液体,通过液体吸热,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的变化情况判断通电导体产生的热量的多少。图1焦耳定律实验装置图2焦耳定律实验装置(1)选用两个阻值不同的电阻,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大小相同的电流,比较使质量相同的同种液体温度升高的情况,判断哪个电阻产生的热量多(如图1所示)。结论:在通电时间和电流大小相同时,电流流过电阻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有关,电  相似文献   

2.
焦耳定律实验是初中物理电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该实验定量难度大,演示效果不明显,实验操作时间长。因此,笔者对该实验进行如下探讨与改进。一、目前教材中常用的方法1.点燃火柴法。2005年江苏科技出版社(以下简称苏科版)出版的教材采用这种方法:如图1所示,将2根火柴棒分别插入串联的2个阻值不等的电阻圈中,阻值大的电阻圈中的温度升高得多,产生的热量也就比较多,火柴先被点燃。然后,调节滑动变阻器,加大电流,重做上述实验,通电时间与前次相同。  相似文献   

3.
焦耳定律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验证性演示实验,苏科版教材先后采用了两种实验方案,一是在两个串联的阻值不同的螺旋状电阻丝中间插一个火柴头,通过观察哪个火柴头先被点燃来比较电流通过电阻丝时产生热量的多少.但这个实验设计有不足之处,就是火柴头插在电阻丝中间只能吸收相邻几圈电阻丝产生的热量,而不能吸收全部电阻丝产生的热量,如果用横截面积相同而长度不同的电阻丝来进行实验,就会发现两个火柴头几乎同时被点燃,因而无法得到通电时间和电流相同时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题目:如图所示,两根电阻丝串联在电路里,每根电阻丝上都插有一根火柴头,已知电阻值R_1>R_2。通电后,哪一根火柴头先燃烧起来,为什么? 错解:因为R_1和R_2是串联,在通电时电路中的电流I相等,根据焦耳定律Q=I~2Rt在相等的时间内,R大的放出的热量多,所以R_1上的火柴先燃烧起来。 解析:实际上问题并不那么简单,设两电阻的长度  相似文献   

5.
一、知识结构欧姆定律实验电阻一定时 ,导体中的电流跟电压的关系电压一定时 ,导体中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内容与公式 (掌握 )应用实验 :用伏安法测电阻 (会 )推导串联电路总电阻的特点 : R =R1 R2 (理解 )并联电路总电阻的特点 :  1R=1R1 1R2(知道→理解 )二、复习指导(一 )欧姆定律图 11 电流跟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 按图 1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 .( 1)保持导体电阻不变 ,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来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 ,观察通过电阻的电流情况 ,可得出的结论是 :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 ,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 2…  相似文献   

6.
用比例法求解物理题是常用的方法,其原因是,这种方法可以省略反复套用公式、解方程组、统一单位带来的繁琐。例1 如图,两个电路中的电源电压相同,电阻RA=RC>RB=RD,那么在相同时间内产生热量最多的电阻是摇摇摇摇,产生热量最少的电阻是摇摇摇摇.解答:在左图中因为串联电路电流相等、通电时间相同,又因为RA>RB,由公式Q=I2Rt就可判断QA>QB.在右图中因为并联电路电压相等、通电时间相同、又因为RC>RD,由公式Q=U2Rt就可判定QD>QC.在左图中因为是串联电路有分压作用,RA两端电压小于电源电压,右图中因为并联电路电压的特点RC两端的电…  相似文献   

7.
一、填空题 1.由于电流的____效应,当电流通过电阻时会产生热量.一根60Ω的电阻丝接在36V的电源上,通过电阻丝的电流为____A,在10min内产生的热量为____J. 2.一只白炽灯泡上标有“220V 100W”字样,则该灯泡的灯丝电阻为____Ω.灯丝断了之后,重新将灯丝搭上,设灯丝电阻变为440Ω,通电后灯丝中的实际电流为____A,实际功率为____W,通电1min后, 灯丝实际消耗的电能为____J.(假设灯丝电阻不随温度改变) 3.电冰箱是间断式工作的(即工作一段时间停止一段时间,再工作  相似文献   

8.
张友金 《中学理科》2004,(10):47-48
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其数学表达式为Q=I^2Rt.  相似文献   

9.
正在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跟电阻关系的实验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将定值电阻R1由5Ω更换为10Ω并闭合开关,电压表的示数将,下一步的操作应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向移动.解析(1)要研究导体中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必须控制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当电路中的电阻R1由5Ω换成10Ω时,闭合开关,电路总电阻变大,电流变小(电流表示数减小),由U2=IR2可知,滑动变阻器R2两端电压减小,由于电源电压U  相似文献   

10.
1 两电阻阻值之比为R1∶R2 =1∶2 ,将它们串联接在电压为U的电路中 ,则R1、R2 两端电压之比U1∶U2 =;若将R1、R2 并联接在相同电路中 ,则R1、R2 两端电压之比U1′∶U2 ′=.(2 0 0 1年青海省中考题 )图 12 如图 1所示的电路中 ,断开开关S时 ,电压表示数为 6V ,电流表示数为 0 5A ,电源电压为 9V ,由此可知 ,电阻R1=Ω .合上开关S后电流表的示数为A . (2 0 0 1年甘肃省 )3 两个电阻R1=2 0Ω ,R2 =6 0Ω ,R1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为 10V ,R2 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1A .如将它们串联接在电路上 ,允许加在它们两端的…  相似文献   

11.
例1在图1中,所有电阻的额定功率都为4W,若从A点流入电流为2A,则图中阻值为2Ω的电阻消耗的功率为·解析:如图1所示,图中的六个节点分别用A、B、C、D、E、F表示,A、B、C三个节点处的电流分别用I、I3、I4,I4、I6、I7,I7、I9,I10表示·现在我们先从网络的右边向左边逐一剖析,因为R1CF=R19+R10+R111+R12=41Ω+1Ω+11Ω+2Ω=21Ω,所以RCF=2Ω,同理可以推知,RBE=RAD=2Ω,于是Rab=R1+RAD+R2=1Ω+2Ω+1Ω=4Ω·然后再从网络的左边向右边分析,Uab=I·Rab=2A×4Ω=8V,UAD=Uab-I(R1+R2)=8V-2A×(1Ω+1Ω)=4V,I4=I-I3=I-URA3…  相似文献   

12.
刘光星 《物理教师》2002,23(6):33-33
问题 :用一个中值电阻为 2 5Ω(× 1挡 )的多用电表测量两个定值电阻 (阻值约为R1=2 0Ω .R2 =3kΩ) ,问 :先测R1还是先测R2 ?常见解答 :测量电阻先后次序不需要考虑 ,只要在变换电阻挡时重新调零即可 .显然 ,上述问题中测R1时 ,选择开关置于“× 1”挡 ,测R2 时 ,选择开关应置于“× 10 0”挡 .在变换电阻挡时 ,肯定应该重新调零 ,问题是测量的次序要不要考虑 .要解释这个问题 ,必须认清变换电阻挡重新调零的机理 .图 1如图 1是欧姆表的原理图 ,其中电源电动势E ,内阻为r ,G是内阻为Rg,满偏电流为Ig 的电流表 ,R是可变电阻 …  相似文献   

13.
一、武汉率为W.(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潘塘中学430406罗锦海供) 1.小明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在两个相同的烧瓶中装满煤油,瓶中各放置一根电阻丝,且R甲大于R乙,通电一段时间后,甲瓶玻璃管中的煤油上升得比乙高.该现象能够说明电流产生的热量与下列哪个因 (2)小明将单刀双娜开关挪向2,小心移动滑片尸,得到各电表的示数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此电路中出现的故障是_. 表2素有关() (A)电荷量. (B)电流. (C)电阻. (D)通电时间. 2.打雷时雷声和闪电实验序号A1A2VzV2V10.4A0 .4A012V12V20.6A0 .6A012V12V图1 4…  相似文献   

14.
等势体指各点电势相等的物体.由此可知: (1)导线(电阻为零)是等势体; (2)没有电流的导体(可有电阻)是等势体; (3)等势点之间可等效于用导线连通.例1 如图1所示,电源的电动势E=6V, 内阻r=0.5Ω,电阻R1=2.5Ω,R2=3Ω,R3 =5Ω,电容C=0.1μF,求K闭合且电路稳定后,电容器的带电量.  相似文献   

15.
a .实验电路。实验电路如图 1所示。图 1 焦耳定律实验电路图b .器材制作。①截取并焊接电炉丝 ,使RA=2RB,RB=RC=RD,分别浸在装有等质量染色酒精、容量相同的量筒里。②D量筒里的电阻是“分流电阻”以保证IB=2IC,也要浸在酒精里。c.实验过程。①选用三支示数相同的温度计 ,同时显示各瓶内酒精温度升高的情况 ;②找三支内径非常细的玻璃管(越细效果越好 )显示酒精的膨胀 ,实验开始前管外做一记号 ,以示开始实验时各管内酒精液面的高度 ;③接通电源 ,注意观察。d .实验分析。①A量筒与B量筒对比 :在通电电流、通电时间…  相似文献   

16.
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这就是著名的焦耳定律.只要有电流通过电阻,就一定会有电能转化为内能.  相似文献   

17.
1导学案下面是某教师教学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导学案。活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1)实验器材:。(2)方法:保持不变,改变,测出相应的电流。(3)如何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4)在图1中画出电路图,并连接实物图。图1电路图和实物图(5)实验步骤:①按电路图连接实物图。②先将某一电阻(R1=5Ω)接入电路中,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当电压表的示数为某个值(U1=3V),读出对应的电流表示数为I1。③换用另一个电阻  相似文献   

18.
1.定值电阻的选择例1某班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选用器材有:电源(电压恒为6V)、电流表(量程选用0~0.6A)、电压表(量程选用0~3V)、滑动变阻器(20Ω2A)、开关各一只,导线若干。电阻(阻值为5Ω、8Ω、lOΩ、12Ω、24Ω各一只).  相似文献   

19.
电路中的电流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都可以归结为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分析电路中电流的变化的方法有很多,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分析出电路中电流随电阻的变化而变化的函数关系,就可以直接得出结论.一、二次函数法例1.在图1中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4.8V,内阻r=2Ω,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R=10Ω,R0=5Ω,电流表的电阻忽略不计,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从a端滑到b端的过程中,电流表的读数将如何变化?解析:设滑动变阻器滑动触头到a端的电阻为R1,到b端的电阻为R2,则有R1+R2=R.由电路图可得:R2与R0先并联然后再与R1串联,所以外电路的总电阻为:R总=R1+…  相似文献   

20.
设计性实验对实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下面以一道电学实验题的多解为例谈一下设计性实验应从何入手 .题目 :测量某未知电阻的阻值 ,已知该电阻的阻值约为 5Ω ,根据给出的器材 ,选择你所设计的实验电路和所选择的实验器材 ,你能选择出几种方法 .A 电流表A1 (0 -30 0 μA ,内阻rg1=1 0 0Ω)B 电流表A2 (0 -0 .6A ,内阻rg2 =0 .1Ω)C 电阻箱R1 (0 -999.9Ω)D 电阻箱R2 (0 -99999Ω)E 滑动变阻器R3(0-5Ω ,2A)F 电源 (3V左右 ,内阻r=1Ω)G 单刀单掷开关若干 H 导线若干 .一、从全电路欧姆定律入手实验电路如图 1所示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