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江苏无锡蠡园中学是一所规模不大的普通初级中学。在其校长邱华国的引领下,校园信息化水平却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甚至达到“不可一日无网”。在第三届“蠢风”论坛上,我们有幸与邱校长共同聊一聊校园信息化管理这样一个话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2011年6月29日,本届高峰论坛参会代表实地考察了北京市数字校园建设的典型学校——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和北京朝阳区实验小学。此番考察进一步加深了参会代表对信息化管理、数字校园的切身体验。显然,数字化、信息化有着极强的针对性和适宜性。教育对象是人,教育信息化的对象也是人,如何把握人的不同、学校的差异,创设属于本校应用特色的经典,相信是每一位校长应该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8月19日,前夜的一场细雨给北京带来了酷暑中难得的清凉,令人精神一振。“全国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与数字化校园发展高峰论坛”在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隆重举行。两百余名与会校长得到了一场智慧的濯洗。本届论坛是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中小学专业委员会、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联合主办,  相似文献   

4.
J学校是上海市首批农村教育信息化实验学校。经过实践,学校从信息化“荒芜”学校走向信息化应用示范学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校长究竟应该怎样领导全校教师共同推进信息化工作?当笔者采访J校校长时,面对这一颇具普遍性的问题,校长的回答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5.
史峰 《河北教育》2011,(3):43-43
要管理好一所学校,需要完备的规章制度。校长在制定规章制度时,应该谨防以下“三无”制度的出台—— 无民主过程的制度 【案例】 一天。某校长早早在校园里转,他想看一看校园的卫生是一种什么状况0办公楼前干干净净,校长比较满意。可是转到办公楼后边,校长却发现“垃圾遍地”;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民大学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与发展,2003年,纪宝成校长明确提出绿化、美化、人文化、数字化的校园建设目标,数字人大建设工程开始逐步实施。  相似文献   

7.
笔者暑期有幸参加了“第二届全国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和数字化校园发展高峰论坛”,时至今日,各方关于数字校园建设和应用的真知灼见依然余音绕梁,让本人受益匪浅。从中我感受到数字校园是一项立体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8.
青浦区实验小学是一所老校,校园不大,校舍也比较陈旧,就办学条件而言是比较局促的,但是在促进学校的教育现代化上,学校始终有一种危机感,不仅早在1985年就靠一台苹果机和10台学生机开始尝试引入计算机技术,而且一直在区、市教育信息化队伍中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而对于学校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张蔚芹校长说到的两个“拼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9.
创建和谐校园,不仅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时代赋予校长的重要使命。学校校长是营造诚信校园、和谐校园的主要角色。而创建和谐校园,离不开校长在管理工作中,对下属以及全体教职工的诚信和真诚。校长要用“真诚”换来教职工对本职工作和教育事业的“忠诚”。如何以“诚”换“忠”?下面谈谈自己在学校实施柔性管理工作的几点粗浅认识和不成熟的做法,愿与同行一起研讨。  相似文献   

10.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信息化成为美国教育改革的焦点之一。美国政府一直强调在教育中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性并且对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持续投入了大量的经费。为了促进教育信息化持续稳定的发展,以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1STE)等为代表的专业组织和机构先后制定了面向学生、教师、管理者(校长、督导、区域管理者)的一系列国家教育技术标准。“校长的技术领导力标准”是针对校长在学校的信息化进程中要掌握什么样的技术领导力做出的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1.
有人说,“一个好的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细细品来,不无道理。在菁菁校园里,校长绝对算得上是“权威人士”和“风云人物”。他的举手投足,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师生的“标尺”。“向校长看齐”,绝不仅仅是一句深埋在师生心底的口号,更是一种校长自身发展无形的力量。  相似文献   

12.
赶赴泰和万合中心小学采访的那天,强冷空气刚刚袭击全省,虽是久雨初晴,依然寒气逼人。在火车、汽车、渡船都坐过一遍之后,辗转来到万合中心小学,已是中午1点多了。中心小学坐落在万合镇外一片广袤的田野中,始建于1901年,竟是一所百年老校。不做“教书匠”,不甘“老黄牛”吃过午饭,已近下午2点。王校长把我领进校园西面的一个兼作教工宿舍和校长办公的小偏院,刚在接待室坐定,王校长就指着两摞堆得高高、装订整齐的材料对我说:“这就是我们十几年来的科研成果和有关剪报资料,你慢慢看,我们边看边聊。”我却不急于看资料,…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下文简称:人大附中)这所享誉中外的学校在60多年的成长中,足以积淀出可资娓娓道来且耐人寻味的深厚底蕴。伴随着信息科技发展的脚步,人大附中在校园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早在上世纪90年代,富有远见卓识的刘彭芝校长就深刻意识到:“信息化是当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她将校园信息化建设作为学校创新发展的一个突破点。并亲自抓信息化建设。在刘校长的“领跑”下,在几代信息中心团队的努力下,学校从第一个校园网站的建立到如今的数据中心、未来教室、IT服务中心等,所有精良的硬件设施和完善的服务职能生动地展现了人大附中以“引领、担当”为己任的探索历程。  相似文献   

14.
“应用难”已经成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瓶颈”。许多学校在采购校园网应用系统时,重点考察的不再是产品是否美观、新颖,价格是否低廉,更多的则是产品是否实用。解决网络应用的关键就是根据本地区、本校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实用的应用系统平台。唐山丰南市银丰中学在建设校园网的同时,选用了“育龙 e 灵通多媒体教学系统”作为面向校园管理平台和校园教学平台的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综合校园局域网构建起覆盖全校的有线电视网、智能广播网、多媒体教学网、电子监考网、多媒体教室网、校园监控保安网等“多网合一”的校园信息化平台。“育…  相似文献   

15.
《教育信息化》2004,(10):11-12
近年来.在“科教兴国”战略的推动下。高校作为国家正规教育的主要的基地.其重要作用受到全社会越来越多的重视.突出体现在近年来各高校逐年扩招、如火如荼的大学城规划以及各高校旨在提升自身竞争力而采取的一系列举措之中。在这一过程中,身处于信息时代的高校力图将这些举措与校园信息化有机融合,进而掀起了一场浩浩荡荡的“数字化校园”(Digital Campus)建设热潮。在数字化校园中,校园一卡通因关系到学生的衣食住行以至学习的方方面面,而成为校园信息化建设中的基础和重点。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中小学智慧校园构建中普遍存在着重硬件轻软件、重培训轻应用等问题,本文从“人”的角度出发,提出中小学智慧校园构建应关注到具体的人——校长思路要顶天立地、中层执行要躬行实践、教师应用要困知勉行,以实际需求为驱动,做到“人人会用、人人乐用、人人受益”,不断调整和优化,构建真正意义上的智慧校园,让技术真正服务于师生和学校发展。  相似文献   

17.
WEO 《现代教学》2002,(3):26-28
早在三年前,基础教育界的课程表里就取消了原来的计算机课,取而代之的是“信息科技”这一全新的名称,同时投入大量经费在不少学校建设了大大小小的局域网。两年前上海又提出了对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具体要求,于是在多数高校中都有了信息中心或网络中心,负责规划管理本校信息化建设的职能部门。接着众多IT厂商闻风而动,纷纷  相似文献   

18.
“我当校长,要使学校来个实实在在的变化!”1993年1月,邱校长那铿锵有力而又十分质朴的就职讲话,泗塘中学的教职员工们至今言犹在耳。两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极短暂的一瞬。可是,在原来其声不显、其名不扬的泗塘中学,却发生了令人惊叹的巨变。校园里,树木花卉俯仰生姿,五彩纷呈。室  相似文献   

19.
李奔  袁磊 《教育技术导刊》2012,11(1):192-193
校园信息化,一项宏大的工程,高资金的注入,高技术的投入,能否高效率地回报,高层管理部门统筹规划的重要意义自不待言,而处于基层管理位置上的校长们的作用则更是不可小觑。随着校园信息化的不断施行,校长的工作重心也在悄然改变,与此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近日,北京小学正式启动基于清华同方笔记本的“同方智联无线教室方案”,建立起应用于日常教学的“笔记本无线应用教室”。据悉,这是国内小学信息化过程中首次应用Wi-Fi无线网络技术解决方案,该方案具有功能丰富、速度快、价格低、安全性高、易实施、应用灵活等特点,可以促进小学校园信息化水平的大幅提升,同时也标志着我国小学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