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教学通讯》2006,(4):79-87,I0035-I0038
实质追索 解析几何的创立提供了研究几何问题的一种新方法。直线与圆的方程是解析几何的基础知识,是解析几何综合题的纽带. 直线的基本概念和公式都必须熟练掌握,如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两直线位置关系,交点与夹角,点线距离公式等等。  相似文献   

2.
“直线的斜率”为新教材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的第一课时,“教材在处理过程中,直接通过问题‘直线的倾斜程度是如何刻画的呢?’揭开解析几何研究的序幕,再通过分析‘坡度’这一学生熟悉的概念,得到研究直线倾斜程度的量——斜率.”在对直线斜率的处理方式上,完全区别于旧教材,用增量刻画直线斜率,将微积分思想融入教材之中,让学生接触近代数学,展现了与高等数学的衔接.  相似文献   

3.
杨枝 《数学教学》2011,(11):33-34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问题是高中平面解析几何中一类常见问题,本文将研究判断直线与椭圆位置关系的一种方法并将其推广.我们知道,根据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可以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相似文献   

4.
1高考展望 直线和圆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几何图形,是解析几何的基础,也是高考对解析几何进行综合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研究直线和圆的思想与方法也是解析几何研究的基本思想与方法,是后继学习的基础,因此直线和圆成为高考的必考内容.  相似文献   

5.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是解析几何的起始课.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分别是刻画直线倾斜程度的几何要素与代数表示,是用坐标法研究直线及几何性质的基础.起始课教学要谋好篇、开好局、定好调,既要展现几何问题代数化的过程,又要渗透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方法;既要凸现“坐标法”的功能,更要闪烁“数形结合”的光芒.  相似文献   

6.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是解析几何的起始课.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分别是刻画直线倾斜程度的几何要素与代数表示,是用坐标法研究直线及几何性质的基础.起始课教学要谋好篇、开好局、定好调,既要展现几何问题代数化的过程,又要渗透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方法;既要凸现"坐标法"的功能,更要闪烁"数形结合"的光芒.  相似文献   

7.
《直线》一章是解析几何的奠基.本章的学习.一方面要掌握好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另一方面,要建立好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因此在解决一些与直线有关的问题时,既要体现解析的通法,又要体现数学基础思想及解析几何基本观点的应用.以求解题过程简捷、合理.  相似文献   

8.
<正>一、教材分析1.知识点在教材的地位与作用"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是解析几何的入门课.学生对几何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初中所学的直观图形的感性阶段,因此需要从学生最熟悉的直线入手,去研究刻化直线性质的量——倾斜角与斜率."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本节课中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和方法都应当得到适当的体现,因此教学内容不仅有倾斜角、斜率的概念,还应当包含坐标法、数形结合思想、解析几何发展史等.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都描  相似文献   

9.
圆锥曲线是解析几何的重要内容之一,尤其是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能综合体现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即几何问题代数化.用代数方法来研究几何问题、用代数推算代替几何推理的数学思想,特别是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直线方程是学生学习解析几何的第一课,是学生认识解析几何,形成数学思想方法的最好时机。我们应把握好这一时机,引导学生打造好数学基本思想方法这一开启解析几何大门的金钥匙,使学生自由游历于解析几何的殿堂。  相似文献   

11.
冯斌 《中学教研》2008,(8):38-41
直线和圆的方程、圆锥曲线方程都属于解析几何内容,是每年必考的内容之一,在试卷中约占总分的20%,并且每年必定有一个大题.其中直线与圆的方程、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等,是考查的重点.本文对2008年高考试题中的解析几何试题作一剖析,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直线的方程”是解析几何模块的开篇内容。其教学的成败,对学生能否学好解析几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我认为。从数学方法论的角度居高临下地设计这一单元的内容,会使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高中阶段,学习初步的解析几何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我们不仅仅要让学生学会直线与圆锥曲线的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对解析几何所蕴含的重要思想有深刻的理解和体会.江苏版选修3-1《数学史选讲》中有“解析几何的诞生”这一专题,也是基于以上的认识.作为一名在职的高中教师,如何进行这一专题的教学?对前辈数学家的著作如何进行取舍?显然这是值得关注的.  相似文献   

14.
直线与曲线的位置关系的判定历来是解析几何中的一个热点问题,由此可引发出一系列的性质及不少的数学问题.在平面解析几何中,此类问题的解决主要依赖于建立直线与曲线的联立方程组,利用判别式△,当△〉0时,判定曲线与直线相交;△=0时,判定直线与曲线相切;当△〈0,判定直线与曲线相离.上述方法对于直线与圆、直线与椭圆(即直线与封闭曲线)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是毫无疑义的;但对于直线与双曲线、直线与抛物线(即直线与非封闭曲线)的位置关系的判定中,还有一些特殊情况需要另外处理,而且上述方法。在求解过程中计算比较繁琐,学生易发生错误.  相似文献   

15.
以判断、证明直线过定点的一类解析几何综合题为例,解读如何通过甄别优选目标直线来简化其中较为繁复的运算.  相似文献   

16.
邓增永 《学周刊C版》2010,(6):166-166
在初中,我们通过平面几何知识的学习,掌握了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方法。在高中,当我们学习了解析几何之后.知道直线与圆可以通过方程来表示,从而我们可以利用直线与圆的方程来判断。  相似文献   

17.
<正>一、教材分析与"高度"架构"直线的斜率"是高中解析几何的起始课,揭开了解析几何研究的序幕.在这一内容的处理上,不同版本教材的展现顺序存在差异,但都围绕"怎样刻画直线的倾斜程度"这一问题展开.具体而言,人教版教材首先提出"倾斜角"的概念;再类比生活中坡度的概念,利用tanα刻画直线的方向并定义斜率k=tanα;最后在此基础上用直线上两点的坐标求直线的斜率k,得到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  相似文献   

18.
用解析几何中的点和解决立体几何中线面的垂直关系,两直线之间的夹角,用解析几何中的叉积与混合积求立体几何中的面积与体积。  相似文献   

19.
直线与圆锥曲线问题是解析几何中的典型问题.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弄清直线与圆锥曲线的本质.通过对几类直线与圆锥曲线问题的分析,探究其通法,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20.
在高考题中经常碰到数列与解析几何相结合的题型,对这类问题有不少同学感到困难较多,现举例来说明其具体类型及求解方法.类型1数列与直线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