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左联”五烈士被难,鲁迅以笔为枪,悲愤地进行战斗,揭露了国民党的法西斯暴行。他先后写了一系列文章:《柔石小传》、《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为美国(新群众)作》、《为了忘却的记念》、《白莽作(孩儿塔)序》等。这一系列文章的感情基调大抵都是:悲愤。比较一下这些文章的写作背景,前三篇写于作者惊闻噩耗、悲愤难抑之时,最后一篇写于作者内心情感再掀悲愤波澜之际。唯有《为了忘却的记念》稍有不同,经过两年时间之久,作者的悲愤情感看似渐渐沉静下来,然而一种激越深沉的怀念之情依然…  相似文献   

2.
《风筝》一文写于1925年1月24日,后由作者鲁迅编入散文诗集《野草》。文章说的是小时候作者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不准兄弟弄这种“没出息的玩艺”,行为十分粗暴。  相似文献   

3.
《野草》是鲁迅创作的唯一的一部散文诗集,在鲁迅创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诗集写于一九二四年九月至一九二六年四月。当时的鲁迅还不是一个阶级论者。后来鲁迅并不满意《野草》所流露出的思想情绪,认为其“心情太颓唐了”,“日在变化的时代,已不许这样的文章,甚而至于这样的感想存在”。但肯定:“我的那一本《野草》,技术并不算坏。”确实,无论是题材选择、主题表现、艺术构思和语言运用,《野草》都有独特的风格,显示出作者的匠心和才华。本文仅就其艺术特色进行一些探索,以就正于读者。  相似文献   

4.
鲁迅先生曾以“压于大石之下的萌芽”来比喻在国民党白色恐怖年代里“曲折地滋长”的左翼文艺,曾以“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对于摧残者的僧的丰碑”来赞扬白莽的诗歌《孩儿塔》。我觉得,这几句话正好是我们理解和教学鲁迅作品的向导。唯其是“压于大石之下”,所以它爱得深,憎得深,爱憎分明;又唯其是“压于大石之下”,所以它不能大声疾呼,不得不用隐晦曲折的文字来暗示读者。所以如何就其隐晦曲折处,探索微隐,来领略鲁迅先生的强烈的  相似文献   

5.
殷夫诗集<孩儿塔>的荒原意识,是建筑于诗人自身生命体验之上的对于生命本质的现代揭示,因而是一种体验型荒原意识,它几乎贯穿了整部诗集.锁定<孩儿塔>的"荒原意识",记录殷夫在与双重荒原"纠缠、排拒、脱离"进程中的复杂表现,动态描绘"阴面的荒原人"殷夫向"阳面的最纯粹革命者"殷夫"突变"时的心灵轨迹,继而廓清鲁迅所留给我们的<孩儿塔>之"别一种意义",乃至进入"别一世界",至少证明这是一条可行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我有幸代表上海市参加第四届“中语杯”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所教鲁迅先生的《白莽作<孩儿塔>序》一课,获得高中组一等奖.一个语文人能参加这样高级别的赛事,获专家指点,与同行切磋,乃荣幸之至!反思自己这次课堂教学,收获多多. 一、文本,还是文本,教者在不断自我否定中走入文本 这次执教的篇目《白莽作<孩儿塔>序》(沪教版高二上),距今已经78年之久,时代的隔膜,学生对鲁迅作品的畏难情绪,使得这篇文本不容易被学生接受.  相似文献   

7.
鲁迅先生的《“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是一篇短小精悍、极其犀利的驳论,也是一篇直刺敌人心窝的战斗檄文。它写于一九三○年四月十九日,发表于同年五月一日出版的《萌芽》月刊第一卷第五期“社会杂观”栏,后收入《二心集》。一九三○年三月二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在这前后,正是国民党反动派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人民进行残酷的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的时期。当时由徐志摩、胡适、梁实秋等资产阶级买办文人组成的“新月派”,为了适应这种文化“围剿”的需要,无耻地充当了急先锋。其中自诩为所谓文艺批评家的梁实秋,向反动派献媚取宠,表演得尤为恶劣。一九二九年九月,他抛出了  相似文献   

8.
鲁迅的《白莽作<孩儿塔>序》,写于他生命的最后一年,即一九三六年三月。这篇文章,情感重,色彩浓,诗意盎然,文情并茂,显千情万态以平实,寓深刻丰富于精粹,是一篇颇具艺术魅力的优秀散文。  相似文献   

9.
在义务教材初中语文《藤野先生》一文的课后“理解·分析”第二题中,有这样一个提问:“鲁迅是用什么中心意思统摄全篇的?”《教师教学用书》对此解说成:“作者用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统摄全篇。”对如此解说,笔者认为有些偏颇。《藤野先生》这篇散文是鲁迅先生于1926年10月12日写的,回忆了他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一些生活片断。文章的标题往往是作者对全文思想内容最鲜明和最精练的概括。这篇散文的标题是《藤野先生》,所写的事情是与藤野先生有内在联系的:写“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是作者离开东京前往仙台见到藤野先生的缘由;写途经日暮里与水户表现出的忧国之情,是作者能在藤野先生教导下刻苦学习的主要动机;写  相似文献   

10.
鲁迅先生的《风筝》写于1925年1月24日,后收在1924—1926所作的《野草》里。《野草》的题辞中写道:“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这一段写在1927年4月的文字告诉我们:这本集子记下的是作者在“荷戟独徬徨”时的一些小感触,当时广州的现实已使他认识到以往的“荷戟”并不是苟  相似文献   

11.
鲁迅在回忆性散文《范爱农》中写到辛亥革命的前一年,即1910年在熟人的客座上和范爱农重逢时写道:互相熟视了不过两三秒钟,我们便同时说:“哦哦,你是范爱农!”“哦哦,你是鲁迅!”这里写范爱农称作者鲁迅为“鲁迅”系鲁迅的疏忽。大家知道,鲁迅先生写文章署名“鲁迅”始于1918  相似文献   

12.
瞿秋白同志和鲁迅先生之间的革命友谊以及他们共同领导左翼文化运动、粉粹国民党的反革命文化“围剿”的光辉业绩,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而瞿秋白和鲁迅第一次会见的史实又是他们之间革命友谊和共同战斗事迹中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在撰写鲁迅、瞿秋白传记中必然要谈到此事。关于瞿秋白和鲁迅第一次见面的事,早在一九四○年许广平为纪念鲁迅六十诞辰(按:当时六十诞辰是以虚岁计算的)时写的《留存于鲁迅先生处的几位友人的旧诗集  相似文献   

13.
论韦丛芜的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二十年代的中国文坛上,韦丛芜曾以大量的翻译和一定数量的创作,引起了人们的注目.从一九二三年至一九二八年,他陆续写了一些新诗。据他自己讲,二○年到二二年写的诗,已遗失。故留给我们的只有两本诗集《君山》和《冰块》. 鲁迅先生在《忆韦素园君》中说:“未名社……还印行了《未名新集》,其中有丛芜的《君山》,静农的《地之子》和《建塔者》,我的《朝花夕拾》,在那时候,也都还算是相当可看的作品。”《君山》写于一九二三至一九二五年,于一九二六年一月在《莽原》半月刊上连载,一九二七年三月由北京未名社出版。《冰块》出版于一九二九年四月,收杂诗十二首,其影响虽不及《君山》,但题材广泛,思想内容较前深切,形式和技巧皆有一定的成就。  相似文献   

14.
《野草》是鲁迅写于一九二四年九月到一九二六年四月的一部散文诗集。由于鲁迅写作《野草》时,正是新文化战线经过了一次大分化之后,他因寻不到“新的战友”,而感到苦闷、彷徨;在写作方法上,《野草》又较多地运用了象征主义。这样,《野草》成了鲁迅著作中最难读懂的一种。《野草》自一九二七年七月由北新书局出版以来,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陆续有人撰  相似文献   

15.
《记念刘和珍君》是中学语文课本中的传统篇目。我们现在重读它,更加体会到它的深刻意义,更加感受到鲁迅战斗精神的可贵。它是鲁迅先生对刘和珍等“前驱者爱的大(寿县)”,也是对反动统治者和帮凶等“摧残者的憎的丰碑”(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白莽作<孩儿塔>序》)。  相似文献   

16.
近读1999年第3期《语文世界》登载的马奎春同志写的《〈藤野先生〉中的两处语病》(以下简称《语病》),把鲁迅先生散文名篇中的两个佳句误作病句,不禁联想起“有眼应识荆山玉”这句流传久远的俗语。《语病》作者之所以把《藤野先生》的两处佳句误作病句,一处是因为他把双宾句子误作兼语句子,另一处是因为他把修辞现象误作语法现象。先看第一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语病》作者认为:“车里的客人”与“大家”语义重复,给人以口罗嗦之感。他提供了修改办法,其中有:a.叫车里的客…  相似文献   

17.
苏联杰出的无产阶级作家亚历山大·亚历山大罗维奇·法捷耶夫(1901—1956),于1927年发表了著名的军事题材的长篇小说《毁灭》。鲁迅先生于1930年将《毁灭》翻译介绍到中国来,并说它写的是“铁的人物和血的战斗”;是“新文学中的一个大炬火”。鲁迅认为,《毁灭》是“纪念碑的小说”。的确,在无产阶级文学发展史上,《毁灭》是一部里程碑性的作品。  相似文献   

18.
一、鼓励修改的积极性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改”,文章不是写好的,而是改好的.每逢教鲁迅先生《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时,教师总不忘举文中那首七律诗词语改动的例子.诗里有这样两句:“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1932年7月11日鲁迅日记上写的是“眼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边觅小诗”.而1933年作者写《为了忘记的记念》一文引用这首诗时,把“眼看”改为“忍看”.“刀边”改为“刀丛”.两字之差,表现出鲁迅先生对革命青年被虐杀的无限痛惜,对嗜血成性的刽子  相似文献   

19.
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有散文诗二十三首,写于一九二四年九月至一九二六年六月,先后在《语丝》上连载。许地山的散文诗集《空山灵雨》有散文诗四十四首,它于一九二二年四月在《小说月报》第十三卷第四期上开始连载。这两本出现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低潮  相似文献   

20.
一、“从容不迫”鲁迅的学生孙伏园曾经回忆道:“我尝问鲁迅先生,在他所作的短篇小说里,他最喜欢哪一篇。”“他答复我说是《孔乙己》。”“何以鲁迅先生最喜欢《孔乙己》呢?”其“好处”在于“作者态度的‘从容不迫’”。(《鲁迅先生二三事》)好一个“从容不迫”!这正如恩格斯所说的“倾向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这是艺术描写最高的境界。我想,如果我们对鲁迅创作这篇小说的动机,有了更清楚的了解的话,对他的“从容不迫”就可以体会得更为深切。《孔乙已》到底是为什么而写的呢?统观全篇,联系到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以及他所处的社会情况来看,我认为,《孔乙己》是继《狂人日记》之后,作者提供的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