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一连串“网络暴力”事件,如“虐猫事件”、“铜须门事件”、“孔子PK章子怡事件”等轰动一时的网络事件,引起舆论高度关注。笔者认为固然应该对其中的极端事件予以谴责,对涉嫌违法的始作俑者应该依法惩治;但是社会舆论也不必反应过于激烈。其实许多“网络暴力”恰恰是被一些人过激的反应推波助澜的。  相似文献   

2.
对一些事件的报道,我们需要在报道思路、报道效果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反思,而不是只注重短期的效果。端午节的晚上,我和很多人一样难以入眠,在网上关注一起暴力抗议事件。当天的主要事发地点,是在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县古巷镇镇政府门口——在很多人看来,这些时间和地点只是一个新的标签而已,它是近期发生在中国大陆的又一起暴力抗议事件。而且这类事件都有升级的危险。 根据网络流传的照片和较为确信的消息,事件的大致经过如下:6月1日上午,外来打工者熊某夫妇和儿子到古巷镇一家陶瓷厂讨要拖欠工资,与老板苏某发生争执,苏某指使人对熊家大打出手,熊父被打伤头颅,其子则被砍伤手脚。  相似文献   

3.
从驻南使馆被炸事件开始,经过南海撞机和“9·11”事件,民间暴力话语已经成为一种触目惊心的阵发性癔症。这次美英等国打击萨达姆政权的战争尚未打响,一场互联网大战已经在中国展开,令话语暴力在互联网上大规模蔓延。一些网民如此向美国投掷话语炸弹:“杀死美国猪!”“真主站在伊拉克一边!他烧死了夜总会里狂欢的96头美国猪(按:指近期美国  相似文献   

4.
1993年美国关于影视暴力节目的一场大辩论非光若干年来,西方特别是美国公众,对于影视节目中的色情、暴力日益泛滥的状况,表示了越来越强烈的优虑、抱怨、批评和指责,由此,不久前在美国引发了一场关于影视暴力问题的大辩论,至今方兴未艾.暴力和色情泛滥成灾由来...  相似文献   

5.
杨尊尊 《新闻世界》2014,(7):370-372
作为美国媒体的代表,CNN对新疆突发事件如何报道?本文主要通过分析CNN对新疆鄯善暴力恐怖案等报道为例进行分析,认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媒体,为争得舆论的话语权,借中国国内敏感事件,不断在新闻报道中进行议程设置。  相似文献   

6.
钟锦棠 《航空档案》2005,(11):77-80
1936年蒋介石为了瓦解盘踞广东的陈济棠的势力,对广东空军进行利诱收买,发生广东空军反陈投蒋事件。当时我是受诱骗而被排挤的当事人之一,对蒋介石集团排除异己的丑恶手段及其暴力统治的内幕,耳闻目睹,感受很深,毕生难忘。兹追述其始末,借共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网络热点事件中网络暴力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对其分析能够了解网络暴力传播规律,为舆情引导提供方法指导。当前网络舆情研究主要集中在主题挖掘、情感分析、行为分析以及意见领袖识别等领域,网络暴力传播规律研究相对较少。[方法/过程]本文以网络热点事件为研究对象,首先,获取事件下评论用户的组织关系、评论文本、年龄等数据;其次,对事件负面程度进行评分以及对评论文本的暴力属性进行标注;最后,通过计算意见领袖影响力指数、高质量评论指数等网络要素,分析这些要素与网络暴力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结论]对10个网络热点事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事件负面程度(r=0.99)、负面意见领袖影响力指数(r=0.79)、负面高质量评论指数(r=0.77)与网络暴力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网民年龄(r=-0.61)、正面意见领袖影响力指数(r=-0.86)、正面高质量评论指数(r=-0.81)与网络暴力呈负相关关系。事件负面程度、意见领袖、高质量评论、网民年龄是网络暴力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一名黑人对记者说:从这里我想谈谈我们美国的文化。总的来讲,美国文化是一种电视文化。几乎每个人的生活都要受到电视的影响。可我们电视中都充斥着一些什么呢?是暴力。从事情的前面来看此案,整个事情好象是一个违法,执法,再违法,再执法,再犯法的问题,但问题的实质我想不是很多人所说的什么司法不公,种族歧视,不是,我想问题是出现在我们的社会道德上以及我们的暴力意识上。“在暴力问题方面我们警察的行为是很可怕的,他们常常是非常暴  相似文献   

9.
暴力侵害可能增多 近期,国内记者遭遇伤害事件频繁.综合过去几年屡次出现的记者被伤害事件可以发现,当前阶段对记者的伤害主要包括权力侵害和暴力侵害两类情况.  相似文献   

10.
《纽约时报》一位影评人在评价这部影片时说“A History of Violence(暴力史)”应该正名为“A llisIory of America(美国史)”。这似乎是一种过度引申的解读方式,因为其实何止美国的历史是“暴力史”,远在人类诞生前暴力就已经存在。  相似文献   

11.
网络暴力是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近几年才走进人们视野的一个新词汇,人们熟悉的“虐猫事件”、“史上最毒的后妈”事件、以及去年年底刚刚发生的“林嘉祥酒后猥亵女童”事件都是典型的网络暴力事件。下文将从林嘉祥事件入手,探讨网络暴力的影响、避免网络暴力的办法等。  相似文献   

12.
"网络暴力"现象的战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梅 《今传媒》2009,(12):118-119
近几年,“网络暴力”事件频繁进入人们的视野,从2006年的“铜须门”事件、“虐猫”事件,2007年的“姜岩死亡博客”事件、“史上最毒后妈”事件再到2008年的“很黄很暴力”事件等等,  相似文献   

13.
管恩武 《青年记者》2008,(11):85-87
作为以平面媒体为研究内容的在美访问学者,笔者见证了美国媒体包括美国四大主流报纸——《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和《今日美国》对“西藏事件”给予的超乎寻常的关注和报道,武断地宣称中国政府压迫西藏人民和毁灭西藏文化,并谴责中国暴力镇压藏民,以预设的立场为西藏问题设置报道议程,并以此议程误导受众。  相似文献   

14.
管恩武 《青年记者》2008,(16):85-87
作为以平面媒体为研究内容的在美访问学者,笔者见证了美国媒体包括美国四大主流报纸--<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和<今日美国>对"西藏事件"给予的超乎寻常的关注和报道,武断地宣称中国政府压迫西藏人民和毁灭西藏文化,并谴责中国暴力镇压藏民,以预设的立场为西藏问题设置报道议程,并以此议程误导受众.  相似文献   

15.
笔力图在介绍美国媒介暴力研究的同时,对比中美的情况,为我国的媒介暴力研究提供一些具有借鉴性的经验和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网络暴力现象在我国层出不穷,从2006年的"虐猫"事件、"铜须门"事件,2007年的"女白领姜岩的自杀"事件、"史上最毒后妈"事件,2008年的"很黄很暴力"、"沈阳女"以及"逃跑教师"等事件接踵而至.网民的道德审判、恶搞谩骂给当事者心理造成极大的创伤.分析网络中的暴力问题,研究必要的预防措施,在当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网络暴力现象在我国层出不穷,从2006年的"虐猫"事件、"铜须门"事件,2007年的"女白领姜岩的自杀"事件、"史上最毒后妈"事件,2008年的"很黄很暴力"、"沈阳女"以及"逃跑教师"等事件接踵而至.网民的道德审判、恶搞谩骂给当事者心理造成极大的创伤.分析网络中的暴力问题,研究必要的预防措施,在当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5月中旬,越南胡志明等7省市发生针对中资企业和人员的暴力打砸事件,菲律宾发生扣押中国渔民事件。与东盟合作,挑战与机遇并存。这是考验大国勇气与智慧的时刻.  相似文献   

19.
程刚  张卫军 《新闻世界》2010,(7):212-213
自2006年"虐猫女"事件开始,我国网络暴力事件屡屡发生,如"铜须门"事件、"姜岩自杀"事件、"史上最毒后妈"事件、"很黄很暴力"事件等等。这一系列事件严重影响到了当事人的精神状态,对当事人的生活工作造成了巨大负面后果,网络舆论甚至逐渐变成了对公民人权的践踏,冲击着正常的网络秩序和现实社会。本文将对网络暴力的内涵、成因、作用及其预防对策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20.
网络是一柄双刃剑.网络暴力的大致发展过程是:首先通过一个未经证实的事件而引发网络"义举",继而多种媒介参与,事件的真相浮出水面,最后,网络暴力告一段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