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5 毫秒
1.
广播电视报是紧随广播电视其后而出现的一种依附于声屏的信息传播媒体。这种超出任何一种报纸的依附性,给广播电视报牢牢地定位在声屏上,要紧紧围绕广播电视作文章、搞宣传。然而,广播电视报又是一张文化生活类的专业性报纸,它有与广播电视完全不同的传播方式和自己独立的办报方略。正是这种既“依附”又“独立”的性质,使广播电视报在广播电视的传媒中成为独树一帜的第三种媒体。因此它有着与广播电视完全不同的功能,这就是正  相似文献   

2.
广播电视报的定位是"影视文化生活娱乐类报纸"。发展到今天,大多数城市的广播电视报已经将触角延伸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把服务生活作为自己的重要内容。比如《营口广播电视报》,就被称为"百姓的报",它的办报宗旨就是服务广电,服务百姓。报纸的内容也相应地分成  相似文献   

3.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到本世纪初的近20年时间里,广播电视报成就了令其他媒体垂涎的传奇.而这个传奇,在层出不穷的新媒体面前最终成为一个"美丽的传说".彻底转变陈旧的办报理念,树立新媒体意识,尤其是注重"纸"外传播……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报的经营思路和手段也必须随之改变.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我国新媒体快速发展壮大,对报业等传统媒体形成了巨大冲击。异军突起的新媒体正在逐渐消解纸媒的优势,而其中属于生活服务类周报的广播电视报更是面临严峻的生存挑战。广电报面对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应该如何应对呢?确立市场取向的发展定位长期以来,广电报业内通行着一种叫"带电作业"的做法,意为广播电视报采编的内容应是广播、电视的播出信息。我国广电报诞生至今,这种做法一直被当作办报理念遵循着,但它犹如"带着镣铐跳舞",桎梏着广电报的发展。笔者认为,在  相似文献   

5.
三网融合为城市广播电视报的发展带来挑战,也带来机遇.对报人来说,面对三网融合时代的到来却不能置身事外.最重要的是及早谋划,重新定位.1.未雨绸缪,加速推进"报、台、网"融合工程.在目前全国大部分城市还没有实施三网融合的情况下,城市广播电视报应及早通过互联网这个平台与电视、广播媒体相融,提前为三网融合的到来作好准备.实践中,浙江省湖州广播电视台所属湖州广播电视报社和传媒湖州网于2009年1月1日重组成立"报网中心",对报、网实行统一管理、运作.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的强势崛起,传统广播业正在承受着冲击。广播媒体应跟上时代步伐,以技术革新为手段,精准定位为依托,内容建设为根本,在媒体融合时代迸发出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7.
<怀化广播电视报>创刊于1993年,它16年的办报历程可以说是整个中国广播电视报刊发展的一个缩影.创刊之初,中国的广播电视报因其独特的办报形式以及资源优势,正处于发展的高峰期.  相似文献   

8.
荆婵 《青年记者》2008,(12):112
广播电视报作为一个边缘媒体,在晚报都市报的挤压下,已经走得步履蹒跚.很多人对广播电视报的生存意义产生了质疑,认为它最终将淡出历史舞台.事实上,广播电视报不仅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而且我们也可以肯定地说,只要广播电视存在一天,广播电视报就有其生存的意义.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让广播电视报重新走近百姓,走人家庭.下面我们就从石家庄广播电视报<声屏之友>的改版成功来分析一下广播电视报的生存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历史进入九十年代,广播电视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其中广播电视报的显著发展尤为引入注目——目前,全国共有广播电视报逾200家,其中中央两家,省级31家,地(市)级160多家,还出现了十几家县级报。地(市)广播电视报异军突起,从而打破了中央、省级广播电视报一统天下的格局,形成了三级办报体系,换言之:广播电视报的市场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10.
广播电视报是一份依托广播电视媒体成长起来的家庭生活报,它主要以预告广播电视节目和介绍影视看点、娱乐消息为主的一份走入百姓家庭的报纸。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广播电视报在媒体与受众的沟通与交流中作出过突出的贡献。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网络化进程的迅速发展,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日益多样,广播电视报的功能被削弱或替代,面临越来越大的发展压力,在党报和晚报的挤压下,广播电视报更是举步维艰。因此,在新形势下,广播电视报  相似文献   

11.
苏鹏 《新闻采编》2009,(1):33-34
广播电视报是服务于广播电视系统的行业报,也是服务于家庭的纯个人订阅的娱乐报,伴随着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广播电视报经历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快速成长和辉煌,由于平面媒体、广播电视媒体、互联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广播电视报也出现了行业性衰退。广播电视报的出路在哪里?如何在新的形势和条件下促进广播电视报的发展,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等数字技术进入人们的生活,传统媒体不得不考虑与数字技术、新媒体融合发展。广播如何融入新媒体,与新媒体适时适当地结合,把广播媒体的优势最大化,借新媒体的形式,发展扩大广播的影响力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实。广播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一般分为技术层面的融合、内容层面的融合、传播方式层面的融合,本文对此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3.
八年来,赣南广播电视报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经过艰苦的创业,由当初的一张节目报发展成为今天的四开十六版的拥有了广泛读者的家庭报。这份将实用、可读、可藏溶为一体的报纸已成了广播电视和文化休闲生活不可缺少的导向和朋友。面向21世纪,赣南广播电视报如何在竞争中求发展,是我们在思索并已逐步付诸于行动的现实问题。我们认为,在发展报业经济上要有超前意识,研究借鉴国内先进水平,探求他们的发展规律,从而清醒地认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确定自己的发展定位。我们的优势有:一、广播电视的媒体优势广播电视报最重要的属性在于它…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是一种不断发展的媒体形态,具有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优点,与新媒体融合是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本文首先阐述了新媒体的概念和主要特征;其次从受众基础、广告市场、人才分流以及媒体格局等角度详细讨论新媒体对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的巨大影响,并分析总结出广播电视行业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最后就广电媒体发展与新媒体融合时应该实施的方式和内容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5.
耿涛 《青年记者》2016,(23):113-114
互联网正改变着世界,也影响和改变着广播媒体.近年来,面对利用微信传播的媒体数量的增长,以声音传播信息的广播人不得不进行认真的思考:广播只能听,不能读、不能看;广播内容一听而过、稍纵即逝;广播已经沦为旧媒体.广播媒体以节目为王,节目和主持人是广播发展的总抓手,在这种形势下,我们要毫不松懈地抓住广播电视主业,守住我们的阵地,同时积极发展新媒体,运用新媒体,着力发展网站、微信、手机客户端.  相似文献   

16.
在新形势下,网络信息技术发展飞快,人们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方式进行信息的获取。在媒体行业中广播电视新闻属于很重要的形式,在新形势的背景下依旧在媒体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广播电视需要符合时代特点和媒体发展的趋势,发挥自身的优势与新媒体进行融合发展,本文通过探究新形势下广播媒体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广播电视与新媒体融合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7.
广播电视报作为一个边缘媒体,在晚报都市报的挤压下,已经走得步履蹒跚。很多人对广播电视报的生存意义产生了质疑,认为它最终将淡出历史舞台。事实上,广播电视报不仅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而且我们也可以肯定地说,只要广播电视存在一天,广播电视报就有其生存的意义。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让广播电视报重新走近百姓,走人家庭。下面我们就从石家庄广播电视报《声屏之友》的改版成功来分析一下广播电视报的生存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广播电视报是计划经济体制下行业垄断的产物,随着媒介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广播电视报面临强大的生存压力,这类报纸从当初简单的广播电视节目预告和节目介绍到今天的生活、娱乐等方方面面的报道,内容日益丰富,专刊是这些内容合适的载体.  相似文献   

19.
全媒体时代,广播媒体需要树立媒介融合发展意识,探索自身与新媒体实现融合发展的有效策略.本文在对全媒体时代广播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做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重点对广播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以期确保广播媒体能够更好地适应全媒体时代下的发展环境,抓住新媒体带来的发展机遇,与新媒体实现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20.
熊科伟  张涛摄影 《中国广播》2013,(12):I0005-I0005
第四届中国广播学术研讨会12月1日在广州花都召开,本届研讨会总议题为“新媒体时代中国广播创新与发展”。下设“新媒体时代区域广播发展研究”“广播与新媒体融合的体制、机制和经营”“广播与新媒体的产业联盟发展战略”“网络广播的营利模式研究”“新媒体时代广播的内容创新”“新媒体时代广播发展的困惑与问题”“媒介融合时代中国广播的发展趋势”“新媒体环境下的广播节目创优”等九大子议题。来自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学会、广东省广播电影电视协会等机构及中国传媒大学、暨南大学、安徽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高校与媒体的近80名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参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