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柳  俞雯祺 《新闻世界》2010,(5):102-104
民调新闻是精确新闻的一个重要类别,近年来国内许多媒体特别是传统的纸质媒体开始引入民调新闻,其中又以地方性报刊的民调新闻颇具特色及影响力。本文以《长江日报》的"民调新闻"版为例,运用精确新闻学理论对其进行内容分析,总结地方报刊民调新闻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美国民调机构皮尤研究中心2016年7月的报告《数字时代,美国新闻消费者的态度和习惯调查》显示:2016年,只有1/5的美国成年人会通过报纸获取新闻;相较于报纸,81%的成年人通过在线平台获取新闻.面对新媒体的冲击,美国纸媒的经营风险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3.
童铘 《新闻实践》2009,(2):21-23
被动性民意报道陷媒体于"等米下锅"的困境,也很难保证新闻的独家性.于是媒体变被动为主动,不仅负责报道和解读民调,而且全方位介入民调产生的过程.而媒体的民调运营,则是媒体利用民意调查的方法,为内容生产、活动运行、品牌塑造和广告经营提供全方位服务.这就是媒体民调的"三步走".  相似文献   

4.
一、数字新闻悄然走进我们的生活不经意间,带数字的新闻悄然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最新民调显示56%波兰民众反对建反导基地;百万汽车停驶换来四个"蓝天";马来西亚封杀17种中药(引)中国企业喊冤;五百余大学生新兵走进新战机保障方阵;打一场"导  相似文献   

5.
媒体民调在各大新闻网站以两种形式出现,一种是作为独立的媒体民调内容与网友见面;另一种是配合某一新闻热点的策划报道,以辅助形式与网友相见.从社会学角度来看,网络媒体民调的价值表现在:一方面它是实现平民话语权的主要渠道,另一方面是意见市场公平竞争的一个平台.  相似文献   

6.
民调可信吗?     
10月11日晚第二次两党总统候选人电视辩论后,小布什在一周前第一次辩论后取得的在民意调查中的领先8个百分点的优势又消失了,两人再度持平。 民调结论的多次反复,让不少人怀疑,民调还有可信度吗? 回答是肯定的,民调结果的激烈动荡除了民调本身的数字有技术的偏差外,还受到一个重要的因素影响:选民到现在为止仍然在了解两位候选人对各种问题所执的立场。 在距离大选没有几周的时候,大多数美国人面对关于候选人基本立场是什么  相似文献   

7.
吉丹丹 《传媒》2015,(20):53-54
近年来,大数据一词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并开始走进与生活相关的各个领域,受到广泛的关注.大数据走进传媒领域始于2009年,《卫报》《经济学人》《纽约时报》等国际知名媒体首先开始探索大数据新闻,并利用数字技术拓展报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于是,数据新闻应运而生,大数据时代下传统纸媒如何成功拥抱数字技术成为了新方向.  相似文献   

8.
民调与民意     
日本首相鸠山挂冠而去的原因,每个人都可以列上几条,但其中最关键的一条,恐怕就是那持续走低的民调数据了. 几乎所有国家都搞过民调,但很少有国家像日本那样乐此不疲,大到首相人选、方针政策,小到国家男足名单、某女星与某男星是否该结婚……内容可谓千奇百怪、五花八门.  相似文献   

9.
精确新闻报道是指采用现代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来采写新闻,侧重对其进行宏观的定量描述或解释分析的新闻.①这种报道方式侧重于社会调查得来的数据,讲究采用科学的方法研究数据,其一诞生就因"数据"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也是其优势之一,"让数据说话"成为新闻报道的核心.但也正是在这种认识的影响下,媒体陷入了精确新闻的"数字陷阱".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反映事实时,不仅要有质的表述,而且应有量的叙述。新闻中大量的运用多种数据,说明我们的新闻由粗放向精细发展的趋势。特别在那些经济新闻、科技新闻以及调查报告中,数据更成了说明某些问题的有力武器。但是,数据比较抽象、枯燥,数据背后所蕴含的意义,往往又让人难以捉摸。一般来说.受众对新闻中所引用的多种专门数据,不大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数据新闻发展势头强劲,不少国内媒体纷纷开设数据新闻栏目.本文选择以广受好评的财新网"数字说"栏目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从新闻题材、数据来源、呈现形式等方面着手,探索财新网"数字说"栏目数据新闻报道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革新思考,希望能够为其他媒体数据新闻栏目发展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电视新闻经历了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新闻改革与释放、二十一世纪初的民生新闻的激荡与喧嚣,在理念磋撞与技术发展的当下,必将面临一个新的转型和升级.本文从电视民调新闻的角度观察中央电视台及地方电视媒体的新闻发展路径,探讨电视新闻引入民意调查对其新闻价值、舆论引导等方面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李超宇 《传媒》2021,(18):71-72
近年来,人民网、新华网、澎湃新闻、财新网等媒体争相开辟数据新闻板块,其中代表性的当属财新网"数字说".数据新闻是以新闻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对数据进行收集、整合、挖掘、呈现的一种报道形式,经过多年发展实践,数据新闻已经成为集叙述工具、技巧和方法为一体的成熟报道类型.早在2011年财新网就开始了数据新闻的战略布局,并始终深耕"供给侧改革",实现了数据新闻报道的持续创新与融合发展.作为财新网数据新闻中心"直辖"的数据新闻栏目,"数字说"于2013年正式上线,成为我国数据新闻实践的开拓者.2016年,财新网成为我国唯一入围"全球数据新闻奖"的媒体,2018年更是一举斩获"全球年度最佳数据新闻团队奖",打破了我国新闻媒体的一项纪录.可以说,"数字说"栏目代表了财新网数据新闻的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4.
黄娟 《传媒》2015,(18):58-60
2006年,英国广播公司(BBC)确定了打造"数字英国"的战略,开启了数字化生存的探索模式.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催生了数据新闻的产生和发展,使其成为新兴的新闻形态.虽然在形式上,数据新闻与传统新闻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数据新闻能够处理更为庞大的数据,加上可视化的数据处理手段,使新闻内容更加丰富可信.当前,数据新闻已经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各大新闻媒体纷纷尝试进行数据新闻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5.
写新闻,有时不可避免地要用到数字,数字对提高新闻的真实性、精确度和说服力起到了以一当十的作用.但有些写进新闻中的数字却让人犯迷糊,觉得不可信,反而影响了新闻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6.
数据新闻是在大数据背景下顺势而生的.与传统新闻相比,数据新闻更加注重事实本身的深度挖掘,从而获得隐藏于背后的深层含义.在数据报道中,新闻叙事主体发生了诸多变化,数据源和新闻团队共同构成叙事主体,又分别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本文以财新网"数字说"为例,分析数据新闻叙事主体的演变,并基于叙事主体的变化对数据新闻现状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7.
新闻发布会上,对突发灾难性事件中伤亡人数的瞒报、不报,甚或玩数字游戏的情况屡见不鲜,诸如在矿难、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等突发性事件中,对伤亡数字的屏蔽似乎成为某些人的习惯,有些发言人好像患上了数字过敏症,非常忌讳记者提问伤亡人数。  相似文献   

18.
丛红艳 《传媒》2021,(14):56-57,59
数据新闻是以新闻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对数据进行收集、整合、挖掘、呈现的报道形式.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数据新闻已发展成为集叙述工具、技巧和方法为一体的成熟报道类型,国内外的新闻媒体纷纷对数据新闻进行尝试与应用.财新网"数字说"这一成功案例紧密围绕数据新闻要素,展现出在媒体融合时代数据新闻生产实践具有参考价值的特色与创新.  相似文献   

19.
《传媒》2016,(2):6-7
@思拓:数据新闻在某种程度上是数据技术对新闻业全面渗透的表现,在一定意义上已经改变了新闻生产流程和新闻呈现形态,这一模式的形成对新闻表达是一种推动.在网站中,新华网有数据新闻频道、财新网有数字说频道、澎湃新闻有《花边数据》、网易新闻有《数读》、搜狐有《数字之道》、新浪有《图解天下》等.在传统纸媒中,《南方都市报》有《数据》栏目、《华西都市报》有《华西数据》栏目.中央电视台陆续推出了大数据节目《据说春运》《两会大数据》《数说命运共同体》等.  相似文献   

20.
数据新闻又称为数据驱动新闻,是在大数据的互联网技术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型新闻报道形态.中国人民大学方洁定义数据新闻为“基于数据的抓取、挖掘、统计、分析和可视化呈现的新型新闻报道方式”.斯坦福大学杰夫在纪录片《数据时代的新闻学》中提到,现在的新闻越来越和数据、数字有关,媒体的责任是如何向公众解释复杂难懂的数据,既给予足够的信息又不至于危言耸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