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郭芳 《成才之路》2010,(24):63-63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高中体育课地位的改变,人们已经意识到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因此如何进行高中体育教育也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话题。本文结合我校的体育课浅谈了体育课改的进行模式。  相似文献   

2.
让艺术院校的体育课走出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军 《陕西教育》2006,(11):20-20,8
体育与艺术如同是一对姊妹.体育和人们生活的其他内容一样,是艺术创作的“生活源泉”和取材领域,艺术则为体育融人了美韵的血液,使体育放射出更加绚丽的美的光华.但长期以来,受竞技体育追求运动成绩的影响,艺术院校的体育课教学未能处理好体育课与学生身体素质、与艺术类专业课之间的辅助和促进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体育课对艺术类专业课良好的帮助功效,因而有必要对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及目标进行适当的调整.  相似文献   

3.
张海文 《教师博览》2023,(21):93-94
大课间体育活动与体育课应当是有机联系、有效融合的。结合农村小学生的生活特点,将与生活关系密切且具有明显体育特征的内容引入大课间,可以丰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能够有效激活学生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兴趣,能够夯实学生体育素养提升的基础;在运动内容基础上对运动方式进行优化,可以促进大课间体育活动与体育课的有机融合,从而让两者相得益彰。大课间体育活动与体育课的融合,本质上是面向学生去追求的体育参与态度与体能、技能训练的融合,因此学生主体是融合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4.
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逐渐增大,健康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体育课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激发学生体育课的参与热情,提高学生的体育水平,增强学生的体质成为教师不懈研究的课题。本文将对提高体育教学效率的方法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民的整体体能素质也有所提高,但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核心的大学生,普遍存在体能下降、体质较差的问题。近年来,频繁出现大学生在体育课上晕倒的事例,可见大学生体育课质量差和体育实践活动少的现状非常严峻。建构高等教育中体育教学多元化模式,提高大学生的体能和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6.
林章意 《南平师专学报》2005,24(2):83-84,87
从众心理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从众心理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处处可见,巧用从众心理可以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提高兴趣,培养勇敢顽强的精神.从众心理教学中应用时要注意安全.防止过度疲劳和伤害事故,还不能缺少体育目的意义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 近年来因校园体育伤害事故引发的纠纷日益增多,运动伤害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学生精力旺盛,运动是其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运动中不可避免地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伤害事故不仅严重影响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而且对广大体育工作者开展体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产生极大影响,严重妨碍了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一些学校为了避免发生在体育课和体育活动中的伤害事故,  相似文献   

8.
张伟 《新课程研究》2006,(11):41-42
频繁发生的学生军训晕倒、猝死体育场的惨痛悲剧不时引发人们思考:谁应该为学生体质下降负责?谈到这个话题,脑海里浮现的却是小小少年们厚厚的镜片、沉重的书包和赢弱的脊梁……学生体质下降是个多元的因素,作为学生生活和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学校体育理应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因此我认为体育课“缩水”是影响学生体质下降的主要因素。所谓“缩水”即:少上或不上体育课;体育课不进行体育运动,而是观看体育资料片,或观看老师的讲解、表演;体育课活动降低难度程度,敷衍过关等。又是什么因素造成体育课“缩水”呢?  相似文献   

9.
休闲教育思想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活动已经成为人们追求健康生活的方式。高校体育课作为高校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时,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锻炼习惯,进而形成终生体育的观念,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人民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日益增大,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健身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们参与到体育健身活动中。在公园里,广场上以及社区内,随处可见人们健身的场面,在大学校园的操场上,各种体育活动更是层出不穷。高校体育课就是学生获得体育锻炼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足球运动是高校体育课必不可少的一项运动。足球运动涉及到各种各样的奔跑、跨越、传球、射门等技能,能极大地增强人体的力量、速度和耐力。同时,足球运动要求灵活多变的技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武术精神博大精深,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行为。人们练习武术既可以强身健体,又可以修身养性。中国武术精神中的德育精神深刻作用于人们的道德思想,有助于人们健全人格、净化心灵、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同样,武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也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很多高校还未意识到武术的重要性,将武术作为一项体育课程,甚至有些高校的体育课经常被专业课挤占,学生上体育课的机会都很少,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学生家庭物质生活水平在随之提高,学生的物质上的要求基本可以得到家长的满足,但是却很少关注学生的的身体素质上的锻炼,导致当前小学生胖墩较多,多数学生不爱运动,对体育课没兴趣。要学校体育课提升教学质量,首先要让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本文主要从体育教学与游戏融合方面探讨改善小学体育课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于体育的兴趣,提高小学体育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彭必江 《小学生》2010,(7):24-24
从理论和实践上讲,小学生应该是最喜欢体育的人群。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在体育游戏中小学生是那样情不自禁地全情投入。由此可见,学生并不是从内心讨厌体育活动或体育课,而是对一些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教的内容、教的方法感到枯燥厌倦,甚至反感。这是体育教学中教与学的对立。因此,体育课如何吸引学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游戏起源于人类生活,属于教育范畴。体育游戏是以促进身体健康为目的,以它特有的内容、情节、形式、规则及要求为特征的一种有组织的体育活动,它为传统体育课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体育游戏在发挥体育促进少年儿童社会化的功能方面具备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体育游戏的特点,体育游戏的作用及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归纳与论述,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以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人们的体力劳动强度减少了,余暇时间增多了,体育活动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高校作为学校教育的最后阶段,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体育运动的进步而更新,使其适合社会的发展需要。1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现状的分析1,1教学内容的重复性从小学到大学,无论在哪个阶段,体育课的内容基本上大同小异,多处重复,给大学生思想上造成了反感情绪,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不到体育教学的目的。如何更新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笔者对五个系的二百名学生进行调查,统计如…  相似文献   

16.
国家的不断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小康社会的全面发展,然而丰富的物质条件带来的安逸生活却使许多学生的精神与身体素质不断下降。交通工具的快速与便捷,更是让越来越多的学生缺乏步行的毅力与动力,体育课上许多中学生显然根本提不起兴趣,更有甚者千方百计寻找各种借口来逃避体育课,久而久之,许多中学生的身体健康素质令人堪忧。因此,高中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策略就是要让中学生感受到体育课程的魅力,真正对体育课充满热爱之情。  相似文献   

17.
刘胜顺 《学子》2014,(1):54-54
正一、体育课的准备活动,是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体育课的准备活动没有得到人们的足够重视,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往往关注的是课的基本部分,而忽略体育课中的准备活动时段的健身功能的发挥,对体育课准备活动内容开发上缺乏创新点,慢跑-定位徒手操成为当前中学体育课的不变定律,学校体育课的准备活动组织形式与练  相似文献   

18.
为了改变目前职业学校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上体育课的情况,就职业学校学生在现实体育需要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分析,旨在提高职业学校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会体育锻炼的方法和自我锻炼的能力,为学生终身生活和社会实际打好扎实的体质基础。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体育已逐步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成为人们度过余暇时间的重要内容。因此,高校体育应该对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能、技术赋予新的意义,提出更高的要求,即不仅在体育课上学习和运用,而且强调进行课余时间的体育活动,离校后继续进行锻炼,直到终身进行体育活动。这样就要求学生掌握好锻炼身体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具有参加体育运动的能力和正确的态度,通过在校期间的体育学习终身受益,使学校体育成为社会体育的基础,实现体育运动生活化。  相似文献   

20.
农村学校由于受条件所限,体育课基本都足在室外教学,怎样组织好教学,怎样排除各种干扰,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完成教学任务。是诸多体育教师共同研讨的主题。经多年的体育教学.笔者认为只有合理而周密地组织教学.才可能使学生从物质上、心理上感受到体育课的乐趣,从而保证体育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因此,组织好体育课教学是上好一堂体育课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