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从1952年我调到《长江日报》、《武汉晚报》工作至今已经四十余年了。这四十余年中,我主要在文艺部从事戏曲采访工作。在我认识的戏曲名家之中,大都是很好的朋友,有的还是未曾谋面的朋友,但书信来往却不少。我是怎样结识和采访艺术名家的呢? 懂行,且有准备——访李少春我大学毕业后,在《北京晚报》实习时,报社要我采访“活林冲”李少春。李少春当时是红得发紫的  相似文献   

2.
今年3月27日是越剧诞生100周年纪念日,宣传报道越剧百年,一时成为新闻界的一大盛事,国内许多媒体推出了各具特色的报道。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与嵊州市联合推出的“越剧大巴百村万里行”、“寻踪百年越剧——大型摄影采风、影展”和“梨园经典——越剧百年畅想”系列活动,以报道和活动相结  相似文献   

3.
晴和 《传媒》2001,(7):43-45
采访小丫真的不容易,因为她并不想接受很正经的“采访”。她说:“我很普通,上学——工作——进修——再工作,就这样简单。我只想把我的节目做好,我没有什么值得采访的。”但是,一个多月的等待与不懈努力终于印证了“坚持就是胜利”这句话。终于,  相似文献   

4.
新华社副总编辑朱承修同志的这篇来稿,本刊照登。新华社有关同志从香港报纸得悉沈从文先生逝世的消息后,组织采访和进行采访,是抓得很紧、很认真的。但我们认为,像沈从文这样的名家在京逝世的消息,内地新闻界反而比台港报纸迟发,仍然是值得我们共同从新闻改革的角度来思考和总结一些问题的。  相似文献   

5.
新华社副总编辑朱承修同志的这篇来稿,本刊照登。新华社有关同志从香港报纸得悉沈从文先生逝世的消息后,组织采访和进行采访,是抓得很紧、很认真的。但我们认为,像沈从文这样的名家在京逝世的消息,内地新闻界反而比台港报紙迟发,仍然是值得我们共同从新闻改革的角度来思考和总结一些问题的。  相似文献   

6.
接受采访任务时,我们电台领导说:“程芳明这个同志值得宣传!”来到蓉江镇广播电视站站领导头一句话就是:“程芳明工作上无可挑剔!”可是,当笔者找到程芳明向她说明来意时,她却说:“我不值得宣传,不要写我!”这一推一挡的两种态度,更加激发了笔者深入采访的兴趣。和所有跟程芳明打过交道的人一样,笔者先感受到的是她的那一份——浓浓的广播情程芳明年幼的女儿一直有个最大的愿望,那就是(停电。因为只有停电了,妈蚂才有时间去陪她。她曾经对程芳明说:“妈蚂,你再也不要做播音员了。自从你做了播音员,就没有带我去散过步,看…  相似文献   

7.
冯杰 《军事记者》2009,(2):56-57
新闻采访中,“搭桥”是一种艺术。它的核心是找到使采访对象感兴趣的相似点或接近点,使记者和被采访对象从“生”到“熟”,营造和谐的采访氛围。许多报道员由于种种客观原因,缺乏搭桥艺术的培养,常常很难短时间内使采访对象敞开心扉,导致第一手材料不够鲜活丰润,没有深度,写出的稿件自然不易出彩。联系实际,笔者对如何在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之间搭桥谈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8.
<正>他们是名家,有名气、有潜力;它们是佳作,富有时代特征,彰显创新思维;名家和佳作背后充满人文色彩和艺术情怀的厚重故事,是我们努力挖掘的;有魅力的"名家"和有"故事"的作品,更是您值得期待的!《海峡艺术名家》通过拍摄采访两岸艺术名家、艺术展会、艺术品拍卖等,传递名家、佳作的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打造全媒体产业化的艺术平台。  相似文献   

9.
商西 《新闻天地》2011,(2):60-61
2010年岁末,诸多热词叠加,一个化名苏紫紫的人大女学生一夜蹿红。媒体蜂拥而至后,这个在百度百科中记载曾参与过2007年模特大赛的美少女,转身为自己贴上了一个“叛逆的艺术少女”的新标签。19岁的日记中,她在扉页写下“我要呈现一种生活,它叫苏紫紫”。日记之外,采访她的记者成了她的创作元素,“为了体现裸体艺术也能被大家正视”,她全身赤裸接受男记者采访的照片再度在网上疯传。与她的想象不同,记者采访中,没有人对裸模心怀偏见,大家宽容地期待这个少女尽快长大。  相似文献   

10.
向鑫  周漫 《新闻前哨》2005,(8):29-29
获得2004年度湖北新闻奖一等奖作品《永不消逝的撒尔嗬》,在15分钟的新闻中,笔者以“进山——遇一土家族老大娘去世众多乡亲为她跳撒尔嗬守灵——采访——出山”为主线,向听众展示了这一藏于深山的神秘的土家习俗。在清江流域流传了3000多年的土家人悼亡歌舞“撒尔嗬”,可以说是个千古之谜,也是最具土家族特色的一种文化现象,过去不为人知。作为一名生长在土家苗寨而且常驻恩施  相似文献   

11.
《文化艺术报》是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文化艺术类综合报纸。被中国报协等单位评为十佳报纸。《文化艺术报》重点报道和评论国内外文化艺术界的最新动态,系统介绍文化艺术界的人物及作品。是一份高品位、可读性强、深受读者喜爱的优秀报纸。笔者于2011年7月有幸采访了《文化艺术报》总编辑陈若星女士,在采访过程中她的乐观主动和坚忍不拔,她的作风、她的胸怀、她的成绩以及她执著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我……  相似文献   

12.
“人怕出名,猪怕壮”,这是我们中国人的古训,意即人出了名并非是一件好事,往往要倒霉。比如,在我们的新闻采访中,常常会遇到具有新闻价值的典型人物害怕宣传自己,回避采访,他们常说的一句推托话就是:“人怕出名呀!千万不要写我个人。”笔者通过多年的采访实践,把人出名时的复杂心态归纳为“四怕”:一怕政治上遭冷遇。由于我们民族存在的某些劣根性,比如自私自利,嫉护心等,使他们不能正确对待别人,也不能正确看待自己。在这种不健康的复杂的社会氛围里,许多名人和先进人物不但出名而无利,还遭到种种不幸。笔者曾采访过陕北某县的一位女教师,她荣获过全国模范班主任。当采访她时,她竟忍不住地哭了,其原因是出了名反遭不公正对待,单  相似文献   

13.
郑恺 《新闻知识》2004,(4):52-53
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开了一门称作“走在路上的叙事艺术”的课程,这实际上就是新闻学的基本课程——采访与写作。为什么如此定位采访与写作,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李希光教授说,“走在路上”就是要记去产生新闻的现场进行翔实的观察。“叙事艺术”是一种新闻写作的方法。这门“走在路上的叙事艺术”需要记在真实的世界、采访真实的故事、接触真实的人物、写出真实的故事。  相似文献   

14.
司徒汉帮助我采访八九年初,我在《歌剧艺术》编辑部工作时,采访过一位英藉华人音乐博士——何士能先生。当时,在旁作陪的有何先生的表哥司徒汉先生,那是我第一次认识这位“大指挥家”。作陪的还有何先生的表姐体育科学研究所的司徒璧双女士,她和司徒汉是堂宗兄妹。席间,司徒汉先生没有一点指挥家的架子,当我听不懂何先生的广东土话时,他和璧双轮番当我的翻译。何士能先生谈及中国音乐在英国的地位时,一些音乐领域的术语和专业名词诸如“头紧腹圆尾轻收”“打击乐”等等时,司徒汉先生还借助于手势为我解说。采访即将结束,司徒汉先生告诉我,他的夫人顾葆瑜女士也在歌剧院工作,是位“女高音”。可惜的是,  相似文献   

15.
近日读到一篇文章,题目是《郭梅尼作品的生命之源》,介绍的是科技日报记者、《生命的支柱——张海迪之歌》的作者(和徐家良合作)、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郭梅尼“磨笔头”的故事。文中说,有次她到岳西一个贫困偏僻的山村采访,“是一家一家 地跑,打开碗厨看看剩菜,掀起床单摸摸铺垫”,“样样事都那么一腔热情”,“吃饭时还要和村干部聊天”。 郭梅尼采访为什么有“一腔热情”,被采访者为什么与她“心有灵犀”?在读她的属个人体会性的文章《在人生的跑道上》中,我找到了答案,她说:“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往往有一堵墙”,“这就要求记者掌握一把打开人物心灵宝库的金钥匙”,“尽快地推倒”这堵墙,“使自己的心和采访对象贴近”。  相似文献   

16.
毛旭明 《青年记者》2015,(10):35-37
“只有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满怀对人民群众的深情进行采访,我们的作品才能拨动观众心弦。好作品大都来自于记者的坚守。”——周洋文她说她很胆小,可是在职业状态下她敢冒着超强台风出海拍摄;她说她很怕冷,可是她能在冬日的寒风里苦等3个小时,只为了能够拍到一个镜头;她说她很怕疼,可是她却能在扭伤脚后,一边喷着云南白药一边拄着棍爬楼梯去采访。“挺狠”和“折腾”是同事对她的共同评价。生活中她很“大条”,甚至都理不清自己的书桌;工作中她又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个记者,应该具有无孔不入的韧劲。但是,还必须讲究采访艺术,寻找“最佳”采访时机,尽可能有把握地进行采访——  相似文献   

18.
阿成  万青 《今传媒》2005,(3):56-59
扮婚托、入住十元店、卧底“二奶村”、牵手艾滋病人、走进精神病院。自己的家中陡然发生情杀案。有人要“火烧”她,报社开除她……深圳女记涂俏的名字和她的“隐性采访”红遍大江南北。其4部图书正在全国热销。中央电视台将她评为“中国最精彩的女性”。涂俏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她经历了怎样的“边缘生存体验”?是什么成就了她的传奇人生?2004年12月下旬,记飞抵深圳。几经周折采访了这位香港《汇报》驻深圳办事处副主任——  相似文献   

19.
县级电视台如何培养和造就观众喜爱的主持明星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尝试。一、建立主持人参与策划、采访和编辑工作的机制。全国首届十佳“金话筒”唯一的新闻节目主持人——高丽萍,主持采访的现场报道在国内屡屡获奖。她的成功得益于长期的记者和播音实践,得益于采、编、播、控多种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主持人首先是新闻工作  相似文献   

20.
李菁《,三联生活周刊》社会部主笔,除了做社会新闻,还负责一个名为"口述"的栏目。想象当中,身为大名鼎鼎周刊记者的她会很忙,要么在采访、要么闭门写稿凡人不见。然而从约访到采访结束,不过三天时间!她刚好完成了关于苏联解体20年的一篇大稿,有一个空档,之后,马上就将投入有关朝鲜最高领导人逝世的新闻报道。听李菁说话,不能不说是一种享受——言语中流露出的智慧恰如流水涓涓。她聆听,她思考,她讲述,我可以想象接受她访谈的人会与我有相似的感受。有人把李菁跟柴静并提为知性女性媒体人的代表,李菁却说自己真的不太在意外界的评价,只想简简单单把工作做好。事实却并不简单——她渐渐找到了自己与杂志之间的合拍节奏,跳跃在"新闻"与"旧闻"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