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进一步增强,具有较强可塑性,是培育道德品格的重要时期。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名言诗词、人物故事、文化经典和传统习俗等元素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能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打下牢固的思想基础,引导学生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加强素养培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从情境创设形式、知识接受方式、任务驱动维度、素养导向评价四个方面,探讨初中道德与法治素养型课堂的建构原则,探索提升学生真实素养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3.
思政课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价值理念之一是立人。人之所以为人,其本质在于具有人性,即道德性。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强调培养学生的道德性,如自强不息、孝亲敬长、尊重他人等,这些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以贯之的文化基因,涉及与自己、他人、社会、国家及人类文明的生命关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是传承文化精神、立德树人之有效途径,可通过品诗词之韵、悟典故之情、思人物之运等策略,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思政课,实现形神俱佳之韵、内外兼修之美。  相似文献   

4.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丰富资源和深厚力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机融入思政课是实现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的必由之路。廓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的时代定位,在探寻融入问题基础上深刻阐释融入的价值逻辑,是理解和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论题的前提与因由。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9,(83):123-124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以初中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和法治素养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由此可见,在孩子们的初中学习过程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他可以培养学生德育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生活观、和社会观形成的主要途径。那么要真正落实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课堂教学要以实际出发,创设真实情境,把更多的生活素材引入课堂,运用生活化策略,可以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实现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6.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立德树人的重要依据。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是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思想和人格品质的根基。教师应当重视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传统文化元素的价值,积极挖掘传统文化内涵,依托道德与法治课程,推动学生思想与文化能力的全面发展。本文论述了传统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课堂的价值,并探讨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要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真正实现立德树人,以文化人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我校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寻访‘老’文化"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探索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路径,并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真正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学生内心,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红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融合,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内涵。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分析了红色文化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价值,阐述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程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郑秋明 《教师》2020,(12):91-92
从学校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出发,新时期背景下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各学科的重要任务。而小学《道德与法治》作为德育的重要载体,更应该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合理撷取及高效应用。教师通过深度挖掘及系统整理,将其打造为该学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文章结合部编版小学五年级教材《道德与法治》展开探索,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取用原则,进而提出科学的应用模式,以供同行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育教学开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促进初中生核心素养的提高,进而促进初中生身心全面发展.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党的十八大上被明确提出,这也就要求教师在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时,要重视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理念.因此,基于立德树人这个前提背景下,本文将从立德树人的含义、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开展的意义等方面,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1.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有效融入时政热点,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提高学科教育教学质量。本文就时政热点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内容融合的必要性、原则、应对的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课程标准提出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要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乡土文化可作为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补充素材,促进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在道德与法治课渗透乡土文化,有四个策略:乡土名人引路,树榜样力量;礼乐文化规范,树文明形象;家风家训指导,学做人道理;名人维权建模,增法治意识。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20,(88):99-100
初中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渗透,在教材各个板块都设计了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为德育课程,须在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诵读、解读、探究等多样化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感受其魅力,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入学生的心灵,从而深化学生文化认同,坚定学生文化自信,从根本上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环节。2023年广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积极探索素养导向的命题方式,牢牢把握正确育人方向,创设真实问题情境营造育人场景,优化任务设置考查关键能力,提升育人质量和实效,发挥道德与法治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地落实。  相似文献   

15.
皖北优秀传统文化是皖北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将皖北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符合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是贯彻落实《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具体体现,适应了时代的要求。既传承弘扬了皖北优秀传统文化,也丰富了思政课教学内容。是加强青少年家国情怀教育,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课程性质”部分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旨在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素养和人格修养等。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要以优化情境连接知识与素养,以激发情趣点燃热情与活力,以生成情感塑造品性与品格。  相似文献   

17.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载体,承担着提升学生道德修养、思想素质的重要职责。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我们要充分明确课程育人目标,紧密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主动革新教学模式,在传授学生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利用教学情境、实践活动等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加快教育强国建设,必须提升义务教育育人质量。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道德与法治教师要积极落实新课标精神,探索议题式教学,通过议题活动推进教学,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9,(60):130-131
近年来,关于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一热点话题。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之一,作为立德树人的主要承担学科——《道德与法治》,更是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就将从这门学科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个角度,展开具体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随着线上教学的不断成熟,微课成为学生居家学习的重要形式。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对微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立足核心素养开发和设计微课,培养学生的必备品格和提高学生的关键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