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新闻写作上有很多且很严格的讲究,其中,真实、准确就是最基本的要求.真实、准确两个字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这就要求我们通讯员做到“四勤”,即勤动脚,勤动口,勤动脑,勤动手.勤动脚就是要多跑基层,多跑现场,多找当事人;勤动口就是在采访时要多问,问现象,问本质,从多个角度问,多个对象问;勤动脑就是材料准备齐全之后,要多想;勤动手就是要多动笔,多写,多改,完稿之后还要多核实,有可能的话给当事人过目是最好的了.只有这样,新闻报道才可能做到准确真实.作为通讯员,最忌的就是人云亦云和道听途说了.为此,通讯员千万不能听风就是雨,更不能闭门造车.我在近几年来的写作实践中,写出的新闻稿件不论长短,在报刊上发表以后,都没有因为报道失实或不准确而找我的麻烦.为此,我认为要当一个合格通讯员,一定要远离道听途说和听风  相似文献   

2.
平时到部队采访,经常听到一些报道人员反映,发生在身边的事太平凡,不知道应该采访什么,找不到新闻写。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腿太懒、动脑少、手不勤。要改变这种不良现象,就必须多学、多思、多跑、多写。下面几段文字,就是我在宣传报道工作中的几点感受。  一、勤去基层边关,多到艰苦单位,哪里有新闻就在哪里出现  工作中,我有一个很深刻的体会:不跑找不到好新闻线索,不苦写不出好新闻稿件。近年来,为搞好本职工作,我上雪山、走高原、钻山沟,深入部队进行调查采访。哪里有新闻我就在哪里出现,不管有多大困难,…  相似文献   

3.
一是眼要勤。要多看书学习,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了解党的政策及国情民情,把握宣传报道的动态和方向。 二是口要勤。对一些应知而未知的东西,多观察,勤访问。在掌握素材后,写稿前,多问几个为什么。 三是脑要勤。多动脑筋,认真思索,研究搞好新闻写作的新方法,及时总结经验,使自己的写作水平不断提高。 四是腿要勤。沉下身子,走进千家万户,跑遍山山水水,接触广大群众,掌握最新材料,写出有深度、有影响的报道。 五是手要勤。多动笔,对发生在身边的  相似文献   

4.
怎样当好通讯员?我的体会是要过好“三关”。一、毅力关。写稿见报.是我们每个业余通讯员的共同心愿。最近,有几个通讯员对我说,写了一年的稿件,连豆腐块、火柴盒都没有见到,有点失去了信心。觉得见报如登山,真难。要说难,新闻写作有一定难度,我认为,要克服困难,提高稿件见报率,就应坚持一学、二勤、三提高、四树立的思想,即一学,要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学习新闻业务知识,提高新闻敏锐意识;二勤,要勤写、多写.反复修改。稿件写好后,要善于多征求同志们的意见;三提高,要提高敏锐地捕捉新闻的能力,注意在社会生活中发现  相似文献   

5.
一次,我有幸目睹了山东省宁津县人武部副部长王汝恒的作品剪贴:“哇!厚厚七大本!”一数,竟有数百篇新闻稿件,其中近20篇作品在军内外报刊上获奖。在惊羡和敬佩的同时,我也从中找到了他奋斗的足迹,发现了他获得丰硕果实的答案:只要敢于拼搏,就会有所成功。从在政工科当干事至今,人们给他总结了“三勤”即脑勤、腿勤、笔勤,就凭这股勤劲儿,10多年来,他年均在各类报刊电台发表新闻稿件和内部文章60多篇,连续多年被《山东国防报》、《黄河民兵》等6家报刊电台评为优秀通讯员,连年被军分区评为新闻报道先进个人和优秀政工…  相似文献   

6.
新勤快实     
对于“爬格子”的通讯员来说,怎样提高采写水平,做个合格的通讯员呢?我的体会有四个字:新、勤、快、实。新:新闻要适应新形势,就要研究新问题,新方法,新特点,选择新角度,报道新典型,新成果。一九九二年春节前夕,我们下部队采访发现,来队家属比较多,计生干部及时挨家挨户宣传计生政策。凭着*新闻眼*,我感到这是条好新闻,于是连夜赶写出车郎织女相会不忘基本国策北京军区某部做好计生宣传工作*」稿。稿件发出后,很快被军国人口报>和*山西人口报*采用。勤:就是要脑勤、腿勤、嘴勤、手勤。勤思考,事事留心皆学问。只有…  相似文献   

7.
1983年,我开始写稿,一连发出30多篇,别说河南日报、省电台,就连河南农民报也没沾上边. 我心想,也许自己不是那块料,干脆不写了。自从县广播站编辑徐明法同志给我牵线订(?)《新闻爱好者》以来,我每月都能看到杂志上有不少通讯员下苦功写稿的动人事迹。比如在《通讯员园地》里刘志勇的秘诀和新闻敏感,总结了写稿要“腿勤”、“眼勤”、“嘴勤”、“脑勤”和“手勤”的体会.在他发表20篇  相似文献   

8.
黄剑跃 《新闻战线》2013,(2):106-107
好的东西不会自己找上门来,新闻工作者要真正实现作风转变、文风出新,采写出无愧于时代的新闻佳作,就必须在"勤、情、活"三字上下工夫,勤走勤访勤思,见人见事见细节。  相似文献   

9.
学习写新闻报道,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当好业余通讯员应当做到“眼勤”、“腿勤”、“嘴勤”、“脑勤”、“笔勤”。这是我业余学习新闻写作的一点体会。一要“眼勤”:业余通讯员工作在基层,只要用自己的眼睛多观察,就会发现许多可以报道的线索。有一次,我陪一位客人到香山游览,在山上看到许多小贩私自出售自己配制的汽水。这样做,一不卫生,二又违反了市场管理条例。通过仔细观  相似文献   

10.
勤可补拙     
我是2000年10月走上团报道员岗位的。期间,共在军内外报刊发表新闻作品380余篇,先后被几家新闻单位评为先进个人和优秀通讯员。能在短短一年内创出佳绩,实践给我最大的人生启示就是:“勤可补拙。”腿要勤———写作要求写作者必须“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文,言之有序。”而作为一名基层报道员想做到这些,腿不勤怕是不行的。当报道员不到一月,我就跑遍了全团所有连队和小远散单位。坚持隔一段时间到基层单位“滚”上三五天。去年,在新兵入营前,我迈开双腿下到连队,发现有几个单位迎新兵的室内拉彩条、扎红花、挂灯笼,布置得…  相似文献   

11.
改进来自于市县的新闻报道,是新华日报提高办报质量的重要抓手。去年,笔者参与采写的地方报道,有10多篇在新华日报各版头条刊出.这其中,有些是未曾关注的新题材,有些则是写过的老题材,但都能写出新意写出新闻。核心就是一条:要勤接地气,更要架高天线。不深入基层勤接地气,就不了解社会生活的最新变化.写不出鲜活可感的新闻;而天线架不高,不能站在更高的政策背景下,更前沿的知识体系及价值观念的坐标系之中,就无法精确探明新闻点、放大新闻点。  相似文献   

12.
在新闻报道工作中,要做到嘴勤、耳勤、腿勤、手勤、脑勤。嘴勤。见人多说三分话。因为很多新闻发生时,我们都不可能在现场,要想获得新闻线索,就得在行路、食堂里吃饭、深入车间、班组时,发现线索要打破砂锅“问”到底。比如,我写的《一片冰心在玉壶》一文中徐文兰的事迹,就是在清明节去兰考为焦裕禄扫墓的途中问出来的。耳勤。要经常到人多的地方去,听别人议论,  相似文献   

13.
最近的报纸,有两个变化:一是标题多了,大板块结构的报道少了;二是报道的内容实在点了,离读者近一点了。这一多一实,报纸就活一点了。这也许就是新闻改革的一点苗头,可喜可贺。新闻要勤进勤出不积压一个不偷懒的记者,每天东奔西跑,脑子里要装进去不少的新鲜事,如果一件一件报道  相似文献   

14.
楚让蕊 《新闻传播》2005,(10):44-44,47
刚开始从事新闻工作时,一些老编辑就告诫我说:“新闻无小事”,一定要从小节抓起,编好新闻。当时还以为有些夸张,哪有那么严重的事?如今自己在编辑岗位上摸爬滚打了8年,深深认识到当初老师们的话没有虚言:编辑是个细致活儿,如果不注意小节,一不留神就可能“因小失大”。  相似文献   

15.
想 ,不是凭空想象 ,更不是如某些人所说的先杜撰一个什么好的新闻点子 ,然后去“发现”新闻事实或拼凑编造需要的材料。想 ,是从新闻事实本身出发 ,多动脑 ,勤思考 ,而且这一思维活动贯穿于新闻作品创作的全过程。我做新闻的时间不长 ,没有什么新闻天才 ,相反还有点鲁钝。我固执地认为 ,要写出有新意、有深度、有影响的新闻作品 ,就要多费点神多死点脑细胞。也许是天道不负苦心人 ,我采取这种笨办法竟然有所收获 ,有几件作品还获好新闻奖。我认为 ,从刚获得新闻线索开始 ,就必须开动大脑。别人提供的新闻线索有没有价值 ,有多大的价值 ,在采…  相似文献   

16.
掰指算来,我从事业余写稿已有11个年头了。每当我那一篇篇带着农村田野新风的稿件,在报刊、电台被采用时,饱尝的酸、甜、苦、辣,令人感慨万干。十多年来,我靠勤学多练、勤钻多看、勤跑多采、勤动多思.先后被中、省、市新闻单位采用稿件1200多篇.并有16篇稿件在征文中获奖。连续十年被韩城市委宣传部评为优秀通讯员。利用开会发现新闻作为乡镇通讯员,参加各种会议时间比较多.这就要善于利用开会时间发现新闻线索。有一次.我参加乡上召开的“计划生育工作现场会”,得知重阳村妇女主任温淑芳,坚持20多年从事计划生育工诈,对工作认…  相似文献   

17.
要想当一名合格的通讯员,就必须坚持学习新闻知识,认真读书、看报,多写稿,勤积累,使自己的头脑不断丰富起来。 1983年,我刚练习写稿时,不会采访,写出稿子不合口味,投出去的稿件大都被“枪毙”了。后来,在一位老新闻工作者的热心帮助指导下,我逐渐学会了采写新闻的一点门道。 从1987年起,我每年坚持自费订阅《新闻知识》、《新闻写作》和《编通之友》等新闻杂志及报刊,并坚持多写、多练,深入  相似文献   

18.
我有业余写稿的爱好。在这不大起眼的业余生活中多留心、多观察、多发现,渐渐有了写不完的素材。多学习,勤动脑,才能抓住新问题业余写稿和专职记者、通讯员比起来,新闻敏感差,对报道意图了解不透,加上采访活动范围受限,常常是有写作题材的机会少。因此,我注意在多学习,勤动脑上下些功夫:工作再忙,每天的报纸都要认真看,从中挖掘出有普遍性、针对性、值得写的新问题;上级下发的文件,无论长短,都认真学习阅读,及时了解上级的精神,给合实际,从中可以发现好的报道角度;一些有价值的书刊,经常翻阅,边看边琢磨从中受到启迪,…  相似文献   

19.
33岁,初中学历,服务员出身,到宝丰县委通讯组两年多,就在省以上新闻单位发稿100多篇,其中一版头题10篇,省好新闻3篇,河南日报和省林业、环保好新闻6篇。我怀着对一位成功者的仰慕之情,向李虎勤讨教了。“我觉着要想写出好新闻,似乎得有那么一点儿获奖意识。”一阵寒暄之后,他终于摊出了自己的“不成熟”想法:“获奖意识能给人以紧迫感,能叫人有意识地跟自己过不去,能将压力变成搞好新闻报道的动力  相似文献   

20.
“自我培养”是指新闻通讯员根据现在和未来的工作需要,在实践中加强自身政治修养,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新闻通讯员如何进行“自我培养”呢?作为部队业余通讯员,在实践中我们认为,关键就是“勤学、苦练、多思、敬业”。勤学。新闻工作无论写作或采访都需要有很强的业务能力,在掌握新闻写作知识的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文学知识、社会知识、经济知识等。古人云,“学问勤中得”、“书山有路勤为径”。在学业上,古人都把“勤”字放在首位。作为新闻通讯员则更要勤学。老老实实地学,放下架子学,向领导学,向同行学,向群众学,向书本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