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写典型人物,特别是像焦裕禄、孔繁森这样的“大典型”,是每一个记者梦寐以求的事,可惜只有少数人能获此机遇;换一个视角,把笔触伸向普通人,也许会获得意外的惊喜。这一点,从《大众日报》“普通人的故事”专栏先后获山东、中国新闻奖好专栏奖的事实中,已得到证明。笔者在该专栏发过几篇文章,有的经过编辑精心润色,还引起了一定的反响,现在就如何写好普通人的故事,谈点粗浅的看法。细心选材——从寻常中发现不寻常。该专栏要求所写人物一定是工作、生活在一线的普通群众,其身份如农  相似文献   

2.
新闻中的典型人物报道,历来对鼓舞人、激励人、教育人、启迪人起着重要作用。作为以引导群众、为群众服务为己任的党报,在抓好重大典型报道的同时,还应把视野扩大到芸芸众生中去,向广大读者展示千千万万个普通群众看似平凡人生中的不平凡经历,宣传、弘扬蕴涵在他们身上的进取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基于这一认识,大众日报政教新闻版于1997年3月起开办了《普通人的故事》专栏。该  相似文献   

3.
魏世泰 《新闻前哨》2004,(11):53-53
8月上旬,《楚天金报》推出一组经济报道“烈日下的身影”,向读者讲述了6个普通人的故事。尽管文字很简短,反映的也只是武汉经济生活中普通平民生活的一个个侧面,但报道深深打动了广大读者的心。省委宣传部新闻阅评组专门对这组报道进行了评析和表扬。  相似文献   

4.
“关注普通人命运”一直是楚天都市报办特稿的主要宗旨之一.近两年来.都市报特稿先后推出了许多反映普通人生活、情感及命运的报道,如《被拐女孩归家记》、《见义勇为受伤,六旬老人为药费奔波》、《博士丈夫与打工妻子的生死情缘》、《命运重击下的父女俩》等等.这些报道弘扬了真善美,鞭笞了假丑恶.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在此.笔者想就特稿如何关注普通人命运的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进入90年代后期,报纸大量人物专栏、专版的开辟,广播、电视对于各种人心态的捕捉,多项民意调查的公布等等,都给我们带来了一种浓郁的生活气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中国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思想、愿望、要求,反映了中国社会的现实。 关心普通人的生活,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注重普通人对生活的态度,是近期新闻媒体求得发展所报道的重要内容。 在这里,我们不妨看一看人民日报华东版坚持5年之久的《众生相》栏目。这个栏目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实现了报纸“飞人寻常百姓家”的追求。这里的人物在各自的生活、工作领域内表现出普通…  相似文献   

6.
地市报要增强群众性──益阳日报《100个普通人的故事》专栏的启示李学宏益阳日报《100个普通人的故事》专栏,1994年7月23日开办到今年初第100个普通人“亮相”后,圆满结束。该报就此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座谈会,邀请主人公和作者代表10多人座谈,大...  相似文献   

7.
人物报道在新闻报道领域占据重要地位,有着其他新闻报道不可比拟的作用影响力。改革开放初期,"高、大、全"的人物形象对人们起着榜样和示范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旧的典型人物报道模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要。面对这种现实,新闻同仁经过不断探索意识到:人的故事、情感及精神才是典型人物报道的核心。于是,还原典型人物的本来面貌、挖掘人物个性特点逐渐成为新闻同仁的共识。同时,创新电视典型人物报道  相似文献   

8.
蔡金利 《新闻传播》2023,(23):48-50+54
典型人物报道的媒介呈现是社会发展成就与社会主流价值取向在媒介传播平台上的窗口。面对新时期媒介生态和受众心理的转变,近年来典型人物报道的特点呈现多元化趋势,报道内容的建构也更加灵活生动。《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从1996年起挖掘报道了千余名各行各业的典型人物,运用整版面、大篇幅对人物进行持续跟踪报道。独有的典型人物系列呈现,引起了较好的社会反响。本文以《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为例,总结典型人物报道呈现特点的变迁和多维建构策略,冀望为典型人物的塑造及传播的路径带来新启示。  相似文献   

9.
(1)新闻性。首先我们所选择的人物必须具备新闻性,也就是新闻价值,可以通过对这个人物的报道,传递给受众某种信息。(2)典型性。我们选择的人物必须是具备了时代意义的典型。也就是说在社会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可以通过“这一个”,看到诸如此类的“这一群”。(3)趣味性。普通人缺乏社会名流所具有的影响力.郎平下厨房做菜可以成为一条新闻.人家也愿意看.普通人做菜,即使记者再有生花妙笔,也难以让人真正感兴趣.所以写普通人的生活,就一定要写出“趣味”来。一是“新”,人物新、事件新、观念新、做法新。写作的笔法也要新;二是  相似文献   

10.
夏林 《出版参考》2021,(3):80-82
新闻叙事方式创新,可以提升话语权,也是增强可读性的关键要素.本文从更开阔的视野、在平实的叙述中传递力量、创新是故事延伸拓展的需要、典型人物报道的温度等方面阐述了新闻叙事更吸引人、更具可读性的探索途径.本文以《福建支部生活》探索为例,对党刊的探索有特定的、可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民生新闻,挖掘普通人身上不普通的东西,反映我们的时代,拓展了新闻报道的新领域。在传统的新闻实践中,普通人的生活很难成为新闻报道的题材,这种置广大的人民群众之痛痒于不顾的新闻状态,被当作新闻方针严格地执行着。1993年,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的子栏目《生活空间》,打出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口号,给观众带来了完全不同的新闻报道观念、视角和表现手法,开辟了新闻报道平民化尤其是电视新闻报道平民化的先河。  相似文献   

12.
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是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的职责与使命。而典型人物报道正是做好这项工作的有力抓手。近年来,《阜阳日报》推出了全国理论宣讲先进个人李坤池、全国新闻行业唯一的"时代楷模"高思杰、全国道德模范马虎及提名奖获得者苗为民等一批在全国颇具影响的先进典型。本文分析了该报在典型人物报道方面的创新和实践,梳理了存在的不足,就如何进一步提升典型人物报道的传播效果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3.
普通人的世界——关于近期一种新闻现象的新闻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种值得深思的现象翻阅近期的新闻纸,从那密密麻麻的新闻报道中,我们欣悦地感受到一种浓郁的生活气息。人民日报《经济生活中的人》专栏的开辟,光明日报《龙的传人》栏目的推出,经济日报各种人心态的捕捉,中国青年报多项民意调查的公布,等等,都从一个广阔的层面上,反映了当代中国人的生活、思想、愿望与要求,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变化。人,这一社会生活的原动力,在新闻传播媒介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从而,在最广泛的意义上,构筑了新闻业发展的强大基石。走向普通人的新闻说到人在新闻中的地位这个问题,传统新闻学都  相似文献   

14.
“新闻采访就是找故事,从普通人的身上寻找故事”,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李希光教授在他的《找故事的艺术》一书中如是阐述道。实践证明,往往用讲述发生在人物身上故事的方法,能让枯燥乏味的经济报道显得生动。2008年,一个从“普通人的身上寻找故事”的专栏——“普通人的经济生活”获得了“中国地市报好专栏”一等奖的荣誉,这个荣誉的获得,既是对该专栏开办6年来工作成绩的肯定,也是对经济专栏“平民化、故事化”编排手法的肯定。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时代,高校典型人物报道在克服先入为主、仰视视角和以全概偏等报道误区的基础上,要创新报道内容,结合历史空间和时代特色,以故事化的叙事方式挖掘报道师生典型;还要完善报道形式,加强全媒体、多元化报道.在从内容到形式的创新过程中,高校典型人物报道要结合传播对象与报道对象的实际,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提升报道的感染力与传播力,实现高校新闻舆论工作"以人兴文,以文育人"的职责使命.  相似文献   

16.
李婧  韩云 《新闻世界》2011,(2):79-81
在新的社会背景和时代要求之下,非传统典型人物报道走上媒体前台。非传统典型人物报道以人物遴选多元化、报道回归新闻本位、书写细节化等特点被受众认可。《冰点·人物》是非传统典型人物的代表之一,其所报道的人物是时代的写照,而且记者通过报道向受众展现人物的人性价值和社会价值,为典型人物报道的转型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一名企业职工教育工作者,写新闻稿只是业余所为。在我偶尔写的一些新闻稿中,多是从普通人中抓取的一些“众人话题”。这些“话题”看似平常,但却具有新闻性,而且属普通人关心的“热门”,颇有写头。例如1994年,我写了一篇《众说纷纭话潇洒》的新闻特写,全文  相似文献   

18.
林彦 《视听纵横》2007,(5):76-77
典型人物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者.是主流价值观的代表者;典型人物报道是对具有新闻价值和富有典型意义的人所作的重点报道,属于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弘扬主旋律的“主题性报道”范畴,可以说是我国宣传工作和新闻报道的“常规武器”。尤其是近几年,各家新闻媒体.上至中央下到地方,打破典型人物的常规报道模式,创新思路.注重以情为线,用故事和细肯刻画人物个性,成功推出了一大批深入人心的典型人物,具有极强的感召力和影响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秦皇岛晚报记者李宏伟以自己的真情实感。介绍了他参与报道的一个典型人物的生动故事,读来令人振奋。文章中还介绍了他与新闻界同行在新闻策划、运作实践上做出的有益探索,给人以启迪。此文语言朴素。真实感人。《我的得意之作》征文栏目,十分乐意刊登这样的好文章。  相似文献   

20.
大众日报《大众周末·人世间》板八块出刊已有170余期,3年来这个板块受到读者的广泛支持和喜爱,《大众日报》和《大众周末》的两次大型读者调查表明,《人世间》是读者最喜爱的板块之一,读者阅读率达60%以上。这证明“让读者讲述自己的故事;让普通人的人性美在此闪光;让《人世间》成为一块读者自己耕耘的精神园地”的编辑思想,已被广大读者认同。在编辑这个板块的过程中,我特别留心收看中央电视台的“生活空间”节目,《人世间》的主题在很大程度上与这档电视节目接近,不同的是,《生活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