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荣 《青年记者》2001,(1):10-12
近年来,在国内报纸市场上,“价格大战”和“发行大战”的浪潮此起彼伏,硝烟弥漫,特别是时值岁末,有关报纸“价格大战”的消息总是不绝于耳。你瞧,南京报业的“价格大战”一波未了,昆明报纸的“发行大战”又烽火连连……一时间,“价格大战”和“发行大战”成为新闻界关注的焦点和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何会发生报纸的“价格大战”?应该如何认识和看待报纸的“发行大战”呢?对此,我们应该有一个理性的观察、辩证的分析和客观的评价。为何会发生报纸的“价格大战”目前全国报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而南京、昆明等地则尤甚。特别引人关注的是南京报业的低价和超低价竞争。一份报纸只卖1角钱,如此低价位的“价格大战”,在中国报业史上实属罕  相似文献   

2.
罗晓 《新闻采编》2000,(1):14-16
1999年是南京报业史上非同寻常的一年,也是南京读者最引以为自豪和得意的一年。因为在这个年份里,南京爆发了一场中国报业史上绝无仅有的价格大战。尤其是下半年以来,南京的一些报纸竟卖到了一角钱一份,少数报纸还免费供读者阅读。难怪一些业内人士惊呼:当年英国的“便士报”又出现了。但他们又不愿将这种报纸称为“便士报”,而是美其名曰“廉价报”。笔者历时一月有余,每日必购南京市售的所有报纸悉心研究,并在采访各方人士后。方对南京此次爆发报业大战的原因、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了一个全面了解。 南京报业市场的当前现状 目前,在南京报摊零售市场,人们通常可以见到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国内报纸市场上,“价格大战”和“发行大战”的浪潮此起彼伏,硝烟弥漫,特别是时值岁末,有关报纸“价格大战”的消息总是不绝于耳。一时间,“价格大战”和“发行大战”成为新闻界关注的焦点和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何会发生报纸的“价格大战”?应该如何认识和看待报纸的“发行大战”呢?对此,我们应该有一个理性的观察、辩证的分析和客观的评价。为何会发生报纸的“价格大战”?目前全国报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而南京、昆明等地则尤甚。特别引人关注的是南京报业的低价和超低价竞争。1999年…  相似文献   

4.
英国的报纸发展较早,是资本主义世界中报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而近二、三十年来,英国报纸的种数和销数,都不断减少,应当怎样来看待这一现象呢?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报业发展史上,报纸种数、销数的增加与减少,一般有三个阶段、三种情况:(一)报纸自由竞争时期,各国报纸的种数不断增多,销数日益扩大。这是报业发展的表现。(二)一次大战前后,各国先后形成垄断报业,报纸在兼并,集中过程中,种数逐渐减少,而销数则随着人口的增长继续增加。报纸的销数增加而种数减少,许多  相似文献   

5.
王荣 《新闻实践》2001,(3):28-31
近年来,在国内报纸市场上,“价格大战”和“发行大战”的浪潮此起彼伏,硝烟弥漫,特别是时值岁末,有关报纸“价格大战”的消息总是不绝于耳。你瞧,南京报业的“价格大战”一波未了,昆明报纸的“发行大战”又烽火连天……一时间,“价格大战”和“发行大战”成为新闻界关注的焦点和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那么,在市  相似文献   

6.
去年冬天,南京气温骤降,而报业的价格大战却越来越火。《江苏商报》以每份2角的价格首开南京报业价格大战的先河,随后《现代快报》售价每份仅1角。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仅南京地区就拥有各类报纸36种,其中日报11种,报纸总数仅次于首都北京── 价格战:该出手时就出手 1999年5月份,《江苏商报》以每份2角的价格横空出世,无异于给本来就不平静的南京报业市场投下了一枚炸弹,挑起了报业的价格大战,致使南京的报业竞争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有人形象地将南京的报业市场称为“0、1、2、3、4、5”。所谓“0”就是指一…  相似文献   

7.
品牌·原则《经济观察报》总经理张忠访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名飞 《传媒》2004,(2):36-39
20多年来,中国的报业竞争先后出现过扩版与周末版大战、发行大战、新闻大战、价格大战等等,随着报纸市场的不断发育和成熟,更高层次的报纸品牌竞争的理念日益明晰并逐渐成为报界新一轮竞争焦点.品牌理念是报纸基于品牌市场定位而提出的该品牌所应具有的核心价值和独特个性,它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企业终极的价值追求,它通常可以通过一句简短的广告语来表达.报业竞争日趋白热化,品牌理念亦即广告语的内涵和个性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8.
试析报纸品牌的多层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丽勇 《新闻知识》2001,(11):19-2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报业经历了党报一统天下的单一报种时期,百花齐放的多报种时期,至九十年代后期,已经进入规模致胜的厚报时期,发行大战、价格大战时有所闻,定位、细分、广告、促销等各种市场营销的手段都被引入报业竞争中,在环境压力和竞争压力双重作用下,越来越多的报纸开始导入品牌战略强化竞争优势,争夺更多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品牌概念在经历了漫长的演变以后,现代品牌概念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把品牌用作是区分标志、沟通代码、承诺和保证、提供无形资产价值,反映了业界对品牌内涵理解的不断深化。报纸的品牌化是一个系统…  相似文献   

9.
书讯与书评     
《竞争时代的报纸策略》出版本刊讯《竞争时代的报纸策略》最近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近年来,中国报业市场竞争愈演愈烈,报纸大战不断升级。《竞争时代的报纸策略》一书以国内外报业发展历史为背景,梳理中国报业市场现状,对中国报业竞争趋势做出分析。该书尤其注重理论的前瞻性、内容的可读性以及研究的可操作性,通过对欧美报业发达国家及我国大陆、港、台大量成功报纸的案例分析,从读者、内容、发行、广告、价格、品牌、人才等报纸产业链条各环节入手,论述了当前我国报业的竞争态势及可能采取的对策。该书是复旦“光华”新闻传播学青年学…  相似文献   

10.
每逢临近年终,正是来年报纸征订的黄金时节,一场报纸行业的发行大战便进入白热化,各类报纸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千方百计争取订户,以求赢得读者,占领市场。值此发行大战白热化之际,报业不正当竞争行为也充分暴露出来,扰乱报业市场秩序,破坏报业正常发行,影响极坏,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讲话以后,一股在中国新闻媒介中涌动已久的深潮汹涌而出,造成了近代以来中国新闻史上罕见的报业“周末版战”、“星期刊战”、月末版战”。1993年伊始,这场报业范围内的大战不仅愈演愈烈,而且蔓延到广播、电视领域,酿成了“电波大战”、“荧屏大战”。一时以来,令读者目不暇接,听众耳福不浅,而电视观众则顾此失彼……这场媒介大战的本质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新闻媒介资源实现重新配置和最佳  相似文献   

12.
在长江三角洲打造一张经济类报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 江三角洲地区是以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为中心的地理区域 ,在江苏省会南京 ,报业大战从一毛钱一份报纸开始贴身“肉搏” ,一年多时间下来 ,南京报业市场的格局重新“洗牌” ,《南京晨报》、《现代快报》、《金陵晚报》在南京早报市场上站稳了脚根 ,有发行量 ,但不赚钱。广州同行说 :“广州是三大报一统天下 ,南京是八张纸混乱江湖” ,由于惨烈的价格大战 ,在南京报纸市场上 ,《经济早报》停刊 ,《江南时报》退出南京转移到苏州 ,《江苏商报》从综合性报纸转向 ,目前价格大战有从南京向苏锡常地区蔓延的迹象。在杭州 ,《浙江日报》和《…  相似文献   

13.
袁天荣 《新闻世界》2013,(8):348-349
法国在历史上曾经盛极一时,是欧洲乃至世界强国。其大国地位的获得,除了来自路易十四的王权和拿破仑的征战外,还归功于其辉煌灿烂的文化。法国报纸一产生就成为法兰西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法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起着重要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法国报纸的特点也在发生变化。本文以法国的历史为基础,结合法国的报业发展史以及文化发展史,分析法国报纸如何与法国文化相结合,并以期给中国报业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刘爽  丁柏铨 《新闻界》2000,(2):21-23
世纪末南京的报业大战 ,是报纸媒介以降低报价为发端而进行的有着广泛内容的竞争价格 ,在商品竞争中是个极为敏感的因素 ,在特殊商品———报纸———的竞争中 ,同样如此。正是它 ,引发了世纪末南京的报业大战。此次大战源于1999年5月《江苏商报》改版 ,以零售价2角推向市场。这份4开16版的报纸 ,在短短4个月内发行量由原来的5000份剧增至14万份 ,6个月后开始盈利。紧随其后 ,同年9月1日 ,原《人民日报·市场报·江南版》正式更名为《江南时报》 ,对开8版 ,售价也是2角。然而 ,这个江苏报业界的最低价很快就被新华社江…  相似文献   

15.
联系专业作者是报纸办好副刊、专刊的必备条件,是一项基础工作。以报纸副刊而言,报业发展史上没有哪一家报纸的副刊依靠自由来稿而办得有声有色。中国报业史上副刊的辉煌期恰恰是副刊编辑与专业作者联系极为紧密的时期,如五四运动之后的四大副刊、20世纪30年代申报的副刊《自由谈》等。在当今网络资讯发达、媒体写作系  相似文献   

16.
正"十一五"时期是我国新闻出版业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我国报纸出版工作改革创新、奋发有为、报纸出版事业与产业发生深刻巨变的五年。全国报业出版工作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加快报纸出版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发展报业出版产业,加强对报纸出版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报纸出版业呈现出大改革、大发展、大变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异常惨烈的报业市场竞争,迫使报人绞尽脑汁。你出招,我应招,高招迭起,好戏连台。记得2006年那场报纸发行大战,昆明报业市场甚至出现了20元买-年报纸的超低价格。尽管如此,随着数字新闻产品的日益丰富和读者阅读习惯的变迁,迫于新媒体的冲击,许多报业经营者正寻求报业转型之道。纸媒怎样才能保持发行数量不减甚至增加呢?  相似文献   

18.
吴珺 《新闻传播》2004,(10):60-61
当前,报业已走向买方市场,在同一地域中,经常有十几份甚至几十份报纸在进行竞争,且定位大体相同。常常是一份报纸产生一个新的栏目,其他报纸纷纷克隆,相互效仿。有时竞争白热化后打起价格大战,完全不顾成本与收入的背离,最后导致几败俱伤。这种趋势使报业总量  相似文献   

19.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新闻出版业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我国报纸出版工作改革创新、奋发有为、报纸出版事业与产业发生深刻巨变的五年.全国报业出版工作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加快报纸出版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发展报业出版产业,加强对报纸出版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报纸出版业呈现出大改革、大发展、大变化、大跨越态势,初步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报纸出版业科学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1999年,对中国的报业来说.是极不平静的一年。继成都、南宁、西安、武汉之后,南京又爆发了报业大战。与其他城市相比,南京的这次报业大战持续时间长(从1999年3月到2000年3月),竞争的力度、广度和深度也都是前所未有的。在这一年中,南京的报业经过激烈的“震荡”和“洗盘”,“状况惨烈”。南京的报业竞争虽然是当今报坛的一朵浪花,但它带给新闻界的思考却是多方面的。 “ 0、1、2、3、4、5、”── 由报纸价格引起的思考 价格战是南京这一轮报业竞争的主要特征。早在1999年3月,省委机关报《新华日报》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