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莫娟 《当代传播》2000,(4):69-70
所谓特殊运动会 ,指的是不以竞技为主要目的 ,而是有自己特殊意义的综合性运动会。如各个国家、地区甚至世界性的残疾人运动会 ,我国的少数民族运动会以及世界各国别出心裁、稀奇古怪的趣味性运动会。第七届远东及南太平洋残疾人运动会 (简称“远南”运动会 )于去年年初在泰国曼谷举行 ,全国第六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也于去年11月在西藏和北京举行。而上一届“远南”运动会和全国第五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分别于1994年9月和1995年11月在北京、昆明举行 ,我有幸参加了这两次运动会的采访。采访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 ,采访这样的特殊运动会…  相似文献   

2.
“我能行吗?”“我能完成任务吗?”我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1988年第15届冬季奥运会序幕揭开前一个月,这两个问题像警车上的警灯似的老在脑海里闪现。的确,这担子太重了,单枪匹马担负一个世界性运动会的摄影采访,既要报道中国运动员的比赛情况,也要反映世界名将的优秀成绩,而我从来没有采访过冬季运动会,比赛的十几个项目,对我来说,几乎每项都是陌生的,何况这次访、拍、冲、放全集于一身。面对这一繁重的任务,我犹豫、胆怯、甚至有些惶恐……。  相似文献   

3.
到少数民族地区采访要注意些什么?作为一个苗家的后代,又在驻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部队搞新闻报道近十年,我是有些体会的。按我的方法,相信您到少数民族山寨采访能“姐乃”(苗语:成功),品尝到别有风味的民族佳肴。记住他们忌讳的事。各个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尽相同,比如苗家忌说“苗”字,回族忌说“回”字,到佤族家吃饭不许用筷子,等等。淳朴的少数民族信奉的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如果你违犯了他们的风俗,那就别想采访了。所以,当你到少数民族村寨采访前,一定要到图书馆或自己的书柜里查阅一下有关资料,也可向内行人请教。只有尊重了他的民族习俗,才能得到他们的热情接待。1986年秋的一天,我和一位报道员到苗族山寨采访。我们先到村长王大伯家,人还没有进门,全家人都出门来热情  相似文献   

4.
难忘九运     
九运圣火,于去年11月25日在广州熄灭了,回想起那18个日日夜夜,真有些让人难忘。四年一度的全国运动会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各省、市、各行业体协,为了备战全国运动会都派出精兵强将,力争取得好成绩。作为在历届全运会上称雄的解放军代表团,更是不甘示弱,不仅要取得精神文明的丰收,同时,制定了双超“八运”的目标。我作为一名军事记者,记录好我国在新世纪举办的第一次体育盛会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一、奔赴广州赶开幕刚刚结束“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采访报道任务后,领导又安排我参加全国第九届运动会采访…  相似文献   

5.
采访过一届足球世界杯、一届东亚运动会和两届全国运动会后,我有幸首次采访亚运会--第15届多哈亚运会.作为一名职业体育记者,最欣慰的莫过于亲临赛事,见证若干年后能为人提及的现场、人和事.  相似文献   

6.
亚运会上的日本传媒聂泽恒(责任编辑:邓俊)去年10月,我有幸作为中国体育记者代表团的一员,赴日本广岛采访第12届亚洲运动会。广岛是世界上遭受第一颗原子弹的地方,在这里举办体现和平进步宗旨的大型综合体育运动会,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而且这也是亚运会举办以...  相似文献   

7.
9月份,笔者参加了全国第2届城市运动会的采访。“二城会”,是除全运会外排第2位的综合性运动会,主要为检阅体育后备人才设立的,各省、市、自治区十分重视。这样的大型运动会,每4年一次,所以,国内各新闻单位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新华社、各省、市、自治区报社、电台、电视台都纷纷派记者前往采访,加起来约500多人,竞争非常激烈。第二届城运会体育竞赛项目较多,有的有时间规定,有的没有明确界限,即使是有时间规定的,一些项目还是不太容易掌握时间。本届城  相似文献   

8.
“远南”残疾人运动会,为新闻工作者提供了一个书写时代赞歌的大舞台,提供了一个净化灵魂的大课堂.作为一个“远南”运动会的驻会记者,我时时受到残疾人运动员不屈的中国魂的冲击和感染.这是人生难得的机会.我当记者二十多年,做体育记者也有十几年,心灵上还从来受过这样强烈的震撼.忘不了那一场场惊动夫地、感人肺腑的报告演出;忘不了他们冒着酷暑流血流汗备战“远南”的情景;更忘不了他们向命运挑战的超人毅力和为“远南”运动会舍家弃业的奉献精神.尽管我接触残疾人事业时间不长,但是这首时代的赞  相似文献   

9.
相信自已     
回顾两年来的新闻写作历程,可以用“苦恋”两字来表达我的痴迷程度。每天去收发室取回报纸,连里第一读者与最后读者肯定是我,我对报纸的爱惜与享用的程度如同守财奴惜金如命,为此还经常跟战友们红脸粗脖子。每当自己头脑中产生灵感,哪怕是半夜三更也要起来写上几笔。每当嗅觉中“闻”到哪儿有新闻价值的东西,也不管是刮风下雨山路崎岖,都会立即投入采访之中。 去年9月,我手捧红红的军校录取通知书,踏入被誉为“中国军事记者摇篮”的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 闻学系学习深 造。自己的成功, 给了我一个清醒 的认识,更加促长 了我…  相似文献   

10.
我说,你这名字起得好:“立人”,你这“人”,可就真的“立”起来啦。 袁立人说,正是名字不好呢。你想,只有一条腿——我们湖南话叫“掰子”——却要立起来,那有多艰难! 然而,就是这个袁立人,二十八岁上单腿骑车万里行;三十岁开始学打乒乓球,在其后的第六届远东及南太平洋地区残疾人运动会上一人夺得三块金牌,如会她又独闯上海滩,为发展企业日夜操劳运筹帷幄……  相似文献   

11.
由于在这次《南京日报》的“奥运特刊”负责编辑读者和观众参与的第27届奥运会“奥运点评”和“网友笔会”等栏目,出人意料地得到许多体育迷对此次CCTV赴悉尼转播的主持人和采访记者“炮轰般”的批评意见,笔者记录在案,感到对新闻采访实践很有意义。 其一,采访前一定要有充分准备 应当说,最先引起观众和读者反感、并发展为最  相似文献   

12.
今年9月15日至10月1日,我经历了记者生涯中空前严峻的一次考验——独自一人代表《解放军报》远赴澳大利亚悉尼采访第27届奥运会。  说实在的,在接受任务之后,我的心里还真有点打鼓,虽然自己从事体育新闻报道5年了,大大小小的运动会和单项大赛参与了不少,并且曾经有过独自赴瑞士和韩国采访的经历,但是要知道这回是奥运会,是全球瞩目的新闻热点,一般中央级新闻单位都是集团作战——新华社派出了40余名记者参战,《人民日报》共有7名记者飞抵悉尼,并且报道量也和我们军报一样每天一个版;可我只有一个人,要单枪匹马地和“对手”比…  相似文献   

13.
2003年12月1日到12日.我们作为解放军报特派记,在意大利西西里岛首府卡塔尼亚执行对第三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的报道任务。始料不及的是.这是一次相当艰苦的“海外拉练”式采访。回顾全过程,我们感慨良多。  相似文献   

14.
竞争与同步     
想不到,我的一篇短文(见本刊第3期《记者要讲究个“信”字》)引出了不同意见的讨论。然而,袁建达同志文章的观点(见本刊第6期《何必“同步”》)我不能完全赞同。有一点我们的看法是一致的:目前新闻界缺乏竞争,需要提倡记者、编辑发挥各自的特  相似文献   

15.
读者之声     
我是贵刊的忠实读者,贵刊对我学习新闻业务帮助很大,稿件采用率在省市级新闻单位成倍增长. 美中不足的就是在学习的时候,有时看到铅字倒立,横卧错位,甚至遗漏现象.倒如1989年第八期上第26页左上角头一行最后一个“点”字,就放倒了.第34页专栏刊头西下面的一行大字就漏了个“谈”字,结果就成了“当好通讯员浅”的半截  相似文献   

16.
在县里从事新闻工作,如何让自己的作品在全国性的报纸上占有一席之地,这是所有县级同行时常为之殚思竭虑的事情。去年,我经过刻苦努力,先后在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台、经济参考报、中国日报等10多家新闻单位和报纸上发表了作品。新华社的一位同志给我来信称我在新闻业务上大有提高,一时间引起了许多县级同行的羡慕。现在重新翻看一下过去的作品,回顾一下这些作品的构思、采访、写作过程,我的体会是:功夫要下在“选”字上。读者看报纸,不仅要了解“什么事”,也要了解“为什么”。为此,这就需要我们新闻工作者从深层次去思考问题,深入挖掘事物的本质,以满足读者这一需要。新华社主办的《内参选编》1989年第45期刊登了我写的《一个农村蹲点干部的日记》。这篇稿件  相似文献   

17.
自第十届全国运动会会址确定在江苏以来,省档案局本着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的原则,积极参与“十运会”的组织筹备工作,抽调骨干力量对“十运会”档案工作进行全程指导,使档案工作与运动会各阶段工作同步进行。一是指导筹委会办公室制订“十运会”档案工作制度,出台《关于认真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运动会建档工作的意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运动会文件材料整理归档实施办法》两个规范性文件,明确了“十运会”档案工作的组织、档案管理职责、文件材料归档范围的整理、移交要求;二是协助组委会办公室举办“十运会”档…  相似文献   

18.
于馆藏而言,档案工作的行家皆知,能达到“齐、新、特、精”四字是最为理想的,亦即“人有我齐,人齐我新,人新我特,人特我精”。湖南省档案馆现藏档案41万余卷(册、件),珍品众多。这里,撷取几朵小花献给读者。  相似文献   

19.
去年5月17日,作为人民日报的记者,我和报社的另外一位同仁首次到台湾“驻点采访”,这也是祖国大陆报纸类媒体的记者首次到台湾“驻点采访”,从那个时候开始,祖国的宝岛台湾就开始有了人民日报记者忙碌的身影。光阴荏苒,转眼人民日报记者到台湾“驻点采访”已届周年。尽管这方面的工作还是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但我还是愿意将自己在台湾“驻点采访”的点滴体会谈出来与大家分享。头脑要冷静迫于岛内民众要求改善两岸关系的压力,经过两岸新闻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台湾当局于2000年11月10日宣布开放大陆记者以轮替方式赴台“…  相似文献   

20.
新闻特写是一种颇有特色的新闻体裁。新闻特写,要在“特”字上做文章。“特”者,特点、特征、特殊也,即与众不同之处,独特之处。山水画家有一种本领,就是能抓住这一山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