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档案与史学》2000,(3):31-36
中共上海市郊工作委员会关于检查土改情况的报告 ( 1 95 1年 8月 2日 )上海市郊检查土改的初步情况一、上海市郊已分配土地的 2 2个半乡中 ,经过初步检查 ,发现有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 )关于外部方面 :1、少数地主乱说乱动 ,反攻复辟 :(1)抗拒劳动改造 :洋泾地主×××坐在板凳上锄地 ,不象做活的样子。村干部问他做啥 ?他说 :“你们不是说劳动改造吗 ?”有的分得土地仍雇人耕种。(2 )讽刺农民 :洋泾区一地主×××向一农民说 :“我知道你们分到 1亩地 ,现在开心了。”(3)否认土改 ,窃夺斗争果实 :如杨思区地主×××的老婆 ,向村干部讨债…  相似文献   

2.
报风与文风     
某青年招聘为乡通讯员后,一连发表了两篇响文:《记×××书记二三事》和《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技术书记》,一时成了该乡美谈的笔杆子。乡党委书记热情支持他的工作,并派他代表乡党委、乡政府向某报社送了土特产,联系感情。紧接着报社又给该乡发了专版.这位青年借此“东风”,又连发多篇消息。如《这里的西瓜盼客来》、《南杉喜落××乡》等子虚乌有的文章。且不说某报编辑部的作风如何,听听该乡群众如何说:“时下的报纸很会扯谎,针尖个事  相似文献   

3.
在农业类书稿的编辑加工中 ,经常要碰到“亩产××公斤”、“亩施××公斤肥料”之类的句子。“亩”属于应废除的计量单位 ,因此 ,编辑往往将“亩”换算成“平方米”( 1亩 =666 66…平方米 )或“公顷”( 1公顷 =1 5亩 )。这样换算后虽计量单位符合规定了 ,但却给农民增加了麻烦。由于长期形成的习惯 ,农民对于“亩” ,脑子中有一个具体的可比的概念 ,而对于“平方米”或“公顷”现在还比较陌生。基于这种情况 ,笔者认为 ,在现阶段 ,用“1 / 1 5公顷 ( 1亩 )”表示“亩产”、“亩施”等中的“亩”较好。这种表示方法有两个好处 :一是既符合国…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报端上屡有让人“不大放心”的娱乐新闻出现。不妨举几个去年以来的例子为证,如“张艺谋要当电影局副局长”。“×××没当歌手大赛评委是因其素质差”、“××影片被禁”、“××影片开禁未作一处修改”、“××影片将是中国第一部分级影片”、“××被困雪山生死未卜”、“××因老公解职猛拍广告以贴补家用”、“《芬妮的微笑》参赛莫斯科电影节并获电影节奖”、“面对绯闻流言××快崩溃了”,等等。这几条“消息”经事实“检验”,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稍加分析,类似“娱闻”的产生可分如下三类:一是某些影视  相似文献   

5.
“身为法官,徇私枉法,××区法院魏兴川被开除出党——”小刘把一张晚报扔给小张,忿忿地说;“怪事!执法犯法,应该罪加一等,开除党籍就算完了?”小张拿起报纸,接着念道:“本报讯:经××区委批准,中共××区纪律检查委员会日前决定开除魏兴川党籍——”念到这儿,小张不屑地哼了一声,又把报纸扔给小李,一边说:“党员犯法,开除党籍,群众  相似文献   

6.
平时编稿,常见到稿件中有这样的句式:“就×××问题进行认真的讨论”、“对×××进行认真的学习”、“对×××专题进行认真调查研究”、“与有关部门进行协商”。甚至还有“进行参观”、“进行劳动”、“进行传达”、“进行报告”、“进行教学”、“进行发言”等等。似乎什  相似文献   

7.
舆论监督的不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新闻工作者的我 ,常被以下两类舆论监督的报道所困惑 :“去年 ,我市加大反腐败斗争的力度 ,共查处县处级领导干部5人 ,科局级干部26人。某镇主要负责同志受贿12万元 ,被依法立案查处……”“××县××乡×村×组村民×××、××、×××、×××因赌博 ,昨天被公安机关当场抓获 ,并被收缴赌资720元……”孤立地看这两则曝光新闻 ,是客观公正、无可非议的 ;但对照起来看 ,其不公正性就一目了然了 :31个贪官 ,连一个单位、一个姓名都未点到 ,举了一个受贿12万元的事例 ,也只是点到“某镇”为止 ,而且还称之为“同志” ;而四…  相似文献   

8.
我在编稿中,遇到这样两件事: 某乡一位通讯员写了一篇反映该乡党委重视新闻报道工作的稿件,他写道:“××乡在2月30号的××会议上提出……”看后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2月只有28天,就是闰年也只有29天,何来2月30号? 一位通讯员写稿,表扬××村党支书把自己的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榆林市巴拉素镇忽惊兔村史××:女,43岁,农民;患附件炎和冠心病。经使用元气袋35天后,效果显著,月经恢复正常,且无疼痛,冠心病也有所减轻,对贵厂深表感谢。△汉中市城固城关四兴农村土产购销站张××:男,42岁;精神萎靡,眩晕,胃痛,腹  相似文献   

10.
当今报刊、广播、电视,常有许多表扬谦让行为的报道。受众很熟悉这些字句:“×××工作有成绩,本该升一级工资,但因调资名额有限,他主动让给了别人”,“×××在单位是业务尖子,成果颇丰,但他考虑到职称指标不多,有的人年龄已大,便放弃了申报×级职称”,“×××风格高尚,把出国考察的机会让给了没有出过国的同志”,等等。总之,让工资,让奖金,让职称,让出国机会,我们的记者一概予以报道,一  相似文献   

11.
一段奇文     
所谓“一段奇文” ,其实只是近日见于媒体上的一幅法制新闻摄影的文字说明。它出自某法院 ,又是一篇人们司空见惯的“自我表扬”之作 ,其全文如下———“日前 ,由公安、工商等部门联合查获一起销售伪造‘双桥牌’可装90吨劣质味精包装袋18万只的刑事案件。为保护企业的注册商标权 ,打击制假、售假的犯罪活动 ,××市××区法院在受理此案中 ,承办法官深入被害企业了解案情并提供法律服务”。(注 :两处“××”系我姑隐其名)似此“正面宣传” ,似此“鼓劲”之作 ,何以称之为“奇文”呢?原因之一 ,在其遣词造句的虚夸浮躁。一家区级法…  相似文献   

12.
最近几年,部分农民埋怨许多商品价格的涨幅高于粮食,出售粮食不再反复翻晒和筛检,含的水分和杂质高了。不法粮贩趁机掺水使杂,市场上便出现了一些质量低下的粮食。在当前的新闻“市场”上,也时常出现一些含有“水分”和“杂质”的消息、通讯,以致部分读者持这样的观点: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人们为什么对新闻持怀疑态度呢?这多半是从他们了解到事件的真象后发生的。譬如,一篇报道说,去年某县的油菜籽获得丰收,平均单产×××斤,而直接生产油菜籽的农民不答应了。因为他们在走亲串友之间,互通情报,根本没有这么高的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在我国出版界悄然兴起一种民营性质的出版群体,他们以××工作室、××策划室、××文化公司等名义,介入和参与图书出版活动,有人将这类“有干出版工作之实,而无出版社之名”的工作室,称之为“另类书业”或“影子出版社”。目前这类工作室全国究竟有多少,其说不一,有人估计有五、六百家,也有人说,“影子”大约为“实体”的10倍左右,这一估计,可  相似文献   

14.
切莫把“发现”仅当成一种荣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之茂 《中国档案》2003,(12):35-35
这是一个老话题。老话之所以重提,是因为翻阅档案报刊,我们还是能够经常读到这样一些带有轰动效应的消息:“××档案史料在××档案馆被发现”。接下来,作者会有足够的理由说明该档案史料是多么重要,“填补××史料空白”啦,“证明(或推翻)××史研论断”啦,云云。反正不外乎世上独有,弥足珍贵。沉睡已久的档案被唤醒,物尽其用,同时又能令人心服地说明档案馆藏品丰富宝贵,这真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忽一日,有朋友对档案馆里发现档案的“新闻”不以为然,竟说出使人添堵的话:“我对你们档案馆是做什么的有些不理解了。田野里发现庄稼,教室里发…  相似文献   

15.
最近我去看望一对老夫妇,他们正收听某地方电台广播。有则寻物启事说:“不慎将××市×××号房产证丢失……”老妇很惋惜,“哎!‘不慎将’这个人真马虎,好几次广播他丢东西了。”老汉说:“那天××(省)电台广播××市的新闻,不知为什么老说‘该死’(该市)”。对此,我们不能责怪二老的文化和欣赏水平,也无意挑剔这家电台的毛病,而应反思的是:正确运用广播语言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很有必要经常谈论和认真研究。早在1946年我国广播电台创建之初的《工作细则》就明确规定:“用字用词要力求念起来一听就懂,对于文言或难懂字句,要加必要的通…  相似文献   

16.
《读者》2000年第9期摘登了一篇题为《中国离诺贝尔奖还有多远》(原载《中华英才》2000年第3期)的长文,该文有一小标题为:“6位华裔科学家问鼎诺贝尔奖”。 我们知道,华裔科学家中,理论物理学家杨振宁等6位均曾荣获诺贝尔奖。那么,荣获××奖能否说成“问鼎”××奖呢?  相似文献   

17.
一般来说,每逢新春佳节到来,各级政府和人大、政协等总要召开迎春座谈会、团拜会等给大家拜年,这些活动中除少部分以外,其新闻价值一般不是很大,记者们写作时往往千篇一律,“×月×日,××××(单位或部门)在××(地方)召开××(科技界、政协……)座谈会,×××(领导)在会上向与会同志拜个早年,要求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大成绩……”而作为读者,喜欢读这样的新闻的估计不多,大不了刮一眼标题就是了。  相似文献   

18.
今天我又接到了这样一张名片:自由撰稿人,×××。算来这是我一个星期内接到的第六张此类名片了。我认识×××,我知道他是个专写“命题作文”的主儿。但他在濠邦酒吧还是激动地告诉我:老子不侍候他们了,现在辞职干自由撰稿人了。这话乍听起来颇有点“挣脱了束缚”的味道,勇气  相似文献   

19.
报刊上和广播、电视里常有“××乡××村村长×××”的说法,其实“村长”并不合法。我国宪法第111条中明确规定:“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居民选举。”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第8条中具体规定:“村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共三至七人组成。”可见,在村民委员会这  相似文献   

20.
近日偶尔登陆《××晚报》衡水记者站的网站,被首页的“启事”吓了一跳:居然自称《××晚报》是河北省发行量、广告收入“双龙头”的“主流媒体”(且不去计较这句话水分有多大),并公布了24小时有奖新闻热线,称该记者站采集的新闻,“以社会新闻为主,侧重车祸、火灾、爆炸、跳楼自杀等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