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齐 《新闻记者》2003,(2):47-47
黄伟明版面设计作品选《点睛版式》,近日由百家出版社出版。 黄伟明现任新民晚报专刊部副主任,长期从事版面设计编排。他认为,版面是报纸的面孔,一张报纸、一个版面、一条标题、一幅照片是否能吸引读者,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报纸版面的设计与组合。读者在选择报纸时,首先最直观的印象  相似文献   

2.
近来,笔者发现在一些地方报刊把“的”字改作“de”的现象,又有所抬头,不时在报纸上出现《罗非鱼de的启示》、《钢窗总厂de钢铁人》、《步行de学问》等标题,某报甚至在二版头条新闻的标题就是《一位普通煅烧工de情怀》。看上去很不舒服。“de”是汉语拼音的“的”字。我们的报纸并非是汉语拼音的报纸;在中文报刊上只这一个字用汉语拼音字母很不协调,反给读者一种不三不四、不伦不类、“穿西装戴瓜皮帽”的印象。有人说这是为了美化标题、活跃版面,笔者认为这也有些牵强附会,不敢苟同。美化标题、活跃版面的构思非常广泛,何必非要以牺牲文字的  相似文献   

3.
时下,报纸版面的革新给读者带来两大显著变化:一是大幅高质量的新闻照片登上了报纸版面的大雅之堂;二是标题的大制作使得版面上的新闻标题赫然醒目,十分有神。这些变化使报纸的版面活了,富有了时代的气息。 被读者视为版面语言的报纸版面,其功能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突出新闻标题,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读者的目光吸引到版面上的重要新闻内容中来,并且顺利地通过每一个新闻标题为读者起到导读整张报纸的作用。正因为如此,报纸的版面编辑在编排版面时,往往要把主要精力投入到装饰、美化、突出新闻标题上,尽可能地让新闻标题在视觉上形成不同的冲击力,力求在吸引读者视线的同时抓住读者的阅读心理和审美心理,成功地构成读者导读报纸的路标。 一位报纸版面的行家按视觉生理规律调查分析:“人们有在30秒至50秒内扫视一个版面标题的习惯,然后再使视点固定在某一个标题上,就此阅读下去。”当然,也有的同仁曾分  相似文献   

4.
新千年的头一天早晨,当我拿到《广州日报》新千年200版纪念特刊时,不禁大吃一惊:报纸怎么这么厚?足足有200版!匆忙中把所有版面的标题浏览一遍,竟然花去我一个小时!而真正能称之为“新闻”的版面只有第1至8版和第101版至112版,其他的版面都是人类千年来在建筑、科技、军事、艺术、风俗等方面通俗化的历史回顾。据说,200万份特刊报纸当日在全国售罄,从而制造了中国报业史上的“特大新闻”。然而,当《广州日报》在制造“特大新闻”的同时,却把大量不是“新闻”的东西硬塞给读者,把“新闻纸”变成历史教科书,从…  相似文献   

5.
人们打开报纸,首先看到的是版面上一个个大大小小、浓淡交错的标题。好的新闻(包括通讯)标题,如同人们的眼睛,能传神,富有魅力。有些好标题,不仅当时能抓住读者,扣人心弦,而且使人久久难以忘怀。象《马歇尔歇马,华莱士来华》、《西瓜兄弟》、《百万雄师横渡长江》、《谁是最可爱的人?》等等。这些新闻标题,是我们新闻界的老前辈在战火中精心拟制出来的。离今三四十年了,依然记忆犹新。标题作得好,版面则更有生气。一张报纸,版面上如果没有几个引人入胜的标题,便很难  相似文献   

6.
任阿一张报纸,读者接触它的第一感知是它的整体形象,即它的版面。好的版面,往往是以一张优秀的照片,一行奇特的标题之类首先吸引读者;同时,因为这些照片新闻、标题等等排列得恰到好处,促使读者顺着编辑的组版意图,兴味益浓地读下去。可见,一个版面有无好的个体——即新闻、图片等等,以及这些个体按怎样的方式统一、组合在一起,直接关系到报纸的宣传  相似文献   

7.
有限的空间无限的追求——浅谈报纸组版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纸要赢得读者,版式是与读者沟通的桥梁,是办报思想的体现,是报纸风格与个性的标志,也是编辑部发言手段的一种非文字语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使报纸这种特殊商品,在讲政治的大原则下,也要进入市场参与报业竞争。一家报纸的版面形式让读者一见钟情,愿意掏钱去买,其编排手段与组版艺术就必须独具特色。组版艺术,是版面的设计者把审定编发的稿件,遵循一定的指导思想,按照读者的视觉习惯及美学原理,对版面中长短文章的分布,标题形式的变化,字体、字号的选择,水线、花边、网纹的应用,版面的色彩关系进行组合协调,使其各得其所,产生相对完…  相似文献   

8.
报纸发展到今天可以说是进入了“厚报”时代,且不说南方的广州诸如《南方都市报》,本地发行超过百版。就是在大连本地,六七十以上的版面也属常态,由此人们越来越重视版面在引导读者,利于在报摊上抢眼的作用。翻翻都市类报纸,一版已不是过去意义上的要闻版了,如今人们习惯称一版为封面版。不仅是一版成为封面版,伴随着厚报,新闻以其不同的内容或版组形成的分叠也同样在其打头的版面以导读形式,强化、扩张最重要、最主要或最可读的内容。版面有助可读性实现应该说,报纸版面的变化是随报纸的变化而变化,报纸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信息量急剧扩张,承…  相似文献   

9.
周雅婷 《新闻前哨》2002,(12):37-37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化的媒体竞争中,报纸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为了争夺读者,以赢得最大的市场份额,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的各家报纸,正努力增强报纸版面标题的吸引力,以美的标题和版面设计吸引读者已成为报纸增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我们在此探讨报纸新闻标题美的形式,主要探讨标题的形式美、意境美和节奏美。一、报纸新闻标题的形式美报纸新闻标题的形式美是指标题作者依照一定的标准,对列入标题中的语言文字进行有机组合而呈现的一种外观美。报纸标题有一定的结构,它表现为引题、主题、副题,且各个组成部分在不断变化,这使新闻…  相似文献   

10.
对 一个报纸的新闻版编辑来说 ,除了稿件的选择及稿件的版面位置安排这两项基本的、首要的任务之外 ,还有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那就是标题的制作。如果说 ,稿件的选择和位置安排决定了报纸的导向 ,那么 ,标题的制作就承担了把稿件中的新闻信息准确地、简洁地传递给读者 ,从而使版面的正确导向得以实现的使命。从某种意义上来观察 ,我们可以说 ,新闻标题的质量决定了整个版面的质量。一个高质量的新闻标题 ,对整个版面来说 ,犹如“画龙点睛” ;而一个错误的标题 ,则不啻“一锅好粥里的一粒老鼠屎”。因此 ,报纸新闻版的编辑 ,对于新闻标题的…  相似文献   

11.
《保定晚报》自1996年元旦创刊以来,受到社会各界读者的关注与喜爱,发行量由创刊初期的2.5万份增到4万份。究其原因,与这张报纸的风格不无关系。而报纸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版的编排特色。笔者将《保定日报》去年10月份以来的一版版面翻阅了一遍,第一视觉印象是:该版标题精  相似文献   

12.
编辑工作是报纸工作的重要部份.一个编辑的具体业务是通过组稿、改稿,以及标题、组版等工作,把各种稿件集中组织到版面上来.大至整张报纸,小至一个版面、一个副刊、一个专栏,其质量如何,读者是否爱看,看后是否受到启发和教益,这在很大程度上都决定于编辑工作.我曾经参加过一段时期的文汇报《周末》副刊编辑工作.我感到,整张报纸的文字都要力求做到吸引人,但象《周末》这种寓教育于知识性、趣味性,给  相似文献   

13.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给报纸吹来一股清新之风。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这几年被称为视觉艺术的报纸版面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照片大了,标题“火” 了,版面语言丰富了,报纸的“脸面”比过去更亮丽了。 报纸版面的变化,反映出办报人观念的变化。它意味着传统的组版艺术正在被现代报纸的组版艺术所取代,办报人大胆地弃旧脱俗,超越传统,努力使报纸富有鲜明的时代气息。  相似文献   

14.
《南方周末》报是中共广东省委机关报《南方日报》的周末版。作为党报周末版,近年来该报在改革开放大潮和报业发展中,既讲报纸的政治属性,也讲报纸的文化属性和信息属性,特别重视把良好的思想内容同完美的版面艺术形式结合起来,使《南方周末》报在全国2200多种报纸的激烈竞争中颇具现代感和影响力,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苦心经营、刻意求新,以美的形式把新闻信息传递给读者,是《南方周末》人的追求。他们创造的版面艺术构成有以下几方面特色:一、醒目而灵活的标题标题是报纸文章的眼睛,是最重要的版面元素之一。标题的形式,传统的…  相似文献   

15.
新潮版面背后的“市场之手”自90年代以来,以《中华工商时报》、《北京青年报》、《南方都市报》为代表的新潮版面可谓异军突起,并有加速蔓延之势。和传统版面相比,板块组合代替了交叉咬合,厚题薄文代替了题在文中,图文并茂代替了重文轻图,突出地表现为大照片、大标题、粗线条。碰题碰得“肆无忌惮”,通版通得“心安理得”。这其中的原因何在?这是报纸走向市场化的一个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一、特点概述 在国外,无论是传统报纸还是近年来创刊的报纸,都是在版面内容和形式的不断变化中创新,寻求新的发展。比如英国的报纸,一种称为“质量报”的版面比较严谨,诸如《金融时报》、《泰晤士报》;另一种被称为“小报”的版面,内容和形式追求刺激,照片比较大,有的消息不太可靠,如《太阳报》、《镜报》等;还有一种消遣性报纸,文章篇幅短小,照片较大,读者一般用来消磨乘地铁时的空闲时间。这三种报纸,“质量报”版面大多比较传统,版面变化创新主要体现在标题、基本栏、字体号及图片的安排等方面,如  相似文献   

17.
南京的报纸版面在《南京晨报》出现以前,一直沿用传统的版面设计风格,讲究文章穿插、标题相互照应不撞题(相邻两篇文章的标题不能接触)、图文有序排列等,而且对一版版面的要求更为苛刻,认为每一寸地方都不能“浪费”,以多刊载文章为首要目的。 然而,晨报经过市场调查后发现,新时代读者的注意力已经从传统的单纯阅读新闻,开始向阅读新闻和感受版面并举转变。一张报纸的版面设计是否新颖、卖相是否好看,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报纸的销售量。  相似文献   

18.
王军 《新闻知识》2001,(Z1):20-21
版式是报纸向社会和读者推出的传播新间和信息的载体和形式,是报纸的“脸面”,什么样的版式决定报纸以什么样的面孔面向读者。 综观国内报纸,就版式风格而言,我们认为有三种:一、传统型。讲究传统规范,严格版面禁则,版式四平八稳,报道讲究分寸。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二、创新型。以市场为导向,研究读者和广告客户心理,以版面抓人,以吸引读者为原则,版式讲究视觉冲击力。其代表如《北京青年报》、《南方周报》。三、过渡型。版式思想和定位不很成熟或兼顾前两者,目前大多数报纸的版式是处于这种情况。就目前国内版…  相似文献   

19.
我们《北京青年报》是一张面对各界青年的小报。近两年,几位美术编辑,根据我们报的受众情况和报纸的自身特点,大胆改革,学习并运用了一些现代设计的方法和手段,推出了带有个性风格的新的版面形式。同时,让版面也逐渐成为报纸“发言”的重要手段。报纸的版面形式为报纸的版面内容服务,这是我们常议的一个老话题,但近几年,让版面形式本身也成为报纸的重要内容这样一个新议题,越来越引起我们的重视。好的版面形式,不仅为文章内容添色,而且以其独有的魅力感染读者,并已经与内容一道,成为读者阅读的一部分。今年初,从我们的读者调查中看到,拿过一张报纸先看版面和既看内容也看版面的读者占了多数。有不少读者首先是通过我们的与众不同的版面形式才认识我们报纸的。在大量的读者来信中,在我们与社会的各种交往中,往往都提到了《北  相似文献   

20.
以亚运报道为契机,《北京日报》在版面上进行了全面改革。经过两年多时间的探索,基本形成了自己的一种版面风格。读者反映说,《北京日报》更好看了。版面改革的实践,大体可以归为4个方面: 让标题睁眼报纸恰如一张面孔,标题就是面孔上的眼睛。标题有光彩、有神,就会对读者产生“夺目”、“抓人”的作用。如何让标题“夺目”、“抓人”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