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马说     
东郭之儿,生而未尝逢马,意其四足而甚大者皆牛也。他日,适市而逢马焉,惊而呼日:“是牛,何以是班班墓也?”其闻者笑之。语诸市人,而市人笑之。东郭之儿自失焉,归而语诸长者,则马也。以是不语者三日。  相似文献   

2.
歧路亡羊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义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杨子戚然变容,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竟日。门人怪之,请曰:“羊,贱畜,又非夫子之有,而损言笑者何哉?”杨子不答。门人不获所命。弟子孟孙阳出,以告心都子。心都子他日与孟孙阳偕人,而问曰:“昔有昆弟三人,游齐、  相似文献   

3.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甲]①蓉少时,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俛(同“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乙]②每履之,足若踬(zhì,被东西绊倒)焉。③既久,而遂安之。[丙]④一日,父来室中,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⑤命童子取土平之。[丁]⑥后蓉复  相似文献   

4.
[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相似文献   

5.
[能力训练] 五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  相似文献   

6.
范献子聘于鲁,问具山、敖山,鲁人以其乡对献子曰:“不为具、敖乎?”对曰:“先君献、武之讳也。”献子归,遍戒其所知曰:“人不可以不学吾适鲁而名其二讳,为笑焉,唯下学也。人之有学也,犹木之有枝叶也,木有枝叶,犹庇荫人,而况君子之学乎?“——[先秦]《国语·晋语》  相似文献   

7.
[原文] 崔武子①见棠姜而美之,遂取②之.庄公通焉.崔子弑③之. 晏子④立於崔氏之门外.其人曰:“死乎?”曰:“独吾君也乎哉,吾死也?”曰:“行乎?”曰:“吾罪也乎哉,吾亡也?”曰:“归乎?”曰:“君死安归?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昵⑤,谁敢任之?且人有君而弑之,吾焉得死之而焉得亡之?将庸何归?” 门启而入,枕尸股而哭,兴⑥,三踊而出.人谓崔子必杀之.崔子曰:“民之望⑦也,舍⑧之得民.” (选自《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有删节)  相似文献   

8.
“万”字     
汝[2]有田舍翁[3],家资殷盛,而累世[4]不识之乎[5]。一岁[6],聘楚士[7]训[8]其子。楚士始训之搦管临朱[9],书一画训曰“一”字。书二画训曰“二”字,书三画训“曰三”字。其子则欣欣然掷笔,归告其父曰“:儿得[10]矣,儿得矣!可无烦先生,重费馆谷[11]也。请谢去[12]。”其父喜从之,具币谢遣楚士。逾时[13],其父拟召姻友[14]“万”氏姓者饮,令子晨起治状[15],久之不成。父趣[16]之,其子恚[17]曰“:天下姓字伙[18]矣,奈何姓万?自晨至今,才完五百画也。”初机士[19]偶一解,而即讠也讠也[20]自矜有得,殆类是[21]已。【注释】[1]本篇选自《应谐录》…  相似文献   

9.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三人成虎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乎?”曰“:不信。”“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乎?”曰“:不信。”“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乎?”王曰“:寡人信之。”庞恭曰“: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之去魏也远于市,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之。”庞恭从邯郸反,竟不得见。——《韩非子·内储说上》曾参杀人昔者曾子处费(鲁国境内的地名),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  相似文献   

10.
阅读下面语段,直译划线句子。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若是其大乎?”曰:“民犹以为小也。”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人之  相似文献   

11.
一[原文] (甲)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称解狐,其仇也。将立之卒。又问焉。对曰:“午也可。”于是羊舌职死矣。晋侯曰:“孰可以代之?"对曰:“赤也可。”于是使祁午为中军尉,羊舌赤佐之。①请老:请求告老还家。②嗣:接替人。 (乙)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  相似文献   

12.
超级模仿秀     
学生移山升学、求职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学生之南,家长之北。麻中学生者,年且十五,面山而居,惩升学之困,求职之难也,聚同学而谋曰:“吾与汝毕力上书,直通教委,达于中央,可乎?”杂然相许。其友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作业之丘,如升学、求职何?且焉置书本?”杂曰:“投诸火炉之内,垃圾之中。”遂率弟兄能写者三夫,起草誊抄,邮件寄于各级领导。后排落后生之间有“梦虫”,始醒,提笔助之,朝夕一日,始一信焉。前桌班长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汝之薄力,曾不能毁升学之一毛,其如考试制度何?”麻中学生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相似文献   

13.
〔原文〕崔武子1见棠姜而美之,遂取2之。庄公通焉。崔子弑3之。晏子4立於崔氏之门外。其人曰:“死乎?”曰:“独吾君也乎哉,吾死也?”曰:“行乎?”曰:“吾罪也乎哉,吾亡也?”曰:“归乎?”曰:“君死安归?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昵5,谁敢任之?且人有君而弑之,吾焉得死之而焉得亡之?将庸何归?”  相似文献   

14.
贾人渡河     
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贾人急号曰:“我济上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焉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人曰:“盍救诸?”渔者曰:“是许金而不酬者也,立而观之,遂没贾人渡河!明@刘基 @思文  相似文献   

15.
晏子巧谏     
【原文】初,景公欲更晏子之宅,曰:“子之宅近市,湫隘( )嚣尘,不可以居,请更诸爽谊者。”辞曰:“君之先巨容焉,臣不足以嗣( )之,__臣侈( )矣。__小人近市,朝夕得所求,小人__利也。敢烦里旅?”公笑曰:“子近市,识贵贱乎?”对曰:“既利之,敢不识乎?”公曰:“何贵何贱?”于是景公繁于刑,有鬻( )  相似文献   

16.
李参军 《物理教师》2003,24(3):17-18
近年来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中考命题也进行了重大的改革 ,不少省市在试题改革中都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本文仅就其中两道新颖的试题进行简单的分析 ,供同行们辅导学生备考时参考 .[题 1 ]阅读下面短文 :两小儿辩日《列子》孔子东游 ,见两小儿辩争 .问其故 .一儿曰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远 ,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 :“日初出大如车盖 ,及日中则如盘盂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 :“日初出沧沧凉凉 ,及日中其如探汤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 :“孰为汝多知乎 ?”注释 …  相似文献   

17.
歧路亡羊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扬子亡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杨子戚然变容,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竟日。门人怪之,请曰:“羊,贱畜,又非夫子之有,而损言笑者,何哉?”杨子不答,门人不获所命。简介本文选自《列子·说符》。注释杨子:对杨朱的尊称。杨朱,战国时诸子百家之一。亡:丢失。党:亲朋。竖:小僮,小听差的。反:通“返”,返回。奚:为何。之:到……去。这句意思是,我们不知道它跑到哪条路上去了。戚然:忧…  相似文献   

18.
[甲]夫四言文约意广,取效风骚,便可多得。每苦文繁而意少,故世罕习焉。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会于流俗。岂不以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者耶?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  相似文献   

19.
一、谁“谢”人教社三年制初中《语文》第二册(1993年版)在吴晗《谈骨气》后,附了一则短文《不食嗟来食》:“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履,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 ‘嗟!来食!’扬其眉而视之曰: ‘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课本对“谢”作注: “[谢]推辞,谢绝。”谁推辞、谁谢绝?当然是饿者啊。  相似文献   

20.
墨宝堂记     
世人之所共嗜者,美饮食,华衣服,好声色而已。有人焉,自以为高而笑之,弹琴弈棋,蓄古法书图画,客至,出而夸观之,自以为至矣。则又有笑之者,曰:古之人所以自表见子后世者,以有言语文章也,是恶足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