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年来,一支活跃在芮城大地的离退休老教师队伍,为芮城的两个文明建设以饱满的热情,散发着余热。农民欢迎他们,因为他们送去了发家致富的金钥匙——农业科学技术;社会赞誉他们,因为他们为大家安居乐业,作出了新贡献;县委、县政府启用他们,因为他们是建设家乡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2.
在对日本基础教育作短期考察的日子里,我们感到,他们渔村、农村一些中小学的某些认识和作法,有一定的道理。一、只有爱家乡,才能爱国家日本渔村和农村的一些中小学中,一个共同特点是都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家乡教育,即使学生认识家乡,热爱家乡和创建家乡的教育。他们认为,认识家乡、热爱家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创建家乡,因为通过创建家  相似文献   

3.
承诺     
我的家乡是闽南一个山青水秀的小村庄,我的童年时代和少年时代就是在那片土地上度过的。尽管家乡留在我记忆深处的是至今想起仍令我痛心不已的盗匪横行,贫困、饥荒、骨肉离散,然而我却一如既往地深深爱着她,因为那是给予我生命的一片沃土,因为那里的一草一木都牵动着...  相似文献   

4.
世界上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乡有眷恋爱护之情,因为家乡这块宝地是孕育他们成长的摇篮,能够让他感受到这里的亲切,如母爱般地伟大。我经常以“它”为自豪,因为我特别喜爱我的家乡——潮连镇。爱它的青山绿水,爱它的繁荣昌盛,爱它能够培育我茁壮成长,爱它四季变幻散发出的魅力光茫,爱它……我的家乡坐落在西江河畔的一个形如花生状的小岛屿上,它悬浮在西江的中央是潮连镇的象征、吉祥物,有时还是出海捕鱼的渔民指导航行方向的航标。站在岸边上眺望,浩浩荡荡湍流不息的西江在无私地奉献自己的“汗水”来养活当地的居民。所以居住在这里的居民都称它为“母亲河”。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与故乡农村的中学生和青年的接触中,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他们对祖国的历史、地理、文化、建设等方面,都有些了解,也比较关心,而对生养自己的家乡的情况,却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因而一般都缺乏对家乡应有的感情。这不能怪他们,因为据他们说,从小学到中学,从来没有向他们讲过这方面的情况和知识。是不是他们对此不感兴趣呢?也不是。比如我向他们介绍故乡有关情况时,他们都很爱听。由此,我想到了一个问题,就是在农村中学,在讲授国情知识时,也应该讲授一些乡情知识,以便从小对他们进行乡  相似文献   

6.
繁华的都市里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遥远的年代里,大草原上栖息着一个文明的部落。那里没有纷争,没有隔膜,人人都在自由、民主地生活着,为爱、为生命奏着他们独特的赞歌。纯朴、善良的人们用牛羊点缀他们的家乡。青青的草地上,  相似文献   

7.
今年春天,我乘车来到礼泉县北屯乡采访,乡党委书记张德强和副乡长周克斌热情地接待了我。采访中,他们兴致勃勃地讲述着红领巾们“保护水利设施,为家乡建设添光彩”的事迹。  相似文献   

8.
所谓“诱发分歧,激起情感”是教师有意识地提出使学生容易产生不同意见的问题,从而激起他们的情感,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寻求有说服力的材料,为自己所持的观点辩护。教师相机提出写作要求,让学生完成写作任务。下面以指导学生写“可爱的家乡”为例,谈谈具体的指导方法。上课之前,我将中国地图挂到教室里,要学生找到自己家乡所在省、市,还要求他们对自己的家乡作简单的了解。上课时,我先安排学生互相简介自己家乡的主要特色。然后,我问他们觉得自已的家乡美不美,值不值得爱。学生都争先恐后地作了肯定的回  相似文献   

9.
文坛有南施北钱之说,将他们相提并论,不仅仅因为他们是集小说家、散文家、诗人、翻译家、大学教授于一身的文学大师、学界泰斗,还因为他们都是学贯中西、通今博古的智者。他们还有着相同的品格:淡泊名利、宠辱不惊,但又持之以恒地为丰富中国文化而探索追求。然而因为他们性格秉赋和人生观的差异,他们对待文学和对待人生又有诸多的不同。他们用不同的文学方式,创造并丰富着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0.
我们生活在一个全球化、国际化时代。全球意识和开放意识,对新一代年轻人产生深刻的影响。现在的年轻人对国家,对世界的了解比过去的年轻人要多得多。然而他们对家乡的了解很缺乏。大批年轻人远离家乡,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到沿海,因为他们缺乏对家乡的了解,缺乏热爱家乡的感情,缺乏建设家乡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11.
教师每天都生活在学生中间,他的一言一行都将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楷模。 我经常收到一些从学校毕业以后走向社会的同学的来信,他们总是由衷感激教师给予的悉心教导、真诚关心,特别是对教师既重言教又重身教的事例记忆犹新,一直鼓舞、激励着他们。我也由此更感到教书育人是人民教师的天职,更感到一种神圣的责任感。 正因为这样,我总是这样策励自己,要求学生做到的,我自己必须率先做到。比如,我们是所农村学校,要求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我们就应当抛却私利,一心一意热爱农村的教育事业,艰苦奋斗,不懈努力,把自己的学校办好,为发展农村经济培养各种合格人才。如果每件事,我们都能严以律己,以身作  相似文献   

12.
在一条幽静的乡间小路上,有许许多多的小石子。他们都懒懒散散地靠在一起晒太阳。不,有一块特别的石子却和他们不一样,他每天都密切地关注着身边发生的一切事情,因为他有远  相似文献   

13.
华侨遍布世界各地。他们具有中国人民勤劳勇敢的传统美德,同当地人民和睦相处,共同开发资源,建设社会,开拓和繁荣侨居国经济;同时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同祖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所以,他们在侨居国形成经济力量以后,也为祖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怎样把家乡宜兴在党的领导下的历史变迁告诉新一代少年儿童,让他们懂得是家乡父老乡亲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美好的新生活,引导他们从小树立远大理想,把自己的成长与家乡的发展联系起来?我们团市委一班人认真思考着这个问题,思考着团带队的工作使命,群策群力地探索怎样用创新的方法团结、教育、引领宜兴的8万名少先队员。  相似文献   

15.
<正>“家乡文化生活”是实践性、综合性非常强的单元,孟慧荣、张春霞、李樱老师设计了以学生的视角看待家乡、参与家乡文化建设,并作为家乡的一分子为自己的人生做好规划的课堂教学设计。他们对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进行了综合策划与设计,开发了侧重为家乡人物、风物调查成果展示、  相似文献   

16.
志愿者归来     
从小到大,有过许多次的离别,一次又一次地离开父母离开家乡外出求学,追求自己的理想。而这一次的离别也许有那么一点儿不同。当初离开家乡远赴西部之时,满腔的热血与激情掩盖了离别的感伤,而如今归期将至,激情是否依然?不论去西部志愿的时间长短,总有归期。东西部之间的鸿沟需要更多的年轻人去勇敢地跨越,精心地填补。每一个志愿者都为自己能为祖国的西部开发与建设贡献一份微薄之力感到自豪。他们向西部传播知识,带去城市文明,让生活在西部农村的人们看到了另一片广阔的天地,他们有值得自豪与骄傲的理由。然而,对于他们来说,收获远不止于此…  相似文献   

17.
隆冬时节,某大城市的一些街头出现了三五成群的外地孩子,有八、九岁的,也有十几岁的。这些孩子衣衫褴褛,靠在街头给人洗车为生。每天天一亮,他们就拎着水桶、甩着抹布大声吆喝着:“洗车、擦车啦!”每擦一辆车,浑身溅满了污水,站在刺骨寒风中瑟瑟发抖。这些孩子的不幸遭遇,引起了公安部门的注意。经查他们都因为家里穷,父母供不起他们上学,让他们自己出来挣钱,补贴家用。其中一个女孩哭着说,是爸爸把她推上火车的。在公安部门的安排下,孩子们家乡的教育部门派专人来接他们回家,并表示回去后一定解决好这些孩子们的上学问题。…  相似文献   

18.
时钟     
滴嗒,滴嗒! 精神强大和勇敢刚毅的人——为真理、正义与美服务的人万岁!我们往往不了解他们,因为他们是自豪的,不要求报偿的;我们往往看不见他们是在如何心甘情愿地呕心沥血.他们用灿烂的光辉照耀着生活,甚至使盲人也见到了光明.应该让如此众多的盲人都见到光明。  相似文献   

19.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普通教师,他们用高尚的人格、勤奋的工作、优异的教学成绩书写着精彩的教师人生。他们教书育人,为人师表,默默地为家乡建设奉献着自己的青春。邢慧芳老师就是他们之中的杰出代表。2006年,她被评为县教学能手;2008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百花奖";2010年被市妇联评为"市三八红旗手";2011年被评为"市优秀班  相似文献   

20.
<正>主题内涵“归来”是指从别处回到原来的地方。古往今来,归来这一行为往往与思乡、思亲等情感联系在一起,所归之处往往有让归来者魂牵梦萦的事物。当然,人的思想观念是有差异的,我们只有结合归来者的实际经历,才能知晓他们选择归来的理由。在当今社会,有许多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的归来者,他们甘愿放弃优越的生活环境,毅然回到家乡,为家乡的建设奉献青春、贡献力量。他们的归来,更值得世人钦佩和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