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试论代位权诉讼的条件、阻却事由和效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债权人的代位权是债的保全制度之一,是对合同相对性原则的突破。我国《合同法》第73条规定了债权人的代位权,这是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的新手段。但是,并非每个具体的合同上都有代位权的存在,提起代位权诉讼必须符合法定的条件,如遇阻却事由,则债权人将无权提起代位权诉讼。代位权诉讼还将对债权人、债务人和次债务人产生不同的效力。  相似文献   

2.
债权人的代位权,是债权保全制度的一种,保全债权是债权人代住权制度的基本价值取向。债权人代位权制度的确立,加强了债权保障体系,维护了交易安全。研究债权人代位权理论及其法律适用很有必要。理解代位权的性质、特点及其构成要件,对法官正确审理代住诉讼,保障债权人正确行使代住权具有重要意义。在适用法律过程中,从审判实体和程序两方面对债权人代位权加以探讨,以期对司法实践部门合理构建代位权制度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代位权作为债权保全制度,经历了传统和现代两个发展时期。传统理论与制度强调代位权保全债权的功能,而现代理论与制度则更注重代位权实现债权的功能。我国合同法尽管是初次规定代位权制度,但在继承传统理论的基础上,对代位权制度进行了大胆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论债权人代位权客体扩张及行使范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同法》及其司法解释将代位权的客体限定在“具有金钱给付内容的到期债权”。目前。我国法律规定的代位权客体范围过于狭窄,非合同债权、债的从属性权利、合同上与诉讼上的权利、债务人享有的代位权和撤销权与抵销权、保存债务人权利的行为等应成为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客体;同时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范围是“债权人自己的债权”,且代位权具有优先受偿性。代位权的优先受偿性是债权人以“自己的债权”行使代位权的逻辑前提和实践动力。  相似文献   

5.
代位权是债权人为了保全自己的债权而享有的一项法定权利。首先从法律的基本规定出发,分析了代位权的概念和特点;其次,结合我国司法解释和学的各种看法,对代位权的成立条件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最后,作对代位权行使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三个主要程序性问题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代位权制度是我国新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所确立的一项新的法律制度,本结合我国的司法实践,就代位权的含义及实质、代位权的成立要件、代位权的行使及后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一定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代位权制度功能演变及对制度之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债权人代位权制度自从产生以来,在不同国家间的移植继承过程中不断地发展演变,我们不得不对其重新探讨。代位权制度有一个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债权人代位权制度的变化有其合理性。债权人代位权的构成要件及行使都需作出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8.
合同法开创了我国代位权制度的先河,为债权人实现债权找到了一条有益的途径,将对促进交易流转、维护交易秩序的安全与稳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本对代位权的必要性、法律性质及实现代位权的限制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对有关代位权诉讼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操作进行了大胆的探讨,并对代位权制度的立法、实施及进一步完善作有益的思考与尝试。  相似文献   

9.
指出债务人债务履行迟延不应是代位权的构成要件,放弃到期债权也是合同法的缺陷,并对债的保全范围和债权人代位权对撤销权的补充作用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
债权人的代位权是债的保全制度之一,是对合同相对性原则的突破。我国《合同法》第73条规定了债权人的代位权,这是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的新手段。但是,并非每个具体的合同上都有代位权的存在,提起代位权诉讼必须符合法定的条件,如遇阻却事由,则债权人将无权提起代位权诉讼。代位权诉讼还将对债权人、债务人和次债务人产生不同的效力。  相似文献   

11.
代位权制度是我国新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所确立的一项新的法律制度。本文结合我国的司法实践,就代位权的含义及实质、代位权的成立要件、代位权的行使及后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一定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债权人代位权制度是我国新合同法的一大进步.它对于保障债权人债权的实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依据代位权的相关理论.应当正确理解我国债权人的代位权制度及其客体、构成要件、性质、行使效力等.肯定我国代位权制度的进步意义并分析其不足.从而提出将来我国代位权制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债权人的代位权是民法中的一项重要权利。本就代位权制度中债务人的诉讼地位及代位权效力谈了自己的看法,以求在司法实践中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债权人代位权若干理论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债权人代位权制度既传承了传统代位权制度,又对传统代位权制度进行了扬弃和创新,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的立法特色。但我国代位权制度仍有不少缺失和漏洞。从我国现有代位权制度出发,对其中的若干理论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是完善我国代位权制度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5.
代位权制度的确立,为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三角债问题,化解债权债务纠纷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正确理解代位权制度的基本涵义、构成要件、行使条件及法律效力,是保证代位权正确行使的前提。  相似文献   

16.
债权人代位权制度是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的重要制度,如没搞清代位权的性质,对债权人行使代立权有很大的影响,本对债权人的性质进行了探讨,指出代位权并非代理权,也不是请求权和形成权,也不是债权的从权利和以行便他人权利为内容的管理权,亦非诉权。债权人代位权的性质是与代位申请执行制度相区别的债权的法定诉讼权能。  相似文献   

17.
债权人的代位权是债权保全权利的重要内容。本文从阐述代位权的概念和性质入手,分析了代位权成立要件和效力,并对代位权行使效果的归属、怠于行使债权的界定、代位权的客体范围等问题进行了思考,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代位权概念、法律特征及构成要件的分析,提出在代位权诉讼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9.
对债权人的代位权的认识,在法学界一直存在争议。代位权其实是债权人以自己的名义向债务人的债务人主张权利。它是一种法定的实体上的权利,它不属于请求权,而属于形成权;代位权行使的主体是符合条件的债权人,行使的范围是行使代位权债权人的债权;代位权行使的效果并非直接归属于债权人,而是借助于抵消制度间接地归属于债权。  相似文献   

20.
代位权是债的保全的重要方式。在代位权诉讼中,债务人的诉讼地位应具体分析;债的相对性原则可以突破;债权人行使代位权后应优先受偿;举证责任配置亦应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