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学作品的魅力正是通过生动的创作体现出来的,文学中的语言富有独特表现力,往往别含深意,它在呈现审美形象的世界时,这种审美形象具有想象、虚构和情感等特性,它使得文学在反映生活的同时,又影响和提高我们对生活的认识。所以,在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对语言加以雕琢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祝汉茂 《文教资料》2007,(21):158-159
语文教学语言作为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学语言的独特个性,则是为教材中文学因素所决定而应该具备的艺术性品格。就审美的视角而言,教师是审美主体(学生)与审美对象(教材)之间的中介,要出色地发挥审美中介的作用,富有美感地将课文世界中诸多美的因素传递给学生,就应当运用富于强烈艺术和诗意美的优质教学语言。那么语文教学语言的艺术品格包括哪些方面?文章就笔者从教多年的体会作出总结,"形式美、情感美、理性美"这三美是中学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语言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3.
秘书人员应具有很高的审美素养,而文学教育在扩大眼界、陶冶情操、人格养成等方面的作用,是一般的语言教育所不能取代的。语文教学可以使学生的人文品格、创造品格和审美品格得到发展,同时人格修养也能得到完善。  相似文献   

4.
刘希云 《德州学院学报》2005,21(1):45-48,56
刘震云是当代文坛非常活跃的作家,也是一位风格独特的作家.他的小说在艺术上充满了张力.具体讲:从审美品格上看,是喜剧性与悲剧性的统一;从叙事品格上看,是通俗性与深刻性的统一;从写作立场看,是民间立场与知识分子立场的兼具.  相似文献   

5.
白桦的小说是我国当代文坛上一道独特的景观,具有丰富的审美内涵:追求浪漫情调和传奇性的故事情节,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一些特点;但是仍然不失现实主义的品格,充满了对人性的思考和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6.
当今文学与国人的陌生化状况严重,关键是现代性的缺失。文学要强化其现代性品格,必须把握时代的基本现实,加强现代性生活的审美表现;必须认同人类的共同根性和共同观念,优化民族文化基因并促进其现代性转化;必须突破惯用的悲情叙事的局限,拓宽叙事视角,形成叙事方式的多样性和叙事立场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7.
风格的形成是作家成熟的标志。独特而鲜明的语言风格常常是优秀作家的标识。文学语言风格主要包括作家运用语言时所体现出来的独特的审美风范和文学文本的语言风格两个层面。所谓文学文本的语言风格,是指具体的文学作品中语言表现的综合性特征,它是作家语言风格的具体呈现。杨志军小说想象天马行空、狂放不羁、自由驰骋,其语言浑融、恣肆、嶙峋、精微,充满荒诞的诗性。  相似文献   

8.
弗兰克·萨吉森是新西兰文学史上具有特殊地位的著名作家。他以崭新的主题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为新西兰民族文学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文章从叙事视角、叙述方式、叙述语言、人物刻画等角度探讨其著名短篇小说《一个好心人》精湛的叙事策略和独特的文体风格  相似文献   

9.
成都"大生活"作家是全球化语境中的地方文化书写者。他们以蜀文化背景对普通人生活方式的崇尚为根基,标举现代都市文学的民间立场和专注于"生活"本身的文学构建方式和品格,使文学审美与地方性文化走向同一;在文学形象塑造方面,着意于主体性格宽容祥和、坚韧倔强和敢为天下先的城市形象;在文学叙事内容方面,勾勒出城市普通人"大生活"的民间百态况景;在文学的表达方式上,追求语言的地方性、口语化,借助方言以强化地域性形象。  相似文献   

10.
鲁迅的<故事新编>历来多有解说,但因作品以深刻的审美反思透视历史,以独特的艺术方法创造意象,看似"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骨子里却综合多种现实与艺术因素融贯而成.鲁迅凭借独创的艺术想象,将审视人类历史过程的感悟演为文学世界,突破已有的文学表现范式,从而创造了文学对多元存在、多重关系进行全新表现的成功范例.其多元存在贯穿于历史过程,其多重关系关涉到生存空问,而其全新表现则综合小说与杂文、漫画与写实、文献与虚构、象征与影射等多种叙事因素.因此,这部故事集的审美对象性基础乃是鲁迅独特的旧题翻新意的想象,唯有采取超越单一批评方法的透视性、综合性的风格研究,才可望成功解读这部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