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学生学业负担长期过重是一种具有反教育性的行为。反教育性行为的根本问题首先不是外在的客观制度问题,而是教育深层的理论问题。这一问题的理论根源在于我们长期把书本知识与知识等同了起来。因此,更新书本教育知识观是走出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困境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问题的评价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是一个社会问题 ,使那些与教育关系密切的机构与个人基于本位利益对基础教育价值选择的一种必然后果 ,现行基础教育评价体系的目标与功能反映了当今社会对教育的价值偏好是造成中小学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重要体制性因素。改进教育体制及教育评价系统可以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 ,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则需要改善教育运行的社会环境 ,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3.
当前,在全国教育“减负”的大背景下,在许多学校里,学生课业负担的确有所减少,但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负担过重的现象。因此,减负不仅要减“有形的”不合理的学业负担,而且还要减掉“无形的”过重的心理负担。 一、当前学生心理负担过重的原因 造成学生的心理负担过重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教育者对减负的认识不一致,影响减负的实效性。由于受传统的人才观、质量观的影响,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家长对减负问题认识不统一,造成所施加的教育影响不统一,出现了多重矛盾。   1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与学校之间的矛…  相似文献   

4.
《宁夏教育》2010,(1):5-5
云南省将全面改革初中教育评价制度,禁止包括“奥赛”在内的所有的中小学学科竞赛活动,并规范中小学招生加分政策。从今年秋季入学的7年级学生开始评价学生的成绩,从中考“一考定终身”转变为“学业水平考试”。  相似文献   

5.
当前,国家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任务十分重要和紧迫。近期,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这次改革旨在建立体现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建立科学多元的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在评价改革中,评价结果的呈现和使用尤为关键,在学生实践能力评价结果的运用上,笔者认为应当将实验操作考试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体系中,着重强调其导向和激励功能,强调学校、教师正确运用评价结果,改进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6.
减轻中小学过重的学业负担,这已经是个“老而又老的话题”。早在五六十年代,毛泽东就多次关注这一现实,他强调“健康第一,学习第二”的学习观,认为“课程多,压得太重,是很摧残人的。学制、课程、教学方法,考试方法都要改。”可半个世纪过去了,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非但没有减轻,反而日益增重。本该学中玩、玩中学的中小学生,却披星戴月,背着10多斤重的书包,每日在学海里苦熬。学生学业负担过重,损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使其过早地失去天真烂漫的童年,造成学生厌学、辍学、窒息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这些严重后果不能不引起…  相似文献   

7.
在前苏联的中小学也存在着学生负担过重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前苏联教育家和教师进行了许多大胆的、有益的探索,提出和实行了一些与传统看法和作法不同的思路和方法,其中有些已获得了成功。认真研究前苏联教育家和教师关于减轻学生负担问题的理论和实践,对于拓宽和扩大我们解决学生负担过重问题的视野和思路,切实有效地减轻学生负担是大有种益的。前苏联教育家和教师减轻学生负担的主张和作法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培升学生学习技能,使学生“会学”“鉴于一部分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基。本原因是缺乏合理组织学习认识活动的技能”(巴…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已成为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主要障碍。本对造成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造成中小学 生负担过重的原因主要有:传统化的影响,二元社会结构造成的城乡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差异,我国选才、育才和用才机制以及教育投资负担不合理等等。  相似文献   

9.
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一直是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各个学校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广大教育工作者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我们还必须清楚地看到,至今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因此,必须采取得力措施,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相似文献   

10.
教育部近期出台了《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以进一步深化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推动中小学校内涵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套评价体系着眼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内容包括学生的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等关键性指标,重在考查学生的综合发展状况,因此被誉为“绿色评价”。  相似文献   

11.
据《中国教师报》2022年1月5日12版报道:要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需要找寻变革现有教育模式的切入点。以教育评价改革为抓手,统筹推进中小学育人方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改革,是一个很重要的突破口。一是切实推进教育观念的转变。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质量观。学校要改变过去围着考试转、眼中只有分数和排名的质量观,切实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师和家长要改变过去总是让孩子跟其他人攀比的评价观,要鼓励孩子跟昨天的自己比,在比较的过程中看到进步和成长,培养他们成为独特的个体。二是要重视和强化过程评价。学业评价最需要关注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安全感。情感上的安全感是他们智力、身体成长的基石,是获得成功、幸福、健康的终身保障。学业评价最值得探索的是学生知识建构的贯通性。  相似文献   

12.
曹宗清 《学子》2015,(4):10-12
《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强调,突出重点,注重导向,把学生的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等五个方面二十条细则作为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主要内容,着力构建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受到社会和学校等多方面的内外部原因,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倾向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的局面,突出表现为:在评价内容上重考试分数忽  相似文献   

13.
与传统的中小学教育一脉相承,中国当前的高等教育模式基本属于精英教育。从整个社会教育目的和实际作为方式看:高等教育目的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品学兼优的高等人才;在实际的作为方式上,学校的培养和教育过度关注少数尖子生而相对忽视大多数的学生。精英化的教育必然导致精英化的教育评价:教育质量评价的精英观——有多少人能考高分;学业评价公平观——评价不同资质的学生采用同一标准;  相似文献   

14.
评价体系的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最大的难点,因此,它必然成为新课程实验能否深入进行的关键环节。构建促进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和学校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的教育评价体系,是新课程实验的重要任务之一。中小学评价改革,决不仅仅是考试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它是教育观念的根本变革,是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的根本变革。近年来,伴随着新课程实验的深入,很多中小学评价与考试改革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评价的内容、方法及手段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本期课改在线关注的话题就是评价体系改革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教学活动中很重要的一环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业成就做出评价。不同的做法反映了教育工作者不同的教育评价理念。单纯地测评学生学习结果是不够的,要应用日常教学活动评价的有效方法.来吸引学生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质量的形成性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就有着积极的影响。考试应为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成就的机会。  相似文献   

16.
教师的教学行为受其教育观念的支配,课堂上表现出来的教学行为是教师所持有的教育观念的体现。新时代,教师的教育价值观、教学过程观、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评价观正在发生着可喜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2013年6月出台的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提出要“把学生的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等方面作为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主要内容,着力构建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这无疑是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风向标。  相似文献   

18.
与选拔性的升学考试相比,课堂测验、单元测验、学期考试等日常学业考试受到的关注较少。然而,日常学业考试对于教师、学生和家长了解学生的平时学习情况,进而促进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2001年以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的教师们在日常学业考试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获得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不过,大部分教师还不能有效地处理日常学业考试与基础素质评价和成长记录评价的关系,没有建立起完整的日常学习评价系统。我国中小学评价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建立一个评价内容多维、评价方法多样、评价主体多维的日常学习评价系统。  相似文献   

19.
减负”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永远是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也是一场影响全局的没有终点的教育变革,需要教育工作者去进行长期的探索。本文就此作一初步分析,以求教于学界。一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必须进行“减负”,这样提问题的方式本身就设置了一个前提:现在学生的根本问题是学习负担过重或内容过多,也就是说,着眼点在于“负担”的量而不是在“负担”的质。事实上,重要的恰恰是负担的性质与结构问题。认为学生负担过重的根源是学习内容过多、作业量过大、学习任务过重。这只是学生负担过重的表象。1996年“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李亚东 《上海教育》2003,(6B):26-27
当前,教育评价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如评价主体的多元、评价方法的多样、基础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的并举、考试中普遍对面试的重视等等。一方面多元化趋势是由于教育功能的拓展造成的,即教育目标从双基到综合素质的转变,教盲过程从只重视结果到全过程关注,教师职能从知识传授到综合引领,学生质量从考查分数到考查综合素质的变化;另一方面多元化趋势也受教育观的影响,即新的教学观、新的学生观和新的质量观深刻地影响着教育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