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该文利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当代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网络利用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得出结论:①体教专业大学生经常上网的人数较多,其中大四、大二年级人数比例较大;②其主要上网地点是宿舍,其次是网吧;③其单次平均上网时长多集中在2~3小时,其次是1~2小时;④其上网的主要时间段是晚上,其次是中午;⑤其上网的主要目的是娱乐,其次是学习.基于以上结论建议:安徽省相关教育部门和人员要加强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网络利用的引导和教育,大学生也要加强自身思想、行为的控制能力,加大网络有益一面的利用,尽量减少网络有害一面的侵害.  相似文献   

2.
胡波 《河南教育》2009,(8):19-20
青年学生上网玩游戏带来了诸多的社会问题,给学校、家庭和社会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青年学生是上网的主要群体,强化其上网的道德意识势在必行。对此,一是大力开展校园体育活动,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吸引更多的青少年;二是引导青年学生文明上网,从网络上获得有益的知识。  相似文献   

3.
解玉红  冯炘 《考试周刊》2015,(52):147-148
本文通过四个方面九个具体问题的调查,分析了某工科教学班学生网龄、学习成绩、日上网时长、上网场所、上网目的、上网原因、上网习惯、上网工具和学生是否有用网络学习专业技术知识习惯等方面问题。结果显示:网龄分布性别差异不大;日上网时长女生远远高于男生;学生上网的原因主要是空虚,上网是为了排遣时间,有的学生把上网当成了习惯,而控制不住自己上网的选择,这种情况女生比率远远高于男生;全班为了学习上网的人数女生远远低于男生;大部分同学上网是为了打游戏、聊天、购物,很少有人为了学习而上网。通过调查,了解了该教学班的学生状况与其受网络的影响程度,提出了教学改善方案,为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前中专生上网人数不断增加,有的甚至长期沉迷网络,形成网瘾.这种现状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业,而且有损学生的身心健康.本文通过分析中专生上网成瘾的心理机制,提出了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比例较大。使用基本情况调查表和Young的网络成瘾调查问卷对昆明地区617名大学生使用网络的调查显示:大学生上网非常普遍,对待网络的态度较积极,能积极使用网络服务项目;上网原因主要为朋友怂恿、无聊和好奇;网络成瘾检出率为5%;不同性别、专业、年级的学生上网次数、时间和进行网络游戏有差异。应根据大学生网络使用特点,利用其积极因素,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干预,引导大学生健康上网。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青少年网络使用和网络成瘾的基本情况,本研究使用问卷法调查了吉林省12所学校的4~9年级480名学生。调查发现:吉林省青少年学生网络普及率为76.4%,网络成瘾的发生率为7.9%;网络成瘾的人数分布在每周上网时间上差异显著,在上网地点和上网目的上差异显著。据此建议:加强家长对学生上网行为的指导;学校要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发挥心理辅导工作的作用;政府要加强对网吧的监管,制定相关法律保护青少年网络使用者;学生自身要树立正确的网络使用观念,在现实生活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7.
对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毕业和在校学生的创业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课程设置,发现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创业参与度高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学校创业课程主要采用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模式,绝大部分学生的创业教育需求尚未得到满足,创业实践和网络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获得创业知识的重要途径.对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的创业教育,建议:加强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特别是创业实践教学;引导学生结合所学专业创业;加大创业政策的宣传力度;引导学生和其他专业学生共同创业.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网络行为及网络成瘾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大学生网络行为及其带来的负效应,探索网络成瘾的危险因素,为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于2008年3月到5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时某高校一至四年级学生使用统一的调查表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接受调查的1806名学生均有上网行为,上网率100%;405(22.43%)名学生课余时间以上网为主:218名网络成瘾者,成瘾发生率12.07%;与网络成瘾发生有关的主要因素有学生性别、上网目的和专业学习态度.结论:互联网已被大学生普遍使用,丰富和便利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但又对部分学生产生了较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学校有必要对大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使网络成瘾者及时摆脱网瘾,并预防未上癌者成瘾,从而健康有效利用网络.  相似文献   

9.
泉州市高职院校学生网络成瘾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高职学生网络成瘾程度、网络行为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高职学生网络成瘾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泉州市5所高职院校学生中进行了现场匿名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网络成瘾发生率为9.27%;男生比女生、三年级比一二年级的学生陷入网络的程度深;网络成瘾的发生与上网者每周上网时长、上网地点、上网目的、上网主要活动等多种因素有关,因此应从多方面进行针对性防控。  相似文献   

10.
文章根据网络教学和体育教育专业《体育心理学》课程的特点,应用网络信息技术和原理方法,研究构建《体育心理学》网络教学互动平台,以实现体育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课程为中心教与学互动的结合,为体育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教学网络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修订版(CIAS-R)》对安徽省8所高校的618名大学生进行采样调查,以研究大学生的网络成瘾情况。结果表明:大学生中存在14.08%的网络成瘾者;男生较女生更容易网络成瘾;独生子女大学生较非独生子女大学生更容易网络成瘾;成瘾组和非成瘾组在网络行为和网络内容上都存在显著差异;网络游戏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网络交际成瘾是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主要表现形式;网络成瘾会影响大学生学业水平。  相似文献   

12.
网络化是信息化的重要特征之一,随着互联网(包括移动互联网,以下简称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日益普及,网络与当代大学生的生活越来越密不可分。网络对大学生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对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文章从大学生的上网行为分析入手,通过对大学生上网地点、上网设备、上网深度及网络生活形态等各方面的分析,指出了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要从观念、方法和内容上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修订版(CIAS—R)》对安徽省8所高校的618名大学生进行采样调查,以研究大学生的网络成瘾情况。结果表明:大学生中存在14.08%的网络成瘾者;男生较女生更容易网络成瘾;独生子女大学生较非独生子女大学生更容易网络成瘾;成瘾组和非成瘾组在网络行为和网络内容上都存在显著差异;网络游戏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网络交际成瘾是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主要表现形式;网络成瘾会影响大学生学业水平。  相似文献   

14.
网络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影响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的上网行为是否健康。直接关系着网络文明的进程。本文针对问卷调查的情况,分析了网络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带来的有利和不利影响,对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提升自我管理能力,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Whilst the copying, falsification and plagiarism of essays and assignments has long been a prevalent form of academic misconduct amongst undergraduate students, the increasing use of the internet in higher education has raised concern over enhanced levels of online plagiarism and new types of ‘cyber‐cheating’. Based on a self‐report study of 1222 undergraduate student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nature and patterning of online plagiarism amongst students in UK highe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The data find around three‐fifths of students self‐reporting at least a moderate level of internet‐based plagiarism during the past 12 months,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erms of gender, educational background and—most notably—subject discipline. Students’ online plagiarism was also found to correlate strongly with their self‐reported levels of offline plagiarism. The data therefore highlight the need to contextualize online plagiarism in relation to the wider ‘life‐world’ of the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student and, in particular, the role of the internet in their everyday non‐academic lives. The paper concludes by discussing how university authorities may go about addressing internet‐based plagiarism in the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setting.  相似文献   

16.
采用网络成瘾调查量表对通化地区四所学校的初高中学生进行测验,共收集有效问卷896份,从中筛选出具有网络成瘾倾向者85名,占被试群体的9.4%。成瘾组和非成瘾组性别、上网地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次上网最长时间、每周上网时间、网吧上网、家里上网、网络游戏是危险因素,收发电子邮件是保护因素。网络成瘾的发生与上网时间、网吧上网、家里上网、网络游戏、在现实社会中得不到认同有关。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运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8年截面数据,分析人口学因素、学生参与对职业学校学生互联网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城乡类型对互联网使用差异的形成未产生显著影响,人均家庭收入对业余上网时长和互联网商业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学习时长对除互联网社交之外的所有网络使用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在第二课堂参与中,仅社团活动的参与对互联网学习产生了正向影响。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并非数字鸿沟的主要成因,学生在校的就读经历是影响互联网使用差别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根据互联网发展的现状所产生的多种网上交流方式和高校发达的网络技术及其使用情况,结合研究生的课题研究特点,提出了利用网络资源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对策,以期客观地引导学生研究课题和充分地使用网络资源。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大学生网络交往动机与网络行为特点之间的关系,文章采用大学生网络交往动机问卷和大学生网络交往行为量表,对68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获取信息与上传下载、信息查询、网络教育呈显著正相关;辅助学业与上传下载、信息查询、网络教育呈显著正相关;便利生活与上传下载、网络游戏、网络购物呈显著正相关;表达情感与电子信箱和聊天的使用频率呈显著正相关;确认自我与上网时间及聊天呈显著正相关。因此结论为大学生网络交往动机与网络行为特点存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0.
网络手段在教学中的普及,促生了网上交谈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通过实验数据对网络交谈和小组面谈的激励作用进行比较分析,表明前者的激励作用较强,明显更受学生欢迎;学生在网上交谈的分配和目标语的产出更为合理。因此,网上交谈可以作为英语教师组织课堂活动的一项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